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 39 章

番外一婚紗照背後的一二事

謝絲絲踏進賀陽朔口中精心挑選的婚紗影樓,就被擺在顯眼處的嫩粉色婚紗吓到了。

看起來是這家店的主推。可是包住整個肩膀的設計,包住整個腦袋的頭紗,再配上嫩嫩的粉色,實在可怕。

謝絲絲的視線轉了又轉,滿屋子的粉色有點紮眼,偶爾幾件白色的款式被藏在角落。

“阿朔,我們走吧,這還沒阿蘭做得好看呢。”

賀陽朔的視線牢牢地黏在眼前的假人模特身上,開始想象絲絲穿上這件衣服的模樣。胳膊突然傳來一道力,被拽着往外走了幾步。

“诶,不好看嗎?”他似乎沒把之前絲絲的話聽進去,還戀戀不舍地扭頭看着店裏的婚紗。

“不好看!”

謝絲絲加快腳步,拉着賀陽朔走了。

“這已經是臨水最大的婚紗店了,絲絲。”

“我才不要這樣的。”

說完,謝絲絲走在前面,不再說話。

她已經放棄了,流行是個圈,但是她顯然沒做好迎接和這個時代相似的流行的準備,她還是更喜歡以前在手機上刷到的婚紗禮服。

美美的鎖骨肩膀為什麽不露出來,烏黑濃密的頭發為什麽不做個好看的發型。

而且找婚紗影樓拍都是室內布景,假花假山,不如自力更生,來個美美的實景婚紗照吧。

Advertisement

任雙蘭臨危受命,天天吐槽要不是賀陽朔給的錢夠多,她才不幹。

就這麽斷斷續續小半年,謝絲絲想要的婚紗終于做完了。

任雙蘭、賀陽華、謝建軍夫妻倆一路同行,從臨水出發,到蘇州、揚州……在江南水鄉拍了個夠。

要不是交通不便,任雙蘭不想好自己的菜館關太久的門,謝絲絲還想着去大漠、去海邊,不過這些都可以以後補的嘛,人生漫漫,不急在一時。

賀朵朵也帶上,當個小花童。

六月梅雨季來臨之前,阿蘭菜館把已經泛黃的老照片換下,挂上了剛洗出來沒多久的婚紗照。

謝絲絲倚在秋千的一邊,身後賀陽朔站着,手裏捏了幾張相片,哈哈笑着,幾顆白牙毫無形象地露着。

手裏的幾張都是不同角度的接吻照,要自己收藏。

最上面這張是在個園的假山山洞拍的。

最開始他們挑的景是假山邊上的長廊,竹林,拍着拍着,謝絲絲就看上了彎彎繞繞的假山山洞。

兩步一轉彎的小道,除了閣樓長廊的入口再沒有光亮的昏暗氛圍,用來拍吻照再适合不過了。

任雙蘭抱着臺紅梅相機,調整距離,開始動手。

謝絲絲說要拍接吻畫面的時候,賀陽朔頓了頓,便欣然接受。

絲絲真的越來越熱情了。

原來的那個從來張揚,唯獨在這方面腼腆害羞的絲絲離自己越來越遠了。不過賀陽朔知道,是因為被改變過命運的絲絲,帶着後來的記憶,重新回到了他的身邊。

其實,主動熱情才更貼合絲絲的性格吧。

時至今日,賀陽朔依舊能記起除夕夜的晚上。前一秒,謝建軍點燃了爆竹,下一秒,他就被謝絲絲拉到了院子的樹幹後面。

沒等他站穩,絲絲的雙手就已經搭上來了,很快,冬夜裏略帶冰涼的柔軟的嘴唇便貼了上來。

絲絲的力氣不大,攀上來的動作也是輕輕的,但是一時間,賀陽朔覺得自己有點站不穩,但他還是得穩穩站在原地。

賀陽朔摟住謝絲絲,愛意纏綿。

小假山裏安靜的幾瞬,賀陽朔在回憶那晚煙花下的靜谧。

謝絲絲以為賀陽朔不好意思,正想說算了,就見賀陽朔低下身來。

這種時候不用擔心浪費膠片,任雙蘭不斷地按着快門,争取記錄下來每一個美好的畫面。

一片昏暗中,頭頂的石塊蓋住了大片的光線,一黑一白的身影漸漸靠上了灰棕色的石壁。

看手裏的這打相片,謝絲絲主要不是為了看,而是回味。

翻完了一遍,謝絲絲還有點意猶未盡,放松身體,靠在賀陽朔身上,忍不住開口,“其實我是想每個地方都拍幾個親親照的,不過大哥他們都在,說起來,還有點不好意思。”

