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11

1981-11

當初買陸柚他們印刷出來的挂歷的就有高雪萍他們聯系的這家金鑫制衣廠。

對,金鑫制衣廠就是金老板的,金老板只是姓金,本名并不叫金鑫,但是他覺得金鑫是他的夢中情名,雖然不能改父母給戶口本上取的名字,但他的制衣廠一定要叫這個!

而且,金鑫、精心、盡心,也是他金老板做衣服的宗旨和追求嘛!

什麽?還有是jing一個是jin?哎呀他又不是什麽文化人,不要和他摳字眼啦!

事實上,當初高雪萍和金老板他們簽合同的時候,金老板和他手底下的那些老師傅們就為雅萍服飾的優雅大方又不失時髦的設計所心動了。

只不過一行有一行的規矩,金老板又不像那些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無良之徒,不會看高雪萍他們年紀輕輕就欺負他們沒經驗而私底下多做偷賣,而是按照合同白紙黑字的要求是多少就做多少。

金老板是一名生意人,同時還是一名有自己獨到眼光的生意人。

他覺得高雪萍他們的雅萍服飾這批春季新款服裝很有特色,所以陸柚他們送挂歷的時候,還自己掏錢買了不少準備到時候送給認識的親朋好友——別的不說,這衣服這挂歷女郎,都很好看嘛!

不僅如此,金老板還別出心裁地把挂歷挂了兩張在他們制衣廠門外面,人來人往都能看得見。

金老板的彼時的想法還很單純——這挂歷好看,挂上去後可以讓灰突突的牆多一抹亮色。而且外頭的人看到這麽好看的穿的衣服,知道他們制衣廠能做出這樣的衣服,也算是變相為他們制衣廠打gg了嘛!

對了,這種打gg的方式還是他從那個陸柚同志那裏學來的,只不過金老板暫時舍不得投錢去做相關的gg,正好這挂歷女郎穿的就是他們廠子做出來的服裝——畢竟他們廠子做衣服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每天都有新産出,陸柚他們拿去做集贊活動的衣服就是他們現生産出來的。

總之,四舍五入也是有他們金鑫制衣廠的功勞的,所以金老板就厚着臉皮借用了。

當時廠子裏的老師傅還覺得這有點不太好,畢竟雖然衣服上他們做的,可款式是人家提供的,沒有人家提供的洋氣款式,他們料子再好機器再好也做不出來這種效果啊。

不過事實證明金老板的挂歷張貼是很有效果的。

就是太有效果了。

也不知道他們是商量好了都還是怎麽的,都選在今天一窩蜂的全來了。

一群人心眼子多多的,你一言我一語的,根本都沒給金老板開口解釋的機會——或者說金老板已經說了這衣服不是他的,可聽在這些人的耳中完全是金老板找的搪塞之言,沒多少可信度。

畢竟金老板說的什麽話嘛!

設計出這衣服的是個二十歲不到的小姑娘,做出這挂歷的是一對年輕男人?

小姑娘有什麽設計服裝的才能?

年輕男人,還是一對,咋拍出來如此生動又感染力十足的女性群像照片?

才開放的時期,多數人根深蒂固的“偏見”可沒那麽容易扭轉過來。

金老板急得汗都流了一脖子了。

好在老天開眼,沒讓金老板“痛苦”太久,正主來了,金老板從心裏松了一口氣,他可算是能順利退居二線了。

XXX

等高雪萍弄清楚是怎麽回事,頓時哭笑不得。

她沒想到柚子哥的挂歷女郎的作用會如此大。

其實前些日子柚子哥帶回來那些挂歷她也在市裏和縣裏試過,也賣出不少,同時也有被挂歷女郎的穿着打扮吸引過來想要買同款衣服的,可那是瀾江縣作為偏遠小縣城本來就時尚不敏感,所以才會覺得“驚為天人”。

萬萬沒想到的是,連處在時尚風口之一的羊城也會有那麽多人喜歡。

頓時,高雪萍覺得莫名有股氣讓她拔高了好幾厘米。

只是高興歸高興,眼下這個情況還是得處理的。

思及此,高雪萍露出一個誠摯的笑:“我們的衣服是可以接受批量拿貨的,只是不同的數量對應的優惠折扣不一樣,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們不如找個地方好好聊一聊?”

高雪萍一邊說着一邊慶幸來之前陸柚似乎就預測了好幾種情況并且針對不同情況安排了不同的話術,所以除卻最開始因為震驚沒來得及快速反應,這會兒她理清了思路,便能挑選出該如何應對的方案了。

她的話音剛落,就有好幾道聲音同時響起:“還找什麽其他地方啊?擇日不如撞日,選地不如就地。”

“就是就是,反正現在貨就在金老板這裏,不如我們就現在選好直接帶走就是,免得還往返耽誤時間。”

“我早就已經看好了,那個穿裙子的挂歷女郎身上那套還有淺藍色襯衫還有……”

“啥啥還有還有!你沒夠了是吧!幹脆你全都要去了算了!”

“也不是不可以……”

“當然不可以!你全拿走了俺們拿啥!”

“吃獨食要不得!”

說話的然後話音落下互相盯着看——如果是發現不一樣的需求那還好,如果是一樣的需求那少不得要用眼神較量一番。

XXX

高雪婷是知道自家姐姐邁開大步子去找制衣廠定了幾萬件新衣服的,知道後就很擔心這五萬件衣服可怎麽賣完。

然而她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在做生意這方面的确是沒什麽說得上話的,除了幹着急外也只能默默許願二哥和柚子哥他們能想到好方法幫忙銷售出去……

多的就不奢望了,能賣個三分之二也好——這樣至少不得虧本。

沒想到現實比她想的還要美好,別說三分之二,那是全都賣完了!甚至還不夠賣!

