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浮屠2

第9章 浮屠2

你在挑戰我出劍的速度

智門寺佛塔着起了火。有人将供佛的香油倒在通向佛塔第六層的臺階上,引燃了燈油。滔天的火焰攔住了奉玄和佛子的路。

大前朝鳥發山佛門在主持修建智門寺佛塔前,考慮到了失火問題,因此修建時不用一樁一木,只用磚石,建成後的佛塔果然全然不懼火焰。長阿含雲:“佛在魔竭國毗陀山中,入火焰三昧”,佛祖為降伏毒龍曾出入猛火——如果不敢經受如幻焰火,區區佛塔又怎敢承受佛頂骨舍利。

奉玄和佛子上塔時打開了通向佛塔外臺的木門,黯淡的日光照進塔中,冷風也穿塔而過。燈油漸漸耗盡,再大的火焰也只能熄滅下去,被風吹冷。

兩個人提着劍走了上去。

奉玄走在佛子前面。佛子既然名叫“佛子”,自然和佛門有緣,在供奉有佛頂骨舍利的佛塔中,奉玄不願意讓佛子的劍先染上血。

埋伏在樓梯盡頭的死囚忽然沖出,手中拿着一把柴刀狠狠劈向走在前面的奉玄,奉玄提劍格擋,刻意劍極其鋒利,普通的柴刀砍過劍身,自身崩壞了一塊。刀劍相撞間,奉玄的劍鋒已經懸在了對方的喉結下。

奉玄問他:“你殺過人?”

那死囚異常硬氣,哈哈冷笑,道:“殺人算什麽,老子想殺幾個就殺幾個,螞蟻的命只能由着老子捏死!”

“我不曾殺過活人。”奉玄忽然提劍,一劍削下了對方握刀的胳膊,“你再擋路,就會是死在我劍下第一個活人。”

對方捂臂慘叫,面色一片驚惶,奉玄用劍抵在他身後,讓他走在前面,和佛子順着佛塔一路左轉,走向通向第七層的臺階。

還有三個死囚。

佛塔第七層站着七個男人,有老有少,不聲不響看向走過來的奉玄三人。不知有幾個死囚混在其中,三個、兩個、一個……或者一個都沒有。

開塔門的漢子曾說,他因孩子被困在塔頂,不得已下樓開塔。如今站着的七個男人中,大概也有人的親人在死囚手中。死囚不肯把兵器給他們,只藏在中間,作出一套障眼法。

被奉玄的劍指着後心的死囚臉色慘白,冷汗已經濕透了他的衣服。奉玄問他:“說說,哪個是你的兄弟。”對方回頭惡狠狠地瞪了奉玄一眼。

Advertisement

佛子忽然将劍橫在了對方的脖頸上,微微使力,劃出一道血跡,他說:“你講義氣,不知你的兄弟像不像你。”說完看向七個男人,“來認你們的兄弟,敢認下他的,我絕不出劍——我也擔保,我的友人不會出劍。”

七個男人中,有一人咬緊了牙,他的臉色變了又變,出手如電,攬過身旁的一個男人,掏出一把菜刀,威脅道:“放開他,放我們下去,否則我就大開殺戒!”

已經認出了三個死囚,還剩兩個。

塔上突然傳來尖叫聲和孩子的哭聲,一個女人尖利的聲音傳了下來,“啊!!不要動手,俠士,不要動手。”一聲悶響後,塔上沒了動靜。

對峙之間,手中拿着刀的死囚說:“你放我和我兄弟下去,否則,樓上的人會一個接一個被殺死。你們想救人,呵,最後只能救一屋子死人。”

奉玄高聲道:“好,我們放過你。”

就在奉玄說話時,一個高大的漢子暴喝一聲,突然從死囚身後掐住了他的脖子,那死囚立刻拿刀向後胡亂劈砍,砍得對方身上鮮血直流,對方卻依舊不放手,疼得面目猙獰仍然下死力狠狠掐着他。

變故突生,周圍的幾個男人害怕揮舞的菜刀不敢靠近,佛子擡起手,手中的劍直直沒入死囚的心口,結束了對方的性命,他轉頭對奉玄說:“快上塔。”

二人狂奔上塔,佛塔第八層堆了一地佛幔,火星閃現,大火瞬間燃了起來。奉玄捂住口鼻,忽然察覺身後有刀風,反手後刺,一劍反殺了對方。

智門寺中沒有木質佛像,只燒佛幔,火光很快就弱了下去。佛子背着的劍似乎也有避火之效,他走在前面,火焰一時片刻不敢侵犯,暫時燒不到他身上,于是他在前奉玄在後,兩人用劍劈開燃燒的佛幔,冒着灼燒之氣走到通向第九層樓梯前。隔着火光,奉玄看見樓上站了一個男人。

那個男人說:“你們不必上來。現在轉身就走,離開佛塔。我活着,塔裏的人也可一起活着。”

奉玄問:“如果我要上去呢?”

