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謝玉手書?”梁帝面露不解,“什麽手書?謝玉不是死了嗎?莅陽,朕雖然沒有赦免謝玉的罪過,但也是從輕發落了的,更沒有牽連到你和你的孩子們。朕已經夠仁厚的了!你還要怎樣?你還有什麽不知足的?!”

莅陽長公主款款下跪,身體微微顫抖,但神色依然從容,“皇兄寬仁厚德,臣妹銘感五內,故而愈發不能眼睜睜看着皇兄受佞臣小人的蒙騙,上失德于天,下失信于民——”她停一停,擡起臉,沉聲道,“謝玉共自書大罪五條,請容臣妹一一道來。其一,十四年前,謝玉與懸鏡司夏江串通合謀,僞造信件,誣告赤焰軍主帥林燮謀反。其二……”

整個武英大殿瞬間陷入一片死寂。梁帝顫巍巍站起,“你,莅陽你瘋了……”

“其二,為坐實誣告,嫁禍林燮,謝玉親自帶兵火封絕魂谷,将聶鋒所部逼入絕境……以致聶鋒全軍覆沒。其三,謝玉謊報林燮謀逆,騙得陛下兵符,夥同夏江伏兵梅嶺,趁赤焰軍與大渝血戰力竭之機,出其不意大肆屠戮,殺盡赤焰七萬将士,而後卻謊稱是其抗旨謀逆,逼不得已才就地剿滅……七萬精銳,七萬條性命!就這樣命喪魂飛,屍骨無存……”莅陽長公主說着,眼中逐漸沁出淚光,“其四——”

“住口!住口!住口!”梁帝咆哮,一掌重重地擊在面前的案幾上,“人呢?都死光了嗎?!來人,給朕,給朕把她拖下去!”

殿上的禁軍立刻沖上去将莅陽團團圍住,但他們似乎十分懼怕這位長公主,皆面露懼色,誰也不肯伸手碰她。莅陽長公主冷笑,提高聲音,道,“其四,在梅嶺将赤焰軍屠殺殆盡之後,謝玉和夏江利用收繳的林燮金印和私章,僞造多份來往文書,羅織罪名,誣告祁王蕭景禹乃赤焰謀逆之主謀。可憐祁王身陷不白之冤,辯解無用,滿門被滅……其母宸妃亦自缢身亡……”

梁帝神情大震,渾身抖如篩糠,“你,你——”

“其五,謝玉利用手中權勢,封鎖言路。凡為赤焰軍及祁王上訴伸冤者,皆被扣上謀逆的罪名,重則滿門抄斬,輕則革職流放,涉及不下千餘人。”莅陽叩首,“皇兄,謝玉身死,臣妹閱其手書,驚駭莫名,日夜難安。謝玉一人死不足惜,但皇兄的盛名卻為其所累!故臣妹特此獻上謝玉手書,請皇兄下旨重查赤焰謀逆一案,以還逝者清白!”

“放肆!”梁帝已然心神大亂,“你,你,你居然敢——來人,來人,把她拉下去,拉下去……”

“陛下,”滿堂死水般的沉寂中,中書令柳澄緩緩起身,走到莅陽長公主身側,俯身跪倒,“啓禀陛下,老臣以為,長公主所言驚世駭俗,赤焰一案,牽涉衆廣,當年即非議不斷,如今又有謝玉手書自忏,還望陛下準長公主所請,指派公允良臣,重申赤焰及祁王謀逆之案,以彰陛下賢德,以平朝局動蕩,安天下之民心。”

“柳澄!連你也——”梁帝猛地瞪大雙目,“好啊,你們……”

禮部尚書史元清、刑部尚書蔡荃、戶部尚書沈追、兵部尚書李林、程閣老等人紛紛出列,跪在柳澄身後,齊聲道,“柳大人所言極是,臣等附議!”話音未落,又有一批朝臣站起,跟着跪下。穆青跳起來,高聲叫道,“臣附議!臣附議!哎呀,這真是千古奇冤哪!重審,必須重審!臣請旨即日重審!”

言闕緩緩站起,袍袖一震,冷冷道,“臣附議。據長公主所言,謝玉屠良臣,殺忠将,誣皇子,陷陛下于不仁不義。請陛下下旨,即日重審!”

