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23章

幫你寫作業(捉蟲)

虞凱氣呼呼地把貨郎給吼走了,黑着臉看楊桃:“你表理他,還賣頭發呢,什麽鬼東西。”

頭發能賣嗎?家裏又不是揭不開鍋了,要賣頭發,這個會敗家的。

江海潮雖然不明白自己這個遠房表弟的規矩,但還是支持他把貨郎趕走。

開什麽玩笑?5塊錢就想買她們三個人的頭。她們的小辮子,起碼能賣30。

貨郎嘴裏嘀嘀咕咕:“不賣就不賣,罵什麽罵呢?”

說着他推車要走。

江海潮拎起雞毛追他:“哎哎哎,4毛錢就4毛錢,拿過來。”

等4張皺巴巴的毛票到手,她又犯愁,怎麽辦?到哪兒找錢去?

海音小心翼翼地開口:“要不,把他喊回來吧,我賣頭發。”她還給自己找理由,“反正天熱,短頭發還舒服些。”

“不行!”兩個姐姐異口同聲,賣什麽辮子?又不是家裏揭不開鍋了。而且他價錢給這麽低。

但問題轉回頭,不賣頭發,她們還有什麽東西可以賣呢?能夠在村裏賣。

虞凱滿頭霧水:“你們搞什麽?幹嘛要賣東西?”

超超張嘴想說話,被楊桃一把捂住嘴。江海潮和江海音也狠狠的瞪他。

開什麽玩笑?家醜不可外揚!

Advertisement

家裏是沒錢,但也不能對外人哭窮啊,不然成什麽樣子了?

這麽一想,江海潮覺得楊桃問他要一塊錢給他抄作業也不對,手心向上,平白矮人一頭。

結果虞凱看江海潮讓楊桃把錢還給他,吓得臉都白了,連連擺手:“不要不要,楊桃,你就借我一下暑假作業呗。我爸今天早上出門講了,晚上回來就檢查我作業,我爸真會打我的。”

呵呵,她們都知道啊,打的都躺在床上了。

虞凱學着電視上的樣子,連連作揖:“你們就可憐可憐我吧。不然我爸連零花錢都不給我了。”

楊桃再度心動:“你有多少零花錢啊?”

“每天一毛。”他認真地強調,“我不白抄你作業啊,我這要攢10天呢。快點給我,抄我也要抄半天呢,我爸說都已經放假10天了,我起碼要寫10頁。”

海音眼睛嗖地亮了起來,伸手拽姐姐胳膊,小聲道:“姐,他有錢,我們掙他的錢吧。”

江海潮糊塗:“這怎麽掙啊?我們能賣什麽給他?”

“作業作業。”海音眼睛閃閃發光,“我們可以幫他寫作業。我看故事書上說了,古時候就有人專門給人寫文章掙錢。”

江海潮總覺得哪裏怪怪的,替人寫文章,給替人寫作業,好像是兩回事啊。

不過,二舅舅和二舅母都拿錢讓人替他們挑圩了,虞凱拿錢讓她們給他寫作業,大概也沒什麽問題啊。

江海潮清清嗓子,招呼虞凱:“你抄也沒什麽意思,要不這樣吧,我們替你寫作業,你付我們工錢。”

虞凱的眼睛瞬間亮的跟夜裏逮到老鼠的貓一樣,可以亢奮的原地打滾:“真的嗎?行啊,沒問題。還有日記跟作文,幫我也寫了吧。”

話說完之後。他突然間回過神,“不行,我爸媽還有老師都能認出我的字,到時候被發現了,我爸真會把我打癱掉的。”

江海潮皺眉毛,一本正經地伸手:“你把暑假作業拿來給我看看。”

等翻開本子瞅了兩眼,她就放心了,狗爬字,寫的跟鬥一樣大,簡單。她拿出筆,對着虞凱的字琢磨了會兒,就放心大膽地在紙上落筆。

“你看,跟你的字像不像?”

虞凱一副眼珠子要掉的模樣:“你怎麽寫的?”

“你不是親眼看着我寫的嗎?”

楊桃得意洋洋地跳出來,朝他伸手:“給錢吧,放心,有我們在,你的暑假作業沒問題。”

虞凱掏口袋:“多少錢啊?一塊嗎?”

“你做夢!”楊桃瞪他,“一塊是給你抄作業的價錢,這個是大姐親手給你做,還包你作文跟日記呢。”

嘿,幸虧大姐跟小妹帶了好多書過來。她的作文跟日記就這麽解決了。

虞凱苦巴巴:“那要多少錢啊?”

