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千禧年的一瓣蓮

第3章 千禧年的一瓣蓮

陳挽長得像她,但氣質截然不同,溫潤內斂,那些基因裏的張揚美和幼态感蛻變成含蓄、沉穩。

陳挽走過去幫她掐滅了煙,說:“搬出去好不好?不想同我住就另外幫你找一套,複式或者別墅都可以。”

“他那邊……我來想辦法。”

這不是陳挽第一次跟她這樣提議,宋清妙情緒變得激動,眼神責備而不解:“憑什麽我走?我不走,沒拿到我們的東西我就死在這裏好了。”

陳挽沉默片刻,冷靜告訴她:“你死他也不會留給你的。”

“那我們就自己拿,”宋清妙拉陳挽的手,“寶寶,媽媽只有你啦,你要争氣些。”

陳挽張了張口,看着長不大的“少女”,沒有說話。

宋清妙咽不下的那口氣,那樣風光過的人,千禧年是她的鼎盛時代,光鮮、搶手、名動海市。

彼時海市清一色的濃顏美人,宋清妙是江南湖心的一瓣蓮,名利場上的男人像狼嗅到蜜,趨之若鹜。

但她就像裱在男人袖口上的一顆珠寶,象征名利和權勢,把玩可以,放在家中廳堂不行。

過手可以,接手不行。

男人追逐她,又看不起她。

擊鼓傳花停在了陳秉信這裏,再美的美人也變成笑話。

陳挽也是不被承認的笑話,需要經過三次親子鑒定才不得不在滿城風言風語中從外三環唐樓裏被帶回陳宅。

陳挽韬光養晦苦心經營這麽久,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徹底離開這座牢籠煉獄,能光明正大名正言順稍微夠一下那個人的世界。

Advertisement

自由和清靜很奢貴,陳挽從小到大,做夢都想要。

但宋清妙想要更多,要錢要名要利,還要那種回到千禧年屬于她的時代的風光。

陳挽自覺辦不到,可他也做不到真狠下心撂開宋清妙去要他一個人的自由。

十一歲冬天,他在精神病院高燒到神志不清命懸一線時,是宋清妙拿着剪刀沖進去把他撈出來。

宋清妙愛他嗎?

沒有很愛,但也多少有點。

不多,但已經是陳挽在這世界上僅有的一點愛,所以很珍貴,他還是想珍惜。

陳挽沉默半晌,問:“你要多少錢,我可以掙。”

宋清妙說話軟軟地,但卻很輕蔑:“你能掙多少嘛。”她突然神秘兮兮地湊近陳挽,說,“寶寶,最近謝家堅在約我。”

陳挽一頓,額角直跳,嚴肅道:“你不要去!”

心宋清妙頗有些證明自己徐娘未老的得意,陳挽皺眉:“你不要去,他有家室的,并不是真心追求你。”

看她不以為然,陳挽苦口婆心:“最近榮信董事會換屆,他不過是想套你的口風和增加持股。”謝家堅是榮信的董事,幾十年前從陳秉信手下打拼出來。

宋清妙從年輕時就美得很笨,美貌一但沒有與之匹配的頭腦常常是滅頂之災,她嗔怪:“什麽真不真心的,我也不是真心的。”

“我只是去和他吃頓飯,看看他有沒有什麽法子可以幫你進榮信。”

“那就更不必,”陳挽堅決道,“我不進榮信,我有自己的事要做。”

宋清妙有些火:“你什麽事嘛,成日不務正業得過且過,廖致和前兩天都辦升總經理的歡宴會了,你畢業幾年連分公司的大門都還沒進,媽媽好憂心你啊,晚上都挂念着你睡不好覺。”

廖致和是二房廖柳的外侄,榮信之前是陳秉信的一言堂,後來做了兩次心髒搭橋手術,大權旁落,主要被大房曹芝和三房隋雨瓜分。

二房廖柳以巴結大房曹芝分一杯羹,幾房都看不慣宋清妙年輕貌美又來路不正,聯手打壓。

本家少爺小姐和外室子侄在榮信裏争權奪勢鬥得厲害,陳挽永遠置身事外。

但他沒敢告訴宋清妙具體的,否則那些資産很快就會被她拿到賭場或者牌桌上揮霍一空。

陳挽幫她把翻得淩亂的珠寶盒整理蓋好,又把煙灰缸裏的煙蒂清理幹淨,開了窗透氣。

“你不必擔心我,你過好自己的是最要緊——”

門外有人敲門:“四太,老爺讓下去用晚餐。”

宋清妙與陳挽對視一眼,都噤了聲,陳挽沉下聲道:“好。”

兩人下去的時候,大家都已經開始動前餐了。

陳挽坐到不起眼的末位,看到傭人往餐桌上遞冰濑粉和蓮藕老鴨湯,才想起來今日是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四,又叫鬼節,海市人最喜歡煲湯,煲鴨湯是取“壓”的諧音,即“鬼節壓鬼”之意。

