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公子珩有旨,今日罷朝。”
丹陛之上,侍人袖手而立,聲音穿過廊下,融入呼嘯的寒風之中。
丹陛之下,群臣恭敬接旨。
待到侍人離開,氏族們陸續直起身,彼此交換眼神,無一在殿前徘徊,甚至顧不得寒暄,近乎是一路小跑離開晉侯宮。
行出宮門後,衆人登上馬車,催促馬奴快走。
“速行,歸府!”
一聲鈍響,宮門在身後關閉。
聲音落入車上人耳中,不啻于驚雷炸響。
馬奴揮動缰繩,駿馬撒開四蹄,飛速穿過大街小巷。
車行途中,車中氏族推開車窗,發現道路上空空蕩蕩。路旁建築門窗緊閉,道上不見一個行人,冷清異常,好似一座空城。
風過長街,掀起昨夜落下的碎雪。
馬車經過百工坊,昔日的車水馬龍消失無蹤,人潮不見蹤影。唯有緊張氣氛彌漫在空氣中,一派肅殺景象。
前方有腳步聲傳來,伴随着衣甲的摩擦聲,雜沓刺耳。
無需車中人吩咐,馬奴敏捷調轉方向,駕駛車輛進入小巷,避開疾行的隊伍。
小巷狹窄,一次湧入三輛馬車,登時被堵住。一輛馬車的車廂略寬,車軸兩側凸起的木刺抵在夯土牆面,留下兩道清晰的劃痕。
Advertisement
腳步聲越來越近,馬奴壯起膽子探頭望一眼,瞳孔驟然緊縮,持缰的手不自覺收緊,粗大的掌心勒出紅痕。
交錯的長街上,成百上千的私兵從各方湧入,猶如河川入海。私兵各個全副武裝,衣甲鮮明,手中武器閃爍寒光。
“有狐氏的弓兵。”
認出一夥私兵背後的長弓,馬奴喃喃出聲。下一刻打了個激靈,警惕地捂住嘴巴,不敢再發出聲響。
私兵在道路上聚集,整合的隊伍經過巷口,盾甲敲擊聲絡繹不絕。
車內氏族悄無聲息。
他們既不跟從勳舊也不附庸新氏族,徹頭徹尾地中立,多年在夾縫中求生。
仰賴家族勢力不顯,擰成一股繩也無法左右局勢,他們幸運地被雙方冷落,成功避開這場亂局。
吱嘎一聲,車廂門開啓,車內氏族眺望巷外,捕捉到一閃而過的旗幟和戰車,目光微閃,無聲嘆息。
“風起浪湧,勢必要天崩地裂,地動山搖。”
低語緩慢流淌,很快被狂風吞噬,再也無法覓得蹤跡。
聚集的私兵穿城而過,隊伍前方揚起旗幟。有狐氏為首,結盟及附庸家族分在左右。
旗幟獵獵,車輪滾滾,腳步聲重疊,大地為之震顫。
距離晉侯宮百米,另一支大軍出現。
戰車從兩側飛馳而出,甲兵持盾立在車後。值得一提的是隊伍中有大量騎兵,佩戴馬鞍馬镫,無需精湛的騎術就能策馬沖鋒。
三面大旗在隊伍中豎起,左為陶氏,右為雍氏,中部則為智氏。
三駕戰車行至旗下,幾乎同時停住。居中一輛車上,智淵拔出佩劍,劍指敵方統帥,怒喝道:“有狐丹,你要造反?!”
有狐丹眯起雙眼冷笑一聲,不見往日風雅,唯餘陰翳毒辣。
“公子珩膽大包天囚禁君上,國太夫人同其沆瀣一氣。我等為國除害順應天理!”
話落,不給對方駁斥的機會,舉起單臂用力向下一壓。
有狐氏私兵紛紛開弓。
控弦聲中,如雨的箭矢遮天蔽日,呼嘯砸向勳舊私兵。
沒有正式排兵布陣,無需遵從戰場禮儀,雙方皆未擂鼓。
箭雨落下的瞬間,勳舊私兵短暫混亂,很快在號令聲中恢複鎮定,一同挺起盾牌。
撞擊聲不絕于耳,私兵頂住勁矢沖向前,平放尖利的矛戈硬撼對手。
“殺!”