在個園的假山這麽拍,主要還是得益于光線不太好,不用擔心被人家全看去。

“有機會單單我們兩個人出去玩,不用考慮賀朵朵,不用拍下來,我們兩個人就夠了。”

“嗯。”

下一張在槭樹下、池塘邊。

打鬧嬉笑,互相潑水,你追我跑……

番外二陽朔燈泡廠的一些事

煙港燈泡廠做的缺德事在煙港縣城差不多是人盡皆知了。

周邊的小村落、小鎮子多少也聽到點風聲,但是這不妨礙煙港燈泡廠的節能燈在外市大賣特賣。

往外賣的那些燈泡一直都是保質保量的,人家也懶得管你到底發生了什麽,自己沒被騙就好。

節能燈的需求沒謝絲絲的想象的那麽小,但是也沒嚴思謹父女倆想象得那麽大。

一個燈泡,再往裏怼高科技,價格也只能這樣了。

嚴思謹一面重新物色開發新款節能燈的人選,一面開始計劃打入燈飾戰場。

一個只做燈泡的燈泡廠準備進軍燈具燈飾市場,挑戰是有的,但是吊在不遠處的胡蘿蔔也很誘人。

賀陽朔背靠張老板,安心地做着普通燈泡的生意。

他不是沒有野心,實驗室已經建起來了,本來他也想組建班子一鼓作氣把新的想法變成現實,但是比較了一下傳統市場和節能燈市場,發現對他來說可能還是穩紮穩打更合适。

那邊的燈具燈飾搞得如火如荼,連謝絲絲、小錢小劉幾人都開始為賀陽朔擔憂了。

兩年後的一個春天,小錢小劉趁着休息日跑到臨水,順便奢侈一把在阿蘭菜館吃一頓。

這麽久了,小錢小劉想着怎麽也要來一次。

三個女生的菜不多,幾人吃一口聊幾句,慢慢地打發着時間,“絲絲,嚴廠長那邊最近發展得挺好的,怎麽賀廠長兩年了,什麽動靜都沒有。”

“他前兩年說當時不适合有大動作,得再攢攢本錢,他心裏有數的吧,具體的我也不太了解。”

“那就好,就怕到時候落的跟你爸的那個汽配廠一個下場。”

去年年底的時候,經過多方面的評估,煙港汽配廠宣布關閉。不知道是該慶幸這是個小廠,還是該遺憾這是個小廠。

影響到生計的只有百來號人,還算好安排的。

賀家算是幸運的,賀誠信趕在關閉之前退休,穩穩地拿上退休金,賀陽華跑去給任雙蘭當小工了,在人家擔憂以後的收入的時候,他的工資提到了四十塊。

饒是謝絲絲知道賀陽朔的命運,但是這幾年來變得有點多,她也不由得有點擔憂。

“我今天晚上問問,還是得早做打算。”

漫長的午後茶話會中,這個話題被一筆帶過,小錢的注意力又被櫃臺前挂着的照片吸引過去了。

“這是海灘吧,絲絲我真的好羨慕你啊。”

小劉也跟着看過去,跟小錢一起打趣道,“我們倆估計只能等退休了,不過說實在的,雖然燈泡廠看起來挺好的,我們能不能挨到拿退休金也是個問題啊。”

這個話題謝絲絲又不方便參與了。

晚上的時候,謝絲絲問賀陽朔。

賀陽朔坐在床邊,看着一邊小孩床裏的賀朵朵,聽到絲絲對廠裏的事感興趣了便轉過頭去,“我和你真是心有靈犀,剛想跟你說呢,我準備買新的生産線,其實去年的時候,新的節能燈就已經研究出來了,投入生産是這幾天剛有的想法。”

絲絲一開始只想随便問問,沒想到卻是這樣一個答案。

她有點擔憂,之前賀陽朔說的理由她還記得,難道現在就不存在這些因素了嗎?

