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以民告官

第42章 以民告官

翌日一大早, 便有人聽到有人在衙門擊鼓鳴冤。

要知道在小縣城裏,每天發生得最多的不是你偷了我家的雞,就是你家貓打了我的狗等等雞毛蒜皮的小事, 還是第一次有人聽到擊鼓鳴冤。

無論有閑沒閑的, 都湊過來瞧個熱鬧。

穿了件湖綠色棉裙,發挽竹簪的宋嘉榮站在鳴冤鼓前,瘦弱的胳膊舉起鼓槌,神色堅毅。

她自然明白普通的步驟是寫好狀紙上遞,由衙役遞給師爺過目後再遞給縣令,最後由縣令判定是否受理。

李邙和縣令認識,她的狀紙寫上去也會被壓下來, 她的冤情永遠都不會得到聲張的一天, 她得要一輩子背上這個臭名。

那她就往上告,一層一層的往上告!

她就不相信高山之山沒有青天!

今日路過郦城的林青天聽到擊鼓聲,眉頭蹙起,“何人在外擊鼓鳴冤。”

“一個欺世盜名,假借大夫之名,實際上做着皮肉生意的暗娼罷了。”莫知縣聽他問起, 額頭都吓得冒出一層冷汗,嘴上卻是不屑。

他不知道巡撫大人怎麽突然來了, 還正撞上了有人擊鼓鳴冤, 要是一個處理不好,他頂上的烏紗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 也期盼他最好不要感興趣。

林青天沉思了一會兒, 大袖一拂, “走, 出去看看。”

等人到後, 圍觀的百姓已經把衙門前前後後給堵了個水洩不通,誰都想要來瞧上這個熱鬧。

林青天沒有想到的是,來擊鼓鳴冤的會是一個年輕女子,而且見她臉熟,像是曾在哪裏見過。

宋嘉榮見到他後,清瘦的脊骨繃緊了兩分,垂眼避開他探究的目光,咬字清晰,“民女有冤情要告!懇求青天大老爺為民女做主,還民女一個公正!”

Advertisement

宋嘉榮的冤情還沒訴說,急白着臉的莫知縣高聲冷斥,“你既有冤情要告,可有事先遞了狀紙,若是遞了狀紙,為何不等放告日在來!”

一面又對林青天笑得谄媚的說,“大人你不知道此女在郦城裏可謂臭名昭著,大人好不容易來郦城一趟,下官倒是讓大人看了笑話。”

林青天冷笑,“擊鼓鳴冤何時不發生,偏生在本官來的時候發生,你不認為此事過于湊巧。”

他走到宋嘉榮面前,“你有何冤情,不如細細說來,若是冤屈屬實,本官定會為你伸張正義。”

宋嘉榮掐着掌心,定了定心神,雙手呈上自己所寫的狀紙,一字一頓——

“民女宋嘉榮,此要一告李邙污蔑民女醫術作假,苦學醫術多年救治病人是假,實為暗娼。

“二告李邙妄圖取代民女所行之善,所獲之名。”

“三告劉大花夫婦二人惡意敗壞民女名聲,意圖逼迫民女而死!”

“四告郦城縣令與李邙狼狽為奸!不查清真相就私自收押民女,坐實罪證!”一字一句擲地有聲。

圍觀的百姓知道她要告官,沒有想到她會那麽狠,連縣太爺都給告上了,瞬間倒吸一口寒氣。

她這是瘋了還是瘋了!!!

“刁民!本官在你做出那等不堪的醜事後,沒把你趕出郦城已是仁至義盡,你竟還要倒打一耙!你真以為本官不敢對你用刑不成!”莫縣令當場氣得臉紅脖子粗,正要指使衙役把她亂棍打出去,又想到巡撫大人還在邊上,只得氣順了又順,陰狠一笑。

“你可知道自古民告官得要先受五十大板,你得受了五十大板,才能上告。”

“民女知道,民女不悔!”宋嘉榮知道她做出了選擇,就要為選擇付出代價。

她不後悔,要是不做才是真的後悔!

何況有些事,總得要有人開個先河,給後來者蹚出一條路來。

圍觀的百姓中有人不忍,“宋大夫那麽瘦小的一個人,五十大板打下去,人指定得要沒了。”

“噓,你小點聲,就不怕被大人聽見了,再說了關我們老百姓啥事。”

“我看她肯定是知道今天有大人物要來咱郦城,特意穿得花枝招展的來攀高枝了,果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林青天前面只認為來狀告的女子眼熟,心中疑窦叢生又不敢确定,只能先招人到後堂窺視。

倏然冷下一張臉,“你可要知道按大晉律法,凡誣告者,杖一百、徒三年;五六人者,杖一百、流三千裏;所誣重者,從重論;誣告十人以上者,淩遲處死。”

“民女知道!民女所狀告之事皆句句屬實!”宋嘉榮雖然沒有和林青天接觸過,但兩人曾在禦書房外見過幾回。

她雖然不清楚他的為人禀性如何,但能得到他的重用,又被百姓稱為林青天,說明此人廉潔公正,愛民如子。

她不信林青天,但信他!

