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107章

上浮後, 楚孑握着懸梯,摘下了氧氣面罩,喘着粗氣。

魯小達在甲板上站着, 也在喘着氣,胸脯也微微起伏, 但見到楚孑上來後, 還是笑着對他伸出手, 拽了他一把:“阿楚, 還好嗎?”

楚孑站直了腰板, 借着魯小達的力氣也踏上了甲板:“OK。”

“那就好, 不錯啊,”魯小達笑着比了個耶,喊道,“第一次試潛大成功!”

何領隊已經卸下了裝備,走到二人身邊, 幽幽道:“這一潛總共潛水25分鐘,最大深度是?”

楚孑一秒換回嚴肅狀态:“9.8米!”

何領隊又問:“水溫呢?”

楚孑秒答:“25攝氏度!”

“能見度?”

“最大為0.3米!”

何領隊這才點點頭:“不錯, 小楚, 第一次試潛很好, 耳朵有事嗎?”

楚孑沒想到剛剛下潛時和自己隔着兩個身位的何領隊也會注意到自己的這點問題,當即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搖搖頭說:“沒事。”

何領隊白了楚孑一眼,二話沒說,直接拎起了楚孑的耳朵,朝耳洞裏看去。

楚孑吓了一跳, 被迫被“提溜”了起來,單腳點地, 臉刷一下就紅了。

“嗯,問題不大,這兩天別沾水了,”何領隊細細查看半晌才終于松手,“下次實話實說,不要逞強。”

楚孑不好意思地點點頭:“嗯……”

何領隊呼嚕了他濕漉漉的頭發一把:“待會沖淡水澡小心一點,對了,還有什麽別的發現嗎?”

楚孑就把自己挖了三次海床的事講了,何領隊表示知道。

“哦,對了,”楚孑從潛水袋中拿出之前撿到的那個小“石頭”,說道:“我還撿到了一個這個……”

他把那東西拿到了陽光之下,包括何領隊、老高和魯小達在內的附近水下考古隊員就都湊近了,一起看過來。

楚孑也是第一次看清它的樣子。

這竟然是一個小銅帽。

楚孑用水稍微沖刷了一下,小銅帽立即在陽光之下閃閃發亮。

銅本身就不容易腐蝕,尤其是在海底泥沙的環境之中,更是得到了良好的保存。

“這個小文物可真漂亮,”老高贊許道,“這可是我們水下考古小隊發掘的第一個寶貝啊。”

“是啊,”何領隊也笑了,“就是不知道這東西是做什麽用的。”

“我知道!”

何領隊話音未落,身後就傳來了這樣一聲。

大家轉過頭去,只見是一個生面孔。

此人一米八幾的大高個,帶着黑框眼鏡,一身黑衣服,看山去非常的嚴肅。

但眼神裏卻閃爍着異樣興奮的光芒。

在他一旁,一位考古隊員介紹道:“這位是國防科大的鄒教授,對于近現代的武器都很有研究。”

上頭對這次考古行動的重視不言而喻了,不僅僅是一次全華班班底,還請來了各界的精英。

只見鄒教授也不理會大家的問好,而是走上前來,捧起楚孑的手,細看片刻,發出了“啊”的一聲。

何領隊和楚孑對視了一眼,前者流露出明顯的迷惑神情。

“這是個霰彈彈帽,”鄒教授推推自己的黑框眼鏡,“是哈奇開斯47毫米5管速射炮的霰彈彈帽,這是從彈殼上脫落下來的一個非常完整的彈帽,真不容易。”

衆人的表情立馬轉成驚訝和敬佩,沒想到鄒教授能從這麽小的一個彈帽上直接推斷出武器型號。

但他們的敬佩還沒持續太久,只聽鄒教授又說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在我們國家的海上考古中,還是首次發現,對于近現代戰争武器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哇……”

衆人一陣驚呼。

大家看向楚孑,有位隊員說道:“我之前就從文物組的人那聽說楚孑你小子手壯,沒想到這麽壯,随便挖了挖就能挖出這樣的東西?”

楚孑被大家看得更不好意思了,趕緊擺手:“真不是……我沒有……”

“hotchkiss 47mm 3磅速射機關炮,這是法蘭西hotchkiss公司制造的,根據記載,沙俄海軍曾大量進口該武器,并在所有的軍艦上都安裝了此炮,這個武器在北洋水師的濟遠艦等等艦隊上也都有安裝,所以,如果不出意外,這艘沉船大概率是北洋軍艦,經遠艦。就算不是,也肯定是北洋軍艦中的一艘。”

這話說完,隊員們都更加振奮了。

他們這次考古最重要的目的其實就是确認這艘沉艦的身份,有了專家的推測,大家終于感到了久違的安心。

楚孑也捏着這個小小的銅帽,情緒十分複雜。

這是一枚曾經要射向敵人的子彈,但卻因為種種原因,被迫和二百多位經遠艦官兵沉睡海底。

可惜,浙奉662號甲板上發現霰彈彈帽的喜悅沒有持續太久。

午後,大家感覺到了陣陣涼風貫穿南北,遠處的天空也變成了晦暗的顏色。

總領隊水哥皺起的眉頭就沒有松開過,一直在聽着電臺,等消息。

又過了半小時,他等到了那個消息。

“隊員們,壞消息,”水哥憂心忡忡地走向大家的位置,說道,“臺風要來了。”

“臺風?”

