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65章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小學生們有自己傳遞消息的途徑哩。
婆奶奶搞不清楚他們到底是怎麽宣傳的,反正第二天中午,四個小孩浩浩蕩蕩地給她帶回了二十多個同學。
謝天謝地,得虧昨天的剁椒魚和酸辣豆芽菜炒得多,所以盡管她沒再按照大外孫女兒的要求再多燒一道素菜(昨晚的胡蘿蔔絲炒芹菜不好放到今天中午吃,已經分給鄰居了),這兩道再加個骨頭蘿蔔湯也夠吃了。
嘿,骨頭湯真的是物美價廉。街上肉攤子剃幹淨肉的大骨頭只要買肉或者買豬下水甚至什麽都不買,跟人說兩句好話,基本上都能白送。
大骨頭是沒肉啊,可它有骨髓。即便不專門把骨髓劈出來,拿大骨頭熬湯,湯裏面也帶着葷菜的味道呢。這樣不管是加蘿蔔、大白菜還是鹹菜進去燒,都是一道能拿出手的湯。
江海潮認真地告訴婆奶奶:“晚上我們回來報名單,明天不能少燒菜哦。”
婆奶奶忙着收拾鍋竈呢,頭也不回:“曉得唻,能有多少人啊。”
楊桃跑過來跟大姐咬耳朵:“奶奶肯定是臉挂不住了。”
哈哈,奶奶還說初中門口不讓賣菜他們就不掙這個錢了。憑什麽不掙?好多錢,送到手邊的錢,不拿真是對不起他們上學期遭的那麽多罪。
現在才二十幾個人,太少了,他們的生意起碼還能再翻一倍。
等到第二天吃飯的人數破了三十時,虞凱先慌了,偷偷問江海潮:“大姐,學校真不會找過來嗎?”
關于她是市教育局局長最疼愛的外甥女兒的謠言目前傳播範圍只局限于老師隊伍,學生裏倒沒人提這一茬,所以虞凱心裏沒底,慌得很。
江海潮胸有成竹:“放心了,學校不會管的。”她看虞凱還眼巴巴地瞅着自己,又加了句,“就算學校有人來攪事,怕什麽?還不帶我婆奶奶開飯店咯。這可是我婆奶奶開的飯店!”
“對哦!”虞凱總算回過神來,上回學校說他們當學生的不務正業,在學校搞買賣。現在做買賣的是大人,關他們學生什麽事啊。
Advertisement
怕個球!
有種校長敢登門,他就敢……喊大姐出去怼回頭,問校長他們交的集資款除了贖嫖-客外,還花在什麽地方了,還剩多少。
虞凱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放心大膽地繼續在四年級拉學生來家裏吃飯。他們甚至還挖掘了一門帶飯的生意呢。
楊桃的同學宋岚吃完中午飯用井水洗幹淨飯盒後,問江海潮:“我打份菜回去行不?還是要五毛錢的。”
江海潮吃了一驚:“你沒吃飽嗎?我看看,要不給你泡點鍋巴?”
宋岚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不是我,是我媽。我媽中午懶得燒飯,讓我打回去給她吃。”
江海潮眼睛都瞪成了銅鈴,果然一山還比一山高。
等吃完飯回學校,她看到盧豔豔時說了這事,忍不住感慨:“我以為你媽已經夠厲害了。”
盧豔豔早已放棄幻想:“你以為我媽不會做嗎?等着吧,總有一天她也會這麽打發我們全家的。蠻好,就我媽燒飯的水平,還不如天天在你家搭夥哩。省心又省事。”
江海潮笑得肩膀直抖:“好哎好哎,到時候你給他們帶。”
陶靜伸長脖子過來小小聲道:“你好大膽哦,真賣飯啊,不怕再被抓着寫檢讨啦?”
江海潮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我怕什麽,學校還能管我家大人掙錢嚒。要不學校給我家錢啊。”
陶靜笑得趴在桌上:“你家又沒人去找小姐,學校給什麽錢啊。”
盧豔豔豎起一根手指頭,學着電視上的樣子:“NONONO,放心,學校應該不會跑你家去。”
江海潮不動聲色:“為什麽啊?”
