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圍攻

第75章 圍攻

但要是直接跳級到三年級, 虎子會不會跟不上?

郁格桑算了下,發現自己是思緒短路了,因為學前班第一學期的時候, 他們跳級到一年級第二學期,如果不參加跳級考試, 下學期也就是升到二年級。但如果跳級的話, 就是參加二年級第二學期的期末考試, 到時候就是直接升到三年級,而不是二年級。

又或者他們等到自己升二年級第一學期,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參加三年級跳級到, 到時候直接跳過三年級第一學期,自動升到三年級第二學期。

究竟要做哪種選擇呢?

沒等郁格桑勞煩,虎子就自己做了決定,他要先升到二年級,系統學習一學期之後, 再參加跳級考試,這樣一來, 雖然會錯過三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習, 但虎子也打聽過了,三年級第一學期的寫作課很簡單,更多是在造句子階段, 錯過這學期不會太要緊。

而要是直接從一年級第二學期跳到三年級,錯過一整個二年級學習時間, 就會有些倉促, 到時候上了三年級, 可能會更難學。

還要考慮到郁格桑年紀着實太小,過年才七歲, 直接念三年級恐怕會太累。

虎子更願意給自己和妹妹多一點時間,在二年級把生字多學點,假期也努力自學,再去跳級。

郁格桑尊重虎子的決定,也願意先給哥哥打基礎。

于是這一學期,兩人都沒有再參加跳級考試,其他學生成功跳級的學生也不知道是趕不上進度還是什麽原因,也沒申請跳級,這一年,大家都是正常考試。

考試結果出來,虎子和郁格桑都是雙百分的好成績,這讓郁蘭香很是高興自豪。

而知道這個消息以後,吳思紅本來想讓蔣甜甜再留級,打穩基礎的想法直接打散,翻年八歲的蔣甜甜,新學期就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

但這沒有讓吳思紅完全放心下來,她已經意識到,自家女兒只是一般聰明,二年級第二學期她輔導了整整一學期,蔣甜甜依舊在八九十分打轉,不像郁蘭香的兒子和養女,即便沒人教,考試還是雙百分,比那些正常念書的還要優秀。

沒準下一年蔣甜甜三年級第二學期的時候,這倆人又跳了上來,到時候在同個班級,要比較實在是太簡單了。

萬一蔣甜甜考不過他們,別人肯定會說,她吳思紅不會生不會教,比不過那個農村女人養的。

Advertisement

光是想到那畫面,吳思紅就忍不住着急上火。

可要是再逼自家的閨女,她又舍不得,還得整晚都陪着讀書學習,也着實很累人。

思來想去,吳思紅覺得不能在學習成績上比較。

這就是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對比。

而且人各有所長,在學習成績上比不過,不代表別的地方比不過。

想了想,吳思紅決定讓蔣甜甜專攻寫作。

三年級了,可以學習寫作,讓老師多教教,着重培養這方面,要是蔣甜甜能夠鏈接到小說網,寫出的文章能拿到營養液,那不是比啥都強?

吳思紅打定主意,決定新學期好好和那位教寫作的同事交流交流,再看看能不能得到校長教導指點,好給女兒鋪設一條康莊大道。

郁格桑和虎子是不知道他們的跳級再次讓吳思紅有危機感的。

事實上,因為幾乎沒有和吳思紅碰面打交道,母子三的生活又上了正軌,不專門提起,郁格桑基本不會想起這個人。

現在郁家的生活除了清貧一點,那是沒啥不順心的了。

郁蘭香有工作,郁格桑今年沒進醫院,虎子平安長大,兄妹倆學習好,哪還有什麽不滿足呢。

現在,就是讓蔣衛國來這個家生活,郁蘭香估計都會有些不樂意,怕破壞如今平靜美好的生活。

但這年年末,美好的生活還是蒙上了一絲陰影。

塘邊村那個解放時被批的地主,吃耗子藥自殺了。

郁格桑是知道有這個地主的,但也僅限于知道而已,聽說從前塘邊村的地大半是他們家的,塘邊村不少農民都是他家的雇農,生活很是艱辛。

後來鬥地主分田地的時候,因為反抗,死了不少人。

這個吃藥自殺的地主,是唯一留下來的,然而沒想到在這樣的冬天,他悄無聲息就死了。

村裏叫好的人沒幾個,哪怕從前地主家确實是狠狠剝削過他們,但地主家也付出了代價,還剩下的這個獨苗也只是讓人不敢靠近怕惹麻煩,盼着人死,還真沒有,再怎麽樣,塘邊村村民都不是窮兇極惡的人。

貓冬時節,其他村子發生過好多次拉地主到打谷場開□□大會的事件,塘邊村的都沒有這樣幹,可誰想到這個地主自己想不開呢?

地主家沒有後人,還是村民給埋了操辦簡單的喪事。

因地主自殺,村裏的氣氛一時都不太好,還有的地多,被劃為富農和中農的人家,不知道是吓到了還是兔死狐悲,找到村長紛紛要把一些地給捐出來,只為了劃個貧農成分。

但成分哪有那麽簡單就能劃分的?

