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真谛

真谛

秋風乍起,天氣終于不像熱夏一樣讓人崩潰。

夏語冰轉眼已經研三了,上學期開題答辯已經完成了。

現實催促着這些校園裏的學生長大,他們又一次走在人生的岔路口,進行着抉擇。

其實生命的未知是無處不在的,但是處在當下的人,只覺得這是一件天大的事,仿佛這一個選擇能決定以後的一生。

夏語冰當然也要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如今,她終于不像是以前一樣迷茫,最起碼,她有面對未來的勇氣。

這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誰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呢?

她能做的,只有直面而已。

想清楚這一點,她不再焦慮。

轉而把時間和精力到投入到現在的文章上去。

她想,她對地理的喜愛能支撐她走完這一生。

她在心裏已經把地理當做自己的小小事業,準備為之奮鬥一生。

幾年前,夏語冰很難想到,自己會打算這樣過一生。

既然心裏做好決定,夏語冰絕不再浪費一分一秒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說實話,每一個‘圈子’都是很複雜的,無數不為人知的事情一直在發生着,想要純粹地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是非常難的。

還沒有接觸過這些肮髒事情的夏語冰,現在并不能體會。

Advertisement

只是,人活在世上,就是這樣的,世界觀無數次地被打碎、重建、再打碎、再重建……直至看到生活的本質。

生活的本質又是什麽呢?無數人在尋找這個答案。

這不是靠說就能領悟的,每個人的答案只能自己去經歷。

經歷什麽呢?經歷那些被無視、被掩埋的真相。

真善美、假惡醜,所有這些,疊加起來,就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夏語冰并不是“天真”的人,相反,她有着能洞察世界真谛的一顆心,這有時會成為她的負擔。

這樣的人會給自己的心套上無數的枷鎖,極強的同理心成為她們的負累。

她們很難把自己看見過的事情當做沒有發生過,就像每一本被撤下書架的舊書、每一只被虐待的小動物、每一條擱淺的魚……

可是自身微薄的力量又讓她們無法改變這樣的事實,進而心上的牢籠就會将她們困住,很難走出來。

這樣的她們,開心雙眸的深處是化不開的悲憫,抹不掉的愁絲。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夏語冰心如明鏡,自己恐怕要在這條路上一直走,直至生命的盡頭。

其他的像她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又何嘗不是呢?

夏語冰面對着眼前這些跨越千年的文字,在看不見的平行時空,一定還有無數像她們一樣的人。

太陽底下無新事,焉知如今發生的事情,百年前、千年前,沒有發生過呢?

想到有跨越時空的‘知己’,她心裏稍有些安慰,她并不是一個人!

這樣她更加堅定了,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夏語冰頓覺使命重大。

這些東西驅使着她不斷地向前走,這個真實的世界已經千瘡百孔,但仍有無數生靈存活于世,那些無辜的生命是‘理想主義者’堅持下去的唯一理由。

很難想象,古時為了探求真理而不斷努力的每個人內心的堅毅,正是因為有這些堅定的理想主義者,才有了如今繁榮的盛況。

許多時候,這樣的人是‘異類’,可是,這種‘清醒’并不是每個人都有。

有智慧的人是大智若愚的,往往保持着看透浮華的天真,追求平凡的幸福。

看着手中的書籍,夏語冰醍醐灌頂,面前是許多人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路盡頭仿佛能夠觸摸到真理,她帶着自己的小小心願上路,奔向終點。

這條路是很難走的,但她必須要走下去,不管前路是什麽。

某種層面上,她在和千百年前的人對話,這場對話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呢,也許是某個下午拿起書,眼前突然一亮,腦子頓悟的一瞬間;又或是看着紀錄片,不斷探讨着亘古不變的主題的時候……她自己也不清楚。

