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人雖然被張松某種程度上的“不要臉”驚着了,可如今世道艱難,吃飯才是第一要緊事,再加上張松假扮道士去算命,丢的也不是佛門的臉,所以衆人雖然吃驚了一下,卻也很快就習慣了。

看着天已大亮,三人又蹭了王大胖一頓早飯,就決定一起先進城看看,不光要把昨晚計劃好的事情辦了,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先把戶籍落下。

昨天那兩個官兵跑的比兔子還快,他們的戶籍文書,如今都還在自己手中攥着呢!

四人略做收拾,就往最近的泗水城走去。

泗水城雖然不大,卻是千年古城,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夏商,史書上有名的卞縣,就是泗水城的前身,所以等林正四人趕到城門前時,一座古樸大氣的城池,頓時映入眼簾。

“咦,想不到這泗水城,看起來也蠻繁華的。”王大胖驚訝的說,他一直在兖州府生活,這是頭一次來泗水,本以為是窮鄉僻壤,如今一看,比兖州府肯定不如,可也沒差的太狠。

“泗水城依泗水而建,周圍多河流,不懼天旱,自然繁華。”張松原先來過,就解釋道。

林正王大胖趙矽聽了點點頭,民以食為天,好種地的地方,自然人口繁盛。

四人在城門口看了看,感受了一下古城的韻味,就跟着人群,進了城。

進了城以後,林正本來以為張松會帶着他們先去衙門,可張松卻帶着他們左拐右拐,先到了一個當鋪前,然後轉頭對身後的三個人說:“等會去縣衙落戶,難免要打點一二,我先換點錢,等會辦事也好方便。”

三人一聽,頓時覺得張松考慮的周全,誰不知道衙門難進,進必花錢,三人摸了摸身上的東西,也跟着張松進了門。

張松進了門,叫了一個當鋪的夥計,把身上的銀盞掏出來在夥計面前一晃,夥計就輕車熟路把張松四個人請到了內室,然後去叫大掌櫃的。

等大掌櫃的出來,張松就把手裏的銀盞遞上去,然後和大掌櫃的磨了會價,最終以五兩銀子成交,張松沒直接全要銀子,而是要了四兩碎銀和一貫銅錢。

王大胖和趙矽也當了些東西,不過他們的沒那麽值錢,所以都換了銅錢,林正倒沒有什麽東西可當,不過他把自己那錠銀子換成了碎銀和一貫銅錢,畢竟銀錠太大,在外面用起來太不方便。

等四人都有了錢,就先去衙門的戶科把戶落上,果然如張松說的那樣,他們光打點衙門的那個文書和門頭,就每人花了不下二十文,弄的衆人心疼不已。

落完了戶,出了衙門,四人又湊了些錢,買了些糧食和茅草,就開始商量下面怎麽辦。

Advertisement

趙矽首先開口道:“剛才買糧食時,我打聽了一下,城西的孟員外家今年新買了個田莊,如今正缺長工,我打算去問問。”

聽到趙矽這麽快就有出路了,張松王大胖林正三人忙恭喜,趙矽拱拱手,就往城西走去。

趙矽走後,張松找了個熱鬧的集市,把手中的條幅往地上一插,又從旁邊找了個大石頭,搬過來坐下,然後就撫着胡子,一臉高人形象的開張了。

王大胖和林正對視一眼,把手中買的東西都放在張松身後,讓他順便看着,然後也在城裏轉悠了起來,希望能找個活做。

………

傍晚,一身疲憊的林正回到住處時,就看到張松和趙矽已經把屋頂的窟窿補好了,正在屋裏收拾東西,而在外面,王大胖正拿着鏟子在那做飯。

王大胖看着林正回來,就對林正招招手,說:“怎麽樣,找到了麽?”

林正搖搖頭,嘆了一口氣,說:“沒,那些鋪子小的不需要賬房先生,大的一般都有賬房先生了,倒是收學徒,可學徒只是包吃,不給工錢,就這樣,人家還不大想收。”

王大胖聽了,點點頭,說:“和我差不多,我也沒找到,現在許多農家生的孩子多了,養不活,就送到城裏做個學徒,只求管口飯吃,所以城裏的那些有點一技之長的,收個徒弟也挑三揀四的,動則打罵,唉,所以想找個能給工錢的活,不容易。”

林正直接在王大胖旁邊坐下,問道:“張叔和趙叔兩個人怎麽樣了?”

