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100章
大學生和小學生(捉蟲)
江海潮當然沒那麽高風亮節,她做個好事不鬧得天翻地覆,就已經算她含蓄了。
現在她更加不能讓自家生意被人截胡。于是她叮囑弟弟們盯緊了服裝店,只要欄目組一出來,就趕緊把人請過來。
可惜大概是《與您相約》自覺已經拍過鞋店,沒興趣再炒冷飯。所以盡管主持人小姐姐對海軍他們笑得十分和氣,也只是簡單喊攝影師帶一鏡頭鞋店門口擺着的冷飲桶,根本沒進店的意思。
大家夥兒慌了,連馮雪都顧不上再嘲諷江海潮聰明反被聰明誤,全都盯着她,指望她力挽狂瀾。
奈何江海潮跟他們一樣,連小學六年級都沒上呢,又不是神仙,能出什麽高招呢。
她情急之下,只抓一個重點,先把人诓進店再說。于是她目光先落在主持人的腳上,然後沖人笑得特別燦爛:“姐姐,要不你換雙鞋子走吧?腳也能輕松點。”
11歲的小學生當然不該穿高跟鞋,但江海潮現在都1米67了,腳也有37碼大,鞋店的鞋,她自然會好奇地試穿。實際上基本店裏所有的女鞋她都穿過,只有了解了自己賣的東西,她才好跟人推薦啊。
穿過之後她便明白,高跟鞋看着漂亮,走路可要人命了。即便不走,光是站着,也好累人。
主持人姐姐今天要出鏡,自然配上高跟鞋戰靴。她從進步行街到現在,足足走了站了一個多小時,江海潮就不信她不會累。她腳後跟明明都貼了創口貼。
小學生們還杵着呢,只會附和老大的話,那位準大學生鄒瀾姐姐已經機靈地跑進去拿了雙平底圓頭鞋,笑容滿面地邀請主持人進店:“您坐着換這雙鞋吧,這鞋不磨腳。”
都到這一步了,主持人姐姐也不好直接姿态生硬地拒絕走人。況且她上次在這邊買的鞋和衣服的确都比較滿意,她也得意自己的節目竟然反響挺好,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于是她點點頭,微微笑:“我正好也缺雙鞋子。”
江海潮趕緊跟上去,學着電視上外國名牌店的店員蹲下來給主持人換鞋。
結果反教讓從來沒享受過這種檔次服務的主持人小姐姐吓了一跳,連連挪着腿拒絕:“別別別,我自己來就好。”
江海潮尴尬嗎?當然尴尬。但她立刻調整姿勢,拿了一套衣服過來給主持人看:“姐姐,這套怎麽樣?你皮膚白,穿着特別精神,特別洋氣。”
邊上的人拼命點頭,個個都滿懷期待。
搞得主持人實在不好意思拒絕。她又不傻,當然明白這群小孩如此殷勤小意的用心。
她再想想這趟他們欄目組之所以過來拍攝主題為“夏日逛街休閑好去處,步行街清涼飲料喝不停”的節目,除了服裝店的邀請之外,就是因為眼前這個高個子的小姑娘主動給他們臺打了電話,提供了關于免費飲料的新聞線索;便笑着主動給雙方個臺階下,點頭指着衣服道:“這套不錯,剛好可以穿着出鏡。”
大家如釋重負,小孩子們個個都笑成了太陽花,簡直能晃花大人的眼。
主持人姐姐的笑容也更真誠了。果然施予是件快樂的事,尤其自己擡擡手,便能讓小孩子們這麽開心。
楊桃相當有眼力勁地送上水果碗,是用乳酸菌拌的香瓜。她還給攝影師叔叔送了一份。
他們一早上班就過來拍節目,又走又站這麽長時間的确累了,便順水推舟吃起水果,還笑着看了一眼江海潮的英語書,随口找話題:“喲,暑假不忘學習呀。”
海軍第一個驕傲地跳出來強調:“我大姐保送縣中,數學競賽拿獎,明年就上縣中了。”
主持人笑了:“喲,那就是說你還沒學過英語?”
