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認出了他的頸間痣

認出了他的頸間痣

青時按照地址,找到了那家在微博上很火的照相館。

推開斑駁的大鐵門,走進照相館。

這是一間二百多平方米的廠房改造的照相館,空間被隔成布景區、辦公室、化妝間,空曠而“雜亂”,堆着各種雜物。仔細看去,這些“雜物”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痕跡:大喇叭留聲機、老式二八自行車、畫着美女畫像的挂歷、民國式樣的圓眼鏡、藤條和紅木的老式家具,還有各種生了鏽的鐵皮玩具。

孩子拍照用的小汽車,漆皮已經有些剝落,活像是上世紀老照相館的擺設。

青時瞧見館內正在拍攝一組家庭照,布景前,坐着一家四口。

妻子挑了一件民國風格的西式白色蕾絲長裙,化了淡妝,氣質典雅,丈夫則選了一套莊重的格子三件套西裝,小孩也穿着規矩的小西裝,雖然顏色有些黯淡,但是那種精細的手工裁剪,是現代工藝難以達到的。

深灰以及淺灰的色調,透着濃重的舞臺感。

“挺直身子,一只手放在背後,雙腳打開一點……哎,對了,表情非常好!”

“咔嚓”一聲,一幅質樸而莊重的畫面成像了。

青時看得有些入神,聽到有人向她問話。

“是青時小姐嗎?”

青時這才回過神來,見一個身型微胖的高個子男人正笑着看她。

“您好,我是《周刊》的撰稿人青時,是主編推薦我來的。”

“恩,知道的,我們提前通過電話了。”男人的談吐間,帶着幾分書卷氣。

青時猜到了,眼前人應該是這家照相館的老板楊微,曾在美院讀書,畢業後,和同學一起開了這家照相館。

Advertisement

“今天的客人,真不少。”青時打量着進進出出的人。

“是啊,因為最近有特惠活動,才會如此。您先随意看看,我去交接一下,馬上回來,不好意思啊。”男人覺得有些怠慢了對方。

“沒關系的,我先随地取取材。”青時咧嘴笑了,表示理解。

***

青時随意走着,注意到:照相館入口處,懸挂着兩位掌櫃的幾張自拍照,非常有趣,是刻意模仿一些民國老照片的場景拍攝而成的。

道具、表情和動作都絲毫不差。

最吸引青時目光的,是一連串放大照片旁邊擺着的,一張有些泛黃的照片,畫面上,是一個男子回眸的身影。

男子皮膚很白,一雙眸子明亮清澈,射出柔和溫暖的光芒,鼻梁挺直,薄唇微勾,恰到好處的弧度。他的樣貌,不是那種讓人驚豔的好看,可卻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氣質,是一種歷經沉浮之後的雲淡風輕,他的淺笑,似乎有着一種特別的感染力。

不知怎的,當青時看到男子脖頸處,那顆不起眼的頸間痣時,竟有些晃了神。

“這是我們照相館的首席攝影師。”

青時聞聲回身,見正在向她做解說的,是老板楊微。

“原來是這樣。照片是刻意做舊的嗎?看着……很有年代感。”青時說着,又瞥了一眼照片。

“應該是,這張照片是當時他來應聘時,随身帶着的,具體的拍攝經過,倒是沒有細聊過。”

青時注意到:楊微在說起這位攝影師的時候,言辭間透着難掩的欣賞。

正說着,照相館的門開了,二人本能回頭看去。

“啊~我們的才子回來了。”楊微笑言。

青時見到了這張照片上的主人公。

“清許,給你介紹一位朋友。”楊微招呼着正在低頭看手中攝影雜志的男子,男子的風儀,和諧适度,像個紳士。

清許?青時不知道是哪兩個字,只覺得這名字很好聽。

男子聞聲擡頭。

青時和男子的目光相對,男子目光的微微一怔,并沒有引起青時的過多在意。

“你好。”男子的聲音清淺,像春風一樣淡淡的,卻讓人覺得舒服。

“你好。”

青時想到了一句話——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清許,一會兒青時小姐會進去參觀暗房,解說的事,就拜托給你了。”楊微笑眯眯地道。