“要死一起死,我在地上和所有人的身上都澆了油,大家同年同月同死。”

在奉玄引對方說話時,佛子通過聲音找準對方的位置,不顧火焚之感,一步一步踏上臺階。

對方看到佛子上來,大喝道:“不許再走!你再往前,我就點了第九層!”

佛子說:“你想挑戰我出劍的速度。”

“你是誰!”

“你沒有資格問我的名,但是你可以向我問路。”

“什麽路?”

佛子一字一頓地說:“黃、泉、路。”

話音未落之時,他手中的劍已經揮出,牢牢插在了對方的額間。

佛子和奉玄上到了佛塔第九層,佛子彎下身子拔出寶劍。最後一個死囚死相慘烈,他伸出手後,忽然看到死囚附近躺着的女屍,女屍的體溫尚未轉涼,于是轉而先為女屍合上了雙目。

佛塔第九層的空間不大。奉玄和佛子看到了生者,兩人挑開被綁着的人身上的繩子,佛塔第七層的幾個男人也跑了上來,找到自己的妻子兒女,替他們拿下塞嘴的破布,解開束縛。

除了死囚和一個看守死囚的開門漢子外,塔裏有五個活着的男人、六個活着的女人和三個孩子。

塔中本來湧入了四十一人。死傷之後,只剩下十七個人。

十幾個得救的人跪倒在地,低頭就拜。奉玄和佛子将他們扶了起來。奉玄安撫過人群,請他們看住未死的死囚,去佛塔下層稍作休息。他想走到外臺,察看全城情況。

佛子擦淨手中的劍收回劍鞘中。奉玄想起佛子曾對開塔門的人許諾,說自己會這把用劍替對方報仇,于是問:“佛子友人,你手中的劍可有名字?”

“有。”佛子說:“殺生,取‘一殺多生’之意。”

一殺多生。

佛子手中的劍本來是一把佛劍,由犯下佛門五逆、戾氣極重的罪劍“出佛身血”重鑄而成。當這把劍被佛子的老師命名為“殺生”交給佛子後,它便不再是長供佛前的道劍,而是一把以殺止殺的殺劍。

佛子說要用殺生劍為開塔門的漢子報仇,就會用殺生劍替對方報仇。

他告訴奉玄:“另一把劍叫‘春冰’,是自戒殺心的道劍,取自《劍說》。”

劍乃兵器,兵器,殺人之器也,持之不祥;故君子持劍,必以仁戒殺,以慈止殺,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小心為上。

殺生春冰,劍如其名,奉玄說:“真是很好的名字。”

佛子問:“你的劍也很鋒利,它叫什麽?”

奉玄答道:“刻意。‘刻意尚行,離世異俗’。”

砥砺心知,磨練修行。離世異俗,不過是自況而已——奉玄小時候被養在深宮,後來長住山中,正是離世異俗之人。

佛子說:“也是很好的名字。”

寶劍如命,劍道證心。奉玄尚且不知道佛子的真名,兩人之間卻交換過了劍名和劍名含義。交換劍名或許尋常,交換劍名含義卻隐含對對方德行的認同,往往是結下同心同道之友的開端。道相同心相通,同心同道之友,即是好友。

奉玄推開了佛塔第九層通向外臺的門。門外露出一片陰沉的天空,烏雲仿佛壓在頭頂上,讓人以為舉手就能觸摸到。寒風自外吹來,吹動奉玄的發絲,将他與佛子的衣袍吹得獵獵作響。

作者有話說:

一殺多生:殺一人而救多人,可見法相宗的重要著作《瑜伽師地論》。為使彼惡人不受地獄之苦報,及救多數衆生生命,以善心、無記心,或憐愍心殺害其命,寧可自己堕地獄,不令彼受無間苦。

①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尚書·周書·君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