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招降
招降
賀行止走後,元鳳終于将書冊下的信箋拿了出來,指尖撚着信紙,目光定定地望着信上那“龍飛鳳舞”的字跡。
寒風吹動着簾帳,發出細微的響聲。
轉眼已是冬季,他離開姑蘇已經有四個月了,這四個月以來,他都沒有再聽到那人的聲音。
之前不覺得有什麽,現在倒是有些想念……
在此期間,她隔三差五就會寄來書信,基本都是胡亂借用古人的詩詞,讓元鳳哭笑不得,又無可奈何。
他可不像洛凰那樣老不正經,所以一封書信都沒有回過。
日子一天天過去,元鳳內心深處卻愈發渴望回到姑蘇,回到陳王府,見一見父皇母妃兄弟姐妹,還有……她。
因為洛凰的輕薄,元鳳一直很抵觸她,而今……有她在身邊似乎也沒什麽不好。
姑蘇城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不算很大,但是雪花也鋪滿了地面,枝頭的紅梅有了雪花的點綴,更顯得嬌豔孤傲。
洛凰剛下馬車,就被迎面吹來的寒風凍得直哆嗦。
“嘶——咋這麽冷啊……”
聽見洛凰的抱怨,跟在旁邊的折柳便有些不解:“姑蘇城地處江南,與北邊的夏國比起來,這兒的冬季已經不算冷了……”
再看看別人,都矗立在寒風中一點事都沒有。
洛凰悻悻地搓了搓手,暗自腹诽:沒有空調也沒有暖氣,連熱水袋也沒有,不冷才怪啊!
等适應了外面的寒冷後,洛凰這才慢吞吞地邁開步子往前走,沒走幾步就看見身披大氅的少女向這邊走來。
Advertisement
她臉上是淡淡的微笑,洛凰卻沒好氣地問道:“這大冷天的,你叫我來這作甚?”
雲皎月停下腳步,擡手指了指遠處的梅樹,“當然是叫你來賞梅了,剛好今日雪下得不大,正是踏雪尋梅的好時節。”
洛凰掃了掃肩頭飄落的雪花,也向遠處的梅樹看了過去。
那是一片梅林,林中還有不少游人。
看他們的裝束,估摸也都是京城的貴族,在萬物凋零的季節只好前來賞梅。
粗略看了一圈,似乎沒有認識的人。
洛凰這才舒了口氣,她可不想再遇見什麽錦華公主什麽皇子親王,雖然構不成威脅,但着實鬧騰。
天空飄落着雪花,枝頭的紅梅清香怡人,這裏的雪景看着的确還不錯。
洛凰便忍住了想要罵雲皎月的沖動。
冷就冷會兒吧。
馬車停在外面,洛凰與雲皎月并肩往前走,這裏的游人應該都不認識她倆,但總是會時不時的向她們投來目光。
有一位青年從洛凰身旁經過時,還朝她風流一笑。
洛凰:“……”
咱們就這麽引人注目嗎?
但是看歸看,他們都沒有上前來打擾洛凰。
雲皎月一邊跟着洛凰走,一邊猶豫着開口道:“聽說聖上新封了一位栖霞縣主,那人的名字就叫楚潇潇,這事你知道了嗎?”
洛凰滿不在乎:“這事我知不知道又有什麽關系?”
雲皎月一陣啞然,調整好心态又接着問:“那你可有得知這楚潇潇和陳王究竟是什麽關系?你如今是陳王妃,可不能讓別的女人跟陳王不明不白的。”
看雲皎月如此操心這事,洛凰反倒樂了:“你這麽擔心別人搶走陳王?之前不是還盼望着我被趕出陳王府嘛。”
雲皎月嘴硬地回了一句:“我……我這是擔心你丢了洛家的面子。”
才不是怕陳王不要你呢!
洛凰了然于心,也不想拆穿她,随手接了一片飄落的梅花,挑了挑眉道:“那楚潇潇與陳王是青梅竹馬,而且賢妃也很喜歡她,可謂是……親密無間。”
“啊?”雲皎月很是驚訝,“那……等陳王回來後,你打算如何?”
被受封為栖霞縣主,又是太後族人,又深得賢妃喜愛,這身份地位很不一般啊,随時都将趕超洛凰。
“我要有什麽打算?”洛凰很不解,無所謂地聳了聳肩,“青梅竹馬又如何?如今我是陳王妃,又無過錯,難道這什麽縣主一來就要把我趕下位了?你別瞎操這個心了。”
洛凰覺得,元鳳不一定喜歡那楚潇潇,但是元青的話又讓洛凰頗為介懷。
他只會看一人,但那人不是她……
感情這事最為複雜,洛凰是一點也不想去糾結,誰喜歡誰都與她無關,她也不會被誰的感情困住。
大秦境內的南方也下起了雪,寒風呼嘯,将士們只好生火取暖。
張通本以為等待他的将會是暗無天日的牢獄,怎知卻是幹淨整潔的營帳,只是他的手腳被鐵鏈鎖着,外面也有重兵把守。
有位士兵搬進來一個火爐,營帳裏慢慢暖和起來,同行的另一名士兵看着張通嘆了口氣道:“這陳王也真是寬厚仁慈,面對這樣窮兇極惡的俘虜,不但不殺,天冷了還怕他凍着,連陳王自己的營帳都沒有燒爐子。”
張通眼皮微動,一言不發。
待士兵離去,他才睜開眼看向一旁的火爐,那跳動着的火光竟格外明亮溫暖。
他想死嗎?不……
他有陳年舊疾,不宜受凍,但那不谙世事的少年郎當真是關懷他麽?