她倒并不知道江海潮是在鄉鎮上的小學,所以沒學英語。她依據的是自己上學時的經驗,她那會兒小學根本不教英語,縣城的學校也一樣。
于是陰差陽錯的,話題反而接上了。
江海潮略有些不好意思:“我跟着磁帶學,不會的就問哥哥姐姐們。”
其實也沒問過幾句,畢竟大部分時候店裏都特別忙。但這并不妨礙江海潮驕傲地跟主持人介紹:“哥哥姐姐們都是大學生,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哦。”
她就是在炫耀。
她不厲害,她還沒上縣中呢。可她的朋友們厲害呀。
不是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朋友們都厲害了,代表起碼将來有一天她也會厲害的。
主持人的眼睛亮了,驚訝地看着幾個其貌不揚的大孩子:“你們是名牌大學的學生?”
李磊的臉騰的一下紅了,矢口否認:“不不不,不是什麽名牌大學,我只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學。”
在他看來,只有清北上複交那種還足以稱為名牌大學。他考的算不錯,可遠遠達不到那個标準。
主持人的眼睛亮得更厲害了,語氣簡直可以用亢奮兩個字來形容:“你太謙虛了,北理工非常好,怎麽不上名牌大學呢?你們呢?”
等大家報完一圈學校名字,主持人小姐姐饒有興致地追問:“考得這麽好,馬上上大學了,這個暑假你們為什麽不好好放松放松?反而要到鞋店來打工呢?”
李磊很想實話實說,當然是為了掙錢。可他好歹知道這是上電視,說話不能肆無忌憚,他得注意形象。
故而平常嘴炮技能滿點的人,到動真章的時候竟然慫得一塌糊塗,對着話筒,臉紅得像猴屁股,支支吾吾半天,連個屁都放不出來。
關鍵時刻還得巾帼英雄上,那位素來話不多的準大學生小姐姐鄒瀾接過話筒開始123。
什麽勤工儉學可以減輕家庭負擔,拓展眼界,讓長期埋首書屋的他們得以接觸社會,更加了解這個世界。
他們之所以不選擇去做家教,而是到步行街來打工,就是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都說縣中的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事實上并非如此,只要有機會,他們也會竭盡所能從社會大學裏汲取更多知識。
在這兒打工辛不辛苦?
辛苦是肯定的,但可以為顧客服務讓顧客滿意,他們也感覺很滿足。況且店長和同事都非常照顧他們,一日三餐管飽管夠,飲料也随時都能喝。晚上下班,還讓他們提前走,好保證休息時間。
至于大晚上的回家害不害怕?當然不怕。街上有好多警察叔叔巡邏呢,聽說現在正在嚴打,讓他們感覺很安全。在這種國泰民安的氛圍下勤工儉學,他們都覺得很開心。
乖乖,不愧是大學生啊,這一套接一套的。
小夥伴們集體将目光轉移到江海潮臉上,看看,被比下去了吧?你肯定不能這麽層層遞進。
江海潮羞愧捂臉,她的确不行啊。人家小姐姐中學六年是白過的嗎?
主持人和攝影師采集夠了素材,心滿意足地走了。
店主笑得已經找不到自己的嘴角在哪兒了。什麽叫驚喜?這就叫大大的驚喜!用他兒子學過的成語形容叫什麽來着?對,欲揚先抑。
他一個勁兒地對着江海潮吸氣又嘆氣:“可以啊,真的很可以呀。你家這關系,杠杠的。”
來了一趟不夠,還來第二趟,實在太夠意思了。他剛才可是見縫插針地專門看了時間。電視臺的人在他們店裏待了整整半個小時,可比對服裝店上心多了。那個攝影師的機子一直都沒關。
膠卷不便宜啊,拍了肯定不能浪費。所以這回上電視,勢必還是他們鞋店獨占鳌頭。
但有一件事他必須得批評江海潮:“你這妹頭也真是的,明明早有準備,還故意吓唬人。搞得我心髒都吃不消了,當真以為這回要被人踩在腳下。”
江海潮這會兒還心有餘悸呢。她也沒想到電視臺的人會在他們店裏留這麽長時間。主持人小姐姐開口應諾會穿今天買的衣服鞋子(這回他們堅決打了8折)上電視,她已經覺得是意外驚喜了。
誰知道後來主持人還會跟鄒瀾姐姐他們聊這麽長時間呢。
嗯,反正這回他們不吃虧。她打了這個電話就算不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她才不怕原先奔着他們而來的客人叫服裝店給拐走了。
馮雪一言難盡地看着她,把她拉到邊上逼問:“你老實交代,你們家跟電視臺到底是什麽關系?”
