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兒子給汗阿瑪請安!”

愛新覺羅·胤禟嬉皮笑臉給康熙打了千兒,随後一副乖巧模樣立在一旁。

康熙牙癢癢,“把礦圖傳給他人,你是怎麽想的?”

礦圖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機密,老九若将礦圖随意洩露,那是死罪!

愛新覺羅·胤禟有自己的道理,他小跑去給康熙捏肩,被康熙惡狠狠瞪了一眼,讪讪收回手:“漢阿瑪,咱這礦圖在後世人眼裏可不是什麽稀罕玩意。”

沒錯,通過評論區,機靈的愛新覺羅·胤禟已經發現觀看到光幕的不只是他們,很可能歷朝歷代包括後世朝代都能看見。

“兒子這不是想廢物利用,換點光幕用的幣。”

愛新覺羅·胤禟指着光幕最上法方唐太宗的懸賞,“漢阿瑪,這發懸賞需要不少金子,兒子雖然說有點小錢,也禁不住這般揮霍,才想着……”

康熙打斷他,“你小子權限挺高,那替朕從後世要一份史書!”

胤禟:啊這!

愛新覺羅·胤禟委委屈屈發了懸賞,然後向皇帝邀功,“汗阿瑪,兒子想領一份差事。”

康熙意外,他這個兒子對差事興致缺缺,是個錢簍子,一直對經商更加感興趣,這讓康熙看着很不順眼,這會兒突然要起了差事,讓康熙瞬間陰謀論起來。

“你去工部接替老四。”正好讓老四從工部抽出身來去戶部。

“兒子不想領京城的差事。”

皇帝警惕起來,“你想外派?”

Advertisement

胤禟摸了摸鼻子,“兒子想去江海關。”

康熙上下打量了老九一眼,“我看你是想跟倭人打交道。”

胤禟急了,“兒子這不是想為汗阿瑪出力,再說那倭國的金山銀山就在那裏,咱們不取,就被西洋人給搶先了!”

“急什麽?”康熙瞅了他一眼,“沒說不讓你去。”

他得先了解情況,再制定穩妥政策。

他這些兒子放在眼皮底下都能打得頭破血流,這要是放在外面該動真刀真槍了!

康熙犯愁,胤礽可怎麽辦,看了光幕他是有些後悔廢太子一事太過匆忙,搞得現在下不了臺。

知道還會有二立二廢,又不忍心再将老·二拉出來受那份屈辱。

真要選老四,他又處處不滿意,老四他是以賢王培養,他那性子對于帝王來說是一把好刀,可這好刀做了皇帝剛過易折。

老四還需要重新調·教,至于其他不省心的兒子……

康熙犯愁,還得再看看。

在聽聞倭寇有金山銀島,朱元璋沒動靜,他那些手下官員反而急吼吼上報。

朱元璋丢下奏折,輕蔑一笑,“果然財帛動人心。”

朱元璋不是不對錢動心,只是還在跟元蒙人對戰,北平都是剛收回來,此時元廷還未從中原趕走,哪抽得出兵力去攻打看得見摸不着的倭人?

就連對付時不時上岸騷擾的倭寇都有心無力,當他不知曉海上貿易賺錢?

可也得先穩定住大明江山再考慮這些,他多次下達命令片板不許入海,撤銷舶司不就是怕有人養倭自重嗎?

當他傻,若是沒有人做內賊引倭寇上岸,倭寇又怎能精準避開岸上衛所?

等他重整河山,再跟着處理這些倭寇,既然知道倭國在何處,遲早有一天将這些舊賬跟倭國清算!

朱元璋翻看下一本奏折,臉色陰沉的仿佛要滴水。

這本奏折是太子府以太子名義上奏,請求廢除賤籍一事。

朱标走進殿內,一本奏折被甩到他面前。

朱元璋咬牙問他,“廢除賤籍你是怎麽想的?”