“嗐,你傻啊。學生去哪兒吃飯,唯一關心的是學校食堂。現在食堂忙死了,哪有空管這三瓜棗子啊。”盧豔豔伸手指窗外,朝學校東邊的方向示意,“那麽多人呢,頓頓都要有葷腥的,不比做學生午飯來錢啊。”
報紙出面報道了仇老師的事,對學校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新教學樓的工程進度推快了。原本學校旁邊的一塊荒田迅速變成了工地,大家眼睜睜地看着磚頭越起越高。自然,工地上做工的人少不了,加在一起大幾十號呢。
江海潮恍然大悟:“難怪呢,我說怎麽他們去退飯票,食堂竟然也沒發火呢!”
這可太好了,能不被針對肯定最好不過啊。
江海潮美滋滋地回家在晚飯桌上跟大家分享了好消息,楊桃他們對拉客的信心更足了。虞凱更是信誓旦旦:“咱們争取啊,起碼一個月掙一千塊!一年下來就是萬元戶了。”
嘻嘻,姑奶奶中午忙完了就回楊家圩了,不然聽了他的大話肯定要潑冷水的。
可他沒想到海音也搖頭,表示沒戲:“凱凱哥哥你忘了,四年級總共就那麽多學生,吃食堂能多少。就算他們全部來我們家裏吃,按照五毛錢的标準吃,一天也掙不到三十塊的。”
唉,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經過寒假那麽掙錢的日子後,再看一天十來塊的進賬,好像少得可憐了。虧他們上學期每天為着七八塊錢能激動得恨不得原地翻跟鬥呢。
楊桃說出了肺腑之言:“還是初中門口好賺錢,他們人好多,他們都在學校吃飯的。”
虞凱攤手:“說這個有什麽用啊,初中又不讓賣。要不我們再看看能去江口賣什麽?禮拜天過去,禮拜天就算不趕場,人肯定也多。”
海音看向大姐:“爸爸媽媽什麽時候帶衣服回來啊?我們可以去賣衣服。”
江海潮黑下臉:“這哪個知道啊,真是的,就說指望不上他們。”
隔壁響起院子門的動靜,四人都知道修遠大大和大媽剛去自留地上澆菜種菜,沒這麽快回來,便趕緊伸頭看。
過年時村上出過小偷呢,把他們村前頭一戶人家的香腸跟鹹肉全拎走了,搞得人家過年辦酒席都得到處找菜,簡直要氣死了。
不過這會兒推自行車開門的不是小偷,而是秋月姐姐。
四人集體驚訝:“秋月姐姐,你今天不上晚自習啊?”
秋月姐姐滿臉一言難盡:“別提了,學校今天停水了,我去外面溝裏接水蒸飯,沒留神,水裏有蟲子。我的媽呀,中午吃飯差點沒惡心死我。”
她中午就在小店買了點零嘴,晚上實在扛不住,只能騎車回家吃飯。
姐弟四人只能表示同情,江海潮更好奇:“哪裏的溝啊?學校不是在街上嗎?旁邊沒溝啊。”
別說大溝了,連個水塘都看不見。
“後面。”秋月姐姐不跟他們客氣,看他們晚飯上桌了,直接過來蹭飯,“我們學校後面不是連着山嚒,從那邊過去,有條溝。其實看着水還行,可不是自來水真不行。”
楊桃和虞凱互看一眼,他們楊家圩吃的都是大溝裏的水,真沒感覺不行。
江海潮卻抓住了重點:“秋月姐姐,你是說學校有後門?不止一個大門?”
