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肅軍西征

肅軍西征

次日清晨,岳飛喊着書生及岳英,準備前往軍營,這時忽聽一人喊道:“哥,我已經準備好了,咱們什麽時候出發?”岳飛循聲望去,見到來人後笑道:“好,這便出發,來,我給你介紹一人。”

岳英忙搶上前去道:“二哥,你怎麽才來,都等你半天了。”

來人正是岳飛之弟,岳英二哥岳翻。

岳飛随後将岳翻與書生相互介紹,岳翻拱手道:“林少俠的威名,早就聽阿英說過,今日得見尊容,三生有幸!”書生忙客氣道:“岳二哥,休要聽英妹胡說,只是一介平民哪來威名。”

正在四人談話間,忽地門外傳來一聲長嘯:“聖旨到”,四人趕忙迎出府門,跪地接旨,那前來傳旨的公公展開手中聖旨朗聲道:“卿盛秋之際,提兵按邊,風霜已寒,征馭良苦。如是別有事宜,可密奏來。朝廷以淮西軍叛之後,每加過慮。長江上流一帶,緩急之際,全藉卿軍照管。可戒饬所留軍馬,訓練整齊,常若寇至,蕲陽、江州兩處水軍,亦宜遣發。如卿體國,豈待多言。付岳飛。”岳飛叩首道:“臣領旨謝恩。”說罷起身恭敬地雙手接過聖旨。

那前來傳旨的公公将聖旨遞給岳飛後道:“岳将軍,此乃皇上親筆手書,足見對你的重視啊,還望将軍一切以國家大事為重。”岳飛笑道:“承蒙皇上信賴,也多謝劉公公關照,末将定不負聖上所托。”劉公公道:“岳将軍不必客氣,咱家這便回去複命了。”岳飛道:“恭送劉公公。”劉公公轉身快步離開岳府。

岳飛轉頭向書生道:“賢弟,皇上聖旨已到,咱們明日就可出發了,你今日先随我去軍營走一趟,為兄要調度軍馬。”書生應聲道:“好,小弟聽命便是。”岳飛點了點頭向府外走去。

岳飛來到軍營登上校場點将臺,大聲道:“擂鼓聚将。”身旁一士兵拿起鼓錘,咚咚咚地敲起鼓來。

軍中軍令嚴厲,只得片刻點将臺下已站滿将士。臺下衆将已齊,岳飛走上前朗聲道:“今長江上流賊寇聚集,擁兵自重,禍亂地方,百姓苦不堪言,本将奉聖上之命前往剿滅,衆将聽令。”臺下衆将齊聲高呼:“是。”岳飛取出一兵符接着道:“張憲将軍,本将與你五千兵馬做先鋒,明日起程直奔賀州。”說罷将兵符擲于臺下,張憲上前一步拱手道:“末将領命。”并拾起兵符轉身而去。

岳飛又道:“王經将軍,本将與你一千兵馬,負責糧草押運,明日備糧,後日啓程。”說着又擲一兵符。王經上前一步拱手道:“末将領命。”亦拾起兵符轉身而去。

岳飛又道:“岳翻,命你為前軍副統帥,本将明日再與你一位武将,與你共同前去剿滅賊寇。”說着又擲一兵符,岳翻上前道:“末将領命。”拾起兵符轉身而去。

岳飛接着道:“其餘衆将随本将坐鎮中軍,明日午時出發。”臺下衆将齊拱手道:“是。”岳飛點将完畢,攜手書生往軍營将軍帳中而去。

書生随岳飛來到将軍營,岳飛引着書生來到張憲與岳翻身旁,向着二人引薦道:“張将軍、岳将軍,這位便是我昨日提起的武将,也是我的結義兄弟林書生。”然又轉向書生道:“兄弟,這位是張憲将軍。這位是我弟弟岳翻将軍,方才已經見過了。”張憲乃一軍中猛将,并不曉得江湖禮儀,只道是書生乃是他手下副将,官職比他低,便未行任何禮,但卻極和善地笑道:“林将軍果然氣度不凡,岳将軍結得好兄弟,自此我們岳家軍更強一節。”