大明建國這會兒,賤籍分為三種,一種自古以來就是賤籍,二是背宋的一些賊姓後人被朱皇帝金筆判男丁流放充軍,女子為奴為娼世代賤籍,三嘛就是貪官污吏,朱皇帝對一部分網開一面,饒恕未滿三歲的男丁,女眷充入樂戶。

太子府中官員将廢除賤籍的折子上奏,肯定是經過太子允許。

太子這是想做什麽?這是推翻他這個皇帝之前下的聖旨!

朱标不急不慢解釋,“兒子說酌情廢除一部分人賤籍指的是唐宋時這一部分。這些人世代為奴,哪怕犯下了滔天大罪,懲罰了六百多年也已經夠了。更何況有些賤籍從南北朝傳到如今,鮮卑人定下的罪名我大明可不認,如今天音遍布我大明,若是能廢除這部分人,也能百姓穩定下來。”

雖然大明如今立國,可距離元朝還是很近,元人對漢人的奴役留下的傷痛仍未過去,這需要一代人時間才能撫平的傷痛。

釋放這部分奴籍也能讓剛被判下奴籍的人看到希望。

總不能讓民心全向着後世那位蠻夷皇帝,他朱家也該做出一些表态。

朱元璋頓了下,神态緩和下來,“既然由你提出,就由你來辦。”

“要仔細分辨,有那罪不可赦罪名者萬萬不能放了。”

“是。”

等太子離去,朱元璋盯着光幕評論區氣不打一處來。他坐在龍椅上反思,為何沒有想過廢除賤籍,反而讓一個蠻夷皇帝做了這種事?

聽後世人語氣似是認同了建虜對中原漢人的統治。

一定是那些文人的錯,他老朱墨水不多,打仗時就很看重讀書人,結果在登基時吃了不少暗虧。

虧吃多了,老朱也回味過來了,毫不客氣拿起屠刀。

老朱對文人這般警惕也不是沒有緣由。

吃了沒文化的虧,老朱登基後自己學習摸索着治國安民之道。

他哪裏想得到賤籍這個自古有之的玩意還能廢除?

這種可聚攏民心的手段,老朱他忙着處理朝政顧及不到,這些文人又為何沒想到?

想來想去,老朱覺得這不是他的鍋,還得怪這群酒囊飯袋的官員!

至于釋放本朝定下的賤籍,那是想都別想,沒要了這些人的狗命,已經是他老朱網開一面了。

【周圓:@漢武帝 匈奴不同時期進攻圖。JPG】

【周圓:漢朝搞錢法子有點為難我了,總不能劃着小舢板去找日本吧,要不四大發明給你,你自己抄一下?】

劉徹眼睛發亮,這些朕全要,就在他心心念念想要再要一份《貨幣論》時,光幕提醒他今日發言次數用盡。

什麽?

劉徹回過神來,他可是充了不少金子,就給他這點發言機會?

劉徹氣炸了。

李世民嗅到好東西,什麽四大發明?他也要!

【家在東北:up主怎麽不說說宋朝?宋朝也有很多歷史謊言。比如陳世美不是宋朝,還有杯酒釋兵權根本不存在。】

【四四:你猜有沒有可能,是up主的工作人員沒人願意扮演雪鄉二聖?】

【大明戰神:明雖然有個叫門天子,好歹是氣他不争氣,唐雖毀在唐玄宗手裏,好歹強盛過,說宋朝皇帝是想比爛嗎?除了宋太祖,還有哪個拿得出手?】

【淮南王劉安:本王煉制金丹成功了嗎?】

淮南王被叫破了謀反一時心情很不舒暢,本來暗暗行事,這會兒得匆忙舉事,否則被劉徹那毛頭小子反應過來,完的可就是他劉安。

幾日連番忙碌,連他鐘愛的煉丹一事都被擱置。

這日天氣不錯,适合煉丹。

淮南王劉安先沐浴更衣,焚香禮拜,才動手舀起了泡了一些的豆子用藥杵碾碎,這是他手下門客為他尋來的丹方,今日天氣不錯,故實驗一番。

可別誤會,經過秦始皇暴卒,金石煉丹已經退出主流,他着急道士行的是雙修和草木煉丹,雖不知有沒有效果,但起碼吃不死人。

劉安可是很珍惜自己的小命,他還着當皇帝!