正因為世界上有這麽多勇敢地為真理獻身的人,今天的人們才得以窺見真理的一角。就像是冰山一角,裸露出來的部分只是億萬分之一。

而今缺乏的就是這種有勇氣的人,在這個維度,世界其實是倒退了。

夏語冰很想見識一下那個無數人為真理拼搏的世界,流傳下來的文字只能讓人感受到分毫。

可惜,這個願望永遠不能實現。

她也不能陷入這種低迷的情緒中,只能“盡力而為”。

不管是什麽事,她都只能“盡力而為”。

想通這些,她又充滿力量。

雖然是“天真的理想主義者”,但也要成為能做出小小行動的“實幹家”。——這是她對自己的期許。

懷着這樣美好的願望,夏語冰過着自己的每一天。

不知不覺,已經在自習室坐了一個下午,夏語冰看着手中的《純粹理性批判》發呆,腦海裏有無數的想法在湧動。

把書放回書架,夏語冰走出圖書館,感受着風吹過臉龐,舒展開每一個毛孔,聞着空氣中桂花的縷縷清香,享受着大自然贈與的每一個美麗瞬間。

她走到樹下,坐在石凳上,看着湖面上一圈圈的水紋,漾起粼粼的金光,擡頭看到萬丈霞光,萬物覆上橘色的光暈。

夏語冰眼裏染上一抹亮色,瞳孔現在是琥珀的顏色。

行人只能看到一個瘦長的剪影坐在光裏,虛虛實實,仿佛風一吹就會散。

她就這樣看完了落日,而後才起身離開。

隔天,是周六,夏語冰和周言程一早起來去爬山。

再過不久,松樹上挂滿松果,松鼠就會蹦蹦跳跳地出來收集過冬的食物,藏在許多地方,樹洞裏、廢樹樁裏、蓬松的草下,它必須多藏一點,因為記性不太好,會忘記,要是不多藏點,冬天可是會餓肚子的!

夏語冰走在大石頭充當的路上,看着山路邊的松樹,想着。

這座山雖然不高,但能看到的風景也很不錯。兩人并肩站在山頂處,眺望遠處,山林穿上黃綠色的衣服,很能緩解眼睛的疲勞。

拿出書包裏的蘋果,一人一個吃着,包裏還帶着她分裝的貓糧、狗糧,遇到流浪貓狗也有吃的給它們。

鋪着墊子,兩人坐在上面,背對背靠着,拿出書,各自看着。

走近大自然成了夏語冰這幾年很喜歡做的事情,以前的她就想宅在家裏,不太喜歡出門。

現在一有時間,她就想去多去看看這些山川、河流、雪景、大海、日出、日落……這些天然之景。

本來她只打算一個人看遍這些風景,因為人這一生陪伴自己最長時間的始終只有自己。

後來,周言程的出現讓她的想法稍有改變,一個人很好,兩個人也不錯。

同頻的人走在一起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夏語冰深信這一點。

當然,周言程也沒讓她失望,填補了她對‘愛情’的親身體驗,給了她一份只屬于彼此的情意。

從山上下來,夏語冰和周言程一起去騎馬射箭,很久沒有肆意地騎着馬兒奔跑了。

騎馬馳騁,是她很享受的一件事。那種騰空感、心跳加速感、腎上腺素飙升感,三重感覺的疊加,讓騎馬成為夏語冰最喜歡的運動之一。

但她可做不到不用馬鞍,之前有次不用,第二天身體上的疼痛就給不知天高地厚的她重重一擊,大腿內側直接淤紫一片。從那之後,騎馬必備馬鞍。

這個馬場也有場地可以射箭,室內室外的都有,兩人選擇了室外的,室外和室□□箭的體驗天差地別。

在室外,風會吹起發絲,空氣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味道,夏語冰屏息凝神,手臂拉滿弓,瞄準靶子的紅心,放箭。

射完十箭,到靶前面把箭拔下來,之後再接着射。

中間偶爾休息一會兒,結束的時候,手臂酸脹,乳酸堆積,又累又爽。

轉眼到晌午,兩人離開馬場去吃飯。

一早上做了這些事兒,夏語冰成就感滿滿,打算吃火鍋獎勵自己一下。

還在隔壁買了一杯牛奶燕麥粥,才進去。

她一直很喜歡吃千層肚,不過辣鍋裏總會有花椒,夾起一筷子千層肚,還得放到碗裏挑一下花椒,才能吃。

吃完火鍋出來,兩人就去逛超市。

正好遇到店員在剝菠蘿蜜,看着就很新鮮。

拿了兩盒,還買了些石榴和葡萄,常吃的零食也買點,才拎着東西回寝室。

這些東西一般是買雙份,一份給她,另一份給周言程。

夏語冰也常在網上買好吃的東西,她買零食的原則就是:得買,不能想吃的時候沒有。

所以經常也給周言程買。

在吃的方面,可不能虧待自己!