虧她之前還擔心,真是一顆真心白喂了狗。
江海潮無辜地看着她,試圖讓自己瞧上去更真誠些:“我發誓,我真的只打了個電話。”
信你個鬼。
除了心知肚明的弟弟妹妹們之外,其他人都用眼睛斜睨她,哼哼,一次又一次,真當大家是傻瓜啊。
海軍突然間冒出一句:“要這樣的話,會不會大家都到街上來喝免費飲料啊?”
哎喲,那還真有可能。看來明天他們得多準備點綠豆湯和酸梅湯,省得到時候不夠喝。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天氣陛下從來不配合人類的行動。當天晚上八點多鐘開始,外面突然間刮起了大風,緊接着就是噼裏啪啦的一場雨,下了足足半夜。
等第二天一大早,他們爬起來時,甚至得穿着長袖才敢出門。這溫度絕對比昨天這時候降了足有七八度。
謝天謝地,得虧他們家的西瓜已經賣完了。不然天一冷,誰還買西瓜哦。
江海潮看看天,催促自己的小夥伴:“快點,趁着涼快早點去江口擺攤子,也好多賣點衣服。”
王佳佳扭頭看她:“你真不跟我們一塊去?”
說實在的,他們都半個月沒去江口了,莫名其妙的,她心裏還有點直打鼓呢。好像一下子就不适應江口會場鬧騰騰的環境了。
江海潮堅定地搖頭:“我不能去。”
開玩笑哦,她可是上過電視的人。全縣不說十之八九起碼也有1/3認識她的臉。
哦,人在電視上信誓旦旦,說他們的衣服是正宗的外貿貨,跟地攤貨絕對不是一個檔次。一轉頭,跑到江口擺攤去賣衣服了,這不是自降身價嗎?
回頭人家拿這話堵到店裏,她平白丢大臉哦,還要連累店裏的衣服鞋子賣不出去。
虞凱懶得動彈:“非得去嗎?咱們店裏現在生意這麽好,再放兩天說不定就賣光了。”
江海潮卻堅定地搖頭:“不行,今天上新貨了。半個月都沒賣掉的,再不趕緊出手,等九月份更加賣不掉。”
王佳佳開始犯愁:“我今天降溫了呀,短袖和裙子還能賣出去嗎?”
“賣的掉,中午天就熱了。”江海潮信心十足,“咱們這兒又沒秋天,10月份都能穿裙子呢,再說我們還送鞋。”
大家夥兒跑到院子裏,準備去廚房吃早飯。結果一出堂屋門,他們驚呆了,什麽時候院子裏又多了爐竈?
好大的一口鍋,這是要燒什麽呀。
房東大姨笑容滿面地出來,嘴裏說的卻是抱怨的話:“哎呀呀,再不起個爐竈,實在是忙不過來了。一頓就要400多份盒飯,哎呀,真是要把我們老命忙掉了。”
明明他們一開始只做學生生意的,一頓賣個一兩百份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結果後面越來越多,又是步行街的商戶,又是逛步行街的人。老天爺哎,她都搞不清楚這麽多客人是怎麽找上門的。
現在他們家不僅是她,連她丈夫跟女兒都被勒令從單位請假,過來幫忙準備盒飯,否則把人劈了都忙不過來。
反正上班就那幾個死工資,加在一起都比不上賣一天飯的利潤。雖然眼下他們拿的還是婆奶奶給發的工錢,但等這一家租客走了,生意不還是他們家接手嗎。
所以現在房東大姨可舍得掏錢了,單是高壓鍋她就一口氣買了兩個大的,電飯鍋又來了一個。這些都要留下來用,當然不能家公爺爺和婆奶奶掏錢。
孩子們聽她名為抱怨實則炫耀的話,個個都嘻嘻哈哈。忙才好啊,忙有錢賺。
他們去廚房盛了早飯吃,楊桃偷偷跟大姐咬耳朵:“以後還能賣這麽多飯嗎?”