“6塊。”楊桃替他算的清清楚楚,“你暑假作業本來要寫一個暑假呢,我們幫你包了,也就是一天一毛錢,很劃算吧?人家替你爸挑一天圩要30塊呢。”

虞凱沒說挑圩要比寫作業辛苦多了,在他心目中,後者的痛苦程度絲毫不遜于前者。

但他還是可憐巴巴的拒絕了,因為他只有三塊錢。裏面還有剛放暑假時,他爸就一起給他的一塊錢呢。

楊桃跳腳:“你錢都用來幹嘛了?我也沒看見你買零嘴啊。”

“套圈了。”虞凱理直氣壯,“我之前攢的上會場時套圈了,還買過幾根冰棒,就剩下這些了。”

說完話他又忐忑不安,“那你們還能給我寫嗎?”

唉,三塊錢也是錢,蚊子再小也是肉嚒。

江海潮提要求:“你帶我們再找個地方釣蝦兒吧。”

虞凱立刻打包票:“沒問題,但你們得先給我寫作業。”

不然他爸前腳說要檢查他的作業,後腳就看到他釣蝦兒去了,能打塌他的皮。

江海潮豪氣地答應:“沒問題,就這點作業,一天就能給你寫完。”

然後虞凱親眼見識到了“一支筆一盞燈一夜創造一個奇跡”。

不是,太陽在天上明晃晃地挂着呢,才不會點燈浪費電。虞凱只見三位表姐妹分據八仙桌三方,一人手上一支筆,一人面前一本本。

江海潮負責字最多的日記,楊桃對着作文書抄她沒抄過的作文,江海音則是拿着楊桃的暑假作業為參考,一筆筆落在虞凱的暑假作業本上。

虞凱緊張死了,看《三國演義》看不到兩分鐘就跑過來盯着,生怕她們字寫的太好看,叫大人看出來。

楊桃嫌他轉悠着礙事:“怕什麽,寫的飛起來,胡子連着眉毛就是你的字了。”

別說,乍一看還真挺像。反正字都很醜。

江海音則“哎”了聲,拿着暑假作業本指給楊桃看:“二姐,你這道題錯了,應該是45.”

楊桃驚訝:“啊,錯了,我再看看。”

江海潮也伸長脖子掃了眼題目,在心裏口算,又拿筆算了回,很肯定:“确實是45。”

楊桃懊惱:“是我算錯了。”

旁觀全程的虞凱傻眼了:“不……不是吧,海音你上二年級啊。”

他記得再清楚不過了,海音小他一歲,就是二年級。

那她怎麽還會做三年級的數學題?

江海音已經再度奮筆疾書,只簡單回了句虞凱:“我看過我大姐的書。”

要說興趣愛好還真是從小培養的。江家日子過得緊巴巴,沒什麽錢買書,而江海音是個有張寫了字的紙都要忍不住看一看的小孩。自己的教科書倒背如流了還不算,沒有新書看,她拿姐姐的書也從頭看到尾,她還會背三四年級的背誦課文呢。

楊桃點頭,接受良好:“難怪,三年級的也簡單。”

江海潮表示肯定:“是不難。”

虞凱要跳腳了,他是男生,好男不跟女鬥。假如面前是表兄弟,他肯定會動手的。哪有這麽氣人的道理,還簡單呢,翻書看看就會了哩,老師在課堂上講,他從頭聽到尾也沒聽懂多少(當然,一堂課40分鐘他起碼有半小時是看窗戶外面或者想昨晚看的電視)。

他起身,圍着八仙桌團團轉,楊桃恨不得踹他:“滾滾滾,表在這裏礙事,趕緊死開。”

虞凱呼哧呼哧喘氣,指着江海音道:“你看哎,海音一邊抄一邊就能糾錯。”

她沒停下來算,她抓筆抄的飛快,也就是說她掃一眼的功夫已經有答案了。他敢打賭,老師都沒她寫的快。

江海潮得意洋洋:“我們家海音從小就聰明,算什麽都快。”

要讓海音正常發揮的話,今天她起碼能抄完整本暑假作業,但虞凱挨揍經驗豐富,深谙他爹媽絕對不相信他能放假才10天就寫完暑假作業的道理,所以作文和日記無所謂(他爹媽也不覺得這算什麽正經作業),暑假作業本卻只能完成10頁。

楊桃看海音意猶未盡地放下筆,把暑假作業本遞給虞凱,心裏盤算好了:“要不明兒咱們上午寫作業,下午釣蝦兒。”

