第9章 節目錄

賞春光

轉眼又是大半個月過去,離孟老太君和陸家商定好的婚期不足一個月了,外頭繡坊加工加點,終于也将婚服趕制出來了。陸庸妍忐忑了一陣,這幾天心态漸漸好了,又平靜了不少,終于撚起繡花針,認真給老太君做了一條抹額。

蓮之陪着她做針線,給孟侯爺的一雙鞋面,是蓮之繡的,荷生照樣主外,負責往繡坊查看工期,這日出門,就能将新娘禮服取回來了。

“侯爺,老太君說了,您不同意也沒有用,您消極抵抗是沒有用的。”長酒陪着徹侯在外頭已經小半年也有餘,剿匪也就個把月,但在路上的時間就差不多兩個月,這三個月已經夠累的了。然而孟君誠還帶着自己的庶子到處游山玩水,剛去了峨眉金頂,轉過了劍門蜀道,這又要去貴州四盤水呢,哼,那孩子幾乎沒下地走過路,真是慈父多敗兒。

“怎麽,我不去迎親,奶奶還能親自去迎不成?”

長酒面無表情,回複道:“老太君不去,但孔家的公子會替您去迎親,大姑奶奶的意思是孔公子不合适的話,湘君少爺替您去,都是一樣的。”

“表兄,表弟?他們都到了?”

孔季繁是孟君誠母親先世子夫人孔氏的娘家內侄兒,大孟君誠一歲,還未成婚;而孫湘君是孟家大姑奶奶孟柔石的長子,也是清河孫氏未來繼承人,今年二十一,小孟君誠一歲,一樣沒有成婚。這回孟柔石先來京城,未必沒有幫兒子在京中貴女擇妻的意思。

“是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至于您做不做這東風都無所謂,總歸是有人替您迎親,甚至幫忙拜堂的。”長酒覺得孟君誠不是這麽沒有頭腦的人,他玩性也沒這麽重,是不是還發生了什麽事,是她沒有察覺到的,甚至是完全不知道的。

“父親,父親,我抓了一只蛐蛐兒,”七八歲的孟啓松非常喜歡這種幼稚的小玩意兒,他好像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大孩子了,還玩着三歲小孩的游戲。

長酒不太待見這孩子,垂了眼,準備退出去,卻聽見孟君誠說:“既然如此,回京吧。明早就啓程,急行回京。”

“是。”長酒回房就寫了信,綁在信鴿腿上,瞧着信鴿一路北行,飛向孟宅。

又十天之後,荷生也不出門了,阿香跟着張氏在外頭置辦吃食的時候,聽說了徹侯回家的消息,立馬跑來告訴荷生,“聽說是昨兒半夜回的城,城門守衛見了禦賜的令牌,方知徹侯剿匪歸來,這次也是大獲全勝,徹侯英雄。”

荷生心裏不置可否,英雄不英雄的另說,單就徹侯這态度,對婚事的這反應,她相信,她家小姐将來傳出去,絕對是不得夫君寵愛,不然何至于拖到最後半月,男主角才現身。

回了小院兒,荷生低聲告知:“徹侯回來了,昨晚上到的,小姐您看?”荷生其實自己也沒個主意,她又不是紅娘,小姐也不是崔莺莺,那徹侯更不是張生,要受她區區一個丫鬟的擺布。

陸庸妍也沒有甚麽人生經歷,她也就十四歲的年紀,即使多看幾本書,多知道幾個故事,多見了些父親的弟子,談過書本,論過人情,也不過都是紙上談兵,她實在太平凡了,也太普通。徹侯大她八歲,上過戰場,游過山川,甚至還有了個孩子,這些都是比她多出來的人生經歷,她很難去擺布他甚麽。

Advertisement

“知道了,往後你們更加要謹言慎行,侯府人多,與咱們家裏不一樣,不要事事都太出挑了。”這是陸庸妍目前唯一自己能想到的,知人知面不知心,誰知道對方是人是鬼呢。

“嗯!我絕對不給小姐惹麻煩。”荷生的生活也很簡單,她也沒在所謂的京城侯府裏生活過啊!