雙方同時下達號令。
近萬私兵厮殺在一起,刀光劍影連成一片,剎那間血肉橫飛,肝髓流野。
近戰無比殘酷,殘肢斷臂滾落地面,殷紅的血飛濺而出,流淌在衆人腳下,頃刻彙聚成一個個淺窪,陸續在寒風中冰凍。
喊殺聲震天,氏族們孤注一擲,戰鬥無比慘烈。
戰鬥中途又有兩支隊伍出現,分別打出鹿氏和費氏旗幟。他們沒有加入戰團,而是繞路馳向晉侯宮。
繼兩家之後,看守城門的賴氏和呂氏接連現身。
有狐達曾疑心他們,設陷阱抓捕兩人。怎料賴白不入圈套,順帶救走呂勇。兩人合力避開追殺,千方百計藏起行跡,令追兵遍尋不着。
計劃落空,有狐達篤定之前猜測,盟友附庸再不可信。
他不得不加急調派人手,倉促間起兵。看似要打林珩一個措手不及,實則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賴白和呂勇出現,意味着有狐氏布置在城門的人手兇多吉少。
有狐達狠狠咬牙,眺望晉侯宮的大門,沒有後退半步。
“牽牛車!”
他下令推出戰車,以青牛牽引,車板上堆滿引火之物。
砰!砰!砰!
連續幾聲脆響,陶罐砸碎在車上,燈油味迅速擴散。
“點火!”
有狐達一聲令下,數支火把飛向柴堆。
火光瞬間燃起,焰舌蹿起兩米。
濃煙滾滾,氣味刺鼻。周圍的私兵快速散開,仍被嗆得連連咳嗽。
柴堆劈啪作響,青牛受到驚吓,雙眼開始充血。
飛竄的火星落在牛背上,刺痛感令青牛發狂。
牽牛的奴隸見勢不妙連忙松手,失去控制的青牛埋頭前沖,不分敵我橫沖直撞,瞬息攪亂戰局。
哞——
智氏私兵殺死狂奔的青牛,瀕死的巨獸發出哀吼,終于趴倒在地。
不等私兵收回短矛,又有三輛牛車被牽出,拉車的青牛更加健壯,拖着燃燒的大車沖向人群。
眼看隊伍被打亂,智淵急召智陵,下令以弩射殺青牛。
“射牛!”
智氏私兵在混亂中集結,紛紛擡起手臂平射,對準發狂的青牛。
箭矢如雨,青牛被紮成刺猬,一時間竟未倒地,而是繼續前沖。龐大的身軀撞倒數名私兵。兩人不幸被頂飛,落地時變成血葫蘆,被鋒利的牛角開膛破肚。
“讓開!”
陶氏私兵悍不畏死,手持大盾撞向青牛。
撼山之力碎裂青牛的脖頸,反向的力道掀飛私兵。青牛轟然倒地,頭顱無力低垂。私兵內髒受損,手臂不自然彎曲,傷勢極重恐難活命。
正面交鋒,沒有任何投機取巧,全靠血肉之軀厮殺。
雙方的死傷數量急劇增加,新氏族更甚。有狐氏卻表現得若無其事,似要拼盡最後一人。
“不對!”
智淵和陶裕同時反應過來,正要抽出兵力護衛晉侯宮,身後突起大火。
狂風呼嘯,助長火勢,熊熊烈焰在宮內燃起。濃煙肆虐,煙柱騰起數米,頂端抵向雲層。
費氏和鹿氏的隊伍并駕齊驅,幾乎同時抵達晉侯宮前。
彼時,公子長和有狐顯率領的隊伍正在撞門。
隊伍中有三駕投石器,做工粗陋,卻成功将油罐和火把投入宮牆後,引燃木制建築。
“撞!”
公子長赤紅着雙眼揮舞佩劍,命令私兵撞開宮門。他之所以有此表現,全因麗夫人的屍體就挂在牆上。
曾經的麗顏盡成枯槁。長發散落遮蓋面頰,衣裙沾染污痕,分明是在雪地中拖拽過的痕跡。
“有狐氏女麗謀害正夫人,絞殺!”
侍人的聲音從牆後傳來,随即有更多屍體吊至牆外,全是參與謀害正夫人的兇手,從妾夫人到婢女,從侍人到宮奴,一個不留。
親眼見到麗夫人的屍體,公子長眦目欲裂。怯懦遲疑一掃而空,只餘下沸騰的殺意。
“林珩,我要殺了你,将你碎屍萬段!”
公子長暴怒吼叫,命令私兵繼續撞門。
投石器粗制濫造,繩索崩裂,三次後就無法使用。然而宮內燃起大火,頃刻難以撲滅。
宮門搖搖欲墜,随時可能倒塌。
千鈞一發之際,費氏和鹿氏及時趕到,同公子長和有狐顯所部戰成一團。彼此人數相當,勢均力敵,一時間難分高下。
突然一聲巨響,緊閉的宮門被撞開。
鹿敏和費毅暗道不好,公子長猙獰狂笑,劍指洞開的宮門正要下令,門內陡然飙出一股箭雨,射得門前私兵人仰馬翻。
轟隆!