江海潮感覺懸。
且不說等到開學校門口肯定有很多賣早飯的,單是步行街的生意,也會有人搶的。
那幾個黑黢黢的小孩都知道跟着他們學賣西瓜,何況是盒飯呢。只要摸清楚套路,真做起來并不難。
到時候,他們該怎麽辦呢?
當然是涼拌啦。那時候他們都回去上學了,還管這許多事。江山是他們打的,守不守得住,全看房東大姨自己家的能耐。
修慶哥哥給他們送了菜,又上郵局拿了郵包,這會兒把車開過來,捎上王佳佳他們幾個,直接去江口趕場。
剩下的人則按部就班地上步行街賣鞋子去。
盧豔豔那天也上了電視,不好去江口。她還滿懷遺憾:“唉,今天我們看不成熱鬧了。”
今天可是立秋,按老規矩,今天江口的場是大場,熱鬧死了。什麽吃的喝的賣雜耍的,精彩紛呈。
高強笑她:“步行街還不夠熱鬧啊?全是人。”
盧豔豔反駁:“上午可沒什麽人。”
可她話剛說出口,便聽見前面喧嚣的人聲。
哎,難道是因為今天特別涼快,大家醒得早,所以早早跑過來逛街嗎?
可走進步行街,他們就發現不對勁了。這麽多人,好多是大人帶着小孩,全擠在鞋店門口。
海軍渾身一個激靈,說話都哆嗦了:“大……大姐他們想幹嘛?砸場子嗎?”
他們也沒得罪誰呀。
李磊跟他的小夥伴們剛好過來,相當熟門熟路地從江海潮手裏接過煎餅,一口咬下去,樂呵呵地看熱鬧:“哎——你終于惹毛服裝店,人家要上門揍人啦?昨兒人家都以為自己翻身,你還非得去截胡。”
江海潮尚未沒來得及沖他翻白眼。突然間,一位手裏牽着胖孫子的奶奶激動地指着他們喊:“在那邊!”
我的媽呀,一群大小孩跟小小孩都沒來得及反應,便瞬間淹沒在人民群衆的海洋裏。
江海潮被人擠到外圍,只看見那位奶奶激動地抓着李磊的胳膊,說話都哆嗦了:“淘淘,過來,握握大哥哥的手,将來你也考大學。”
盧豔豔驚呆了,半晌才冒出一句:“這是當成摸金頂啊。”
大學生的光環原來如此耀眼。
江海潮也目瞪口呆,不過想想都能理解。因為大學實在太難考了。
別看大家都說進了縣中等于一只腳踏進大學的門,事實上,像縣中這樣的好學校去年高考錄取率也沒超過25%,其中不僅包含了大專,還有大中專。
連續複讀幾年都考不上大學,才是現在的主流。
換成普通高中,一年一個大學生都出不了的也正常。
現在,四個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到鞋店來勤工儉學,不值得大家追捧嗎?當然值得。
馮雪重重地嘆了口氣,一本正經道:“我也就一年級時,在上海看我表姐追小虎隊有這種勁頭。”
現在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的熱情一點也不遜色于追演唱會的歌迷呀。
江海潮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他們怎麽知道李磊哥哥他們是大學生啊?”