書生這一年來見過不少武林英雄、江湖好漢卻極其熟悉江湖禮儀,但卻不曉得軍中禮節。向張憲一拱手道:“久聞張将軍威名,小弟這邊有禮了。”書生這一禮實拜得張憲有些不知所措,大笑道:“哈哈哈哈,果然是江湖中人,不必客氣了,咱們都是自家人,今日西征還要仰仗林将……”張憲正欲稱呼他為林将軍,可轉念一想,這實是岳飛給他找得好幫手,應是武林好漢,還算不得将軍,話未說完便即改口道:“還要仰仗林少俠。”書生卻對此稱呼極為習慣受用,便道:“張将軍哪裏話,小弟定不辱使命。”

這時跑進帳來一人,哈哈大笑,聲如洪鐘道:“大哥,怎麽?不給小弟介紹介紹嗎?之前終南山一行,未及跟盟主大人相識,今日我必須好好認識認識。”營中衆人轉頭望去,來人正是牛臯。

岳飛笑道:“哈哈,倒是我的錯,把牛兄弟給忘了,來來來,這次西征,咱們可是要一起上陣殺敵的,賢弟,這位是為兄的發小,牛臯,牛兄弟,你們應該見過的。”

書生忙迎上前去道:“牛二哥,在下林書生有禮了,牛二哥大名英妹也跟我提起過,終南山上見過的。”牛臯為人豪爽直率,說起話來也聲大如雷,但自幼與岳飛一起長大,後來又一起從軍,這軍中禮儀卻一絲不敢懈怠,忙正身向書生行了一禮道:“哈哈,盟主大人客氣了,今後還要盟主大人多多提攜啊。”

書生見牛臯行如此大禮,忙回禮道:“牛二哥,折煞小弟了,小弟未有從軍經驗,要說提攜,小弟還要麻煩牛二哥了。”

岳飛見二人如此客套,笑着道:“好啦,你二人不必再客套了,如此多見外啊。”

說完,營中衆人均哈哈大笑起來。

笑畢,岳飛安排張憲、岳翻等人盡快肅軍,整裝待發,并給書生取了一套軍裝。

次日,岳飛帶着書生一早便來到前鋒營将軍張憲處報道。

張憲道:“哈哈,好,林少俠,換上軍裝,咱們這便啓程。”岳飛道:“張将軍,我義弟,還望你多多照顧,他是江湖中人,非軍中之人,于軍中的規據禮法并不了解,還須你多多指教。”張憲笑道:“岳将軍放心,一切有末将打理。”岳飛笑道:“好,那我便放心了。我還有要事處理,這便先走了。”張憲拱手:“恭送将軍。”岳飛還禮而去。

張憲送走岳飛後,轉身拍了拍書生肩頭,微笑道:“林兄弟,去換裝吧,咱們這便啓程。”書生應聲道:“是,張将軍。”張憲道:“林兄弟,我們岳家軍平時稱呼不必拘謹,你便喚我張大哥也成。”書生道:“是,張大哥。”

張憲望着穿上铠甲的書生道:“林兄弟,這铠甲一穿立時便有将軍風範了,哈哈。”書生道:“張大哥,莫要取笑小弟了,小弟一介草民,此次只願為一馬前卒沖鋒獻陣而已。”張憲道:“林兄弟,切莫妄自菲薄,以兄弟武功,便是一将軍職位,也是足可勝任的。”書生道:“小弟不懂軍事兵法,豈敢拿衆人的性命開玩笑。”張憲思忖片刻道:“岳将軍果然獨具慧眼啊,林兄弟目光長遠,所言不錯,倘若不懂兵法,的确會給将士們帶來無妄之災,不過,沒關系,慢慢來,以兄弟才智相信将來定可勝任。”書生道:“那要仰仗張大哥多多教導了。”張憲拱手:“客氣客氣,好啦,咱們整軍啓程吧。”