“他們那個主要就是家裏用用,我這回想法子降低了燈管本身的遮光率,而且還有不同款式,商場工廠夜市家裏都能用,保準大家搶着買。”

反正銷售渠道有張老板當靠山,賀陽朔一點不擔心這些貨物賣不出去。

三個月後,陽朔燈泡廠的T5直管節能燈進入大家的視野。

單管相當于線光源,比之前的H型燈泡更加亮堂,一些家裏正在裝修的人家很難不動心,拉電線的時候就把這些考慮進去了。

除此之外,辦公大樓,夜市攤主……都對這個直管節能燈很感興趣。

一個煙港賣得不多,但是天南海北地開拓市場,銷量就蹭蹭地上來了,随着第一批用上直管燈的人發現這是真的好用之後,買直管燈的人越來愈多。

謝絲絲在夜市裏看到自家燈的時候,一個激動,就在人家老板娘跟前停下腳步了。

地上擺着一堆發夾發圈,邊上放了個衣架,上面挂着絲巾衣服小包包,謝絲絲索性拉着任雙蘭看了起來。

她買衣服從來不挑場合,店大店小,只要好看就行。

任雙蘭也蹲在地上,她在看地上的發夾。

當初她做的那些帶着後來的世界痕跡的發夾風靡一段時間後,已經在款式的演變中漸漸沒了身影。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走道,這件事上,任雙蘭的滿足多于遺憾。

她現在更想完全放棄複制經典流行款式,轉而自己去學做設計,不過阿蘭菜館暫時還不能關,這件事只能先放一邊。

謝絲絲家裏的衣服不少,各種發飾也不缺,沒什麽想買的,不過她很享受這個燈光,挑來挑去的就是不願意離開。

好在老板娘好說話,由着謝絲絲兩人只逛不買。

最後,謝絲絲拿了兩個塑料發夾,跟老板娘搭話,“老板娘,你這燈不錯啊。”

手裏收了錢,人家的态度自然就好了,“哦呦,這可是大價錢買來的,不過我這邊亮堂了,客人來得也就多了,挺好。就是其他人也學我。”

說着,老板娘哈哈大笑起來,謝絲絲和任雙蘭默契地相視一笑,和老板娘打個招呼便離開了。

嚴廠長看見賀陽朔有了動靜,而且效果這麽好,不禁也起了心思。

他們煙港燈泡廠年代久了,底子厚,現在再加足馬力研發新産品也是吃得消的。

但是他們有點猶豫,一來真正的人才都被海市那邊的大廠搶去了,就算是煙港本地人也更樂意去外面打拼,二來,自己本就占有的市場裏推廣新品和用新品去占市場是兩回事。

他們沒有完全放棄節能燈這個方向,但是重心卻放在華麗的燈飾上。

當前的情形下,嚴家父女認為在科技創新這方面他們已經跟上時代了,此時此刻專注燈飾或許更劃算。

規劃是時時刻刻都可以改變的,他們也不急,兩家暫時和平相處。

這行的競争不是只有他們倆,甚至可以說,在更大的,銷往海內外的燈泡廠眼裏,煙港這片土地上的兩個燈泡廠不過是小喽啰。

賀家謝家兩邊都對目前的陽朔燈泡廠很滿意,前景比當初的汽配廠好多了。

不過謝絲絲有點擔憂,以後的競争只會越來越大,內心一邊安慰自己賀陽朔沒問題的,又一邊關心着。

到農歷八月的時候,謝絲絲終于忍不住了。

說實在的,她當任雙蘭的模特也當夠了,假裝攝影師也很久了,大學畢業證書也有了,整日閑得慌。

兩兩一結合,謝絲絲又有新的事幹了。

既然是賣燈泡的,人家都能在燈飾這塊動手腳,他們直接在燈泡殼上花心思,一樣能賺錢。

謝絲絲坐在小方桌一邊,賀朵朵坐在賀陽朔的手臂上,父女倆一起看着謝絲絲寫寫畫畫。

“你看,這樣一束銅絲,這樣挂上小小的燈泡,你充不同的氣,就有不同的顏色,肯定好看,買的人不會少的。”

“還有這樣,你原來純透明的燈泡殼子換成彩色的,再畫個笑臉,燈泡做成五角星的,蘋果的,都可以啊。”