秋月姐姐點頭:“對啊,後面是山。後山後山,說的就是我們學校後面的山。從行政樓後面過去,再過教師宿舍,就是後山。”
江海潮立刻站起身,眼睛灼灼地看她:“秋月姐姐,你帶我去吧,我想看看後門。”
秋月姐姐奇怪:“沒什麽好看的,真的,山上啥都沒有,連棵毛桃樹都沒的。”
“不,我要看門。”江海潮難掩激動的心情,“學校不讓在大門口賣東西,說影響學校的衛生,讓人看了不好。可沒講不許在後門賣啊。”
楊桃和海音面面相觑,虞凱說了句大實話:“應該也不準吧。要是準的話,早有人去賣了。”
哪個不曉得學校的生意最好做。
江海潮搖頭,學了盧豔豔的同款動作:“NONONO,你們想錯了。大家不在後門擺攤子做生意,是因為沒人從後門走。後面是山啊,誰回家翻山越嶺?秋月姐姐,是不是啊?”
秋月姐姐有點回不過神,本能地點頭:“是沒人走。今天要不是學校停水,我得蒸飯,我都不知道有這麽個後門。”
“那就結了啊。”江海潮眉飛色舞,“後門大家平常不走,所以沒人擺攤子。但後門離教學樓應該很近,真過去打菜要不了幾分鐘,是不是?”
秋月姐姐笑了起來:“比去大門口更近。操場跟林蔭道都在教學樓前面。”
很好,都不用擔心大家嫌遠懶得跑的問題了。
虞凱還是慌:“那是以前沒人在後門口做生意。現在我們過去賣菜了,他們還不管嗎?”
江海潮虎的很:“沒試過怎麽知道行不行?走,秋月姐姐,你帶我過去看看。”
秋月姐姐樂了,扒光碗裏的最後一口飯:“好哎,那到時候我晚上有菜吃了。”
江海潮害怕初中傳達室的老頭認出她不是學校學生。可不知道是因為她個子已經趕得上初中生還是因為她跟秋月姐姐一起走的緣故,反正他沒出來攔她。
她跟着一路快走到學校後門口,瞬間滿意了。
學校後門其實談不上門,不過是圍牆拆下的豁口,不大,最多能開輛小轎車。但後門口的地上平坦的,旁邊有座紅磚房,門上挂着鎖,看樣子已經許久沒住過人了。後面連着的是山,現在樹枝已經開始打包包,估計等出了正月,放眼過去,全是花紅柳綠的春光。
江海潮看得連連點頭,雙手一拍:“好,就是這兒了!”
秋月姐姐哈哈大笑:“好哎,我明兒晚上等你的菜啊。”
江海潮趕緊保證:“沒問題!”
她言出必行。
盡管婆奶奶對她的異想天開持反對态度,認為她在瞎折騰,白糟蹋東西,到時候肯定又要被學校趕走;但江海潮從小犟種一個,況且老人跟小孩争,輸的肯定是前者,反正最後婆奶奶還是黑着臉割了鹹肉燒大白菜,想的是到時候被學校趕走了,等第二天中午還能熱熱接着賣給小學生當午飯。
別看江海潮當着婆奶奶的面雄赳赳氣昂昂的,好像胸有成竹的樣子,實際上她心裏打鼓,拎着煤爐放下的時候,一顆心還撲騰騰地要蹿到嗓子眼。
海音小小聲地問她:“大姐,學校真不趕人嗎?”
江海潮借着擺家夥什掩飾自己的心虛:“我們又沒影響學校的衛生,我們也沒賣垃圾食品,憑什麽趕我們走。……來了來了,趕緊把鋼精鍋拿下來。”
她話說得好聽,卻連吆喝都不敢吆喝,只能跟個木頭樁子似的杵在後門口,等人自己上門。
好在也沒人跟他們競争,秋月姐姐帶來的學生瞧見鋼精鍋裏裝着的熱騰騰的大白菜鹹肉,立刻掏了五毛錢要了一勺,還要求送兩根蘿蔔幹怕菜不夠吃。
有了這個好開頭,後面可順當多了,陸陸續續來了四五十號學生。待到太陽完全在山背後藏起了臉,三口鋼精鍋連菜湯都沒剩下。最後來的那幾個男生要求把菜湯都給他們,好拌飯吃。
江海潮眼睛眉毛跟着鼻子一塊兒在臉上跳舞,得意洋洋地跟婆奶奶炫耀:“看到沒有?我說能賣吧。”
婆奶奶一顆心還七上八下呢,着急忙慌地收拾家夥什:“走走走,快點兒,別叫人堵上來。”
江海潮同樣心虛,拎着煤爐趕緊跟在婆奶奶後面走。為了不被學校逮到,他們可是翻山過來的,兜了好大一個圈,累都累死了。
楊桃在後面跟偷到香油的小老鼠一樣得意:“管它呢,能賣一天是一天,多賣一天多賺一回!”