張憲帶領前鋒軍浩浩蕩蕩地向西進發,書生騎馬在張憲身後而行。行得約莫半月有餘來到全州城。

将軍營中張憲與衆将商議對策。張憲道:“衆位将軍,眼下桂州被圍,我等身為先鋒部隊,應急速将大軍推進到桂州城下,岳将軍大軍不日即到,不可将大軍停滞在此,衆位将軍,不知可有良策?”此時岳翻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道:“張将軍,以末将之見,我軍若要急速将大軍推進至桂州城下,必經荔浦縣處的莫邪關,而這莫邪關由曹成愛将楊再興親自把守,若想攻破此關必須一能人将楊再興打敗,方有可能破關。”

張憲點了點頭道:“岳副将之見與本将不謀而合,只是這莫邪關落于天險,易守難攻,加上楊再興這厮守關,怕是輕易不得通過啊。”

這時站起一名将軍,只見此人身高七尺,濃眉闊目,道:“将軍,什麽楊再興,楊再沒,區區一幫匪寇,豈能與我們岳家軍相提并論,末将不才,願領兵前往捉拿楊再興。”張憲道:“哦,是韓将軍啊,并非本将小瞧于你,只是這楊再興乃我大宋名門楊家将的後人,手中一柄虎頭亮銀槍端得是厲害至極,一套楊家槍法也另敵人聞風喪膽。此戰本将要一舉拿下,不容有失,韓将軍可敢立下軍令狀誓能拿下此賊?”

這人原是岳飛帳下岳家軍一名将軍,官職在張憲之下,名喚韓順夫,武藝算得上是上乘,只是跟楊再興比起來,還差些火候,聽得張憲要一戰定乾坤,并要立下軍令狀,也在擔心自己武藝不濟,拿不下楊再興,贻誤戰機,便忿忿地坐下了。

營中衆人先前均與楊再興交過手,都自知不是這楊再興的對手,一時間無人敢搶這軍令狀,正在衆人一籌莫展之際,書生站起身來拱手道:“張将軍,可否讓在下一試。”張憲望向書生,忽然眼前一亮,大喜道:“妙極、妙極,倒忘了林兄弟,以林兄弟的武藝相信定可擒住那楊再興,好,這事便有着落了。”說完張憲走到地圖前朗聲道:“明日我等便南下,離莫邪關三十裏處安營,林兄弟着你帶領五百兵馬前去莫邪關北門叫陣,韓将軍帶領五百兵馬繞至西門外二十裏處埋伏,此處山道狹窄正可用兵,若林兄弟拿下莫邪關,楊再興必會帶兵自西門逃出,投奔曹成,不過楊再興非魯莽之輩,深谙用兵之道,即便是逃,也必會分批而逃,韓将軍,你待逃出兩波後再行掩殺。”那韓将軍拱手道:“得令。”

書生道:“張将軍,在下有事禀告,在下乃一介武夫,實不敢帶兵,還請将軍收回成命。”張憲思索片刻道:“好,既如此那便由岳翻将軍帶兵,由林兄弟為部将前去叫陣,務必一陣拿下。”

岳翻與書生齊拱手道:“謹遵将軍令。”張憲行完軍令,走到書生前道:“林兄弟,這次便看你的了。”書生道:“張大哥,放心,在下定不辱使命。”張憲笑道:“好。”轉而大聲道:“兄弟們,成敗在此一舉,那楊再興雖然武功卓絕,但也自命不凡,若我們能一舉拿下莫邪關,便在莫邪關內犒賞衆将士。”帳中衆将大喜,齊聲歡呼。