豆子碾碎有放了少許石膏,放入陶罐中煮沸,不知不覺中陶罐出現了一縷縷白雲一樣的織物。

劉安大喜,忍不住在光幕上暗戳戳分享一下。

【七七:成功了,大拇指。JPG,煉出了豆腐,名留千古!】

這給劉安整不會了,啥?豆腐?

劉徹盯着光幕很是煩躁,他已經接到密報,淮南王封地在私下裏招募士兵。

擺明了是想謀反。

他很不爽地私聊後世之人将四大發明傳給自己,等拿到手随意一看眼睛立刻直了。

什麽竟然是造紙術?什麽還有火藥?

劉安算個什麽玩意?有了這些匈奴都能擺平了!

劉徹忍不住想抱住光幕親一口,光幕出現太及時了,他愛光幕!

四皇子府門外的守衛撤去,很快愛新覺羅·胤禛得知了這個消息,他沒敢輕舉妄動,只派人出門去打聽。

蘇培盛:“貝勒爺,除大皇子府其他皇子府門前人都散去了。”

胤禛更關心十三弟的情況,“十三呢?他在宮中如何?”

蘇培盛面帶喜色:“十三爺也被放出來了,回話的人說在宮門前看到十三爺上了馬車,十三爺說他要記着去向萬歲爺請罪,顧不得來拜見爺。”

胤禛手中佛珠轉速加快,似乎表達了他內心的激動,他控制住情緒,“十三出來了就好。”

這次太子被廢被圈禁吸引了大家目光,全然沒發現十三也跟着被關起來。

可惜這次胤禛不在北巡名單之列,根本無從得知發生了什麽事。

汗阿瑪回歸後以雷霆手段廢黜太子,後更是遷怒他們這些已經開府的兒子,将他們府也一塊關起來。

也不怪汗阿瑪生氣,一共去了八位皇子,死了一個最年幼的,四位成年皇子,一個被廢兩個被關,唯一安然無事的老十四一回宮就被娘娘關起來。

他想要找人問都沒問不到,何況這種緊要時刻他不敢太跳動。

書房外傳來急促腳步聲,“貝勒爺,萬歲爺派人宣您觐見!”

胤禛猛然起立,在光幕告知他是未來皇帝後他人仿佛站在雲颠上,正飄忽着。

本來還想着見了汗阿瑪該怎麽說。

現在的他很尴尬,要說可靠的母族沒有,妻族也沒有,他本身獨來獨往,親兄弟都不待見他,唯一關系親近的就是十三弟。

文人方面,他不像三哥修書受文人待見。

朝臣方面沒有老八長袖善舞被臣工追捧,他有的只是埋頭苦幹。

胤禛缺乏底氣,可一想到未來汗阿瑪傳位給他,他又直起腰板,他怕什麽?

他未來功績可是連後世人都認同!

愛新覺羅·胤禛騎馬去了暢春園,等進了皇帝住的院子才發現被喊來的不只是他一個。

三、五、七、八、九、十和十二、十三這些成年皇子都提前到了。

愛新覺羅·胤禛的到來顯然萬衆矚目,為首的三皇子冷哼一聲,大概是不滿老四最後撿了便宜,除了十三眼帶激動之情,其餘皇子看胤禛眼神帶着複雜。

八皇子除了複雜以外還有失落和不甘。

九皇子則滿眼都是不服氣,憑什麽汗阿瑪最後選擇老四這壞東西?

胤禛心提起來,皇帝身邊的大太監趙昌。

趙昌這狗東西平日裏眼裏只有太子一脈,對于他們這些皇子雖恭敬卻只有表面恭敬。

胤禛很不滿趙昌,因為這裏有件小事,他年幼時因為被送去阿哥所見不到養母鬧了幾次,就是被趙昌這狗東西告給皇帝知曉,訓斥他“喜怒不定”大字就是趙昌送來的!