難道是縣電視臺的節目?那未免也太快了吧。昨天上午才過來拍的呢。
可事實的确如此,《與您相約》雷厲風行,上午拍了素材,下午剪輯,晚上便随着《情劍山河》一道播放。
于是李磊他們就成了金光閃閃的吉祥物,人人都想摸一把沾沾文曲星的文氣。
店主笑呵呵地過來開卷閘門,招呼大家夥兒:“進來進來,外面多曬呀,有話進來說嘛。”
他當然高興了,四大吉祥物鎮店,他生意不好才有鬼呢。
哈哈哈哈,服裝店花了錢上節目又怎麽樣?他們鞋店有大學生在,不掏錢,一期節目也占了一半以上的時間。
而且,看看,看過節目的人有幾個記得服裝店的衣服?起碼十之七八是奔着他們鞋店的大學生來的。
這都是上帝呀,掏錢給他們的上帝。
事實的确如此。帶着孩子過來追榜樣的家長,沒有空手而歸的道理。或多或少,他們都掏了腰包。
甚至有位白發蒼蒼的奶奶偷偷把李磊拉到邊上,小生跟他确認:“你們是賣一雙鞋給一份提成吧。放心,奶奶買的,算在你頭上。”
李磊臉爆紅,連連否認。他們拿的都是固定工資,跟手裏能開多少單沒關系。最多生意好多吃點好的。嗐,從他們進鞋店以來就沒不好過。要生意不好的話,還幹嘛找他們幹活。
但老太太有自己的邏輯,認定了李磊需要多開單,一口氣買了三雙鞋。
搞得李磊趕緊喊停:“奶奶,你買這麽多鞋幹嘛?不要,不要這樣。”
奶奶卻堅持:“要的我有三個孫子孫女兒呢,一人一雙,一人一套衣服,讓他們好好跟你們學學,将來也考大學。”
其他人附和:“就是。”
還有人強調:“不要不好意思,像你們這樣學習好還懂事的,憑自己的手掙錢,不丢人。”
有這麽強大的擁趸,立秋這一天的熱鬧可想而知。李磊他們幾個也難得沒有提前下班走人,而是一直忙到拉卷閘門才離開。
小學生們快笑死了,他們看了一天只覺得好玩。
江海潮還用手做出話筒的模樣故意采訪李磊等人:“說說看,你們有什麽感想?”
李磊表情複雜,半晌才冒出一句:“我就覺得吧,我要是進了大學不好好學習,将來不幹出一番成就,對不起大家。”
這些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對他們實在太好了,那種熱情,那種關切,他簡直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鄒瀾姐姐也點頭:“還有奶奶問我是不是學費不夠?她跟爺爺想資助我。”
現在上大學已經不免學費了,也不再發生活補貼。而且費用并不低,一年光學費就1000來塊。考上了大學卻上不起,确實存在。
鄒瀾嘆氣:“那位奶奶自己衣服都洗的發白了,還說要資助我。我要不好好學呀,真是對不起他們。”
她語重心長地告誡弟弟妹妹們,“你們要好好學習啊,學習絕對不是壞事。希望将來有一天,你們也能考上大學。”
大家面面相觑。好吧,大學距離他們有點遙遠。不過學習好的好處他們是看在眼裏的。
就連賣鞋子,顧客都愛捧大學生的場。
第二天早上,去江口趕過場的王佳佳他們回到步行街繼續幹活時,看到李磊等人被追捧的盛況,還吓了一跳。
天啦!這比起明星做gg效果都好吧。
拜大學生光環所賜,他們一直忙到中午才得空坐下來趁着吃飯,說了幾句閑話。
“菜頭爺爺說你是心虛,所以不敢去江口的。他說你把步行街都弄上電視臺了,大大地出風頭,連城裏人都被引到步行街來了,怎麽沒想想江口啊?江口才是你的娘家。”
王佳佳說到“娘家”兩個字,笑得完全直不起腰。
江海潮無辜極了:“那我有什麽辦法?電視臺的事本來就是瞎貓逮到死耗子。”
她估摸着他們縣實在沒啥可以拿出手的東西,步行街算一張名片。好不容易得了個消息,人家剛好閑着沒事,就這麽過來拍了一回。
說不定連縣電視臺自己都沒想到它家還有這樣的影響力。
否則為什麽以前在它家做gg的全是豬飼料?