夏語冰還給自己配了把鍵盤,周言程幫她參考着買的,他打游戲,對這方面有些了解。她最後買了一把粉色的,75配列,風信子軸,手感很好,聲音也很好聽,寫文章省了不少力氣。有時還給鍵盤換換‘衣服’。

學校裏時常有活動,秋季運動會、十佳歌手大賽、社團聯合彙演、建模大賽等等,不過夏語冰都沒去看,但這種氛圍依舊感染到她,走在林蔭道上,随時能看見要去表演節目的人。

夏語冰背着書包,朝自習室走去,馬上他們就要下課了,自習室人又會多起來,得趁現在加快腳步去和周言程彙合。

小教室已經成為了兩人的老朋友,桌椅已經很熟悉兩人的味道,窗簾也飛舞着和他們打招呼。

她把書包放下,拿出電腦、平板、書本、水杯、耳機等東西,這裏是有插座的,電腦要插着電使用,随後開始自己的學習。

周言程動作熟練,拿出自己的各樣東西,看着文獻。

鍵盤噼裏啪啦地響着,文檔中的文字不斷增多,又删删減減地修改着,時間在一字一句的浮現中流逝。

天暗下來,各處的燈開始工作,照明着需要光的人們。

夏語冰防藍光眼鏡、護眼模式已經用上,經常看電腦、手機,還是需要防護的,每天的眼保健操也不能落。

她這些年的度數都沒怎麽漲,都歸功于她的平時的習慣。

遙遠的天空中已經有星星在閃爍,圖書館的閉館時間也要到了,兩人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寝室。

黑黝黝的夜晚,路燈成為指路人,許多人從圖書館中魚貫而出,然後散開,走向自己的宿舍。

大家都很安靜,沒有太大的動靜,周言程送夏語冰回寝室的路上,還看到許多人拐彎去超市呢,看來讀書确實是一件耗費體力的事情!

走到樓下,兩人也不膩歪,互相道別後,就各自去休息。

一睜眼,又到早晨。

夏語冰起床洗漱,去吃早餐,而後先去導師的辦公室,看有沒有需要做的事情,忙完後自己就可以去自習室了。

研三沒課,主要是寫論文和把項目收尾。

學校對碩士的畢業論文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夏語冰的壓力很大。

經常保持着和導師的溝通,确保自己的內容踩在重點上,可是有效內容的撰寫不是那麽容易的,她常常寫一大段,然後删掉。不過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總之要經過無數的删改。

夏語冰沒氣餒,還是不斷地找文獻、書籍來看,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像是山間的溪澗突然找到主方向,不再胡亂碰撞,奔流向前。

