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西風喚雨
黑雲壓山,白雨傾盆。
沉寂已久的怨靈終于在這一刻全然蘇醒,直奔赱曦而去。姜玉飛按兵不動,目睹這一場厮殺,這是陸念珠與赱曦兩個人的戰場,那散發着陰氣的金鞭已預示了這一戰的結果。
赱曦所練的是西域失傳已久的魔功,二十年前,他從一個山洞怪人處學來,此人被囚于山洞百年,洞外有怪咒封印,赱曦是百年之內第一個有本領闖入洞中的人,盡管他并沒有能力接觸他身上的禁锢,但他依舊将一身武功傳于他。不久這個怪人便死去了,赱曦成為他唯一的傳人,後來他知道這便是傳說中的魔功。他因此有勇氣站起來,去實現他的夢想,他做到了,他憑這身魔功打敗了當時天下無敵的無憂教主,并取而代之,他也因此失去了他最愛的明憂公主。他不是不知道明若的仇恨,也的确是迫于明氏一族的壓力,但他留下明若,卻不只為此,他更為了她與她的胞姐明憂相似的容顏,為了午夜夢回,能再見明憂公主一面。而今他連這個夢也失去了,明若為了殺他,竟不惜以死破咒,釋放數千冤魂,讓他死于他所造下的罪孽,她知道這便是他的死穴。他這樣一個惡人,有如此下場,也不過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陰雲蔽日,怨氣凝聚,金鞭仿若獲得了生命,帶着無盡的恨,宛若吐着毒絲的蛇,一環一環地纏繞住他的身體。他的劍無法斷開這堅實的金鞭,重重束縛令他的掌力無法完全施展,冰涼的雨澆滅了熱烈的血,他已被逼至岩洞,走投無路。他感到喝喝冷風從後背襲來,他感到明若的眼睛在洞底發出得意的光芒,他不甘心就這麽敗了,他看着陸念珠的面容,眉眼之間,透着明憂的影子,那也是明若的樣子,他要讓明若後悔。他猛然運力,将金鞭向胸前一拉,陸念珠順力随他與金鞭堕向岩洞,
陸念珠迅疾放手,擲下金鞭,姜赟已在岩洞之上拉住她的腳,她借力躍上洞口,望着金鞭纏繞着赱曦堕入洞底,多麽熟悉的一幕,只是因為這一場大雨,洞口的大火已不再燃燒。那由無數怨靈而熊熊燃起的烈火終于在這場大雨中,伴随着這場罪孽的源頭一同消亡殆盡。
天已放晴,荒草凄凄。陽光仍躲在陰雲之後,不肯為這沉悶的世界增添一抹光亮。
姜玉飛來得很及時,在解決了赱曦這個看似最大的敵人以後,他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出來為無憂教而戰,他依然是無憂教的英雄,真正的一呼百應的英雄。
姜孟是不可能與這樣的英雄為敵的。他是英雄的父親,他自然與英雄同一陣線,哪怕對面是他的親生骨肉。
姜赟遞給陸念珠一把劍,這是一把很普通的劍,足以用來防身,但在這樣的生死玄關,卻顯得無比單薄。她再一次失去了武器,這一回,她卻不再因此而失落,因為她所失去的武器終于完成了它的使命,追随它真正的主人而去。然而令她的心傷的是,她短暫擁有過的親情也不留痕跡的随之消失了。恍若如夢,夢裏的潭水,夢裏的茅屋,夢裏的老妪,醒後随風而逝,縱然眷戀,亦只能捕捉到那片寸模糊的幻影。
姜赟在人群裏看見了姜孟,這場四目相對尚未來得及爆發出太多的情感,便被厮殺無情的隔斷。因為一份看似淡薄卻仍然根深蒂固的父子親情,姜赟的劍不能指向姜孟,而只能指向姜玉飛。姜玉飛卻無心與他纏鬥,他的目标是陸念珠,她是明氏一脈唯一的後人,只要她死,他便再無後顧之憂。
姜孟還是出手了,對他的兒子,他不能讓他成為姜玉飛野心的犧牲品。他馳騁天下的長刀終于指向了姜赟,在不久以前的丘山,他們也曾這般對峙,只是今時不同往日,這一刻,他們成為了真正的敵人。
姜玉飛很快便意識到自己太過自信,陸念珠縱然打敗赱曦,失去金鞭,體力卻似乎并未消耗太多,一把普通的劍在她手中運用自如,發揮出比當年降魔劍更甚的威力。她用的仍是降魔劍法,陰陽相和,劍鋒淩厲,在陰沉的天氣下散發出瑟瑟寒光,照亮了她晦暗的雙眸,姜玉飛從她的眸底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是出人意料的狼狽。他似已力竭。