胤禛跟趙昌梁子結大了,這要是成年他被汗阿瑪評為“喜怒不定”就等于直接宣布他與皇位無緣。

“四貝勒,萬歲爺召見。”

胤禛心中的陰暗想法只是瞬間掠過,他向趙昌點點頭,在一衆兄弟目光中進入室內。

“老四現在了不得了,也支棱起來,人模人樣了。”九皇子是一臉不滿。

他跟老四的淵源要追溯到年幼時,那會兒佟佳皇貴妃還活着,他不過是好奇小狗冬天沒毛會不會冷,于是剪了老四的小狗的毛,老四那狗東西跟瘋了似的為小狗剪了他辮子。

兩人可不結下了梁子,在九皇子心目中,老四永遠是個瘋子,他現在看着棍打不出一個屁來,指不定将一些陰暗想法都埋在心裏。

十三皇子臉上的笑容消失,“九哥!”

對于十三皇子來說,上面這些哥哥,唯一真心對待他的只有四哥。

他本來因為追随太子,導致四哥在汗阿瑪面前受到牽連而自責。

關起來的時候看到光幕說四哥會是未來皇帝,他決意将野心壓制在心底,打定主意輔佐四哥。

如今九皇子當着衆人面譏諷看不起四哥,這讓十三如何忍受得了?

外面的紛争并未影響到室內,康熙一臉嫌棄盯着四兒子。

“對于治國之法你就是這樣見解的?埋頭苦幹來治理國家,結果人亡政息?”

這一點胤禛沒法反駁,“兒子愧對汗阿瑪委托。”

他跪下認錯。

康熙未再提及光幕所洩露的未知,轉而問他,“老九想要去做江海關,你是什麽想法?”

愛新覺羅·胤禛謹慎斟酌後答道:“近幾年海寇泛濫,如今知曉倭人老巢,可派人警告,哪怕不能全然剿匪,也能軍事震懾,斷了海寇的立根之地。”

海寇為何難除,還不是大海難測,以前海寇還有臺灣島嶼可以補給,打下臺灣後大清這邊才放開海禁,近些年海寇來勢洶洶顯然背後有勢力支持,多條線索指向倭國本土。

以往不知倭國在何處,茫茫大海只能在少風的季節才能抵達,如今知曉可以通過朝鮮抵達,完全可以借道前往。

至于朝鮮識不識趣……

這不重要。

“九弟若去江海關,不如去閩海關,那裏靠近臺灣,海島衆多……”

海島多,躲着點海寇也多。

目前海寇一部分來源于倭國浪人,更多是養匪自重。

外間的争吵聲變大,康熙皺起眉頭看向魏珠,“将他們都叫進來!”

幾位皇子陸陸續續進來,康熙面色十分不悅,“你們在外面争吵什麽?”

九皇子縮着腦袋道:“沒什麽?兒子在向幾位哥哥弟弟說要為汗阿瑪分擔一些重任。”

康熙哪裏看不出他的口不對心,他也不追問,回頭自有人向他禀報,将九阿哥請命與其他人說了,問這些兒子是不是也有此類想法?

八皇子眼睛一亮,海關可是弄錢的好去處,雖然有老九支援,可結交大臣花費的銀子海了去,令他捉襟見肘。

老九若是去江海關,那銀子可不就源源不斷?

就算知曉了未來,他也不會認輸。

老四那是後來撿了便宜,現在他可沒這優勢。

他要走老四的路線,讓他無路可走!

額娘,兒子不會再讓您受到那般羞辱!

十三皇子看了四哥一眼,下定決心。

“兒子也想去!”

老九一聽就炸了,老十三你什麽意思?跟他對着幹是不是?

老四就這麽好,讓他這麽死心塌地?

康熙揮揮手,“你們再想想回頭再給個确切答複,其他人退下,老四你留下。”

“你如今就一個兒子,這可不行,這次大選多擡幾個人進後院。”

胤禛心神一動,汗阿瑪關心他的子孫是什麽意思?