這天下午,下筆簡直如有神助,一口氣寫了不少。

整體讀下來也很不錯,不用怎麽修改。

寫完這段,通體舒暢,接下來的她更得心應手了。

傍晚,饑腸辘辘,她和周言程一起快步走去食堂。

吃完又回來接着寫,必須趁熱打鐵啊,這時間過了,很難這麽流暢地寫出來了。

周言程自然很支持,他自己也要寫的。

兩人在位子上坐了四個小時,她伸了個懶腰,長吐一口氣,又寫了不少,今天的進度真不錯。

兩人收拾東西回宿舍睡覺,一停下來,她發現自己出奇地困,讓周言程不用送她了,快回去休息。

隔天,夏語冰延續着昨晚的好心情,今天也很有效率,又往後寫着。

轉眼就立冬了,天氣慢慢冷下來。

夏語冰趁周末回了趟家,拿了點厚衣服,睡了一晚就回學校了。

周日,早上回學校,中午她買了點零食和水果,去找吳以軒。

去吳以軒的寝室等她洗了個頭,兩人才出門吃海鮮自助。

這家的菜,品類多樣,海鮮是活的,用玻璃缸養着的,是朋友推薦她們來的。

海鮮的做法也很多,烤、蒸、煮、炒、生腌……

海鮮的種類更是非常多,光是蝦就有:小龍蝦、海鳌蝦、波龍、黑虎蝦、皮皮蝦……

兩人本就喜歡吃海鮮,今天倒是來對了。

吳以軒每天不是泡在實驗室裏,就是待在工位上,幫‘老板’做事,還得寫論文。

看到這些美食,恨不得馬上撲上去。

還好有夏語冰拉着,稍微克制了一點。

吳以軒去正在制作的檔口等着,廚師一做熟,她端起兩份就走,放到她們的桌上,拿着其中一份,直接開吃。此時可管不了其他的,趁熱吃才是最美味的!

夏語冰也去拿了一些她愛吃的來,兩人把拿來的吃得差不多才又去拿,不能浪費糧食。

吃到八分飽,夏語冰先結束戰鬥,吳以軒只能一個人繼續,又吃了一會,兩人才走出這家餐廳。

之後去逛商場消食,夏語冰看中了一個紅色的杯子,直接進店買走。

還看到一家甜筒店,買了兩個,分給吳以軒一個。

之後還買了兩件現在能穿的厚外套,夏語冰買的是藏藍色,吳以軒的是酒紅色。

逛完才各自回學校,此時已經下午三點半了。

周言程回家還沒返校,夏語冰一個人在宿舍睡了四十多分鐘,起床畫畫稿子,打開電腦看動漫。

晚點,自己出門去吃晚飯,在飯店還遇到自己班上的同學,是兩個女生,互相打了招呼就各吃各的了。

她剛回到寝室,外面就嘩啦啦下起大雨,天空中驚雷陣陣,她關好門窗,把一張稿件完成,看了一篇論文,就上床去睡覺了。

下雨天睡覺,她實在不能拒絕。

雖然下午睡了一會兒,但絲毫不影響她現在就去睡覺。

夏語冰躺到床上,希望自己今晚不要做夢,能睡個好覺。

因為她屬于多夢的類型,每次做完夢,醒來會很累。

翌日一早,她睜眼,果然一覺到天亮,睡得十分好。

去餐廳吃早飯,打開手機,還有周言程昨晚發來的消息,她剛看到,回複過後,看着食堂放的早間新聞,吃着早餐。

吃完直接去導師面前報道,忙完手頭的事,已經中午十二點了,導師十一點半就回家吃飯去了。

夏語冰起身去吃午飯,食堂現在人也少,正好不用排隊,她選了家麻辣燙,挑選了喜歡的菜,稱好給錢之後,就只等着吃了。

因着人少,食堂很是安靜,液晶屏上放的電視的聲音顯得很突兀,夏語冰在位子上玩着手機,午飯吃完,她背着書包回寝室午休,路上還遇到不少背着樂器的同學,看樣子是有排練。

下午,她去自習室,拿了些水果,整個的、盒裝的都有,有兩盒水果拿給人文閱覽室的老師,她很喜歡這裏的老師,大一的時候在這個閱覽室當志願者,慢慢地和老師熟悉起來,這幾年也都常來,偶爾幫着整理書架上的書,按照中圖法擺好。

把水果拿給老師,她小聲打完招呼就去自習室了。周言程落後她五分鐘到,兩人一起拿着水杯去接水,接完水回來,倒出一杯水放在桌上,放涼了喝,開始自己的寫論文大戰。

夏語冰總算是知道,那些程序員和博士為什麽大多數頭發都不多了,這程序和文章寫不出來,是真愁啊,愁到直撓頭發,再加上晚上熬夜,作息不規律,這樣的人不掉頭發誰掉頭發啊!

