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假死
假死
蘅蕪宮內,燈火通明,四處無人。
到了寝殿,李晚月被拖拽着甩了進去,身子重重摔倒在地,她雙手半撐着扭頭看向李如霜。
李如霜睨了她一眼,慢條斯理地揮了揮手。
得到主人的命令,那暗衛雙手抱拳行了個禮,随後将槅門阖上,守在殿外。
李如霜從案幾的食盒中取出一碗甜湯,芊芊細指捏住勺柄,漫不經心地撥弄着,湯勺與瓷碗碰撞,發出“叮當哐當”的響聲。
“這是我特意命小廚房熬的甜湯,湯中還放有上好的阿膠,有益氣補血之效,你瞧瞧,我對你多好。”
說着,她盛了一勺,放在嘴邊吹了又吹,然後蹲下身子,遞向李晚月。
“還熱乎着呢,快趁熱喝了它吧。”
搖曳的燭光下,李如霜顯得格外溫柔,就好像她從來都是這般溫婉可人,仿佛剛才陰沉着臉,輕描淡寫地說起殺人手法的人不是她。
有一瞬間,李晚月幾乎分不清哪個才是真正的她。
見李晚月沒有要喝的跡象,李如霜複而吹了幾回,“這下應該不燙了。”
可她還是沒有動。
氣氛凝滞,兩個人誰也沒說話,一個緊閉雙唇冷目相對,一個維持着喂湯的姿勢堅持不變。
上一世,李如霜假惺惺地來送甜湯,借寬慰之名騙她喝下,誰料甜湯中放有使人無力之藥,她喝了下去,不出片刻便癱軟在地。
那藥能使服用之人的身子動彈不得,但其神智卻仍舊清醒。
Advertisement
她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被扛至偏殿,之後便喪命于無盡的灼熱。
這碗甜湯可喝不得。
李如霜微微嘆氣,看上去一副很好說話的模樣,“好吧,看來你現在沒有心情喝它。”
她站起身,将瓷碗放在食盒旁。
李晚月沉聲質問:“你到底要做什麽?”
“我想要做什麽你心裏不是很清楚嗎?”李如霜側身冷眼看她,似笑非笑地接着說:“我只是想處理一枚不聽話的棋子。”
李晚月閉上眼眸,明知答案卻還是不死心地想親口聽到回答。
她心如絞痛,又問道:“在你心裏,我從始至終就是一枚尚有價值的棋子,除此之外,你從未将我當成妹妹,是與不是?”
話音剛落,殿內回蕩起放肆的笑聲。
李如霜像是聽到什麽好笑的頑笑,笑得差點直不起身子。
她煞有其事地抹去眼尾淚珠,“小晚啊小晚,事到如今,你怎麽還是這般天真......”
“我若說是,難不成你還能相信我所做的一切皆有苦衷?我若說不是,以你現在的處境,又能奈我何?”
“別傻了,我的好妹妹。我從那老太監手中救下你,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讓你替我嫁去涼州。像我這樣身份尊貴之人,如何能去那麽遙遠的地方,然後蹉跎一生?”
說到激動之處,李如霜目眦欲裂,幾近癫狂。
“在衆人眼裏,父皇寵我無度,我要什麽就有什麽,可實際上我不過是他手裏更聽話的棋子,而你又是我挑選的棋子,你說這連環棋子局,妙不妙?”
“誰叫父皇偏要困住我,警告我不要肖想不屬于我的東西......”
她端起瓷碗,繞着李晚月緩步行走一圈,居高臨下的目光中不帶任何情感。
“他讓我斷了接近塞北鐵騎的心思,讓我在宮中安守本分。可父皇身體羸弱,奏折上的字都快看不清了,還要王公公代筆批複......這天下之主總不能萬世都是他吧,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總該換個人來坐坐了吧?”
“父皇是這般想的,但他略過我,從諸位皇子中挑選,明明知道我不比他們差,可為何、為何就不能給我一個機會呢?”
她聲音低了下來,“兄長早年枉死,如今他卻想立仇人為太子,這世道怎能如此肮髒不堪......”