天空炸響驚雷,狂風肆虐,席卷古老的城池,吹散濃重的血腥味。
交戰的私兵同時一驚,就見門內行出百名甲士,全部手持硬弓,弓弦拉滿,箭矢寒光懾人。
牆頭傳來聲響,鮮紅的越甲分外醒目。其人手持長弓,控弦的力量絲毫不亞于有狐氏私兵。
砰!
鈍響聲中,黑衣甲士挺起盾牌,下端重重砸向地面,整齊楔入凍結的土層,在宮門前豎起不可逾越的屏障。
甲士身後出現一輛玄車。
黑衣公子站在車上,頭戴玉冠手按佩劍,颌下冠帶鑲嵌珍珠,面容白皙堪比美玉。
車輛行進間,大氅被風揚起,漆黑的雙眼環顧四周,目光森冷尖銳,凝聚濃烈的殺機。
他似同戰場格格不入,全身上下卻彌漫血腥。仿佛一把渴血利刃,專門為殺戮而生。
玄車停住,林珩掃視戰場,鎖定對面車上的林長,冷聲道:“林長,謀逆當誅。”
林長看着他,突然發出一陣狂笑。
“林珩,你囚困父君,勾結國太夫人私通越國,你才是晉國的罪人!殺你是為國除賊,替天行道!”
“殺了他!”
“取林珩首級賞金,賜飨宴美人!”
林長面容猙獰,怒聲咆哮。
看到挂在牆上的麗夫人,他對林珩恨入骨髓,恨不能啖其血肉。
“林珩,逆賊,我必将你碎屍萬段!還有你母,待我為君,定要毀其墳墓滅其祭祀,将她拖出棺材任人踐踏!”
話音未落,破風聲突至,一支利矢迎面襲來。
猝不及防之下,公子長狼狽避開要害,肩膀仍被射中,鮮血染紅衣袖。
“公子!”有狐顯大驚失色。如果林長出了事,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将功虧一篑。
林珩平舉手臂,一言不發扳動機關。
破風聲中,更多弩矢襲向公子長。
與此同時,越甲紛紛開弓,宮門前的甲士也拉開弓弦。箭矢密集落下,有狐氏私兵死傷大片。
“繼續。”
射空箭匣,林珩臉上寒意未消。
他改主意了。
林長不适合絞殺,他該車裂,碾成肉泥。
城內亂成一團,通向晉侯宮的道路上喊殺聲震天,鮮血染紅大地。
突然,城門外傳來巨響,一度壓過天空中的雷鳴。
交戰的雙方同時一震,循聲望去,竟是城門大開,數不清的國人手持刀劍矛戈湧入城內,瞬間吞噬半座城池。
“逐昏君,殺逆賊,擁立公子珩!”
國人的吼聲交織在一起,震撼寰宇,充斥座落在平原上的雄城。
不等衆人回過神來,城內的國人已然群起響應。
緊閉的門窗陸續敞開,手持武器棍棒的城民沖到街上,同湧入的國人彙合,吶喊着沖散交戰的氏族,将兇悍無比的私兵踩在腳下,一路沖向晉侯宮。
“國君無道,驅逐昏君!”
“殺賊,誅叛逆!”
“擁立公子珩!”
國人的憤怒彙成洪流,吶喊聲驚天動地。
新氏族魂飛魄散,頓知大勢已去。私兵不得不設法自保,避免被人群踩踏而死。
勳舊震撼不已,在人潮中恍如孤舟。
智淵和陶裕心情複雜。多日的困惑終得以解開,答案卻令他們膽寒心驚。
“公子珩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狠絕果斷更勝先君。”
宮門前,林珩望見席卷城池的國人,牽起一抹淺笑。
有狐顯和林長卻面如土色。
隊伍中的陶榮認出林珩,見到他對面的林長,推斷出後者身份,立即振臂高呼:“駕戰車黑袍者公子長,勾結逆賊妄圖竊位,抓住他!”
聞言,公子長驚駭欲絕。
他欲駕車逃走,奈何四面八方都是人群,根本無路可逃。
國人包圍戰車,蒲扇般的大掌抓住林長的衣袖和腰帶,強行将他拽下車,當場拳腳相加。
有狐顯也未能逃脫,在國人的圍堵中頭破血流,只餘下半條命。
“拜見公子珩!”
壬章和陶榮帶頭參拜,國人們發出興奮的歡呼聲。
“逐昏君!”
“擁立公子珩!”
人群中發出吼聲,衆人紛紛響應,輕松拆掉豎立的盾牌,潮水一般湧入宮內,直撲晉侯所在的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