“好。”男子的回答,都是簡單的幾個字,多少有些疏離的意味,可卻不讓人覺得抗拒。

“謝謝你。”青時的這句,是對清許說的。

“應該的。”男子微微點頭,唇邊的笑意淡淡的。緊接着,他拿着雜志,朝着一間角落的房間走去。

青時猜想:那裏,應該是沖洗照片的暗房。

楊微跟她介紹說:他陶醉于老式相機的攝影和洗印工藝,銀鹽、藍曬、鉑金三大老照片制作工藝的應用,使得出品圖像之細膩,色調之柔和能夠與民國老照片保持一致。

“那得有足夠的耐心吧?照片洗出來,肯定要等很長一段時間。”青時是做了一定的功課才來的。

楊微聽了這話,感受到了誠意,便又跟她說了關于照相館的一些細節。

青時把他的話,都用錄音筆錄了下來,方便回去整理。

***

十五分鐘之後,清許從暗房走出來。

“青時小姐要是準備好了,可以進來了。”依舊是淡淡的語氣。

這一次,他說的句子,長了許多,青時反倒覺得不習慣,可剛才聽到他念出自己的名字時,青時卻并不覺得違和客套,反而……有幾分親切。

“那就麻煩你了。”青時跟着清許,進了那間她最感興趣的暗房,尤其是剛才聽了楊微的介紹之後,這種感覺更甚。

清許的步子邁得穩健,青時緊跟着他的路線,走了進去。

暗房中央有一張足夠大的桌子,常用設備放在桌上,很容易取用,青時看到這一幕,想到之前看到的說法——“暗房,依然是一些人心中的聖地”。

排列整齊的顯影液等藥水,集中放置在暗房的東面,形成濕區,和幹區分得很開,這樣一來,可以降低意外事故發生的概率。

清許走到濕區,往已經纏到沖洗罐片軸芯上的膠卷上,澆注入了一些液體。

“是顯影液嗎?”青時好奇問他。

“沒錯。”他的聲音沉穩如故,讓人聽了,覺得安心。

“慶幸我還有機會體驗這個神秘空間,這樣的工藝,如今不多見了。”青時一邊感慨,一邊打量周圍的環境。

清許手上的動作微微一頓,轉瞬,恢複如常。

青時又詢問了一些關于沖洗照片工藝方面的問題,清許一一給出了回答,語言風格,一如既往的簡練精準。

青時的手機突然響了。

“抱歉。”

她覺得電話來的,有些不合時宜,按了拒接鍵,順手将手機放在了身側的大桌子上。

她沒有注意到,剛才清許聽到手機鈴聲的時候,神情略微不自然,他看向她的眼神,帶着熟絡,但卻透着“相見不敢相認”的感覺。

看着清許認真地沖洗着照片,青時不便過分打擾,只覺得一會兒能看到影像效果就好,便問了句“請問……洗手間在什麽位置?”

“正門左手走廊的盡頭。”清許的眼神,繼續注視着手下顯影液裏泡着的照片。

“多謝。”青時随即轉身,走出了暗房。

她将門關上的一刻,清許回了身,眼眸看向那扇被她關上的門。

“情人若寂寥地出生在1874

剛剛早一百年一個世紀

是否終身都這樣頑強地等”

手機鈴聲再次響起,這一次,清許将歌詞聽得清楚,一時晃了神。

他不是出生在1874,可他和青時之間,确實相差了幾個世紀,今天,不是他們的初遇。

***

青時回到公寓,一邊洗漱,一邊播放着下午的采訪錄音。

在回來的路上,她已經把稿子的題目想好了——一座“穿越時光”的照相館。

文章立意考慮好了,也是最打動她的地方——老照片中流露的真誠和溫情。

在這個人心浮躁的時代,不迎合,不敷衍,不一味追名求利,實在是一件難事,畢竟,人是要活的。

為了讓自己的文字更加情懷化,接下來的一周,青時幾乎天天挑燈夜讀,讀的都是一些民國時期的資料,之前從書店和圖書館搜羅來的。

青時租住的公寓,有些年頭了,據說可以追溯到民國26年。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十層公寓,地理位置不錯,因為老舊,價格還算親民,許多同事都勸她換一個有點都市氣息的住處,她卻打心眼裏覺得喜歡這裏,說不上原因,只是覺得住在這裏,舒服又踏實。

她最費心思的,就是書房的改造,利用牆角,做成一個三角形的辦工桌,這樣一來,不浪費空間,U型置物架用來放書,地板和卧室一樣,是柚木拼花地板。

翻看資料看得入神,青時不經意地擡眼,瞥見了天邊的微微泛亮,舒展了四肢,決定睡覺。

這一覺,睡到午飯時間。

打開公寓門,準備去樓下買菜,看到對面公寓的門大敞着,對此,青時不覺得稀奇,這裏的住戶時常更換,大多都是租住,不長久,也是正常。

對于別人的私生活,她不想過多關注,便準備繼續下樓。

在下面一層樓梯轉角的地方,迎面而來一個人,那人是要上樓的。

“青時小姐。”

青時聞聲,本能擡眸,先是一怔,繼而認出了對方。

“清許先生?”青時不知道清許姓什麽,便這麽稱呼了。

“真巧。”

青時聽到這句,又擡頭瞥了一眼樓上還敞着的門,才反應過來,“新搬來的鄰居,原來是你啊。”

“正是。”那雙明亮的眸子,讓人看了,便覺得難忘。

青時低眸笑了,又擡眸看向對方的眼睛,“那以後就是鄰居了,互相多照應些。”青時注意到清許手裏提的,是方便食品。

“多謝了。”清許說着,給青時閃出了一個過人的位置,示意她先走。

青時瞧了,不好再多說什麽,便和他說了再見。

“再見。”清許微微點頭,淺淺地笑着。

青時一邊下樓梯一邊想,看來一會兒得多買點菜,多做些吃的,順便可以給他送過去些,找機會和他多聊幾句,也能讓稿子的內容更豐富些,青時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一直在意清許手裏提的,是方便食品這件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