他心跳加速,手心潮濕。

“兒子聽汗阿瑪的。”

康熙滿意,讓他去見見德妃。

當然康熙眼下還沒定下老四,雖然這個兒子的子孫不孝,但他繼位後所作所為還是很滿意的。

雖然有些不足,不過也不是不能更改,他還有十多年,還有時間手把手教他。

【星期天不上班:這年頭還有人求史書?】

【七七:噓,不知道這是我們up主特色?你把這些人當成歷史人物就行,大家配合一下。】

【周圓:我有全套歷史書精裝版,《上下五千年》和《西洋全史》22冊,圖片、圖片,誰要私聊我。】

【七七:有電子版嗎?實體書拿到手太占空間了。】

網名周圓,真名趙一涵的大四實習生已經沒時間回複網友七七。

他後臺不斷有人私聊他,目測已經有上千人。

“恐怖如斯!”

他滿眼驚恐,up主還真請了水軍團來彈他?

清脆的入賬聲音驚醒了他。

趙一涵好奇看他空空的後臺,竟然多了一些平臺專有銀幣。

誰給他投幣?

點開名單一看,哦豁,全都是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

好家夥,up主也太有錢了,請這麽多人演戲。

趙一涵滿臉幸福地點開後臺私信,凡是給他投幣的都發了一份。

後來私信信息還在增加,他幹脆設定了自動回複,凡是投幣的請耐心等待,他核實後會一一将書發過去。

李世民拿到史書連光幕評論區都不看了,他先點開了西洋史,只看了一眼就關掉了,他對西洋歷史不感興趣,等他研究完華夏歷史再慢慢研究它。

李世民搓搓手,點開了第一頁,沒多久他差點沒瞪脫眼眶。

“最早人類竟然是猿人?”

跟李世民一樣,劉徹也不敢置信,他所在的這個時代雖沒有盤古一說,但也有太一神。

每年祭拜太一天神,他還命人點燃燈火通宵達旦祭拜,現在告訴他,人類起源不是神造,而是猿人進化?

不行,他得再康康。

鑽木取火,黃帝戰蚩尤……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以前只是散碎的記載,現在全都被捋順了。

啊啊啊,衛青霍去病竟然也記錄其中,果然是上天賜予他的兩員大将!

哦,李廣難封就不必提及了。

行,他可總算是知道王莽是誰了?

劉秀竟然不是他的子孫,是七兄劉發後裔?

下面呢?

下面怎麽沒了?

看到上下五千年只記載到漢亡,劉徹很不敢置信,就他所知道漢後面還有南北朝隋唐宋明清!

怎麽沒寫劉秀之後是何人繼位?

劉徹怒氣沖沖質問後世人,給書只給一半,有這麽做的嗎?

還沒等他質問,他就看到評論區樂了。

【北周楊廣:隋炀帝怎麽讓隋二世而亡?史書怎麽就記載到隋文帝去世?】

原來後世還有個跟秦一樣二世而亡的朝代?

這樣一想,劉發的子孫劉秀力挽狂瀾為大漢續了幾百年已經很不錯了,起碼劉家子孫登基,比皇權旁落好多了!

最重要的是大漢皇位不是他這一系子孫手裏丢的,日後祖宗問起過失,他也可以推到七哥劉發頭上去。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只觀到唐玄宗的安史之亂,後唐是何人建立?】

武則天拿到史書,她比李世民要好一點,看到了後唐滅亡部分。

原來她後來将周歸還李唐,她辛辛苦苦維持的國家最後敗在她孫子手裏!

大明宮中某個大殿,正在苦着臉抄寫一百二十遍《論語》的李隆基後背一涼。

最近氣溫反常,大家注意不要貪涼。

昨日天熱,作者吃了三根冷飲,導致不斷拉肚子,晚上寫着寫着睡着了,只能今天補了,這是昨天的更新,今天的還在寫,得晚上更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