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歲

國慶将至,陳願願已經準備好了赴藏的所有東西,但由于陳願願的外婆突然受了傷,于是,原先預想的計劃還沒來得及執行就被扼制住了。

願願的外婆和外公現如今都住在南方老家的一個小鎮上,那裏人口擁擠,且交通治安不是很好,出行也多有不便,這不,外婆在出門買菜的路上就被一輛電動車給不小心撞到了。

陳願願一家得知這事後連忙趕去了榆林。

林睨也跟着一起去了。

趕到醫院時,外婆正在和隔壁床的一個奶奶聊天,那笑聲爽朗得在走廊上都能聽見。

陳願願步伐匆匆走在走廊上,聽到這熟悉的笑聲和林睨對視了一眼,神色微松。

但走在稍前方的于蝶顯然不這樣想,臉上的急切和擔憂濃重得讓人覺得,下一秒就能像水一樣滔滔不絕溢出來。

于蝶急切地推開病房的門,人還沒走進去,就已經開始喚:“媽,你沒得事吧!”

陳願願和林睨也快步跟上。

入了病房,陳願願看到她外婆坐在床上,臉色紅潤地樂呵呵笑着,旁邊一頭白發的外公正在給外婆舀粥。

看見他們進來了,還招呼他們找個凳子坐下。

于蝶眼眶頓時就紅了,拉着外婆的手緊緊握着,“啷個樣?醫生啷個說?”

“醫生說沒啷個大事,逗是那個小腿骨頭有點裂咯,要修養一段時間,可能要一兩個月嘞樣子。”外婆說着方言,林睨聽着是半懂不懂的,又去看陳願願,“你聽得懂?”

陳願願翻了個白眼,“當然!”

“到底啷個回事嘛,電話裏頭你們又不說清楚!”于蝶有些埋怨地看着父母,一點也瞧不出溫柔的模樣,像小孩子一樣。

Advertisement

可能在自己的母親面前,人們永遠無法懷揣着一顆成熟的心呈現在她們面前。

“沒得事,逗是出去買菜勒時候遭車蹭了哈,不小心遭摔了撒,沒得啷個事,那個騎電動車的娃兒看起都還在讀書,我逗沒啷個為難人家,喊他付了點醫藥費就讓他走咯,沒得事嘞哈!”

外婆哪能不知道自己女兒的脾氣,安撫地摸了摸女兒的臉蛋,笑得很是慈愛。

“願願也來了啊,小睨也來了啊,外婆好久沒看見你們咯。”外婆瞥見一直躲在人群後面的陳願願和林睨,笑了笑,朝倆人招手,轉而說起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外婆。”陳願願走上前抱了抱外婆。

陳願願兩三歲的時候,那時候陳未彥和于蝶正忙着公司上市的事,完全沒心思照顧陳願願,于是,陳願願就被外公外婆帶了兩年。

陳願願小時候就很喜歡外婆,她覺得外婆身上有一股味道,說不清的味道,但是很好聞,聞着那股味道就會讓人感到很安心,晚上睡覺時,什麽噩夢都不再害怕了。

陳願願在外婆懷裏親昵地蹭了蹭,然後直起身又抱了抱一旁的外公。

林睨也走上前,輕輕笑着,叫了聲外公外婆。

“吃飯了沒,我讓你們外公給你們盛碗稀飯?”

陳願願脆生生回道:“吃過了,您吃就是了。”

林睨在一旁張了張嘴,又閉上,默默贊同點頭。

“喲,你可有福咯,一家子都來看你喲,安逸勒。”另一個病床上的奶奶笑着插了嘴。

“都安逸,你家娃兒也好。”外婆嗔道。

*

榆林路邊多種有銀杏,一到秋就金燦燦的掉落,落在草地上,馬路上,平添幾分秋意。

外公在前面推着輪椅,輪椅上的外婆則指揮,一會要去河邊看別人釣魚,一會要去看人下象棋,要不就是想去看別人跳廣場舞。

河道旁這一條街都是火鍋店。

火鍋店門口辛辣味很濃,只要路過就會被吸引,如果沒有吃飯走這條街,必定忍不住進去吃上一口。

作為一個南方人,還是一個特別能吃辣的南方人,外婆也是想吃的,但奈何目前不能吃,外公推着輪椅要走,外婆就故意卡着輪子不讓走。

“你又吃不得,吃這個搞啷個嘛,等你好了我天天帶你來。”

“我看哈都不得行啊,行了,走嘛走嘛,煩人哦。”

外婆松開卡住輪子的手,撇了撇嘴。

陳願願和林睨就不緊不慢地跟在不遠處。

看着外公外婆拌嘴的小孩子脾氣,也不禁跟着笑了起來。

那是一種淡然的,溫馨的,說不出來的舒适感,不是表面的,像是從骨子裏滲出來的。

很難形容,陳願願想了許久,想到了一個詞——“煙火氣”。

是一種獨特的人間煙火氣。

林睨突然一把拉過陳願願,攬着她的肩膀,“等我們以後老了也會是這樣。”