“可寫了狀紙。”林青天又問。

宋嘉榮把寫好的狀紙雙手上遞。

莫知縣見他們兩人直接把仗責五十大板一事揭而不提,心裏有種不好的預感,“大人,民若是上告官員,按照本朝律法得要先受五十大板。”

林青天冷聲,“自古民告官本就是被逼得活不下去,要是還先受五十大板,豈不是直接來個死無對證!”

“下官,下官絕對沒有這個意思。”莫知縣當即吓得雙股顫顫,臉兒慘白,仍是固執已見,“但是大人,國法不可廢!要是今日不打她板子,以後人人有模學樣,大晉國豈不是得要亂套。”

“下官雖然官職低微比不上大人,但也知道國法是一國之根本!”

他此刻竟是要用律例壓人,要是林青天強行免了宋嘉榮的板子,就是藐視律例,也藐視當今聖上。

如果真的要打五十大板,恐怕還沒到三十大板,宋嘉榮就會一命嗚呼。

真是好險惡的用心!!!

接過狀紙的林青天見上面清楚的寫了她在郦城兩年多,一直勤勤懇懇治病救人,對醫術從不敢懈怠半分,突然被一個名叫李邙的男人污蔑她醫術造假,把她所開的藥方,治好的病人都說是他治好的。

更憑空捏造說她的努力,皆源于背後的大人物為給她擡高身價,甚至把她比為偷人的暗娼。

還有一個是狀告劉大花夫婦當衆污蔑她偷人,壞她名聲,當衆對她動手的罪名。

郦城知縣明知道李邙狼子野心卻選擇包庇,任由他陷害良民。

字字血淚,聲聲泣苦。

“本官雖同情你的遭遇,但是莫大人有句話說得對,法不可廢。”林青天一目十行的看完後,把狀紙遞給莫知縣,又憐憫的看着堂下弱不禁風的宋嘉榮。

他自然明白知縣打的是什麽主意,即使他有心想要偏袒她,同情她,憐憫她。

但他有一句話說得不錯,法不可廢。

大晉律例為立國之本,她民告官已屬逾越,何況還是在非放告日。

接過狀紙的莫知縣洋洋得意,抖了抖身上的官服坐下,“民婦宋嘉榮以民告官,又沒有事先上遞狀紙,在非放告日擊鼓鳴冤,按照大晉律法,需得杖責五十才可伸冤!宋氏,本官問你是認還是不認。”

跪在下堂的宋嘉榮緊咬着牙根,哪怕心生膽怯之意,仍是不曾退縮的昂起頭,“民女認以民告官需得杖責五十,卻不認民女所告之事皆為謠傳!”

“好一個不認!”莫知縣冷笑,“你既知道民告官需得杖責五十,來人,把她給本官帶下去。”

她說完,就有兩個衙役一左一右拽着宋嘉榮胳膊拉到堂上拖來的長凳上按着,兩排的衙役手持廷杖整齊劃一的敲着地面,嘴裏大喊“威武。”

長凳上還有上個人留下的血跡,因為時間久遠化成塊塊斑駁黑漆,人一靠近還能聞到濃重得化不開的血腥味。

坐在明鏡高懸下的莫縣令朝下屬施了個眼色,下屬笑得暧昧的離開。

在整個郦城,還是頭一次發生民告官的事,苦主還是最近被人當做茶餘飯後,提到嘴邊都是一臉邪笑的宋嘉榮。

傳開後,衙門大門是外面的人擠不進去,就問裏頭發生了什麽,裏面的人也說不清楚。

現場吵吵鬧鬧得像個菜市場,要不是有衙役在旁邊維持着秩序,恐怕下一秒就會發生踐踏事故。

最裏面聽到要打五十大板後,有人于心不忍的別過臉,“五十大板下去,別說宋大夫一個弱女子了,大男人都不一定能受得住,天可憐見的。”

“有什麽好可憐的,她這是活該,像她這種勾引別人丈夫的女人就應該浸豬籠!”

“你這人的嘴上能不能積點德,還是今早上吃了馬糞那麽臭,你是親眼看見宋大夫偷人,還是住在宋大夫床底下!”住在宋嘉榮隔壁的春嬸子罵道。

無論別人信不信,她春嬸子第一個不信她是那種人!

無視外頭吵鬧,幸災樂禍,等着看她笑話的宋嘉榮此刻被強硬的按在長凳上,半邊臉頰貼着上一個人遺留下來的血跡,她雖然不後悔,但仍是害怕得緊咬着牙根閉上眼。

心裏默默的告訴自己,不要害怕,她可以的,她一定能可以的!

莫知縣高喊了一聲肅靜,随後得意的驚堂木一拍,“來人,上刑!”

這五十大板下去,你別想活着走出縣衙的大門!

板子揮起的那一刻,咬得嘴唇發白,留下一圈牙印子的宋嘉榮能感受到所有的聲音突然全部消失了,偏生又能清晰的感受到板子揮起時帶動的風流。

圍觀的百姓們也是不忍的移開視線,要麽用手捂住臉,生怕自己會看見血肉模糊的場景。

板子落下的一瞬間,宋嘉榮認命的閉上眼。

板子距離她僅有半寸距離時,她忽然聽到了一道急促的馬蹄聲。

然後是一句高聲的“且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