謝絲絲刷刷刷地畫着自己那勉強入目的簡筆畫,倒是能看懂意思,只是模樣實在不敢恭維。

不過這也确實是一個思路,賀陽朔暗暗記下,說要去廠裏和其他高級別的員工商量商量。

之後謝絲絲天天跑到燈泡廠裏,想要說服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化為現實。

涉及的程序不多,磨了一個月之後,這件事就提上日程了。

沒多久,大大小小的雜貨鋪、百貨商店都擺上了或可愛、或漂亮的各種花式燈泡,以及小燈泡串。

再次去逛夜市的時候,不光那些架子車子上挂上了燈泡串,就連地上都已經擺上了一個個可愛的玩具小燈泡。

近幾年物價有上漲的趨勢,但是電價沒漲,普通的燈泡也沒漲價,甚至這些主要用途是觀賞,算半個玩具的小功率燈泡定價都在二毛。

這些可愛的小玩意賣得不太好,但是小燈泡串卻被帶到了省內外哥哥雜貨鋪和夜市,出貨量噌噌噌地就上去了。

主攻高端市場的嚴廠長安慰自己,雖然人家出貨量大,但是利潤不一定有自己高啊。

可是等打聽到人家依舊在繼續研發新科技的燈泡,他們坐不住了。

這些周邊,再怎麽樣都是小打小鬧,照明行業,那必然是比誰的光亮,誰的光舒服,誰的光便宜。這些才是重頭戲。

之後,兩邊轟轟烈烈的科技競賽就開始了,砸錢砸人,哪邊都不服輸。

後面幾年雖然沒有革命性的進展,但是一些小細節都在不斷地改進,隐隐的,煙港和陽朔成了有名的照明牌子。

外省市的人也分不清陽朔燈泡和煙港燈泡的區別,反正都是從煙港的廠子裏造出來的燈泡,質量都有保證,大家也懶得分。

八十年代末,煙港縣的小廠子都關得差不多了。這邊大大小小的的廠以縣辦、鎮辦為主,能挨過八十年代末的,基本都有點本事。

等九十年代中期,國企職工迎來大下崗,煙港燈泡廠的職工們卻是不擔心的。

只是,他們也卷入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風潮。

轉私營,轉為股份有限公司……

風風雨雨在一片平靜中便已結束,對小錢小劉來說,不過是突然有一天,車間的規矩變了,工資的發放方式也變了。

廠長依舊是那個嚴廠長。一切都變了,一切又都好像沒變。

此刻再比較煙港縣兩個燈泡廠的待遇,小錢猛然發現,好像還是去賀廠長那裏更舒服。

人心的渙散就在那一瞬間。

哪怕人家說得再好聽,是為了舉全廠之力研發高亮led封裝産品,跟上國際步伐,可是自己做的多了,到手的少了是事實。

再回憶曾經的真假節能燈事件,對這個自己待了那麽多年的燈泡廠的感情也就淡了。

人家陽朔燈泡廠也在研發什麽led的,但是人家的做法是去海市成立研究室,高薪邀請社會上的專家,同時又努力接訂單招工人,保證利潤的同時又給各個員工安心的收入。

小錢是第一個投奔賀陽朔的人,有一就有二。

對一個工廠來說,工人也是很重要的,沒有他們不顧自己的休息時間沒日沒夜地趕工,工廠要如何完成一個又一個緊急或不緊急的單子呢?

賀陽朔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當時他的做法是,招臨時工,尤其是職工的家屬。謝絲絲聽說之後,特地跑遍了煙港的大街小巷,買了一大堆雞蛋,一人一兜雞蛋,算是感謝。

過關了,一切好說。

陽朔燈泡廠吞下錦潤燈泡廠是理所應當的事,嚴廠長大名嚴錦潤,接手之後就給改了名。

謝絲絲在給自願來幫忙的職工家屬們分雞蛋的時候,腦海裏浮現了小說中的一行字,是用來形容陽朔的照明公司的,“國際先進水平,參與起草國标四十餘項。”

謝絲絲也就只記得這麽幾個字了。

但是現在的一切,好像都和這句話不謀而合。

番外三空調冰箱進家門

拍婚紗照之前,賀陽朔提前把謝絲絲念念不忘的冰箱空調解決了。

冰箱好買,空調是賀陽朔四處托關系,直接托到春蘭空調廠家才買到的。

兩臺冰箱在大卡車上被運到賀家謝家在的小巷子的時候,街坊們只當是賀陽朔發達了孝敬兩邊父母的。

買冰箱要花的錢,是一個他們舍不得的數字,大夥兒只圍觀着,一起讨論賀陽朔有多賺錢,順便開始幻想自己是不是也能沾點好處。

謝絲絲站在一邊,她現在閑,對什麽都好奇,今天,她要好好圍觀冰箱是怎麽裝的,像個跟屁蟲一樣,一直不遠不近地跟着師傅。

鄰居們說的話,她都聽到了,不過只要正常人多,那就沒什麽可擔心的。

說起來,大家誇贊羨慕的話,聽起來格外舒心,她就是這麽一個虛榮的人。

裝完之後,插上插頭,冰箱便轟鳴起來。聲音不算大,但也絕不算小。

一群人好奇地摸摸看看,沒覺到冷意便問了,“诶,這也不冷啊。”

“得等會兒。”

于是一群人的好奇心沒了,又一哄而上跑去謝家了,他們還沒看夠呢,一邊都不能落下。

誇獎的話已經開始重複說了,謝絲絲沒有再聽的念頭,便想進屋,旁敲側擊一下空調的事。

賀陽朔仿佛知道謝絲絲在想什麽,拉着人坐上冰箱師傅開來的大卡車的車廂,“你別急,有個驚喜給你,先去阿蘭姐那裏。”

謝絲絲剛剛還沒有目标東張西望的眼睛一下子看向了賀陽朔,不說話,直到把賀陽朔看得笑出來。

“是我想的那樣嗎?”