夜間,營帳外又響起了腳步聲。
張通靠在卧榻上,看都懶得去看一眼,但那人将飯菜放在桌上後似乎并未離去,張通便不耐煩地睜開了眼。
“是你?”
眼前之人不是士兵,而是眉清目秀的少年郎,桌上除了飯菜以外,還有一壺美酒。
少年一言不發在桌旁坐下,伸手開始倒酒,張通坐直了身子,面若寒霜地盯着少年手中的酒杯:“你這小子又來做什麽?”
“來勸你歸降。”
少年根本不拐彎抹角,直接道明了目的。
如此直白,倒是讓張通有些意外,但他的态度依舊冷硬:“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我不會投降,你也不必再費口舌,有這閑工夫,你不如回去多讀點書。”
少年低笑了兩聲,轉手将倒好的美酒遞給張通,“在下的學業就不勞張公費心了,請。”
說白了就是看不起他,覺得他應該在學堂,而不是在沙場。
張通不止一次想過,大秦皇帝怕是老糊塗了,派誰領兵出征不好,竟然派一個嬌生慣養年齡還只有十六歲的皇子挂帥出征。少年終究是太天真了,不知何為英雄本色,何為視死如歸。
張通接過酒杯,凝神望着杯中酒水,最終是一飲而盡。
“好酒!”
他喝完還感嘆了一句。
他也全然沒有顧忌元鳳會在酒裏動什麽手腳。
“自從公等叛亂以來,南方是民不聊生,張公有一身雄心壯志,卻要身敗名裂遺臭萬年,這便是張公想要的結果麽?”少年也給自己倒了杯酒,但卻遲遲沒有喝,眸光深沉地凝望着對坐之人,“公等叛亂的意義何在?為了一己之私,置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如何能算作是英雄豪傑?”
聽聞此言,張通臉上豪爽的笑容漸漸凝固,但也不再是寒霜,只是望着酒杯默默不語。
壯志未酬,而今卻成了叛賊。
好男兒誰不想建功立業威震四方……
少年沒有喝酒,而是又給張通杯中倒滿了酒,此時的他褪去了盔甲身着常服,一舉一動都盡顯風雅,嗓音既柔和又铿锵有力:“難道張公不想過安穩的生活,不想與妻兒團聚承歡膝下?投降不等于是輸了,只是選擇另一條路走,有才能的人到哪裏都是前途無量。”
“我們朝廷有着千軍萬馬,更有黎民百姓的支持,張公覺得尊兄能撐到幾時?不如現在回頭,為時不晚。”
少年一番言論過後,張通仍是沉默不語,連美酒也顧不得喝了。
能看出來,他現在思緒複雜。
沒有出言反譏,便是有所感觸。
少年此時才舉杯将美酒一飲而盡,随之起身相望,“我不會殺你,我軍只是想平定叛亂,不是為了殺戮而來。”
“小生先行告退。”
言盡于此,少年拱手行禮,随後轉身離去。
在他即将踏出營帳之際,身後突然響起一道聲音——
“沒想到陳王年紀雖小,看待世事竟如此通透。”
張通仰頭喝完了杯中酒,随手将杯子往桌上一放,略顯蒼老的眉眼間浮現了驕傲之色,“我的長子也同你一樣聰明伶俐,寬厚仁慈,如若……能入仕途,定也會大有作為。”
入仕?
少年身形一怔回過頭來,眼中跳躍着驚喜,“張公這是……”
“老夫……願歸降陳王。”
張通起身朝少年屈膝下拜,鄭重叩首,這一拜代表着他的臣服。
眼見目的終于達到,少年欣然之餘趕緊親自扶起張通,連正式的受降程序都免了。
主将都已受降,俘獲的其他叛軍也都歸順了朝廷。
張通還是住在原來的營帳裏,只是手腳上都已經沒有了束縛他的枷鎖,拉開簾子一看,營帳外原本看守他的士卒也都被撤走了。
如果他現在要逃走,那是輕而易舉。
但是出爾反爾不是他的作風,如此反叛下去根本沒有結果,他們不是朝廷的對手,反叛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百姓們對他們這些人只有痛恨。
既得陳王如此信任,必不辜負。
張通雖然已經受降,但具體如何安置,還須上報朝廷等待皇帝的任命诏書。在此期間,張通以及手下将士只能暫時留在陳王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