光是那些做服裝的倒爺就你一批我一批的拿了個七七八八,剩下拿回來零售的更是沒用多久就賣光了,還有沒買到的顧客在店裏追着問什麽時候補貨。

不過柚子哥說不會再補貨了,因為天氣只會越來越熱,到時候春裝做出來反而穿不了幾天,不如饑餓營銷吊一吊胃口,然後等夏裝上新之後讓顧客們大力購買。

是的,陸柚已經建議高雪萍乘勝追擊,趕緊去做設計夏裝的新款式了。

這回的夏裝陸柚就不會像是去年那樣直接畫好圖樣讓高雪萍照本宣科地做出來,而是讓高雪萍她們自己設計新款式。

畢竟這是高雪萍自己的人生事業方向,在她可以靠自己的時候,他并不準備過多插手,最多提一些建議——比如在當下重點放在一些影視劇明星的穿搭上找可以借鑒的點。

畢竟明星同款的影響力哪怕是在未來幾十年後也是相當大的。

至于陸柚自己,則是将重心收了回來,專心放在了他的一品鮮小飯館的經營上。

作為瀾江縣第一家小飯館,又性價比适中,小飯館的生意一如既往地好,哪怕是在今年開年後也有兩三家跟着試水也開了私營小飯館,可也沒對陸柚造成太大的影響。

畢竟除了食材新鮮味道好分量足,陸柚還有來自前世的記憶,從他兼職的那些經驗裏就能挑出不少吸引顧客的手段。

比如每月月中拿一天半價回饋;比如每月累計消費到多少可以成為會員,當月後期的消費每頓都可以打八折……

就算另外後開的小飯館想要照搬,也只能是落後一步,而且他們舍不得讓利,偏偏吸引大部分客人的就是優惠。

除此以外,一品鮮小飯館還會每周新增兩個菜替換掉點單率最低的兩個菜,讓食客們總是有新鮮感和期待之情,不至于總是拿老幾樣吃着就吃膩了。

當然,除了換新外,小飯館也不是沒有經典保留特色的,其中之一就是下飯醬。

說起來也是讓陸柚哭笑不得,他做下飯醬最初的本意是給每周在學校寄宿的高雪婷和在外跑長途的高晉年換換口味,當時做完了還剩下一點,陸柚就幹脆擺在小飯館裏。

本來打算是給自己和員工吃,換換口味,結果被顧客看到了。

瞧見他們吃得香噴噴的,再聞到空氣中散發着的不可忽視的香氣,顧客就指明也要來一份嘗嘗。

好吧,既然人家願意花錢,當然沒有把送上門的生意往外推的道理。

結果這一來二去的,等陸柚在鍋邊拿着鏟子熬制新的一鍋下飯醬的時候才反應過來——什麽時候他們自己吃的下飯醬也變成了小飯館的特色飲食之一了?

甚至就連一向勤儉持家、克勤克儉的家庭主婦都會買。

這炒菜炖肉的時候舀一勺進去,味道能好吃一倍呢!如果下班回去懶了不想再做菜,煮點米飯或者煮點湯面,再舀一勺下飯醬配着,那就是有菜有肉又好吃的一頓了。

一瓶是價格貴了點兒,可是一頓只吃一勺的話,均攤下來,比去小飯館吃一頓還要便宜呢!

其實不僅是陸柚這邊從小飯館輻射出去的顧客,就連高雪婷、高晉年那裏也出現了類似的“人傳人”現象。

高雪婷那裏還不算很明顯,就算學生們饞下飯醬,可是學生們都囊中羞澀,能買得起的寥寥無幾,家裏舍得買的也不多。

畢竟這個時候因為大家的整體經濟水平不夠寬裕,對于美食的追求并沒有那麽狂熱。

尤其是這會兒還沒有計劃生育,基本上一家都是好幾個小孩兒,家長們自然要精打細算、量入為出。

這可不像是之前的新衣服,新衣服穿了還可以留給弟弟妹妹們,少說也能撐個好幾年,可這下飯醬吃到肚子裏沒了就沒了,一瓶再怎麽省着吃都不夠一學期的,不過就是味道更好一些,以前沒下飯醬不是一樣的吃嗎?

學生嘛,好好讀書才是正道,在吃喝上面能吃飽就行,花那麽多的冤枉錢做什麽?

相比起“貧窮”的學生們,貨車司機們就要舍得多了。

特別是跑長途的,本來就路途遙遠身心疲憊的,就算休息也不能休息得太好,這要是再不能吃好,那可真的是把人都要熬壞了。

再加上貨車司機又是當下時代能賺錢工種之一,有錢自然就舍得花。

高晉年只是帶着家裏熬制的幾瓶下飯醬跑了一次長途,回來就給了陸柚五十多瓶的訂單。

據高晉年說,這還是剛開始,畢竟這些人和他交情也不深,所以都只是少少地買一點先試試水,如果真的确定了下飯醬品質穩定,那麽後續數量肯定會提升不少。

去爬山去了,昨天爬了一天回來就廢了,本來想着晚上碼字的結果吃完飯泡了腳就困得不行九點多就倒在床上睡了,今天白天上午睡過去了下午又被約去綠道騎行,好在這次量力而行,早早回來後終于把更新趕出來了……

啊,我本來打算這幾天在多寫一點看能不能存稿的,但是感覺好像是立了個會倒的flag……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