“對,你晚上要上課,我們把空調裝到那邊。”

賀陽華去阿蘭菜館打工之後,賀陽朔和謝絲絲就出去單獨租了一個房子,就在一條街上,平時聊天方便,也能有個照應。

之前買冰箱的時候,任雙蘭也跟着買了一個,他們在這邊的小家也買了一個。

裝空調的師傅馬上就到,謝絲絲準備了茶水,坐等。

哪怕是在臨水,一條幾乎全員創業的巷子裏,花大價錢使大力氣去買空調的也沒有,謝絲絲和賀陽朔他們是第一個。

也托了謝絲絲來自未來的福,還恰巧看過春蘭空調的百科,不然他們也不知道這個時候居然已經能買家用空調了。

特別愛光顧任雙蘭奶茶的奶奶牽着孩子的手,在路邊圍觀。這麽大個玩意,見都沒見過,說是叫空調,開了夏天就不熱了。

不多會兒,周圍就圍滿了人,都是來看這沒聽說過的比風扇好用的玩意。也有人想打聽打聽哪裏買的,要是效果好,自家也買一個。

師傅忙上忙下的,不多會兒便裝好了,然後便要演示怎麽用。

打開的一瞬間,謝絲絲被吓了一跳。聲音很大,轟隆隆的,她的記憶還停留在後面幾乎聽不到聲音的空調那兒。

師傅憨憨笑着,解釋道,“別怕,空調就是這樣的,來過來這邊,涼快吧。”

這個天氣開冷空調,那是有點冷了。

賀陽朔跑去感受了一下,傻樂呵着,“确實冷,今天夏天不用愁了。”

師傅本想說一句這個很耗電的,想起買這個空調花費的時間精力,又閉上了嘴,人家心裏有數着。

那位酷愛奶茶的奶奶和謝絲絲相熟,在院子外面待了很久,等見到謝絲絲把人送走,忍不住開口問道,“絲絲啊,我能不能進去看看啊,要是真的好用我讓我兒子也買一個。”

“行啊,大家都進來看看,要是想買的話我可以幫大家聯系的。”

一打開,聲音大,但是冷氣也大,奶奶當即就誇,“這個好,還是你們年輕人有想法,過幾天我兒子兒媳要回來一趟,讓他們去買。”

奶奶口氣很大,不過結合“阿蘭菜館第一位常客”這個身份,就顯得格外正常了。

其他人也不禁意動,噪音大不是問題,夏天涼快才是重要的。

“對了,阿蘭那裏也買了冰箱,以後就會上冰飲,大家夏天記得捧場啊。”

“阿蘭那裏的飲料,冬天喝冰的,夏天喝熱的都行,小姑娘真的厲害啊,做吃的有一手,還那麽多沒見過的花樣。”

“對了哦,阿蘭菜館新來了個小工,看樣子在追求老板娘,我們可得好好替阿蘭把把關。”

幾人在謝絲絲的院子裏開始聊了起來,謝絲絲笑笑沒管,聊的這些親近的話題,也是因為确實和任雙蘭關系不錯。

至于阿蘭到底怎麽選擇,那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番外四趕鴨子上架的系統改進

上完張主任的課,謝絲絲被叫住了。

“你的偶像,求伯君,改進了漢字系統,怎麽樣,有沒有興趣你也搞一個?”

張主任走在前面,話語裏是掩飾不住的笑意,充滿期待。

謝絲絲有點猶豫,興趣是有的,但是又沒有特別大,“我想想,張老師,你也一起嗎?”

“對,我們系老師都要試試。”

“那我也一起吧,正好最近這段時間也沒什麽事做。”

這麽久的相處,張主任已經摸清謝絲絲了,無非就是家裏條件好,來讀個書玩玩,就是可惜了,要是願意好好花心思,說不定他們學校也能出個王永民,求伯君的。

不過人各有志嘛,他不也沒那麽拼,這樣子過日子也是挺好的。

謝絲絲是不知道張主任對自己的評價這麽高,要是知道了絕對誠惶誠恐,她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啊。

幸好,她的态度歪打正着,澆滅了張主任的野心。

“學校裏有兩臺微機,找我批一下就能用,加油啊,我們學校就數你時間最多,能力最強。”