這一刻,唯有提及先太子時,李如霜才有個人樣。
李晚月心下駭然,沒想到久遠的深宮秘辛竟會是這樣。
傳聞,禁軍從先太子李璋的寝宮內搜出巫偶,那巫偶的後背上明晃晃地寫着天子之名,衆人都說先太子想借巫蠱之術得到皇位,其心可誅。
然而還有另一種說法。
當年轟動一時的冀州貪墨案,二皇子李統牽扯其中,他找到身為主審人的李璋,想以兄弟之情換隐瞞不禀。
可李璋正直忠良,沒有答應。
不出三日,在奏章遞上去的前一晚,李璋便被誣告有謀反之心。
皇後苦苦哀求,跪在承明殿外求聖上網開一面,仔細查明真相後再做定奪也不遲。
但鸠酒早已斟滿,直送東宮。
第二日,天子便發檄文,聲稱太子李璋謀反未遂,思過後無以面對父母,故飲鸠而亡。
李如霜從悲痛的記憶中回過神,她在兄長的靈位前發過誓,早晚有一天,她要讓他們自食惡果,自承恩怨。
她捏住李晚月的雙頰,強迫李晚月張開嘴。
“我平生最恨背叛,當年李統與我兄長關系極好,可到頭來自己做錯了事不說,為了保全性命和地位,不惜栽贓陷害。”
“塞北君主是祁巍的叔父,君主膝下無子,而祁巍極有可能繼承爵位。你在我身邊多年,我不信你一點兒都不知我有意與塞北結親,從而借此獲得支持。”
“你知道的,世家之間,聯姻才是最穩固的利益鎖鏈。”
她将瓷碗抵在李晚月唇邊,“就算賜婚非你本意,可如今,卻由不得你做主了。”
“我是不會讓他如意順遂的。”
言畢,李如霜猛然使力,她力氣出奇的大,李晚月被牢牢鉗制住。
一碗甜湯,一半灌了進去,一半撒得衣襟全濕。
頃刻間,甜湯見底。
李如霜向地上一扔,精致的瓷碗頓時四分五裂,只留下短暫的、清脆的一聲“哐當”。
她哈哈大笑,坐在案邊看着李晚月拼命扣喉嚨。
“別費心思了,這甜湯只要喝上一小口,不出多時,便會讓人渾身無力。”
“而你會被擡至偏得不能再偏的宮殿內,一把火将你燒成灰燼,這主意是不是比直接扭斷脖子還要來得有意思?”
李如霜拍了拍手,侯在門外的暗衛立時領命進屋。
“把她處理了。”
“若是人逃了,你就頂替她死在火海。”
面具下的眼睛微動,無言地将李晚月扛在肩上。
此時,正如李如霜所說,她開始有些脫力,應是藥效發作,只能任人擺布。
李如霜站起身來,歪着頭看向李晚月的眼睛,“我親愛的妹妹,從前我挺喜歡你這雙杏眸,它幹淨清澈得就像是一汪清泉,沒有一絲被權利侵染的痕跡,往後見不到确實有些可惜。”
她頓了頓,真誠地建議道:“你要怪就怪這世道不公,怪這人心險惡。到了奈何橋上可要多喝幾杯忘川水,把這些事都忘了。”
“下輩子,千萬別投身在皇家,這個肮髒的地方不适合你。”
-
李晚月咬破舌尖,口中強烈的血腥味兒讓她始終保持清醒,那碗甜湯她喝得不多,暫且不至于徹底昏厥過去。
須臾間,偏殿已至。
她悶哼一聲,被扔在地上。許久未打理的偏殿內滿是蛛網灰塵,嗆得她有些難受。
那暗衛關上門,瞥了她一眼,自顧自地去尋鐵鏈。
金屬碰撞而發出的叮當聲猶如催命符咒,沉重的鐵球貼地拖行好似無常索命。
李晚月靠在牆邊一動不動。
她雖有些渾身無力,但神智清醒,理智尚存。
女子的力氣本就比男子小,這個時候應靜觀其變,出其不意或能尋到破解之法。
這暗衛是李如霜身邊最為信任的死侍,她見到他時,他便一直帶着駭人的面具,将真實容貌掩蓋在面具之下。
死侍心性堅定,只聽從主人的話。
可據她觀察,這位......似乎有點不一樣。
他的目光永遠落在李如霜的身上,總是站在一米之外等候召喚,有吩咐他就上前,無吩咐就這樣默默守護着。
就好像生命中只有一件事——
滿足想要守護之人的心願。
鐵鏈已貼至腳踝,冰冷的觸感刺得李晚月一驚。
她強忍着寒意,不急不緩地說:“你叫蒼澤是不是?她許了你什麽好處,竟讓你這般死心塌地?”