“趙哥那個倒好找,他去了問了問人家管事,人家正缺人,就直接讓他明天去上工了,至于張哥,他今兒可走運了,有家媳婦難産,丈夫急的要命,正好看到他,就病急亂投醫讓他算算,張哥就陪着人家一直說好話,人家丈夫問他媳婦生的是男是女,張哥在那一會說男一會說女,誰知等生了,居然生了個龍鳳胎,人家大喜,不但送了他卦銀,還送了他八個紅雞蛋,吶,在這呢!”王大胖說着,把竈臺旁邊的紅雞蛋拿給林正看。

林正聽了,頓時莞爾,說:“那張叔的名聲可算打出去了。”

“可不是,後面好多人找他算卦呢,不過張哥只算了三卦,就收攤了。”王大胖有些可惜。

“我那是物以稀為貴,”張松恰好從屋裏走出來,聽到王大胖的話,說道:“算多了,就不值錢了,對了,大胖,人家林正叫我叔,叫你哥,你咋天天叫我哥呢?”

王大胖一撇嘴,說:“人家林正才十六,當然叫你叔,我都快三十了,還叫你叔,你不怕折壽啊!”

張松嘴上沒占到便宜,就說道:“把雞蛋炒了,正好多個菜。”

王大胖笑着說:“這可是葷,犯戒啊!”

“去,咱們現在又不是和尚!”張松撇撇嘴說。

王大胖一想也是,就念了一聲佛,做完了手中的飯,就準備開始炒雞蛋。

林正聽了張松和王大胖貧了一嘴,本來因為沒找到活而郁悶的心情也好了很多,看到王大胖要炒雞蛋,忙去旁邊的地裏挖了些荠菜,他可是記得荠菜炒雞蛋可是味道不錯的。

等到炒熟了飯,由于茅屋不大,衆人也懶得進屋,直接就圍在竈臺吃飯,而林正今天進城的時候買了個碗,終于不用擔心沒東西盛飯了。

吃飯的時候,難免提起今天找活幹的事,看着王大胖和林正有些失落,張松和趙矽不由想開解一二,不過趙矽素來不大說話,所以只能張松自己來了。

張松看着王大胖說:“你今天找那些酒肆,是不是都找了不大的?”

王大胖點點頭,說:“我就會做些素菜,原先在寺裏也是給那些上香的達官貴人做個素齋,本身廚藝也有限,我想去那些大酒樓,可也沒那個能耐啊!”

“你笨啊,那些小酒肆,掌勺的就是東家,幫廚的不是兒子侄子就是徒弟,怎麽可能可能收外人,你得去那些大酒樓,能在城裏開大酒樓,那都是有身份,有後臺的,自己肯定不會去掌勺,一定請的的名廚,這樣的地方,才會招幫廚啊!”

王大胖一拍自己光光的腦袋,他怎麽忘了這事了。

王大胖忙舀了粥給張松盛上,說:“張叔,怪不得人家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果然不錯,您快喝粥。”

張松被升了一個輩分,樂滋滋的端着碗喝了起來。

林正一看,忙給張松夾了筷子雞蛋,說:“張叔,那您看看,我得去哪找,我可是大的小的鋪子都跑了,小的不招,大的人家只要學徒,不給工錢的。”

張松皺了皺眉,說:“你這算賬的,和他那做飯的還不大一樣,做飯,只要做的好吃就行,可算賬,那可是關于錢的,哪個鋪子,都是非心腹不行,所以人家肯定願意招學徒,從小帶着,知根知底,用着也放心,而不會招你外人。”

林正嘆了一口氣,他今天跑了一天,哪裏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張松對這個也沒什麽好辦法,就說道:“實在不行,不如你和我一起擺攤吧,你會寫字,替人家寫個家信,挽聯什麽的,也能勉強糊口。”

林正知道張松算命的時候,也捎帶着寫信,張松這麽說,其實是把自己的活分了他一份,可張松讨生活也不容易,林正不願意去占這個便宜,就說道:“我再去找找。”

王大胖看着林正,又想到自己,不由嘆氣道:“還是當和尚好,當和尚,只要做做飯,哪裏用考慮到這些。”

趙矽難得開口說道:“當和尚都不用交稅。”

林正也不由說:“當和尚念念經就好了!”

張松随口說道:“當和尚肯定好了,要不我有家有女的,幹嘛當和尚!”

趙矽王大胖林正轉頭,吃驚的看着張松。

張松:………

壞了,一不小心說漏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