這邊将這個并不在全國範圍內聞名的傳統節日看得比中秋還重。

生意場上混的,多少信點風水。

挂壁上供奉着八面神和媽祖娘娘,香火是不斷的,水柳木櫃、深沉厚重的繁花地毯、爬到窗戶的綠色藤蔓讓餐廳顯得陰晦壓抑,叫人沒有胃口。

幾房的人湊一圓桌《最後的晚餐》,畫調陰沉,臺風尾聲的電閃和響雷将每個人臉上的表情細節照亮。

各懷心思,又談笑風生,講的無非是海市近來的政治、經濟、股票和賽馬,相互恭維又暗中攀比。

年輕後生們幾乎都是出國留學後回來直接進了榮信,當年陳挽拿到的offer比很多人都好,但沒能出去,就留在海市讀科大。

後來保上的研也沒讀,陳挽沒那麽多時間,他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從象牙塔裏走到名利場上。

同輩在陳秉信面前侃侃而談榮信旗下幾個項目,個個皆是大顯身手的架勢,二房太太三房太太與有榮焉,宋清妙面色很不好看,轉了轉手镯,喝燕窩。

陳挽淡定吃自己面前那盤沙拉,平靜無波。

他對陳家的蛋糕不感興趣,甚至還怕沾腥。

現行經濟萎靡,海市城建版圖收縮,批地政策大不如前寬松,前幾年如火如荼的房地産瀕臨飽和,榮信一直以傳統産業為利益支柱,用擴張地皮飲鸩止渴,家族式管理陳腐,從未想過産業結構轉型,那幾個項目不爛尾就算菩薩保佑了。

陳挽從科大出來後就瞄準了還沒什麽人涉步的能源科技,經濟态勢急遽變化,未來一定是資源戰。

事實證明,他賭得很準。

曾經懷揣頂級學府畢業證的留學生們如今紛紛被投行和地産公司裁員失業,而留在科大的陳挽成立了如今市值頗重的科想科技。

科想廟雖小但利潤很高,陳挽堅持登記為隐名合夥人,合夥的學長說他扮豬吃老虎,悶聲發大財。

陳挽笑笑:“給你送錢還不好?”

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真的往那個人的世界鑿開了一條縫。

即便不大,但也是他白手起家一磚一瓦築起的天梯。

陳挽埋頭飲湯,宋清妙不滿他表現得毫無存在感,給他使眼色,陳挽還是繼續埋頭吃飯。

“……”宋清妙覺得連燕窩都堵喉。

有人提到趙聲閣,他回國是轟動海市的大事,陳挽飲湯的動作就緩了些。

大房長子陳裕說無論是趙家的還是趙聲閣朋友、合作夥伴為他設的接風宴,榮信都從來沒有收到請帖,請示父親陳秉信是不是要叫人牽牽線。

陳秉信面色不大好,他在海市怎麽也算是稱得上名號的老資歷。

他年齡比對方大上幾輪,但也不敢說這是趙聲閣的不是,只能遷怒自己長子:“這些事還用我教你?”

陳裕忙應是,心叫委屈,趙聲閣那是他們想走動就走動的麽?

這大大小小算下來也有十來場了,趙聲閣露臉的次數不到十分之一。

二房的陳錦是慣會揣摩老爺子心思的,怪笑道:“太子爺跟美金打了幾年交道,想是未必再看得上海市這一畝三分地了。”不然這架子也不會擺得比以前更離譜。

陳秉信裝模作樣敲了敲拐杖,警告:“什麽混話!”

陳錦也不怕,收了聲,二太笑着給兒子添了半碗湯。

二太的兄弟、陳錦的姨舅——廖全一貫是最會打圓場的,笑呵呵道:“管他跟什麽打交道,再厲害也是要在海市成家生根的,我聽明隆那頭有點風聲,我看不只榮信要好好把握機會,小姐們也要上些心思,真中了彩頭,那何止是走動走動。”

說到這個,各房的女兒家們都有些羞澀地低下頭,眼角眉梢又藏不住顧盼的神采與心思。

她們倒也未必是真的貪圖趙家什麽,只趙聲閣那張臉都夠叫全城少女做甜蜜的夢了。

陳秉信的面色松泛了些,大概是覺得自家這麽多女兒,個個貌美如花,總不至于一個都沒希望。

大房的舅老爺就看不得廖全賣到了這個巧,道:“廖生說這些太早了吧,前頭還有個徐家呢。”

傳聞中和趙聲閣有婚約的徐小姐。

陳秉信不想聽他們兩人嗆,又要維護那一點自己給自己的希望,對大舅爺說:“興勇,男人哪裏會只有一個的。”

一桌也無人覺得這說法有異。

陳挽放下勺子,長柄碰到瓷碗“叮”一聲響,他拿餐巾擦了擦嘴唇。

剛剛喝的半碗老鴨湯有些反酸,連喝好幾口茶都覺難頂,又不能離席,否則這群無聊之士的唇槍舌劍轉個頭就沖着宋清妙去了。

拿宋清妙掌控陳挽那可是這個房子裏人人都曉得、人人都樂此不疲的事情。

聽陳秉信這麽說,桌上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個個都覺很有奔頭,又重新歡笑一堂,高高興興吃喝起來。

作者有話說:

宋清妙不是海市本地人,叫陳挽有時候叫寶寶,有時候叫BB這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