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注
可惜梧桐注
1.《鳳求凰》/《西廂記》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豔淑女在閨房,室迩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颉颃兮共翺翔!
凰兮凰兮從我栖,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翺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将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将。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2.屈原《楚辭·漁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闾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滞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複與言。
3.張岱《龐公池》
龐公池歲不得船,況夜船,況看月而船。自餘讀書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緣城至北海坂往返可五裏盤旋其中。山後人家,閉門高卧,不見燈火,悄悄冥冥,意頗凄恻。餘設涼簟,卧舟中看月,小傒船頭唱曲,醉夢相雜,聲聲漸遠,月亦漸淡,嗒然睡去。歌終忽寤,贊之,尋複鼾齁。小傒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此時胸中浩浩落落,并無芥蒂,一枕黑甜,高舂始起,不曉世間何物謂之憂愁。
4.辛棄疾《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5.歸有光《項脊軒志》(節選)
餘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餘久卧病無聊,乃使人複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後餘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6.李白《寄東魯二稚子》(節選)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複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7.柳宗元《小石潭記》(節選)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8.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雲:“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絕良久,月餘亦卒。
9.呂不韋《呂氏春秋·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琴,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
10.漢樂府《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11.蔣捷《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鬓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12.劉過《唐多令》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矶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13.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14.千金市骨—劉向《戰國策·燕策一》
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裏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裏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裏之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豈遠千裏哉?”
15.黃金臺——蕭統《文選·鮑照〈放歌行〉詩》注引 《上谷郡圖經》
黃金臺,易水東南十八裏,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
16.《甲申朝事小記》
闖賊入京。有縛人之夫與父而淫其妻女者,然後殺之;有驅其父淫其女為戲,而後殺之;甚至裸孕婦于前,共蔔腹中男女,剖而驗之,一試不已,至再至三;煎油于鍋,擲孩子于內,觀其跳躍啼哭為戲。
17.關于梧桐。
文中梧桐實為泡桐樹,即桐樹。
文中取梧桐高潔品格、忠貞愛情、孤獨凄苦的意象。
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詩經·大雅·卷阿》(節選)
夫鹓鶵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莊子·秋水·惠子相梁》(節選)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節選)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周紫芝《鹧鸪天》(節選)
18.良禽擇木而栖。
出自左丘明《左傳》
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
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
良禽擇木而栖,賢臣擇主而事。
19.張岱《自為墓志銘》(節選)
少為纨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20.張岱《陶庵夢憶自序》(節選)
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粱,車旋蟻穴,當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癡人前不得說夢矣。
21.張岱《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砀,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驚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22.張岱《奔雲石》(節選)
丙寅至武林,亭榭傾圮,堂中窀先生遺蛻,不勝人琴之感。
23.張岱《天臺牡丹》
天臺多牡丹,大如拱把,其常也。某村中有鵝黃牡丹,一株三幹,其大如小鬥,植五聖祠前。枝葉離披,錯出檐甃之上,三間滿焉。花時數十朵,鵝子、黃鹂、松花、蒸栗,萼樓穰吐,淋漓簇沓。土人于其外搭棚演戲四五臺,婆娑樂神。有侵花至漂發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壽。
24.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鳜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5.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6.杜甫《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收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27.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餘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裏。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28.李白《俠客行》
趙客缦胡纓,吳鈎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飒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将炙啖朱亥,持觞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29.陳師道《和南豐先生出山之作》
側徑籃舁兩眼明,出山猶帶骨毛清。白雲笑我還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鳥飛渾自在,羨他僧住便平生。未能與世全無意,起為蒼生試一鳴。
30.杜荀鶴《贈質上人》
枿坐雲游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随身。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31.蘇武《留別妻》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32.蘇轼《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寝,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3.《疾困與孫權箋》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禦兵馬,志執鞭弭,自效戎行。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複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茍,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34.諸葛亮《出師表》(節選)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驽鈍,攘除奸兇,興複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讨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诹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诏,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35.李密《陳情表》(節選)
臣以險釁,夙遭闵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至于成立。即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36.王勃《滕王閣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瓯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裏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将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37.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節選)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複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岖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複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臯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
38.陶淵明《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9.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适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羁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暧暧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颠。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
40.《論語·八佾十九》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關于姓名。
崔毓,毓者孕育新生,養則盛也,大善大德,故而取字賀明。賀者可以同荷,既是擔負明德,也是新迎光明。
方凝,凝者聚神莊重,器量宏達。但凝也有也有停滞之意,所以取字濯之。滄浪之水濯之,移世而變,不至凝滞。
袁昶,昶者暢和白晝,長明于世。取字照平意為白晝晨光普照太平,就如袁昶登基統一亂世就此黑夜過去。
姜元,元者初也,姜味初嘗有辛。取字子辛警醒自己憶苦思甜,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