這個方案不可行。

富農和中農家庭都有些着急上火。

直到第二年春天,好消息傳來,全國各地不能私下□□地主,不能肆意抄富農中農家産,國家會成立專門的監察小組,走訪各地,查清事實,重新劃分成分。

此外,國家成立人民公社,土地收歸國有,百姓只有使用權。注釋①

這個政策一出,一下子打亂了人民的心。

但國家行動很迅速,執行力度也很大,就連塘邊村這邊偏僻的地區,都立刻有監督調查小組下來了。

春耕開始前,一切基本塵埃落地。

村裏那幾家富農和中農,重新被劃為了中農和貧農成分,只有一個祖上确實行過剝削事件的真富農,地被收走了,也依舊是富農成分,不用被□□,但免不了被教育一番。

而塘邊村,也變成了第三生産大隊,與其他五個生産大隊,一起歸到紅心公社。

村長成為第三生産大隊的大隊長,他的入贅女婿則因為是個文化人成為了村裏的會計,團支書則是由上面指定的,是個黨員,從前家裏人給黨帶過路。

而這一切對郁家最大的變化就是,他們不用耕地了。

因為田地給國家收去後,大家統一上工。

郁蘭香在部隊食堂工作,就沒法上工。

但因為她是臨時工,戶口在村裏,不上工得話,就得拿錢來抵,不然夏收秋收都分不到糧食。

但第一年試行,工分并不高,一個工分也就1.5分錢,一天滿工分是一毛五分,一個月休息兩天,按28天計算,一個月也就四塊二。

更何況像這種情況不要求按照滿公分交錢。

未滿十六歲的孩子,不上工不需要交錢,所以怎麽算,都是劃得來的。

而且還有人頭糧補貼,實行這種制度,對他們這種勞動少的家庭來說,是有益處的。

對其他壯勞動力的家庭來說,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勞作是算錢的,如果豐收了,不僅有糧拿,還有錢收,而要是減産了,還有國家幫助。

至于挫傷積極性?

這種情況應該存在,但不會太明顯,因為塘邊生産隊是按照互助組那樣的形式給不同人編造在一起,負責某些地,除了百分之四十的人頭糧,百分之六十是按照勞動分配的。

郁格桑不知道第一世這個年代是怎麽實行的,反正這樣的政策出來後,基本沒鬧啥,勤勞的人家依舊會比懶惰的人家過得好。

哦對了,田地雖然是國有,但每戶人家都給劃了一塊自留地,自留地有小半畝,足夠平時自給自足種菜吃了。

一下子從田地裏解放出來,郁格桑還是很開心的,但同時又隐隐擔心,這個時代盡管很多地方和第一世的年代不一樣,可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果接下來出現全民大煉鋼和人民大食堂,那就會麻煩,她家的大鐵鍋可能保不住。

郁格桑懷着忐忑的心情等呀等,等到第一批響應祖國號召的知識青年自願下鄉而來,都沒有等到大煉鋼和公家食堂事件。

這不得不說是件好事,起碼她家大鐵鍋保住了,糧食和母雞也不會拿到食堂去充公。

知識青年下鄉運動是去年就公布的,不過第一批響應號召,自願來到農村建設的知識青年抵達第三生産隊的時候,郁格桑和虎子已經上完二年級第一學期,并且成功通過了三年級的跳級考試了。

這又讓郁家在第三生産隊裏小小出名了一把。

因為國家适齡兒童強制教育活動,加上小學五年減免學費政策的施行,第三生産隊的隊員無論樂意與否,都把家裏年滿七歲的孩子送到公社小學去念書,一開始大家以為學習不難,畢竟郁格桑那看着只有四五歲,實際年齡也才六歲的丫頭片子都能考雙百分還跳級,沒道理自家娃大她幾歲,會考不過她這個病歪歪的。

直到公社第一次期末考試,成績出來,看着那鮮紅的不及格分數,甚至有得還考了鴨蛋回來,他們終于明白,雙百分不是那麽好考的,人家郁格桑身體是病歪歪沒錯,但腦子絕對比他們家娃聰明。

當然虎子也是聰明的,但誰叫郁格桑占了年齡的便宜,還是大部分農村人都覺得沒啥用的丫頭片子,所以關門在家打孩子的時候,就把郁格桑拉踩出來了。

這下子可是拉了孩子們的仇恨,暗地裏都想着要如何揍郁格桑了。

郁格桑: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本來,郁格桑在村裏的存在感是很低的,一是因為她是外來的,村裏沒小孩認識;二是她身體不夠強壯,常年是待在家裏頭,長得……也不知道啥樣。

直到孩子們考試沒考好經過挨打,把被打之仇轉移到郁格桑考得太好身上,一下子她就成為了全村所有挨過打小孩心裏的頭號仇人。

完全不知道發生啥事的郁格桑,放假在家裏的自留地摘菜,被一群小孩圍着的時候,是無比懵逼的。

???

有何貴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