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魍魉1

第32章 魍魉1

你到底幫誰!

佛子有一位師弟,姓賀名叫蘭奢,這師弟與他同歲,不是他老師的學生,而是他師叔的學生。

佛子的師叔是高宗朝紹德元年北上的南朝宗室,父親本是南沈的南海郡王。南朝發生頤康之亂,太子弑父、皇弟殺兄,佛子的師叔一家風餐露宿,逃命一般北上,投靠了許朝,被許朝奉為上賓。朝為榮華,夕為憔悴,福不盈眦,禍溢于世①——佛子的師叔那時雖然只有十三歲,卻看透了功名利祿的虛幻,來到北地就遁入了佛門。

佛子不是佛門的人,不叫法相上師“師父”,只叫“老師”;他的師弟賀蘭奢也不曾皈依,只是自小寄養在岐山佛門的孩子,後來認佛子的師叔做了老師。佛子的師弟和他的師叔都是命途多舛之人,他的師弟本來姓賀蘭,是前懷州刺史賀蘭松如的幼子,家族因為隆正十年的廣平王謀反一事遭受了滅族之災。

十五年前,廣平王謀反,謀反之初拉攏妻弟懷州刺史賀蘭松如,懷州刺史連夜向朝廷上書,文書被廣平王截獲,廣平王先下手為強,殺了王妃和懷州刺史一家——懷州刺史的一個家仆将刺史的兩個兒子藏在菜籃中躲過了大劫,那家仆随後将兩個孩子送到佛寺,在僧人的幫助下将他們送出了懷州,寄養在岐山佛門。

衆人皆以為懷州刺史滅門案發生時,賀蘭刺史的兩個兒子過于年少,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也不存在報複之心,然而佛子的蘭奢師弟在長大後一直在暗中追查自己的身世,終于發現自己本姓賀蘭,知曉了自己家的血案,發誓要報這滅族之仇,向廣平王的兒孫讨回血債——廣平王的三個兒子尚在人世,當年陛下痛心于宗室同室操戈,誅殺廣平王後,只将廣平王的後代廢為庶人,不再追刑,其中一位宗子重新入朝為官,如今正任朝中的司戶參軍。

佛子的師弟要殺這名參軍、殺他的全家,并且他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殺人,在殺人之後全身而退——所以他必須學會闡提劍術一心歸命、袍休羅蘭這兩個劍招。然而他的老師、佛子的師叔已随着太叔仁将軍戰死,教不了他這兩個絕世劍招,于是他找上了自己同樣修習闡提劍術的師兄,逼師兄對自己出劍,想要以身試劍偷學劍招。

冤冤相報,不過徒增血債,賀蘭奢的哥哥已經放下複仇的執念。佛子答應了他師弟的哥哥不對自己的師弟出手,為了躲開師弟的糾纏,從洛陽一路東行,随後北上,希望能借幽盧二州的混亂局面甩開自己的師弟。沒想到,最後他還是被師弟找到了。

佛子的師弟下手狠毒,但是并沒有為難佛子——他想找自己的師兄,只是想學劍招,不是想害死他。二月幽州風雪大作,鳥發山山匪想殺他的師兄,他便提劍砍下了鳥發山山匪頭領的腦袋,挂在了旗杆上。他要他師兄好好活着、安然無恙地活着,他師兄死了,他還怎麽學劍招呢?

賀蘭奢追到佛子藏身的破廟時,鳥發山幾個尋仇的山匪也恰好趕到,賀蘭奢知道他師兄不喜歡看他殺人,只廢了那幾個山匪拿刀的右臂,就放他們走了。他師兄要他挖一個坑為廟中的枯骨收葬,他就抓了一個山匪在佛殿前挖了坑,埋了破廟裏的枯骨。

奉玄的兼忘短刀的确是賀蘭奢釘在佛殿柱子上的。在見到奉玄之前,他先見到了奉玄的短刀。

賀蘭奢見到了奉玄,奉玄也看見了他。

上汝郡外,秋霧彌漫。

一隊車馬偏離了大道,在清晨的荒野上狂奔,馬後追着十幾個手持長刀的黑衣人。長刀上染着血跡。

奉玄的馬正在溪邊飲水,馬兒被突然出現的黑衣人驚得發出一聲長鳴,佛子的馬感受到殺氣,直接掉頭跑了出去。奉玄一把扯住佛子的馬的缰繩,路過的黑衣人看到了奉玄和佛子,不肯放過他們兩個無辜的路人,其中兩人舉刀向着他們劈來。

Advertisement

好一場無妄之災!佛子拔出了殺生劍,劍落血起,血水濺在秋草上,紅得吓人。

佛子冷眼看向另一個人黑衣人,問他:“你們是什麽人?”

對方并不答話,大喊一聲捉刀沖向佛子,他們用的刀都是同一種刀,刀身長而略彎,那是一種被稱為腰刀的刀。黑衣人的刀法長于砍殺,佛子持劍接招,兵刃相接時側身踢腿,一腳踢在對方的頭上,将對方踢倒在地後,殺生劍落下,劃破了對方的脖頸。

佛子和奉玄平白無故被卷入這場殺戮,奉玄不願意妄造殺孽,迫于形勢,不得不接招。黑衣人們想必早已下了殺人滅口的決心,一個黑衣人使出猛力向着奉玄砍去,奉玄的手裏在上一刻還抓着缰繩,當然來不及拔劍,只能雙手持劍擋住氣勢逼人的刀鋒,刻意劍順着刀鋒下滑,奉玄手肘忽動,靈活轉腕間猛地将長劍挑出,一劍抵在了要殺他的黑衣人的脖頸上——他沒有拔劍,只是用劍鞘指着對方。對方立刻用腰刀劈下,再次與奉玄打了起來。

