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韋衡1
第20章 韋衡1
灰頭發的韋衡
三年前,奉玄在堂庭山上前見過韋衡一面,他那時不知道韋衡到底是誰,只記得韋衡養了一條狗,有一頭銀灰色的頭發。那一年韋衡不過二十一歲,頭發已經變成了銀灰色。
韋衡是一個将軍,官階不如韋德音高,同時,他也是韋德音的外甥。乾佑初年,室韋南下作亂,入侵盧州,韋衡在室韋之亂中随着姨母奪回十一座屍疫之城、驅逐室韋五部,孤身殺入室韋宮毗羅部割下了宮毗羅王的首級,立下累累軍功,與姨母一時被稱為“二韋”。宰相曹邁曾說:“盧州有小韋将軍,可保三年太平;有大韋将軍,可保十年太平;有大小二韋,可以二十年無憂。”
奉玄見到韋衡那一年,應當是乾佑三年。那年室韋之亂初平,韋将軍身受重傷,室韋遺部珊底羅部買通了在盧州龍海鎮軍府煎藥的僮仆,想要毒死韋将軍,不料韋衡為了保護姨母的安全,每次在姨母喝藥之前都親自嘗藥,試出了劇毒。
韋衡中毒後,三天之間,一頭黑發變成了銀灰色。韋将軍為了救下外甥,不顧朝廷禁令星夜南下,到堂庭山隐機觀為韋衡求藥。隐微藥師的師父雪岩藥師随韋将軍下了山,帶回了奄奄一息的韋衡。
韋衡愛開玩笑。他去堂庭山養病時,在路上撿了一條快要餓死的狗,洗幹淨之後發現那條狗的毛色與他變成銀灰色的發色相似,于是就給狗取名叫“韋衡”,讓“韋衡”每天陪着自己。
韋衡說話時,十句之內一定會提起他的姨母。他說他的姨母從死裏救了他兩次:這次如果不是他姨母向隐機觀求救,他應當已經死了;他十四歲那年也是這樣,如果他沒有遇到他姨母,那年他就應當死了。
十四歲之前,韋衡一直與母親跟随着室韋伐折羅部生活在蒼茫草原之上,他只有母親,沒見過姨母,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
室韋共有十一部,韋衡十四歲那年,室韋十一部第一次聯合,嘗試着從朔州南下進攻中原,被戍守朔州的太叔仁将軍帶兵驅逐出四百餘裏。不過三個月,室韋十一部的聯合解散,室韋分裂為西三部與東八部,西三部向許朝稱臣,包括伐折羅部在內的室韋八部不肯歸順,繼承“室韋”之名向東遷移,遷到了盧州附近。
當時盧州的鎮軍首領得知室韋東遷,為了向朝廷請功,派副将出關追殺室韋八部。室韋八部中,伐折羅部只是一個三萬人的小部,部中多是婦孺,因為經常與許朝有牛馬生意往來,財貨豐厚。聯合南下失敗後,伐折羅部本來也想歸順許朝,然而一直被強勢的宮毗羅部挾持,被迫一起東遷。
宮毗羅部得知盧州鎮軍出兵的消息後洗劫了伐折羅部,連夜逃跑了。伐折羅部派出兩位使者去與軍隊商談,希望能夠歸順。盧州鎮軍副将貪圖伐折羅部的財貨,私下要伐折羅部拿出黃金一千兩。使者告知副将伐折羅部被宮毗羅部洗劫,拿不出黃金,副将怕索賄之事敗露,決定先殺後奏,立刻下令出兵屠殺伐折羅部。
那時韋德音将軍還不是将軍,她才二十六歲,憑着一杆銀槍硬生生自軍中的無名文官升到了校尉。她接到殺死使者屠殺伐折羅部的軍令,察覺事出蹊跷,立刻帶上使者奔馳入關,去向鎮軍首領上報。不料副将索賄出自鎮軍首領的授意,鎮軍首領當場扣押了韋校尉。