還好自己的頭發多,暫時還沒有禿頭的煩惱,夏語冰心裏想着。

只是平日裏也要多注意,可不能因為年輕就揮霍自己的身體,說不準哪天身體就拉響警報了。

她買了些阿膠,每天都吃。

還有五白飲、五黑茶,加上一些口服的營養品,每天換着吃。

夏語冰從二十歲之後就開始‘提前養生’了,姜栗常常吃着補充身體各種元素的保健品,但也沒多吃。

飲食和鍛煉才是身體健康的良方。

除了身體上的健康,心靈的糧食也不能停止供應。

平時閑着沒事幹的時候她會聽聽播客,看紀錄片也是不錯的選擇,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也很重要。

不過這一切的一切,有兩個不能缺少的前提,就是身體健康和經濟獨立。

身體健康自是不必說,老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體魄,任何事都不要想,只能在病床上磋磨一生。

至于經濟獨立,政治書裏最經典的觀點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許多游戲的底層邏輯也是這個,比如下載量高達30億的四字游戲,內核就是經濟碾壓,這可以彌補很多操作上的不足。

殘酷的現實永遠擺在人們面前,沒有‘六便士’,很難去追求自己的‘月亮’。

所以,‘六便士’是萬萬不能少的。

人不可能純靠‘仙氣’活下去,柴米油鹽醬醋茶,哪樣不要錢呢?

這是一個消費的時代,人們幾乎不可能做到所有東西都自給自足。

在這樣的環境中,金錢當然是必需品。

就像魚不能離開水,人活在世上,是不能沒有錢的。

夏語冰很清楚這一點,因此,一直在堅持畫稿賺錢,就算在她最忙的時候,也很少放棄畫畫。

她投在周言程那裏的錢,對她來說,就是多賺的,因為她自己并沒付出什麽精力。

之後,她還會繼續學習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識,争取接更多的商單,買斷原創設計的款項能賺不少錢。