黑衣人們砍殺了駕車的人和兩個侍衛,又一刀砍斷了套馬的缰繩,拉車的兩匹馬沒了束縛,立刻跑遠了。華麗的馬車孤零零停在荒野上。

佛子站在馬車前,擋住了圍過來的黑衣人。

這群黑衣人的刀法詭異,不像是中原的人,簡短的傳話時用的也不是許朝官話——他們商量了幾句話後,持刀向着佛子逼近。

霧氣流動,樹影搖曳,除了流水聲、慘叫聲和兵刃擊打的聲音,一切都顯得模模糊糊的,連蟲鳴聲也顯得模糊。奉玄牽扯住三個黑衣人,又有四五個黑衣人在追殺跟着馬車跑來的女婢和侍衛。佛子守在馬車前,以一對六,不免吃力,擡手之間不再忍讓,使出了極其淩厲的殺招。

“袍休羅蘭”既出,一個黑衣人還沒來得及感受到痛,頭已經飛了出去。這群黑衣人身法不俗,一把橫斜殺出的腰刀割在了佛子的手臂上,佛子蹙眉之時,一把利劍自對方身後刺中了對方的心髒。

那把劍是佛子熟悉的劍,劍身泛紅,名叫“無方”,取自“妙應無方”,主人是他的師弟賀蘭奢。

賀蘭奢戴着鬥笠,他的臉藏在鬥笠之下,佛子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聽見他說:“師兄,跟了你這麽多天,這次,我看清你出招了。”

黑衣人要殺所有人滅口,出手狠毒,賀蘭奢出手卻比他們更狠毒,削指斷手,任意劈砍,手下絕不留下完整的屍體。

奉玄向佛子的方向跑過來時,馬車附近的黑衣人已經被佛子和他師弟殺得只剩下了一人,眼看賀蘭奢的劍要削下對方的耳朵,佛子直接使出“一心歸命”劍招送對方歸了西。既然要對方死,又何必折磨人。

賀蘭奢笑了一聲,“師兄,好劍法!”他說着,忽然橫劍指向佛子。

奉玄只看見一個戴鬥笠的人站在佛子的身前,上一刻還在和佛子一起殺敵,下一刻就拿劍指向了佛子。佛子的手臂上受了傷,奉玄一劍挑開賀蘭奢的劍,問對方:“你到底幫誰!”

賀蘭奢說:“當然是幫我自己。”

對賀蘭奢而言,和奉玄打鬥沒有什麽意義,賀蘭奢只想逼師兄對自己使一遍袍休羅蘭劍招——佛子現在受了傷,不一定可以不使出殺招就壓制住他,如果他逼得足夠緊,或許就能逼佛子與他對招。他避開奉玄,直直刺向佛子,佛子并不出招,只是閃身躲避,似乎即使賀蘭奢在他身上刺出幾個血窟窿,他也不打算還手。

賀蘭奢想避開奉玄,不過,手長在奉玄身上,奉玄一定要擋住賀蘭奢,揮劍擋在了他和佛子之間。佛子不肯對賀蘭奢出手,不代表奉玄也不肯,賀蘭奢的劍法和佛子師出同門,奉玄熟悉他的劍法,他卻不熟悉奉玄的劍法——賀蘭奢出劍的速度不及佛子,奉玄一劍挑飛了他的鬥笠。

鬥笠落在秋草上,沾上露水。

沒了鬥笠,賀蘭奢看着奉玄,眼神沉沉。他的眼中沒有恨意,也沒有殺意,卻莫名讓人覺得難以承受。

遠處傳來馬蹄聲,一隊官兵騎馬追了過來。

賀蘭奢轉身走進了霧裏。

作者有話說:

①朝為榮華,夕為憔悴,福不盈眦,禍溢于世。——班固《答賓戲》

————

賀蘭奢:我應該叫賀蘭蘭奢,對不對。

答:是的,賀蘭蘭。

————

順一下第一卷和賀蘭奢有關的故事線。賀蘭奢本人在第二卷才正式出現,影響力在第一卷已出現:

賀蘭奢要複仇,糾纏師兄學劍術

佛子為了躲師弟用假證(揚焰)北上

賀蘭奢找不到師兄,僞裝成第五岐殺人,希望仇家找第五岐複仇,幫他把他師兄找出來(他知道一般人打不過他師兄,所以也不怕他師兄被人殺了),其中一個被他殺的人叫段振德,是妫州的一個山匪頭子,妫州山匪懸賞“第五岐”的頭

佛子北上到幽州宣德附近,被鳥發山山匪打劫,還沒動手恰好遇到了奉玄(佛子從來沒有懷着壞心眼兒騙奉玄,不說話是因為他知道他師弟在找他,怕身份洩露後師弟因為自己去找奉玄和奉玄師姐的麻煩)

佛玄同往宣德,宣德出事

妫州和幽州兩頭搶的鳥發山山匪二把手謝雲翺發現宣德出事,去圍觀,正好遇見了出城的佛子,謝雲翺認出佛子想割了佛子的頭去拿賞金(謝雲翺:“第五岐,背兩把鎏金劍的第五岐”,通過鎏金雙劍這一點認出了佛子的身份,說明賀蘭奢特意僞裝了師兄的這個特征)

謝雲翺挂了,佛子受傷

賀蘭奢順着消息找到宣德,在破廟裏見到了師兄,沒想到師兄受傷了,本人不太高興,把鳥發山山匪頭子殺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