張主任這誇的,謝絲絲覺得自己被架上了,不幹不成了。

不過這個時候的電腦啊,她真的很心動,等回頭阿朔的廠子更上一層樓,她就說服阿朔家裏廠裏都配上。

之後,謝絲絲暫時拒絕了阿蘭菜館的攝影單子,開始整日地泡在學校的圖書館,機房。

謝絲絲是不抗拒這事的,她對什麽都感興趣,一旦沉入進去,只會越來越興奮。

不過三天,賀陽朔就發現自己在晚上下課的點接不到謝絲絲了。

賀朵朵兩歲多了,賀陽朔已經做不到一直抱着了,而賀朵朵也無法長時間自己走。父女倆在校門口坐着,等到都沒什麽人出來了,終于急了。

賀陽朔抱起賀朵朵,便步履匆匆地往教學樓走去,教學樓沒找到,又跑去計算機系辦公室在的大樓。

走廊燈還亮着,賀陽朔覺得有希望,敲開辦公室的門,想找張主任問問情況。

然而辦公室燈亮着,一些辦公桌上的包還沒收拾掉,賀陽朔立馬意識到估計去機房了。

這邊兩個機房,賀陽朔還沒走到門口的時候,就聽見其中一個機房裏“人聲鼎沸”。

“對對對,就是這個,這可是我費了老大勁弄來的,絲絲,你看得懂嗎?”

謝絲絲尬笑,這是磁盤操作系統,和她以前幹的活差遠了,她真不是天才。

張主任拍拍謝絲絲的肩膀,安慰道,“害,我們都沒搞明白,這不是為難絲絲嗎,來來來,繼續繼續。”

賀陽朔聽不下去了,照這架勢,今天晚上他老婆是不回家了吧。

賀陽朔沉着臉,敲了敲機房的門。

裏面張主任一臉納悶,“誰啊,算了別管他。”

賀陽朔的臉不禁又沉了幾分,繼續敲門,比剛剛力道大多了。

門一開,張主任見是賀陽朔,愣在那兒,看眼手表,然後一拍後腦勺,“哎呀,都這個點了,趕緊散了散了,明天繼續。”

衆人略帶遺憾,又不得不回家,家裏還有老婆孩子呢。

謝絲絲捏捏賀朵朵的小肉臉,“謝謝寶寶來接媽媽。”說着就吧嗒一下親了上去。

賀陽朔老老實實地當着架子,由着賀朵朵和謝絲絲親昵。賀陽朔不擔心,他知道最後一定有自己的獎勵。

果然,輕輕的一下。

像山頂的雲霧,似有似無,無處不在,卻又碰不到摸不着。

賀陽朔的耳廓唰地一下,通紅,像個小燈泡。什麽話都沒有,手牽手,消失在夜色中。

之後,謝絲絲都不去教室上課了,老師們完成自己的上課任務,也都泡在機房。

在這個屋子裏,時間的流逝沒有痕跡。

烈日還是秋風,陣雨還是梅雨抑或是長達一整個冬天綿綿的細雨,都跟這裏沒有關系。

這個項目他們賺不到錢,只能算作教學資料,但是,心是滿的。

白日裏被忽視個夠的賀陽朔一到晚上,就能感覺到謝絲絲的不一樣。大概是一種愧疚、補償,忽略過後就要加倍地關注。

雖然早就意識到絲絲本質上是熱情的,但賀陽朔就好像初戀的毛頭小子一樣,整個人容光煥發。

充實又快樂的日子,一下子把絲絲送到了年底,經過她手的資料被整理修訂,成為新學期講義。

張小小興奮地拉着謝絲絲,“你也太厲害了吧,這還上什麽課,就應該去講臺上。”

前桌也轉過來看,“說真的,謝絲絲,你真的可以當我們的老師了,不如申請個免聽?”

謝絲絲食指輕輕搭了幾下大腿,“我覺得這樣也挺好的,當個普通學生,休息日的時候我們可以一起去逛街吃飯啊。”

偶爾,謝絲絲也會後悔,要是當初選了全日制大學,或許她更能體驗一下普通學生的日常。

短暫的後悔過後,謝絲絲又會覺得這樣也不錯,至少現在的同學們都手裏有錢,偶爾也能一起出去逛逛。

張小小凝神看了會兒,猛地點頭,“也好,這樣我們全班都有大神可以抱大腿了。過幾天我去找老師,有項目也帶帶我,以後我可是要靠這個賺錢的。”

謝絲絲拍拍張小小的肩膀,“好啊,一起啊!”