剛剛海音可算了賬,晚上這半小時他們整整進賬二十一塊七毛錢,這才是剛開始哩。
江海潮也挺起了胸膛:“就是,先賣着再說呗,敵進我退,敵退我追。”
婆奶奶罵道:“瞎講八道,這還打游擊啊。”
江海潮哈哈大笑:“一回事啊,人家是超生游擊隊,我們是賣菜游擊隊。”
後門口的好時光整整持續了三天,一天學生比一天多。到第三天的時候,他們幹脆準備了四大鍋菜,把能搞到的煤爐和銅腳爐全弄過來了,照樣賣得風生水起。
甚至還有人問他們:“晚上賣不賣?我們下晚自習的時候你們賣不賣?”
江海潮擡頭剛想問他們晚自習要買什麽,就看見剛才還挑菜挑的熱火朝天的學生跟小雞看到老鷹一樣,瞬間吓得四分五散,跑得比兔子都快。
然後人潮退去,露出了大白鯊,不,是露出了初中的校長。
他眉頭緊皺,臉拉成春節晚會上的趙本山了,語氣老大不痛快:“你們這是沒完沒了了?怎麽又跑到這邊賣了?走走走,像什麽樣子!”
江海潮吓得渾身一激靈,硬着頭皮頂上去辯解:“老師,我們為什麽不能賣?你看看,這就是正常的飯菜,不是燒烤也不是油炸,不致癌的。”
“影響學校環境。”
“我們沒有。”楊桃堅決否認,“我們一點垃圾也沒丢,我們收拾幹淨才走的。”
校長的眉頭一點松的意思都沒有:“那也不像話,學校旁邊擺攤子,哪個領導看到了不是事?都有規矩的。”
結果江海潮卻抓到話頭了:“看不到啊,我們又沒再大門口賣,後門這邊你看連人影子都沒有,哪個領導都不從這邊走。”
校長瞪眼睛:“那教育局過來檢查呢?一查一個準。”
江海潮卻咧嘴笑:“教育局才不會查哩,都放學了,教育局早下班了。”
校長眼睛瞪了半天,最後哼了一聲,居然掉頭走了。
婆奶奶趕緊朝他的背影喊:“校長,我們肯定弄幹淨了,不給學校添麻煩。”
她到底沒舍得趕緊推三輪車走。這肉可是花錢買的,不賣掉虧本哩。
原本已經逃之夭夭的學生膽兒也肥的很,竟然重新跑回頭,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買了晚飯菜再說。
一直到他們的鋼精鍋空空如也,校長也沒再折回頭,更沒安排人過來掀他們的煤爐。大家懸着一顆心,打掃幹淨衛生,戰戰兢兢地撤退。
海音小小聲問江海潮:“大姐,明兒我們還來嗎?”
“來,幹嘛不來。”
海音又小心翼翼看婆奶奶的臉色,這回婆奶奶沒反對,只推着三輪車催促他們:“走走走,快點走,回家趕緊寫作業去。”
到底第二天他們還是跟打不死的小強一樣,繼續到學校後門口做生意了。
江海潮一邊給人打菜一邊伸頭看,試圖找昨天那幾個問話的男生,可遲遲不見人影。
他們問下晚自習賣不賣東西是什麽意思?下晚自習大家都回家了啊,難道還要折回後門口買點吃的墊了肚子再走?嗐,真不怕麻煩。自己這邊可沒膽量再去學校大門口做生意,學校會真的翻臉的。
秋月姐姐今天來的晚點兒,看她像找人,好奇地問:“你找哪個啊?誰賒賬了?”