次日大軍即來到莫邪關北邊三十裏處安營。岳翻對書生道:“林兄弟,走,咱們去會一會那楊再興。”說着二人拉馬帶兵向莫邪關奔去。

時值初秋,風高氣爽,岳翻帶領先頭部隊打頭陣,立于莫邪關之下,只見這莫邪關座落于山道之間,高牆壁壘,上豎大旗寫着“楊”字,迎風飛揚。

岳翻也贊嘆這莫邪關的天險,心道若不是這天險,怕是十個楊再興也不敢說一人當關,萬夫莫開。

既來之,則必勝之,岳翻定了定神,提起手中花槍向關上一指,大聲喝道:“楊再興逆賊,大宋待爾等不薄,豈料爾等卻聚衆叛亂,欺君造反,今日我大軍到此,快快獻關投降,若等爺爺破關,定教你玉石俱焚。”

關上士兵聽見有人叫陣,向關下一瞧,喊話之人左右兩面大旗,左面大旗上書張字,右面大旗上書岳字。猜想統軍将領便是岳飛手下愛将張憲,而前來叫陣的應是岳飛之弟岳翻,便急喚楊再興,片刻一漢子上得城頭向下一望,大叫道:“是哪路野賊前來叫關?”

書生與岳翻向那人瞧去,只見這漢子中等身材,身高八尺,雙目凹陷,濃眉高鼻,透出一股飒氣,岳翻認得此人便是楊再興。岳翻開口道:“楊再興,大宋待你不薄,何故做出此違背忠義之舉,聚衆謀反?今日岳家軍奉皇命到此,還不快速速獻城投降。”

楊再興大怒道:“黃口小兒,楊爺爺的名諱豈是你可亂叫的?你想罵便罵吧,楊爺爺自在關上瞧着你,你就是罵到天黑再罵到天亮,你爺爺我也不會下關跟你一戰的,你願罵便罵吧。”

岳翻見楊再興并未中他激将之法,便即又破口大罵:“無膽匪類,既領兵守關,你只在關上拒不出戰,是何道理?你就這點膽量嗎?看來你是怕了我了,若是怕了我,不敢下關來戰,便速速投降罷。”

楊再興笑道:“任你再罵,我只守關,你等小兒,不足以與我一戰,快叫你家岳飛來,興許爺爺還有興致一戰。”岳翻氣道:“聽聞楊再興槍法出衆,看來見面不如聞名,連一戰的膽量也沒有,快回家種地吧。”

楊再興接着道:“黃口小兒,休要在此猖狂,爺爺沒空理你,快叫你家岳飛來。”岳翻見如何叫罵這楊再興也不會出戰,便大喊道:“給我罵,給我罵,我看這楊再興能忍到什麽時候。”衆軍一聽齊聲叫罵:“無膽匪人楊再興,浪得虛名不敢戰,無膽匪人楊再興,浪得虛名不敢戰……”

楊再興聽關下衆軍齊聲喝罵,也不生氣,朗聲道:“哈哈哈哈,關下當是岳翻吧,只這點伎倆嗎?除了會罵兩句,就沒有別的本事了嗎?”

岳翻罵道:“只要你不出戰,我就一直罵,罵到你出戰為止,我就不信,你罵不出你來。”說完轉頭向身後衆軍喝道:“給我罵,什麽難聽罵什麽,給我使勁罵。”

楊再興大笑道:“好,你們盡管罵,來人,上酒菜,本将就在這關上喝酒吃菜,看他們能罵到什麽時候。”

半柱香時分,酒菜便擺滿一桌,楊再興兀自喝酒吃菜并不理會關下衆人叫罵。

約有一個時辰,關下衆軍已罵得口幹舌燥,已然罵不出聲來,岳翻在關下見楊再興吃酒吃肉,  不亦樂乎,不為所動,便氣道:“媽的,這賊厮倒也能忍得住,如此辱罵于他,仍不為所動。”

書生此時見這莫邪關雖高牆壁壘,比起城牆還是矮了一些,想必還有法子可施。想了想道:“岳将軍,何不讓我試試。”岳翻一怔問道:“林兄弟有辦法讓此賊出戰?”