番外五快樂賣魚的于燕子

在賀陽華的堅持下,賀超超在兩周歲之後被送到了臨水那邊的街道托兒所。

于燕子的生活一下子空了下來,白天的時候家裏只有自己一個人,就連晚上都時不時只有她和賀誠信兩個人。

賀陽華在任雙蘭的菜館幹得很好,賀陽朔更是不用擔心,于燕子突然間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麽。

早上吃完早飯,就搬個小椅子小凳子坐在家門口,如果有一樣閑的老人出來,那就聊聊天,如果沒有,就坐着看看路人,盤點扣子。

盤扣子也不過是打發時間,于燕子都不知道這些扣子能做什麽。

隔壁的小嘉奶奶要做一大家子的飯菜,只有那麽一點時間可以來和于燕子說說話。說的話也只有那麽幾句,說來說去都是“你福氣好”。

具體福氣怎麽好,那就是兒子有出息,給買冰箱,又不用帶孩子,家裏人少了,需要做的家務也少了。

于燕子聽着,反駁不了,心裏卻怎麽都不得勁。

以前幫忙帶賀超超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的人生苦,勞勞碌碌一輩子,然而等真的不需要自己了,整個人一下子頹喪起來。

漫長纏綿的冬雨結束在正月的一天,于燕子收拾收拾心情,決定不再在這個小巷子裏聽大家說些自己反駁不了的話。

她出去看看,走走逛逛。

走的時候,于燕子又聽見幾個人聚在一起羨慕自己福氣好了。她嘆口氣,加快了腳步。

煙港的縣城城區不大,兩個小時就能從北走到南,百貨商店在中間,于燕子路過的時候觀察了一下,門口停着很多人力三輪,她看到了一年多前載着她去阿蘭菜館的那個女人。

看起來滄桑了很多。

“大妹子?”

女人疑惑地看向眼前的老人,以為是想找個同性別的,不過她無能為力,“老大姐,我們這行的規矩就是這樣排隊的,你得去第一個那兒坐。”

于燕子趕緊說,“我不坐車,閑着跟你聊聊,大妹子你還記得我不,一年前你載着我和一個娃娃去臨水。”

這麽多年下來,女人拉的客人不少,去臨水的也不是只有一個,回憶起來還真的有點費勁。

她皺着眉頭看了好久,好似終于想起來了,“哦!是你!想起來了,去那邊之後還把你載回來。”

到底有沒有想起來,就不知道了,大部分去臨水的都是來回包車的。

暫時沒有客人,和人家聊天也能打發時間。

一年半過去,女人已經換了個話術,不再講那讓她不開心的前夫了,轉而講起自己已經上學的孩子。

“這個寒假結束我就不幹這個了,确實累。”

于燕子順勢問上去,“那之後在你去做什麽?”這個年紀的女人,還要養孩子,不賺錢是不可能的。

“別人給我介紹了去一家快餐店打菜,只要中飯晚飯時間去幹活就行,白天幹六個小時,能有時間休息,晚上我去夜市擺攤。”

“真好,聽起來很有意思。”

“哎,還不是為了生活,不過等以後錢有了,我想回鄉下種花,诶诶不說了,來客人了。”

于燕子繼續往前走,不遠處又新開了一家百貨商店,不過人家叫“雲達商城”,聽名字像是私人開的。

于燕子搞不明白,不過這不妨礙她動了走進去的心思。

一樓賣生鮮糧油,于燕子嘀嘀咕咕,覺得沒什麽新鮮的,但還是不由自主地一攤一攤逛過去。

最吸引她的還是幹道上的招聘啓事。

于燕子早年讀過幾年書,認得幾個字,正好最近閑着沒事幹,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麽,她對養花沒什麽興趣。