有些隊員發出一陣驚呼。

要知道,因為地理位置和水文情況比較特殊,從古至今,遼東地區都很少經受臺風的困擾。

而就在他們剛剛展開水下考古工作不久,臺風竟然要來了?

隊員們雖然驚訝,但也沒有多問,都已經知道該怎麽做了。

他們用極快的行軍速度,将所有的行李打包收拾整齊,然後抓緊時間坐船返回了黑島旅游度假區的駐地。

楚孑幾人剛剛進屋,就看到遠處黑雲密布,連氣壓都變低了。

“進程又要拖後好幾天了。”何領隊收拾好行李之後,向遠處眺望片刻,嘆了口氣,“真不走運啊。”

天空的氣壓低,基地中的氣壓也低。

因為對于水下考古工作來說,并不是等過臺風天就萬事大吉。

首當其沖受影響的就是工作平臺船浙奉662,這個在海面上的鋼鐵巨島也不得不起錨,開往莊河港內避難。

這一避難,就麻煩了。

不僅很多跟着的副船要一起轉移,就說是等風平浪靜之後,浙奉662還要開回潛點上方,重新做四錨定位。

所謂四錨定位,就是指通過四個巨錨,将工作船以最精确的方式停留在海面之上。

這事聽起來簡單,但往往都需要一到兩天的功夫才能完成。

因為首先要派出導航員,根據GPS儀器精确找到四個錨點的經緯坐标。

還要研究水深、底質和水流的情況,确定工作船在進入抛錨點的時候的狀态。

之後,要先将兩個艉(wei3)錨,即工作船船尾的錨,用纜車送至海面之下5米左右的位置,兩個要分別操作,等一個抛完才能轉到另一個的位置。

這不僅對船長、二副的專業度有極高的要求,也需要他們精湛配合。

兩個抛完還有第三個、第四個……

稍微偏差一點,都需要收錨重來。

等四個錨都抛好之後,還需要監測潮汐和洋流的變化,密切注意有沒有走錨的情況發生。

可以說,每一次水下考古的作業,都少不了船舶駕駛、監測人員不眠不休的努力。

他們承擔的壓力,其實遠比水下考古的隊員要大得多。

當然,因為臺風延誤工期也是水哥最不願意見到的情況。

這意味着他們要在之後的時間裏加倍努力、搶回時間,才能不辜負駕駛組成員的辛苦。

為此,水哥的團隊也在密切的和當地海事部門進行溝通,主要負責這項任務的隊員連續兩天頂着傾盆暴雨前往大連,這才成功拿回了本次工作的水下工作許可證和航行通告。

同時,還要前往莊河港北黃河經濟管理委員會和莊河海事局管理處等等部門,協調浙奉662號工作平臺出海的問題。

可以說,雖然突如其來的臺風讓很多水下考古潛水員的工作停下了,但對于其他人來講,事務則更是加繁忙、複雜了很多。

楚孑心中沒有別的感想,就是想像這些平時“看不見”的支援組隊員們致敬。

他們也許不會出現在新聞報道之中,但大到船長、二副,小至廚師、通勤,每一位都是這次考古中最最重要的人,他們每一位都像是螺絲釘一樣,頂着風雨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就像是曾經堅守在經遠艦上的船員們一樣。

也許正是那沉在海底的巨艦,在召喚、鼓舞着他們。

考古工作本身,也是在踐行着被考古者的精神,負重前行。

……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天的風雨洗禮,天終于晴了。

浙奉662號重新出海的時候,所有人都心裏都在默默祈禱,希望一切順利。

而在別墅裏窩了兩天的隊員們,也得到了短暫的一天休息時間,可以外出走走看看。

不少年輕隊員都憋不住,去市集、超市或者大排檔大肆采購。

楚孑倒是不急。

這不是因為他物欲比較低。

主要是因為他會網購。

被臺風阻擋在路上的快遞還都沒送到呢,實在是不需要再買些什麽了。

那去哪呢?

魯小達正好過來,拍了拍他的後背:“阿楚,你想不想跟我出去逛逛?”

楚孑欣然點頭:“好啊,去哪?”

“我想沿着黑島走走,拍拍海景風光之類的,”魯小達說道,然後他認真看向楚孑,“還有,我想去拜拜他。”

“拜拜?”楚孑略微感到有些訝異,“誰?”

魯小達認真回答道:“林永升。”

聽到這個名字之後,楚孑也迅速的安靜了下來。

是,應該去拜訪一下。

林永升,經遠艦的管帶,也就是艦長。

“争先猛進,死事最烈”的艦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