“不是。昨天有兩個人問我們下晚自習賣不賣夜宵,我想問問到底是什麽意思。”
秋月姐姐恍然大悟:“你說這個啊,就是問賣夜宵的事。下晚自習餓死了,他們還想托我問問你們呢。”
秋月姐姐都給飯攤拉過客了,傻子也曉得他們是她的熟人。
虞凱奇怪:“下晚自習他們不回家吃飯嗎?”
“不回家。”秋月姐姐解釋道,“他們家住的太遠了,晚上睡在學校宿舍。禮拜天才回家呢。”
衆人都狠狠地吃驚了,連婆奶奶都眼睛瞪老大:“初中就住校了啊。”
她還以為出去上學才住在學校裏呢。
四個小學生瞬間激動,追着秋月姐姐問:“多少人啊,多少人住校?”
秋月姐姐也搞不清楚,她每天都回家啊。還是旁邊一個要求再加一勺醬的剪着運動頭的女生插了一句:“總共四十來個吧,男生27還是28來着,女生少一點。”
江海潮立刻盯上了她:“姐姐,他們的寝室長是哪個啊?要吃夜宵的話,晚上多少人想吃,又要吃什麽?我們好早點準備好。”
女生一個勁兒搖頭:“這我可搞不清楚,得問他們自己。”
江海潮笑嘻嘻的:“那麻煩你看到他們說一聲,下晚自習可以過來吃。我們過來的。”
秋月姐姐拍胸口保證:“沒問題,我跟他們講,別弄太多啊,到時候賣不完就浪費了。”
江海潮笑得開心的很:“沒事,我們有數。”
婆奶奶卻犯愁了,推三輪車回去時,她還在猶豫:“晚上能燒什麽啊?”
要燒飯菜都話,四十來個學生,誰曉得能來幾個。燒少了不夠吃,燒多了又浪費。
可不燒飯菜,又給人吃什麽呢。
江海潮冥思苦想了半天:“打蛋花湯?我記得我媽早上會給我爸打蛋花湯。”
“蛋花湯不抵餓的,一會兒就餓了,吃了等于沒吃。”
楊桃想起了:“炒屑屑,給他們沖炒屑屑。家公爺爺下田不是吃的炒屑屑嘛。”
炒屑屑是幹鍋巴磨成的粉,拿開水一沖就能調成糊糊,吃起來十分方便。
虞凱哈哈笑:“那還不如直接給他們吃泡鍋巴呢,家裏有炒屑屑嗎?”
沒有,連鍋巴都沒有。煮飯的鍋巴都被他們燒燙飯吃了。
大家面面相觑,思考到底吃什麽最合适,最後還是海音給支了招:“炒米,草原上的人拿炒米當主食。我們拿炒米泡給他們吃,吃不完炒米又不會壞,下一頓還能吃。”
江海潮拍巴掌:“好,就泡炒米,再打荷包蛋。想吃的人加一個荷包蛋。”
虞凱來了精神:“怎麽賣?”
“炒米茶加小菜五毛錢,如果想吃荷包蛋的話,再給五毛。單吃荷包蛋也是五毛。”
虞凱哈哈笑:“那還不如賣茶葉蛋哩。”
婆奶奶聽的頭疼:“那要幾個爐子啊。就炒米茶加荷包蛋吧。”
她想的是荷包蛋可現打,吃不完雞蛋帶回來也沒損失。茶葉蛋賣不掉,難不成明兒再煮一回接着賣?那可不像話了。
江海潮想起來一件事:“婆奶奶,家裏還有雞蛋嗎?”
家裏的雞可是放在楊家圩養的。
“沒了。”楊桃十分肯定,“上次帶過來的雞蛋,中午炒韭菜了。”
啊,這可是今年的頭茬韭菜,炒雞蛋吃好香的。
大家夥兒面面相觑,趕緊往家趕。他們可得趕在初中晚自習下課前炒好炒米,再從別人家買夠了雞蛋,不然到時候夜宵生意要怎麽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