那人手上動作沒有停頓,就在鐵環即将扣上之時,她飛速說道:“你幾次三番想要讨她歡心,可總是不得其法,你不想知道她究竟要什麽嗎?”
鐵環上鎖的“咔嚓”聲沒有響起,只差一點,她就要被套上鎖鏈。
她賭對了。
李如霜不僅教她琴棋書畫,亦教過她如何分辨人心。
她不怕一個兇神惡煞、手段狠厲的惡徒,就怕惡徒沒有能拿捏的弱點。
眼前這位看似如惡鬼般的死侍,心底卻深埋着不可告人的欲望。
不出意外的話,李如霜就是他的弱點。
他跟在李如霜身後,貪婪的目光中幾乎就要将人灼穿。
李晚月了然地笑了笑,“你湊近些,我全都告訴你,你可要記好了。”
然而,蒼澤并沒有行動,銳利的目光如同鷹隼般盯着李晚月。
兩人僵持不下,就在她以為難道是猜錯的時候,那人卻将身子向前挪了幾分。
李晚月說得很慢,一邊說一邊觀察着他的眼神。
“皇姐最想要的,就是......”
話快要說到關鍵之處,她突然發難,掏出藏在袖中的金簪,用盡全身力氣擡手向他刺去。
蒼澤反應極快,閃身靈巧躲開,簪子的尖端擦着手臂而過,他一掌卸下她手中的利器,“哐當”一聲簪子被拍飛。
他失去耐心,抓住李晚月的腳踝将鐵鏈綁上,然後看都不看一眼地轉身離去。
只言簡意赅地朝門外的兩人吩咐道:“燒了,不留活口。”
盡管她驚魂未定,但仍舊強行使自己冷靜下來,一只手在身後摸來摸去,很快便尋到一把鑰匙。
剛才她趁着行刺之舉,以身子做掩飾,将放置一旁的鑰匙踢到身後。
李如霜只是命他,将她焚燒而死,他便只會服從命令,不會妄做其他決定。
在他眼中,她的性命已與大火牢牢綁在一起。
外頭布置完畢,熊熊烈焰瞬間燃起,灼熱的火苗沿着牆壁攀爬。
火光四射,濃煙嗆鼻。
李晚月迅速解開鐵鏈,前世她曾發現,因偏殿破敗,有一窗棂經年未曾修繕,也未被釘死。
是個絕佳的逃生之口。
她雙手用力一撐,在火勢還未完全變大之時,從破窗翻了出去,身子摔落在殿後的石磚上。
李晚月顧不上疼痛,她爬起來踩在牆角的木箱上,跨坐在牆頭,閉上眼睛向下一跳,身子在落地後翻滾了幾圈。
她不顧一切地向前跑,一直跑。
身後的大火漸漸變成一團小小的火點。
她回頭望去,大喘着粗氣,淩冽的寒風中她嗅到了自由的味道。
夜色沉沉,漆黑的夜晚格外平靜。
許是上天眷顧,逃亡的路上,她竟再未碰見巡邏的禁軍。
中門外,她撥開快長到膝蓋處的雜草,總算找到那個破洞。她縮着身子鑽過去,頭也不回地隐入黑夜。
這時,寒風吹散厚雲,清冷的月輝再次灑落人間。
夜空中,不知從哪兒飛來一只玄鳥,在皇宮上空盤旋,恣意翺翔,很快不見蹤影。
-
一侍衛從瞌睡中驚醒。
他睡眼惺忪,随後瞪大眼睛,終于發現遠處的宮殿燃起大火。
“走水啦!走水啦!”
睡夢中的衆人被吵醒,皇宮內登時亂作一團。
衆人合力撲火,直到天快亮,這場大火才被撲滅。
偌大的偏殿只剩下一個空架子,有一眼尖的宮人在廢墟中發現一枚月牙形玉佩。
王公公大吃一驚,顫抖着遞給李肅。
“這、這似乎......是七公主的。”
大周的公主在出生時便會命金匠打造一枚獨一無二的玉佩,以作身份的象征,而李晚月手中的,正是月牙的形狀。
烏雲将至,天變得灰蒙蒙的,零星小雨突然落下,緊接着雨勢陡然變大,無情地沖刷着大火留下的痕跡。
後來,史官記載——
永和十五年秋,帝之愛女李氏晚月,毓秀紫微,溫婉賢良,淑德恭儉,幼奉慈訓,敬守女箴。
宮中突發邪火,不幸命隕火海,帝哀恸之,特追封其為宜寧公主,列祀家廟,後世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