孟君誠換洗了衣服,小睡了半夜,等天亮了,才去給祖母請安,進去的時候,姑姑已經在裏面了,“飛卿給祖母請安,也給姑姑請安。”

老太君眼皮子都沒擡,似乎沒看見這個孫子似的。

孟柔石笑道:“母親這是想侯爺了,這麽個寶貝疙瘩回來了,母親怎麽倒還裝睡呢,不是昨晚上就想召飛卿來問話嗎。”

“祖母,這回我去西南,給您帶回來了那邊的苗地肉脯,他們的肉脯與我們這邊的不同,他們都是先風幹後用松木熏制的,味道與我們北面的不一樣。還有蜀地的酸菜味的麻花,和花椒味兒的瓜子,您必定沒吃過,我一會兒叫人給您送上來。”

孟老太君終于舍得睜開眼,看了孫子一眼,瘦了,也更堅毅更成熟了,她說:“不必了,你還是給你岳父家提過去吧,他想見你很久了。”

孟君誠看了他大姑姑一眼,他大姑姑也笑着點頭,“對,那風幹的熏肉給祭酒大人家提一筐子過去,他們是從建康城來的,想必也沒吃過這些西南風味,趁着還新鮮,你今日就親自登門送過去吧。”

長酒與錦書小半年沒見了,這會子也在小廚房說話,長酒說:“侯爺娶親,你可見過那位陸祭酒的姑娘?”

“見過一次,”錦書小聲道:“人很漂亮,但是年紀也很小,老夫人很喜歡。”

還沒說完,孟君誠就站在了外頭,他說:“提十刀肉,排骨拿兩扇,再把瓜子麻花收一籃子,随我去一趟陸家。”

“是,”長酒與錦書對視一眼,然後道:“我馬上吩咐,要不要再拿點櫻桃,都是莊子上剛送來的,還新鮮。”

“嗯,你看着辦吧。”

孟君誠站在陸府門口,荷生正好在側門找貨郎拿了一捆紅線,這回瞧見徹侯高頭大馬而來,她提着裙子朝裏頭瘋跑,“小姐,小姐,徹侯來了,徹侯來了!”

蓮之正在指導陸庸妍繡鯉魚戲牡丹,“對,魚尾巴這裏,線要更細一點,嗯,眼睛稍微有點留白,更傳神。”荷生撩開蓮子,“怎麽辦,徹侯來了,怎麽辦!”

蓮之擡頭,看了她一眼,“有什麽話等小姐繡完這幾針再說,你再這樣毛躁,能成什麽事?”

陸庸妍的心情從平靜開始,忽然緊張,緊張了很久,等到孟老太君登門,漸漸平息下來,開始安心做繡藝,被荷生的嗓子一吊,立馬又心跳加速了。

“小姐,專心。”蓮之就像那水塘裏的蓮一樣,永遠都是不慌不忙,極為穩重,她一手壓在陸庸妍肩上,指點她刺繡,“鯉魚要點睛,點了眼睛,才算活過來,才算有了生命呀。”

陸庸妍靜了心,拿着黑線點了眼睛,荷生也湊上去看,鯉魚戲牡丹,鯉魚竟然也能戲牡丹,當真有意思。

一時間,屋裏安靜極了,主仆三人都沒人說話,張氏急匆匆撩簾子進來的時候,陸庸妍剛好收了最後一針。“徹侯來了,你父親不在家,我一個婦道人家也不知如何是好,庸妍,你随我出去看看吧。”

張氏就是這樣,擔不起大任,也沒什麽優秀的社交能力,讓她出去如魚得水與人打交道,她不會。陸庸妍将繡好的荷包遞給蓮之,“穿根灰藍色的線,我們給侯爺做個荷包。”

“是。”

孟君誠還在陸家大門口等着,心說這陸家好大的架子,他不過是去剿匪晚回來了幾天,這陸家索性就關門不見了,這是要一拍兩散還是怎麽的?

長酒在後頭站着,心說:陸家可以啊,好大的架子,敢給侯爺吃閉門羹,回頭要回去好好和錦書分享分享。

“開門,快開門!”張氏見陸家下人沒譜,怎麽還把侯爺攔在門外,立馬指揮開門,一時擔心侯爺見怪,心潮洶湧,都快暈厥過去了。

陸家的門一打開,孟君誠擡起有點蹿火的眼眸,瞧見一個穿淺紅色齊腰襦裙的女孩子在門口站着,她梳齊劉海,一雙眼睛亮晶晶水靈靈的,就這麽望過來,他本來已經浮起的一身燥,莫名其妙,又悄悄靜谧,沉下去了。

“張氏給侯爺請安。”,“庸妍見過侯爺。”兩個女眷的聲音一齊響起,孟君誠沒聽太清,“詠燕?”她叫詠燕,倒也還好。

張氏吩咐門房,道:“快去國子監請老爺回來,就說徹侯來了,讓老爺沒有要事就趕緊回來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