那一劍很突然,刺來的時候,鮮血濺了他一臉,可那并不是姜玉飛自己的血,而是程樂兒的血。
陸念珠被姜玉飛一劍打開的時候,依然陷在一片震驚中,她親手把劍插進了程樂兒的後背,在程樂兒奮不顧身擋在姜玉飛身前的那一瞬間,她的眼前閃現出幼時她在浩坤派習武之時,在山外與程樂兒相約的情景,細雨天七八九歲的程樂兒從竹林裏跑出來,白色的衣裙沾滿了泥濘。
姜玉飛抱着程樂兒的身體,感受到她背部的鮮血汩汩從他的指間湧出,染紅了地面,他心下一淩,道:“沒想到是你救了我。”
程樂兒的嘴角微微抽動,眉宇間是屬于她一如既往的冷漠,“我也沒想到。”她的嘴角嘔出一行鮮血,而後微微上揚,艱難地開口道,“這真是……我這輩子……做的……最蠢的……一件事。”她望着依舊陰郁的天空,瞳孔漸漸消散。
Advertisement
姜玉飛擡手為程樂兒合上雙目,提劍向陸念珠刺去。陸念珠匆忙回擊,她的目光從程樂兒轉向姜玉飛,劍上的血跡亦已在打鬥中揮幹。
程樂兒說的不錯,她的确做了一件蠢事,縱使身死,亦難挽回敗局。姜玉飛此戰必敗。兩方人馬已兩敗俱傷,而以他一人之力與陸念珠單打獨鬥,勝算渺茫。陸念珠似乎因掌控金鞭而獲得了王後的力量,已非當日他的階下囚,她手中的劍絲毫不輸那取赱曦性命的金鞭,她為活下去,必定置姜玉飛于死地,而姜赟對此勢必袖手旁觀,甚至求之不得,姜孟縱然再不滿,亦不會與姜赟為敵,他不會為了一個所謂的義子而與親生兒子為敵,所以他走了。當姜玉飛察覺到姜孟的離去之時,一切為時已晚,他的敵人已不再僅是陸念珠。他不能奢求姜赟會對他手下留情,他雖曾尊稱他一聲大哥,但他們并沒有多少真正的兄弟情義,況且在堀州劫走陸念珠以後,這曾淡薄的兄弟之情早已煙消雲散。他只能逃。
姜玉飛兵敗逃下山去,山路曲折,一山接着一山,連綿起伏。鮮血随着他的腳印愈來愈淺,終于在一座懸崖前斷了蹤跡。
陸念珠站在崖邊,望着崖下的重重雲霧,忍不住笑了。她知道姜玉飛活不長了,她的劍已經在他的命脈之上留下太多創傷,縱然他不是躍崖自盡,亦會因失血過多而死。崖邊的泥濘中足印深了,血色卻淺了,一個人走到生命的盡頭,鮮血便會失去顏色。她轉過身去,空寂的山野寒氣逼人,除了鮮血的味道,她感受不到一絲人的氣息。
姜赟便這樣消失了。她依稀記得,在她發覺自己的劍刺向程樂兒的時候,曾有一剎那的恍惚,姜孟欲取她的性命,姜赟則把劍插進了他的身體。然後姜孟離開了,策馬而去,沒有回頭。姜赟站在她的身邊,看着她向姜玉飛出劍,後來的打鬥愈發激烈,她追着姜玉飛到了這個懸崖,當一切風平浪靜,姜赟便也不見了。她想他可能永遠也不會出現在她面前了。
陸念珠放下手中的劍,在崖邊的石頭上躺下,她累了,需要好好睡一覺。以臂當枕,面朝藍天,陰雲漸褪,溫和的日光灑在她的臉上。她閉上了雙眼。
陸念珠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春暖花開。她或許并未睡幾日,只是這年的春天來得太早;她或許睡了許久,睡過了寒冷的深冬,醒來迎接明媚的初春。崖邊的石旁開起了美麗的太陽花,它們面朝太陽,露出燦爛的微笑。
那把劍仍躺在石頭旁邊,陸念珠卻并沒有再度将它拿起。她下山去了,身輕如燕,空無一物,她像個山中與世隔絕的的孩子,初到山外喧鬧的小鎮,看着一切新奇的事物,露出純真無暇的笑容。
春去秋來,陸念珠終于回到了嶺陽鎮。不長的路程,只因她是徒步而行,走走停停,方才耽擱了半年之久。這一年的光景,嶺陽變化着實不小。街頭店面更置,她走了許久,方才找到通往陸家酒館的巷子。
細雨打濕了小路,晶瑩的雨竹從傘上滑落,連成一道道優美的珠簾。
巷前是一個書畫攤,攤前圍着不少行人。
陸念珠走上前去,撥開人群,一幅山水畫映入眼簾。
綠水青山,鳥鳴蝶舞,其上題着一阕詞,寫道:
西風雨,浮雲淚,碧波含翠,秋涼雁不歸。回首楚天接黃草,千裏煙催,路遙人不回。
素塵早,朱霜老,落月殘燈,換取青冥醉。悠悠人事看不盡,雨随風追,難挽東流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