江海潮在旁邊補充:“到時候要碰上二舅舅和二舅母,我就說勞逸結合,老師說不能一天到晚盯着書,會傷眼睛傷身體。”

海音也有說法:“我們釣蝦兒是觀察生活,這樣才能寫好作文。”

虞凱頓時眉飛色舞:“行哎,我吃過飯睡過覺就過來。”

過了正午,太陽也烈的很,三姐妹自诩不怕曬都得戴着草帽跟虞凱走。他是光着腦袋,反正他早就曬成黑炭了。

出門走了不到百米遠,“冰棒馬頭牌”的聲音又傳來了。虞凱本能地咽口水,試探着跟表姐妹打商量:“要不,我們買兩根冰棒啊。放心,我不吃白食。等我爸再給我零花錢,我保證把錢還你們。”

三姐妹異口同聲:“不行!”

她們還差兩塊三毛錢才能還給小王醫生呢。

虞凱嘀嘀咕咕:“你們扒着錢幹什麽啊,冰棒都不吃。”

三姐妹誰都沒搭理他,家醜不可外揚,才不告訴他呢。

虞凱帶他們釣蝦兒的地方有點遠,已經靠近田了,蠻大一塊,比小水溝大多了,岸邊蘆葦泡在水裏。

江海潮記得這裏早幾年好像有人種莊稼的。

“去年就不種了。”虞凱天天東奔西跑,對村裏的事情門門清,“本來他家開出來的,田畝本上沒有,不要交三糧四錢。去年上面幹部下來量,說這也是農田,還肥,必須得記上去。他家掉頭就不種了。”

這塊田地勢本來就低,幾場大雨一下,順理成章地變成了水塘,不過水到底淺,魚長不大,泥鳅跟蝦兒倒是蠻多。

江海音驚訝:“田畝本子還能動啊?”

虞凱已經下竿子:“哪曉得啊,說不定是幹部吓他家哩。”

他爸說他們肯定想要好處,結果打錯算盤了,還抱着老黃歷不放,以為是剛分田到戶那會兒家家戶戶為了多分塊地能打破腦袋。現在哪個不曉得種田掙不到錢,運氣不好連化肥種糧跟農藥都得挂賬。

他正說得唾沫橫飛,江海潮一把拎起竿子,上面長長一條,媽呀,竟然不是海蝦而是泥鳅!

喲吼,這塊真是風水寶地了。

連虞凱都顧不上再叨叨,一門心思盯着自己的釣竿。但他可能是釣魚釣蝦釣多了,身上自帶煞氣,所以到手的只有最不稀罕的海蝦。

江海音運氣都比他好,釣了一條魚,雖然還沒巴掌大,但三姐妹一直認為它可以和泥鳅放一處燒碗湯。

虞凱瞪眼睛:“還能這樣燒?”

聞所未聞。

楊桃振振有詞:“泥鳅能燒豆腐,魚也能燒豆腐,泥鳅跟魚怎麽就不能燒湯?”

這會兒日頭已經西斜,遠遠的傳來賣豆腐的吆喝聲。

虞凱撺掇她們:“那你們趕緊撈兩塊豆腐啊。”

不要,撈豆腐得花錢,現在她們只進不出。

小王醫生扛着鋤頭從田裏放水回家,看見幾個小孩,笑着說話:“幹嘛呢,凱凱,你又釣蝦兒啊,作業寫了沒有?”

“寫了寫了。”楊桃搶先開口,“他跟我們一塊兒寫了半天呢。大姐,錢。”

江海潮趕緊拿出貼身放的七塊七毛錢,跑過去給小王醫生,臉紅紅的:“小王叔叔,剩下的兩塊三毛錢,我們最多過兩天就給你。”

嗯,明天她們就去街上賣蝦兒,肯定能湊夠錢。

小王醫生愣了下:“你家公爺家婆奶呢?”

“挑圩去了。”

他點點頭:“我說呢。”然後伸手接錢,揣進口袋,“剩下的我也不要錢,你們幫我個忙,馬齒苋認識吧,那個我給人治病用的。我沒空去挖,你們給我挖兩籃子抵賬吧。”

江海潮眼睛“嗖”的亮了:“真的,小王叔叔你還收馬齒苋啊。”

她聽媽媽說媽媽小時候供銷社收草藥,懂門道的人認得的會挖,掙了不少錢呢。

沒想到現在還有人收。

明天雙更。晚安,嘿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