韋校尉告訴鎮軍首領使者有兩人,除她與一位使者入關之外,她另派出一支軍隊帶着另一位使者從草原西行,向朔州太叔将軍傳報伐折羅部求和的消息。鎮軍首領為了脫罪,将索賄之事全部推到副将身上,以向朝廷請封韋校尉為女将為交換,要求韋校尉隐去此事,同時下令停兵。
韋校尉得了停兵令,要了一隊人馬飛馳出關趕回草原,然而她終究來得晚了一步。屠殺已經過半,殺戮過于慘烈,老弱婦孺的血将流水染成了紅色,草中散落着斷肢碎肉。副将為了炫耀軍功,壘起高大的京觀,韋衡暈過去時也被疊進了死人堆裏,母親就死在他的身側。
秋氣悲涼,衰草連天,成群的烏鴉在天上盤旋,等待着啄食京觀中的腐肉。韋校尉下令拆毀京觀,為室韋人收屍。士兵擡起一層一層的屍體,粘稠的黑血和心腸肝肺流了一地,只剩下半口氣的韋衡從腐臭的屍群中爬了出來,絆倒了一個擡屍的士兵。有人惡狠狠地踹了他一腳,他不覺得疼,也流不出淚,他早已疼得麻木,眼淚也早已流幹了。
Advertisement
趴在黑血之中,他看見來來往往的許朝士兵裏走來一個清瘦的女子,手持銀槍,穿着一身銀白戎裝,她長得有些像他的母親……室韋人的屍體在一旁燃燒,母親的屍體被人搬走,也将消失在大火之中。
十四歲的韋衡哭不出聲音,嗓音嘶啞喊不出“母親”。一雙幹淨的手不嫌髒臭捂住了他的眼睛。韋衡聽得懂許朝官話,他聽見捂住他的眼睛的人說了一句:“別看。”
室韋人與許人的身形長相沒有太大的不同,唯獨眼睛十分獨特——室韋人自稱鵬鳥後裔,族中男性的眼瞳天生帶有一圈極細的金絲。韋衡的眼瞳裏沒有金絲,他揮開捂住他的眼睛的手,眼中流出兩道血淚,向着母親的屍體爬過去。
他身後的人為他的母親合上了雙目,握緊了拳,對他說:“別怕……我是你姨母。”
在屍山之前,韋衡死了一次,閻王不肯收他,卻收走了他最愛的母親。他不知自己算幸運還是不幸,就這樣遇見了自己的姨母——但是他第一次看見他姨母時就知道,他姨母勝得過所有的男人,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她。
伐折羅部三萬人只剩下三千人,這三千人改稱“伐折羅人”,或自願或被迫歸順了許朝,遷入了關內。韋衡恢複了許人身份,改姓姨母的“韋”,取室韋名“彌企衡”中的“衡”為名,以“韋衡”這個名字随姨母留在了軍中,由姨母教導識字習武。韋德音在伐折羅部滅部一事後升任副将,軍中士兵懼怕韋德音的身份和她手中那柄銀槍,沒有人敢直接對着韋衡指點他的出身。
五年後,許朝壽安皇太女薨逝,餘下的室韋七部趁機再次聯合南下,自盧州徑直攻入關內,勢如破竹。為了報當年血仇,室韋人連屠大許邊關十一座城鎮。為了羞辱許人,室韋人屠城後皆不收屍,也不許活着的許人收屍,不久後,屍疫自曝屍多日的圍城中爆發。原盧州鎮軍首領染疫身死,韋副将軍升任盧州鎮軍首領将軍,韋衡憑着軍功一步步升任副将。
室韋之亂一共亂了三年。三年之間,韋德音将軍一面遏制屍疫,一面帶兵驅逐室韋人,嘔心瀝血,終于重新守住了盧州。
在室韋之亂結束這一年,韋衡變成了灰頭發的韋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