這是她在這方面的小小規劃,主要的肯定還是地理。

早在十月底,她就向學校遞交了申博材料,再往上讀吧,她告訴自己。

總之多讀書對她沒壞處,對文科專業來說,讀完博出來的選擇面要多一丢丢。

爸爸媽媽很支持她,女兒主動讀博,他們當然不會反對。

每到年末,總覺得這一年過得特別快,有種什麽都沒幹,一年就過去了的感覺。

長大後,人生仿佛按下了加速鍵。

但盡管這樣,還是得向前走。

夏語冰寫着文章,耳機裏放着自己喜歡的歌,看着字數不斷增多,喜在心裏。

喝些水、吃點水果,一下午就過去了。

周言程指尖飛舞,敲鍵盤敲得飛快,不過是靜音的,沒發出什麽聲響。

若在一旁觀看,只能看到十個手指頭不停地敲擊。

讀博很熬人,好在黃思源教授常常給他幫助,正因如此,為了自己,他更要努力,可不能辜負教授的栽培。

最重要的是,他熱愛數學,想着這些,心中又有一股熱切的暖流,推着他不停地寫下更多的文字。

兩人面對面各自寫着東西,也不打擾對方。兩人出門上洗手間也是很小聲的。

到傍晚,抓緊時間去吃飯。

兩人去食堂飯菜窗口打了幾個菜,快速吃起來,現在兩人吃飯的速度很快樂,基本上十五分鐘就能解決。

吃完,兩人回自習室。

回來得早,大廳裏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個人,再晚一些,就會被漸漸填滿。

走進小房間,關上門,繼續自己的‘敲鍵盤’事業。

不知不覺,夏語冰打了個哈欠,眼中酸脹,泛起淚花,掀起衣袖,一看手表,已經要十點了。

招呼周言程收拾東西,兩人準備離開。

把東西都放進書包裏,背着自己的書包,下樓梯,刷卡出門。

最近的天氣越來越冷,夏語冰讓周言程不要送她,獨自回寝室。

這周,兩人的進度挺順暢的,不似之前一段時間,總是卡在很關鍵的地方。

跨完年,考完試,大學生都放假回家。

夏語冰和周言程準備搬到新家,兩人把東西收拾好,叫了個車送到家裏,然後開始整理。

東西不怎麽多,收拾得很快,全都收拾完,在新家睡了一晚,夏語冰第二天啓程回家。

周言程也回爸媽家裏,抽空去提了個車。

夏語冰回杭城,總算是能夠見到吳以軒,就去她家黏着她,還抱着財財和福福使勁兒稀罕。

財財和福福很久沒見到幹媽,三個一起坐在地毯上玩,夏語冰抓抓它們的頭、撓撓它們的下巴,撫摸着它們的脊背,抱是抱不動的,只能是它們躺在地毯上,她一只手摸這個,另一只手摸那個。