于燕子去商場賣魚的消息不出三天就傳遍了他們那個小巷子。

說什麽的都有,賀誠信覺得自己丢了面子,不過于燕子不理睬他,她才不要整天呆在家裏,時間久了她怕她變傻了。

商場賣魚有點無趣,幹了三個月于燕子就不想幹了。賀誠信樂見其成,只是沒想到,這回于燕子更大膽了。

三個月的工資買輛三輪車綽綽有餘,于燕子跑去跟江邊捕魚的人家進貨。

這江是入海的河,裏面的魚蝦蟹不河不海,味道鮮美,深得當地人民的喜愛。

每天四五點,于燕子準時騎上自己的三輪車奔赴江邊,大蟹小蟹分開裝,河蝦海蝦簡單理理,魚也簡單分類,她就出發了。

一路騎車一路叫賣,直到縣城的菜市場,在自己的攤位上開始賣魚。

她喜歡這裏,尤其享受和顧客砍價的感覺。

番外六後來的阿蘭和阿華

賀陽華在汽配廠幹到九月底,十月份開始去阿蘭菜館打工。

應下的時候,其實是一時沖動。

他發現他好像對那個溫柔強大、毫不猶豫抛棄他的前妻上瘾了。

冷靜下來,發現這個工作确實是不錯的。

按照煙港農村平均每五十戶人家出一個在海市打拼成功的大老板的情形,開高級飯店的生意必然差不到哪裏去。

何況阿蘭菜館的選址也很妙,離臨水的幾所大學不遠不近,煙港這邊過去和臨水過來都很方便。

再加上臨水那邊不流行去海市,他們更喜歡在當地自己開個小廠子,富裕的那一兩個村子幾乎家家後院都是一個小作坊。

可以說,這些大小老板的消費能力都非常強。

果然十月份賀陽華和任雙蘭就沒閑下來過,晚上都是十桌打底,中午稍微空點,但是五六桌都是有的。

賀陽華熟練之後,任雙蘭就輕松不少,菜是阿華去買的,端盤是阿華端的,她主要負責燒菜。

賀陽華幹活很拼,兩個人都心知肚明。

如果單單只是菜館生意好,賀陽華沒必要,畢竟大頭又不是給他的,而他這麽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不想讓任雙蘭累到。

北半球的冬季,能看到銀河。

長長的一條星河,浪漫、深邃。

任雙蘭有時候盯着夜晚的星星看,總會想,如果當初剛穿來的時候,自己就強硬起來,和賀陽華一起去開飯店是不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任雙蘭又想,不太現實,她沒謝絲絲那麽勇猛。

如果沒有謝絲絲,她可能依舊是那個有點在意外人看法的、又不滿內心的、猶猶豫豫搖搖擺擺的,把日子過得看似很好實則一團糟的人。

和謝絲絲同在一個屋檐下,在她的示範下,她才意識到,似乎人生可以不一樣。

其實賀陽華這款,是任雙蘭會心動的類型。她不需要一個精明的男朋友,還是喜歡這種憨到傻氣卻又身體健壯。

以前還有個愚孝的缺點,現在連這個缺點好像都沒了。

任雙蘭嘆口氣,想起前陣子去賀家,賀超超和賀年喊她媽媽的情形。

今晚沒有月亮,只有頭頂橫跨空際的銀河,任雙蘭看了又看。

她想,如果謝絲絲看過這樣的晚上,估計又要開始玩深空攝影了。不過她自己,能擁有一個雙筒望遠鏡就很知足了。

平淡地收錢,平淡地做飯,平淡地給賀陽華發工資,正好任雙蘭不是追求刺激的那類人。

賀陽華的追求潤物無聲,什麽時候任雙蘭皺一下眉,下次他就注意不再做類似的事。

第三年,任雙蘭要教他燒菜的時候,他慌了神。

這是任雙蘭不想幹了?還是要和他一起燒菜?

前者是晴天霹靂,後者是天降甘霖。賀陽華猶豫許久,還是問了出口。

“對,我不準備幹了,燒了三年的菜,說實話我有點厭了,我攢了點錢,想去讀書,後面怎麽安排再說。”

賀陽華切土豆的手頓了頓,咽了下口水,沉默許久,才說,“那這個菜館怎麽辦?”

“交給你咯,到時候再招個小工,你想改名字也行,想拿工資還是按收入提成算,都可以。”

任雙蘭說得理所當然,好像無所謂這個經營了三年的菜館。賀陽華有點被噎到,似乎散場就在下一瞬。

“那,那我和你之間的事怎麽處理,你父母那邊還不知道我們離婚了。”

“那就再領證吧。”

賀陽華手裏的菜刀落到砧板上,驚訝地盯着任雙蘭看,“你是說真的麽!”

任雙蘭翻了下眼皮,沒好氣地說,“煮的。”

其實回憶過往,這個結局在那天任雙蘭邀請賀陽華來自己的菜館打工的時候就注定了。

明明她可以用更低的工資在附近雇人,但是她卻選了騎自行車要一個小時的賀陽華。

賀陽華聽見這句話的時候,激動得耳朵發紅,又顫巍巍地握上菜刀,可是這手怎麽都不穩了。

意識到自己現在不适合幹活,賀陽華幹巴巴地轉過身,說話開始疙裏疙瘩。

“那,那我們什麽時候去啊。”

“等你能獨立管好這菜館的時候,我托了阿朔幫忙聯系了個高中,到時候你能替上了,白天我就都待在學校裏。”

賀陽華傻笑着,“诶,好好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