陳願願抿着唇,低低“嗯”了聲。

國慶時期,似乎全國各地都會有很多外地人,這座南方小城也不例外,因為怕兩位老人不方便,林睨特地雇了輛車,每天盡量帶兩位老人出去透透氣,有事沒事就帶着陳願願去買些吃的到病房分發給護士醫生,以及病房裏其他床位的病人。

送了兩天東西後,那層樓的人都知道301號病床病人有個外甥女特別大方,紛紛誇贊。

外婆每次聽到臉上都笑開了花,還謙虛地揮了揮手說沒有沒有。

大概這就是中國人挺有的謙遜。

這幾天陳願願和林睨倆人一個逗趣,一個默默做事,倒也搭配得很好,病房裏一整天都是樂呵呵的,很是熱鬧。

一天買飯回來,倆人在走廊裏鬧了一會,林睨俯身要去親她,陳願願笑着躲,再一擡頭剛好看見外公外婆從病房裏出來,倆人頓時斂了笑,不敢鬧了。

林睨和陳願願并不準備把她們倆的事告訴兩老,怕兩位老人接受能力差,到時候難免多生事端。

但或許血緣關系的奇妙就是為了印證這點,像是有心靈感應一樣,陳願願總莫名覺得外婆看出了什麽。

但她沒問,外婆也沒問。

直到國慶節的第六天,那天林睨去選護工去了,陳願願一個人帶飯到醫院。

是四菜一湯,因為兩位老人牙口不好,加上又不能吃過于辛辣的食物,陳願願買的都是些青菜豆腐之類的菜,湯也是玉米排骨湯,比較清淡。

“外婆,這個豆腐可好吃了,之前我買過一次,好香得嘞!”陳願願邊從食盒裏拿出筷子和碗,邊說道。

外婆盯着陳願願,和藹地笑了笑,“願願啊,你是不是……”

外婆突然一頓,又道:“沒事,我就是想讓你去問問醫生我什麽才能吃辣的,天天吃這麽清淡,感覺嘴裏一點味都沒有,都能生鳥了。”

“可別!您真該吃吃清淡點了,老吃油膩的對身體不好,等過段時間再吃,到時候我讓護工也不給你們買辣的。”

“你們請護工了啊?不用的,浪費那個錢,請什麽護工啊,你外公又不是不能照顧我。”

因為擔心等她們回北澤後,外公外婆的飲食起居忙不過來,陳願願和林睨就商量着請一個護工來,正好趁着這兩天有時間,還可以教護工怎麽照顧,該做些什麽。

陳願願把碗筷擺好,盛上飯,把菜都擺在小桌子上,嗔了外婆一眼,“我就知道您會這樣說,爸爸媽媽賺那麽多錢就是為了花的,什麽浪不浪費的,我可不樂意聽這個話!”

聽到這話,外婆就笑,把碗端起來,說:“我們願願長大咯。”

外公在一旁插嘴,“長大了好啊,長大了我們願願就不會再哭鼻子咯。”

“什麽嘛!”陳願願忍不住抱住外婆撒嬌,“外公你可別胡說,我小時候可沒哭鼻子呢!”

外公是個個子很高的小老頭,笑起來會露出标準的八顆牙齒,很憨厚的樣子,寵溺道:“好好好,沒哭鼻子。”

其實陳願願還蠻喜歡跟老人待在一起的,尤其是那種性格溫柔的老人。

會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那是在其他群體身上感受不到的感覺。

陳願願還跟林睨說過,等以後老了就去養老院裏待着,應該也會過得很舒服。

當時林睨笑笑沒說話。

“外公外婆,要不你們跟我們去北澤的,這樣的話我就能天天看見你們了,你們在這裏我們也不放心啊!”陳願願突然道,眉頭皺了起來。

“算咯算咯,外公外婆老了,走不動咯,哪兒也去不了了,就在這裏吧,懶得挪地方。”外婆如是說道。

其實這樣的對話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幾乎每天上演,但兩位老人說什麽都不願意跟着他們去北澤。

求也好,苦肉計也好,勸也好,各種權衡利弊,愣是一點沒動搖。

而國慶七天,陳願願和林睨就在榆林陪着外公外婆待了七天,期間陳未彥和于蝶回了一趟北澤處理一點事情,直到國慶後兩天才返回的榆林。

離開榆林那天,于蝶再一次懇求父母跟随他們一起去北澤,但還是又一次被父母拒絕。

陳願願從前想不明白,如今發覺,可能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某種堅持,那種堅持是不可撼動的。

又可能人老了後都是這樣,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故土,不願意去遠方,要和愛人待在一起,用一句他們常挂在嘴邊,但不太好聽的話來說就是——“死嘛也要死到勒裏。”

是和少年時截然相反的一種情感。

年少時總是情感炙熱,容易沖動,向往遠方、自由,還要和自己喜歡的人相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