吳以軒買了些三文魚蒸給小狗吃,弄好小狗的飯,就守着財財和福福吃,吃完飯就有獎勵,啃完獎勵,就幫它們擦胸毛、擦嘴,剛才喝湯的時候,胸毛耷拉在湯裏,吃完得擦幹淨。

收拾完兩只小狗,她們才顧得上自己的吃飯問題。

天涼,兩人打算自己在家煮小火鍋吃,冰箱裏的菜挺多,各種丸子也有。

兩人一起忙活,倒也快,半個多小時之後,就坐在桌邊吃上了。

鍋開了,咕嚕咕嚕地,冒着白煙,兩人吃完,已經是半個多小時後了。

財財和福福很喜歡小貓,大屏上來回滾動着貓咪的照片,它們趴在窩上,眼珠子直盯着看,滴溜溜地轉。

夏語冰看着兩只小狗,拿出手機一直拍照,每次來吳以軒家,就要拍許多財財和福福的照片。

照常在吳以軒家住了好幾天,晚上洗漱完,兩人一起躺在床上,財財和福福在床邊的窩裏,睡得四仰八叉的,腳朝天,白白的肚子都露出來了。

兩人蓋着被子聊天,一直聊到深夜才睡着。

隔天一早,兩人拉着小狗出去遛,順道吃了個早餐,吃完接着到處走。

回到家已經将近中午十一點了,這時候給財財和福福弄吃的,兩狗消耗了不少體力,埋頭吃,馬上就吃光了。

冬日的暖陽也是冷的,雖然有陽光,但絲毫感受不到溫暖。

夏語冰躺在沙發上,還得蓋毯子,陽光照在家裏,光束中有飄浮的粉塵。

新學期伊始的第一個周末,夏語冰和周言程把好友請到家裏來,就當做小型的暖居儀式,吳以軒和蘇聖桐當然也在其中。

夏語冰帶着吳以軒參觀自己的家,她自己也想買一套房子,總之以後她自己的房子裏有獨屬于吳以軒的房間,但這要以後才能實現。

吳以軒每到一處,就發出驚嘆聲,因為夏語冰喜歡的東西實在很對她的胃口,在她的想象中,自己以後的家就是這個樣子的。

看到夏語冰的房子,吳以軒也迫切地想買一套房子,最好是帶院子的。

按照自己的喜好裝修,她要打很多的櫃子,放財財和福福的餐具、玩具、胸背牽引、吃的東西等等。

還有睡覺區、健身區、飲水區、小狗廁所等等,都在她的規劃之內。

不過她得先選好要買什麽地段的房子,夏語冰看她打算買房,就建議她也買在海市,不過最近帶院子的戶型沒有特別好的,可以先等一等。

兩個月之後,吳以軒買了一套小別墅,有個很大的院子,還有泳池,是有家人移民出國挂出來售賣的,她自己當然拿不出那麽多錢來買,全靠爹媽的接濟。

賣家看着就是不差錢的主兒,家裏的裝修很是有格調,所以吳以軒不打算大改,只是在院子裏架了很結實的秋千,她想着夏語冰上門就可以玩了。

這棟房子看着沒怎麽住過,積灰的地方擦幹淨就變得透亮嶄新。

吳以軒倒也不着急住進去,只請家政公司裏裏外外全都打掃一遍,就回學校去了。

夏語冰和周言程這邊,住到家裏後,方便了不少,都不怎麽去學校,除非有正事。

不過,眼下,夏語冰的答辯又要開始了。

她對自己的論文爛熟于心,再加上巨大的文獻閱讀量,成功幫她自己渡過了這個坎兒。

答辯完,長舒一口氣,深鞠一躬,走下臺,到下一位同學了。

她們這個小組答辯完,導師還請她們吃了頓飯,吃完飯,夏語冰打車回家。

回到家,放好水,泡了個澡,才去自己的房間躺着休息。

周言程看她很累,沒來打擾她,自己在書房裏忙活。

如今的書桌不再空蕩蕩的,上面放着兩臺顯示器、鍵盤、鼠标、耳機,周言程的位置還放了機箱,在這處寫文章、打游戲、辦公都可以。

隔天,兩人一起出門去逛超市。

重要大事告一段落,夏語冰突然閑下來,就想在廚房裏折騰一下。

學着做其他的料理,還不要周言程幫忙,她自己會照着視頻做的!

周言程犟不過她,只能在導臺邊看着她忙活,幫她處理要用到的食材。

洗淨、切好、裝盤,進行焯水或者放油炒的工序。

至于其他的,夏語冰實在不讓他插手。

做完這些,周言程把用到的餐具都用水沖一下,放起來,沒沾到油,水沖一下就行。

把有水滴的臺面擦幹,夏語冰今天的料理也出鍋了,是什錦蔬菜和咖喱飯,配上燒好再拌的青椒茄子。

周言程把這些都端上桌,等夏語冰落座,才拿起勺子嘗了一口,沒想到味道出奇地不錯。

他豎起大拇指,嘴裏連連稱贊。

夏語冰頗有成就感,很好,會做的菜又多三道。

兩人吃完飯,周言程把要洗的放進洗碗機,收拾好廚房,兩人才出門去玩兒。

兩人去做手工,到看舞劇的時間才出發去劇場。

這兩張票挺難搶的,全場是座無虛席。

觀衆都沉浸在這些舞蹈演員的表演中,劇情通過她們的肢體傳達出來,給人美妙的視覺享受,表演服飾很飄逸,做工精細,一看就非常用心。

演員們在各個城市巡演,傳到網絡上的謝幕部分,也讓人贊嘆。

夏語冰很喜歡話劇、舞劇、音樂劇,這些東西都是精品,是市場上粗制濫造的劇不能比的。

好在杭城和海市這樣的演出不少,她才能大飽眼福,否則只能跨省跨市去看。

看完舞劇出來,兩人才去吃東西,沒吃晚飯,現在還是挺餓的,找了家平時吃的店,進去點餐。

已經過了飯點,現在沒什麽人。

回家後,夏語冰開始看之前自己收藏的番劇,是懸疑番,她才看了一集,現在開始補。

周言程去書房裏‘敲鍵盤’,她躺在沙發上,手邊放着洗好的水果,邊看邊吃,很是惬意。

紙巾盒在另一邊,看着看着就要用一張紙,擦擦眼淚,幾秒後,又擦擦鼻涕。

到最後看完,第一時間就是翻下一部什麽時候出的消息。

書房的門從裏面打開,周言程終于忙完出來,四只眼睛對視。

夏語冰兩眼紅通通的,微腫;鼻頭也紅紅的。

他走去洗手間,拿出一條溫熱的毛巾,給她敷眼睛;倒了溫水遞到她手裏。

十一月末,周言程前往首都參加好朋友的婚禮。

最近開始降溫了,冬天要來了。

今天是周六,夏語冰窩在家裏,手機鈴聲響起,周言程突然打電話來。

她接起電話,沒等說話,周言程那邊已經興奮地開口,“冰冰,下雪了,是初雪。”

“真好。”

“聽說在初雪告白的人會永遠在一起,以後每年的初雪我都會對你說,夏語冰,周言程喜歡你。”他鄭重地聲線傳出。

“雖然我沒有看到初雪,但我也想對你說,周言程,夏語冰喜歡你。”夏語冰學他說話。

——全文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