書生道:“我觀這莫邪關也并不很高,在下想到可以弓箭一試。”岳翻道:“無計可施啊,此處離關上足有近一裏,怕是跟本夠不到楊再興那厮。”書生想了想道:“可否與我一幅弓箭,讓在下試一試?”

岳翻一聽大叫道:“來人,給林兄弟一幅弓箭。”話音一落,便有人遞上一幅長弓道:“林将軍,用這幅長弓。”

書生接過弓箭,搭弓描準楊再興,使出渾身力氣,将弓拉滿,衆人只聽得那長弓已被書生拉得吱吱作響,岳翻見書生并非粗壯大漢,竟能将長弓拉滿,着實一驚。

便在此時,只見書生一松手,那柄羽箭嗖的一聲便如閃電般向楊再興飛去,楊再興正在關上把酒言歡,呼覺關下一陣風襲來,大驚,憑着感覺将頭一側,那羽箭擦着面頰而過,正身後柱梁之上。

楊再興再回頭望向書生,大起驚異之色,心道好生厲害的臂力,竟能在一裏之外将箭射上來,并且力道也未減弱半分,岳飛帳下除了岳飛外,應當無此能人,站起身來向關下大聲喝道:“是何人放冷箭偷襲本将?”

書生勒馬向前一步大聲道:“岳将軍帳下馬弓手,前來叫陣,不知楊将軍可否下關與在下一戰?”楊再興見這年輕人氣度不凡,這一箭也讓楊再興佩服,心中一癢,這年輕人武功看來不弱,倒要領教領教,轉身下關。

不多時,關門大開,楊再興當先策馬而出,身後衆軍魚貫而出,楊再興勒馬大喝:“小将軍,可否通名?本将軍不與無名之輩交手。”

書生道:“岳翻将軍帳下馬弓手林書生,前來領教楊将軍高招。”楊再興道:“好一個林書生,方才那箭是你射的?”書生回道:“正是。”楊再興笑道:“當真是人不可貌相,看你并非身寬體壯之人,想不到這射箭的力道卻是不弱。”書生回道:“習武之人不以身材論高低,想必楊将軍也是知道的。”

楊再興一生戎馬,從未遇見過如此令自己興奮之人,大喜道:“好,人道是知己難尋,然這實力相當的對手也是難尋的,來,你我痛痛快快地大戰三百回合。”

話音未落,楊再興便提馬向書生奔來,手中一柄虎頭亮銀槍閃着耀眼的光芒。書生抽出背後天罡玄鐵也提馬上前。楊再興一瞧這人居然使用一柄長劍,心下大奇,這上陣殺敵竟然用短兵刃,這豈不是吃虧?

這馬上戰一般用類似于長矛、長槍、長斧、戟的長兵刃,一來相接時,一寸長代表一寸強,二來亦可在相接時占得先機。楊再興奇怪這年輕人為何會在馬上使用短兵刃。當然也不是所有騎兵都慣用長兵刃,似漢末時期的蜀漢昭烈帝用的便是雌雄雙股劍,隋末年,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站時,手下大将程咬金使得是一對板斧。

楊再興并不知道這林書生乃是江湖中人,而非南征北戰的将軍,是以奇怪書生為何使用短兵刃武器,而臨兵鬥者,皆全力應戰,手中虎頭槍一提直向書生刺去。書生見楊再興這槍不似武林招數般花樣繁多,而是簡單明了直取要害,只眨眼功夫,槍尖已到眼前,急提劍相迎,叮得一聲二人短兵相接,一招後不分勝負。

二人回身勒馬再次相向奔來,楊再興此次卻不再挺槍直刺,而是一直将槍背負在身後,直策馬向書生急馳而來,就在此時,楊再興大喝一聲:“看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