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許王挑撥
寶兒心裏乍然一跳,下意識地去望高克定,卻見高克定早已轉身回去,正自顧自地在低頭調試弓弦,又虛虛張弓,試着瞄準,仿佛并未聽見忽律珩的話。
寶兒微微安心,将帕子重新疊好放在盤上,随口朝忽律珩笑着說:“晉王殿下箭術超群,能百步穿楊、一箭雙雕,忽律公主也可以押他呀。”說完也不理會忽律珩,自回位子上坐下,只和元麗姝說笑。
那邊許王高建安見忽律珩不知道是氣的還是太陽曬的,滿臉通紅,到底是嫡親表妹,自家母妃的打算他自然清楚,只得替她解圍,摸了摸鼻子,笑對高克定道:“二哥,看來你跟我今日的行情都差得很呢,到底還是大哥吃香,處處受姑娘家歡迎,都争着要押他贏,只怕大哥不拿這魁首都不行了。”
高克定神情淡淡地并不理會,只抽出一支羽箭搭上,恰好對面柳樹下一個小內監舉起一面紅色小旗交叉揮舞了兩下,示意柳球已挂好,人員都已清空,可以開始。随着那小內監舞旗,被驚起的一群雀鳥叽叽喳喳從樹上驚起。
“咻”的一聲厲響,只見高克定右手一松,那支羽箭快如閃電,疾似流星,瞬間射入那群雀鳥中,啪的一聲掉在柳樹下。
那小太監吃了一驚,回過神來,不等吩咐,已經趕緊過去撿起那支羽箭,雙手捧了,飛快地朝臺下跑來,一面跑一面還大聲喊:“一箭雙雕!晉王殿下一箭雙雕!”
寶兒目瞪口呆地盯着高克定的背影,情不自禁咽了一下口水,喃喃自語:“難道他也想吃炸雀腿……”
高克定忽地轉過身來,深不可測的雙眸準确地盯了寶兒一眼,寶兒心中一顫,下意識地急忙躲開他的目光,又忽然想起這一世他根本不認識自己,用不着怕他,于是又立刻擡起頭來,看過去時,卻見高克定随手将弓扔給旁邊的侍衛,早已移開了目光。
這邊小太監将串着雀鳥的羽箭呈給皇帝,高桓忍不住誇道:“阿豹的箭術又長進了。到底是從小下過苦功夫,阿虎膂力雖強過阿豹,論起眼力和準頭來,只怕還有不及。”
忽律貴妃見他撚須微笑,不由心中微酸,想起自己進宮後步步為營,雖也甚得寵愛,位至貴妃,卻始終蓋不過先皇後去,好不容易皇後一病死了,她的兩個兒子卻已經長大成才,互為羽翼,動彈不得,皇後死了五六年了,雖然自己掌了鳳印統攝六宮.
桓卻始終沒有立她為後的意思,自己生的許王建安,明明也是個能文能武的出色皇子,可跟太子和晉王比起來,卻從小就落在下風……太子也罷了,雖然勇武,卻愛酒好色,不過莽夫之流,要不是有個深不可測的晉王,早被他拉下馬來!這個晉王……
貴妃沉沉地望了高克定一眼,又看了一眼氣呼呼的侄女,心裏忍不住又盤算起來。
見高桓已經高聲吩咐将自己随身帶的那把金錯刀賞給晉王,忙笑說道:“到底是晉王,這射柳大會還沒開始,晉王就先得了個頭彩,這一箭啊,也不知道射了多少女兒家的芳心去……
陛下,要我說,晉王殿下一直東征西讨,如今好不容易在京城留駐,及冠已過,卻始終沒個王妃,晉王府裏也沒個知疼知熱的人,先頭皇後地下有知,必要埋怨您這做父皇的,耽誤了兒子婚事,等太子妃一定下,我看咱們也該選個晉王妃了。”
旁邊一個年輕得寵的路美人拿着團扇半掩着臉嬌笑湊趣:“娘娘說得是,不光是晉王,我看許王殿下也到了選妃的年紀了,忽律公主是娘娘的侄女兒,親上做親,豈不比別人更合适些?”
忽律貴妃惱怒地盯了路美人一眼,她卻是知道這路美人的父親收了東魯的賄賂,一心要為元麗姝說話的。忽律珩就算做不了太子妃,也必須是晉王妃才行,自己母家本就是支持許王的,再把忽律珩娶了進來,也并不能增加什麽砝碼,忽律珩只有嫁給太子,次則嫁給晉王才行,自己的兒子則是最好娶個西蜀或是南梁的公主……
她的目光飄向寶兒,可惜只是皇帝的外孫女,到底隔了一層。心裏盤算着,臉上卻淡淡說道:“說什麽親不親的話,莫非太子和晉王就不是珩兒的表哥了?到底還是要看他們小兒女的緣分。我是最讨厭親上做親的,難道我家有幾個兒子,就非得都娶同一家的女兒不成?”
路美人笑笑不再說話。那邊高桓不動聲色,說道:“選妃的事急不得,待朕想想,你們那裏若有好的人選,不妨先看着說給朕知道,不過阿豹和阿麒年紀不小,也該有幾個服侍的人了,貴妃可選八個資質溫柔、人才出衆的,賜給阿豹和阿麒,每人四個,即日就辦!”
阿麒是許王的小名,貴妃聽得要自己選宮女賜給晉王和許王,心中一喜,忙答應:“是!臣妾回宮後就立刻着手選人去辦!”素日裏也不是沒有通過各種渠道給太子和晉王送過美人,太子好色,倒是來者不拒.
是晉王卻冷淡得很,凡是送人送物一概都是拒之門外,身邊人也都管理得鐵桶一般,想要探聽點晉王的消息都無從下手,如今是皇帝所賜,他自然不能拒絕,這人選上就很可以做做文章了。
高桓揮了揮手,示意高承琮開射。
許王高建安見內侍捧了金錯刀來賞給高克定,忍不住說道:“聽說二哥在軍中得了個外號,叫做玉面修羅,那些軍士們都對二哥敬如天人,說二哥用兵如神,冠絕天下,二哥若是使出全力……”
他笑嘻嘻地朝高承琮看了一眼:“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呢。大哥,你說是麽?”
高承琮瞪了他一眼,雖未說話,臉上的笑容卻已消失了。
高克定對他的挑撥之言充耳不聞,淡淡看了他一眼,說:“聽聞忽律部大酋長病了,底下幾個兒子頗是不安分,我正有意向父皇建言,趁此機會,不如出兵把忽律草原收歸大齊算了,三弟既然羨慕我和大哥的戰功,不如這次我推薦你去?外甥打舅舅,必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