梁帝一張臉紅了又白,白了又紅,“言闕,你不要以為朕不知道……”

“陛下,”紀王也站了起來,雙目微紅,含淚道,“臣弟以為,莅陽與衆臣所言極是,請陛下恩準,下旨複查赤焰舊案!”

Advertisement

梁帝再也支撐不住,頹然坐倒,“連你也,連你也……”

蕭景琰冷眼旁觀目睹一切,他知道,該他出場了。

他走下金階,站到群臣之首,聲音清晰而響亮,“兒臣附議。”

無需多言,四字足矣。

梁帝難以置信地盯着他的眼睛,“好啊,景琰……”他點點頭,“朕明白了,原來你……”

蕭景琰坦然地承受着梁帝的視線,在他身後,整個朝中的官員都靜靜地跪在地上。他看到梁帝的臉色變了,由紅霎時轉白,而後轉為一種傾頹的灰色。

“朕懂了,好,好,按你們說的來,徹查,複查,行,都可以。”梁帝無力地慘笑,“朕,準諸卿所奏。”

最終,在衆臣七嘴八舌的舉薦下,梁帝下旨,紀王、言侯和大理寺正卿葉士祯為主審官員,重申十四年前的赤焰謀逆案。

蕭景琰手握聖旨,心中熱血激蕩,眼角滾燙,喉中卻一時哽住。我們贏了,轉過身去,目光穿過重重身影,他看到梅長蘇臉色蒼白,一手捂住了眼睛。

十四年風霜雨雪,十四年嘔心瀝血,十四年日夜懸心……

蕭景琰想,他的小殊,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

梁帝壽宴第二日,紀王、言闕、葉士祯為首,正式開始複審赤焰謀逆案。

“殿下,”梅長蘇一夜未眠,斜靠長榻,精神有些恍惚,頓了頓,才道,“景琰。”

蕭景琰抱起麟兒親了親,道,“複查已經開始了,你無須擔心。”

梅長蘇淡淡一笑,“我不管了,我累了。這次要麻煩了……”

“說什麽傻話,什麽麻煩不麻煩的。”蕭景琰見他眼下一片烏青,便道,“我不擾你了,你快歇着罷,身體重要。我此番來,要帶走兩個人,聶鋒的事情,夏冬告訴我了,還有衛峥,他們都是人證。另外,我已去信給霓凰,聶铎不日也将到金陵。”

“好。”梅長蘇點點頭。

“我會每日來通報進度,有什麽事及時告訴你,你呢,就在蘇宅好生休息。”蕭景琰猶豫一下,湊過去握住他的手,低聲道,“你答應我,沒結案前,不許離開京城。”

“怎麽會。”梅長蘇垂眸,“我會等的。我等這一天,委實等得太久了。”

至九月中,重申過程基本結束。十月初六,內廷司發下三道旨意:其一,昭雪祁王蕭景禹、赤焰軍主帥林燮及牽涉其中的三十一名文武官員之大逆罪名。其二,遷宸妃、祁王及其嫡系子女入皇陵;重設林氏宗祠,恢複例祭供飨;赤焰案幸存者恢複原有之官位,死者優恤。其三,首犯謝玉已死,停究。夏江判大逆罪,處以淩遲。莅陽長公主首告有功,三子特獲恩免。

“……等宗祠完工,我帶你去。”蕭景琰忙了一天,夜間才抽出些許空閑,一坐下腰酸背痛,不免儀态松懈,梅長蘇瞥他一眼,輕聲道,“背。”

“什麽?”

“背。”

蕭景琰道,“累了,歇一會。”幹脆躺倒,麟兒抓着他的手,努力地支起小腿,“哎你瞧,他這是想站起來呢。”

梅長蘇輕輕一笑,不置可否,手指抓着袖口,似在沉思。

蕭景琰逗着麟兒,故作不經意道,“天漸漸冷了,你氣色不差,不過還是小心為上,別胡亂出門,染了風寒就糟了。”

“嗯。”

“案子雖然審結,但……不如明年開春,你再回廊州罷。”

梅長蘇嘆口氣,“景琰,你何時大婚?”

“看禮部的意思。”蕭景琰皺起眉,“随便他們。最近……罷了,不提了。”他抱起兒子,捏住他圓乎乎的下巴揉了揉,“想起來就煩躁,讓我清淨清淨罷。”

注:莅陽長公主大鬧壽宴參考了原着和電視劇。

好啦好啦好啦劇情終于走完了,拜拜,拜拜,拜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