現在縣電視臺就是想幫忙,那也得給人家遞上能宣傳的點啊。
江口的場對鄉下人來說熱鬧,可放在城裏又算得了什麽呢。
場上賣的東西琳琅滿目?嗐,縣城的小商品市場品種都比它豐富。
王佳佳手一攤,搖搖頭:“那就是你想的事情啦,你自己跟菜頭爺爺說吧。他對你充滿希望呢。”
哎呀,大人們啊,真是的。這要給她多大的壓力呀。
盧豔豔幫忙出主意:“要不讓李磊哥哥他們去江口吆喝兩聲?”
她話沒說完,自己先笑得前仰後合。
李磊還沒用眼刀刮她呢,店門口又亮出了長-槍短炮。
媽呀,縣電視臺有必要這麽拼嗎?再這樣采訪下去,江海潮感覺自己真說不清楚了,她對天發誓,她真沒給節目組塞錢。
然而這回是她戲太多,因為來的根本不是縣電視臺的人,而是本市日報的記者。
他們奔着勤工儉學的大學生來的,要做專題采訪。
小學生們趕緊給大學生挪窩,生怕礙了正經事。這次他們沒像前天一樣擠眉弄眼做鬼臉,反而蹲在旁邊默不作聲地扒飯。
原來大學生這麽厲害呀,這麽被人看重。
江海潮在報紙上發了一回文章,就已經轟動了整個湖港鎮中心小學。
他們上了一回電視,便感覺自己撞大運,此生再沒有更輝煌的時刻。連所謂的采訪,主持人原先選定的目标也不是她江海潮。
結果現在,不僅僅是縣電視臺,市裏的報紙也追着要采訪李磊他們,就因為他們是大學生。
明明買鞋送衣服的生意是他們這幫小學生搞起來的呀。
大學生好厲害哦,厲害的小學生都有點不自在了。
盧豔豔伸手戳江海潮:“哎,既然記者追着他們采訪,要不喊他們去江口趕場,到時候說不定記者也追過去呢。”
店主看了半天采訪,一直沒機會插上話,索性過來想誇獎一句江海潮。
還是這個妹頭厲害。他就說當初她為什麽想高中畢業生過來幫忙呢,原來是一套接一套,老早打好埋伏了,就等着現在呢。
前天是縣電視臺,今天是市裏的報紙,再過兩天會不會省裏都來人?
哎呀呀,可惜省裏太遠了。就算知道了他家鞋店的大名,也不好千裏迢迢跑過來買東西。
可即便如此,店主聽到他們要把他的吉祥物弄到江口石去招攬人氣,也忍不住吹胡子瞪眼睛:“想都別想,瞎搞什麽?”
盧豔豔還想不服氣地撸袖子呢,江海潮先拉住她,敷衍店主:“開玩笑呢,誰讓他們去了?讓他們去幹嘛?舞龍還是舞獅子?”
店主這才放下心來:“就是,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不能瞎比劃。”
說着,他又颠颠兒地湊上去,好見縫插針地對着記者說幾句話。
楊桃朝他的背影做鬼臉,扭過頭又擔憂:“大姐,不找李磊哥哥他們的話,要怎麽幫江口上新聞啊?”
菜頭爺爺對他們一直很好,從去年他們在江口賣鹵蝦,就是菜頭爺爺在幫他們。後來賣衣服,也一樣。他把他們當成自家小孩呢。
江海潮撓撓頭,江口會場已經夠熱鬧了,可菜頭爺爺非要往上發展,吸引城裏人。
鄉下的會場,有什麽值得城裏人駐足的呢?這個答案,大概只有城裏人才知道吧。
隔了兩天到周末,周雪瑩來店裏幫忙時,趁着吃飯的時間,江海潮便将問題砸向她。什麽理由會讓你願意跑去鄉下?
周雪瑩眼睛亮晶晶,什麽“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類的,充分體現了一個城裏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強大的詩詞素養。
但這不是江海潮想要的,她想說的是會場。
周雪瑩眨巴了半天眼睛,有點不好意思地表示,其實她小時候回老家玩,聽她媽說她最愛幹的事情就是蹲在雞籠前看雞,一看能看半天。
現在想想毛茸茸的小雞小鴨,她依然心神搖曳。多可愛呀。可惜他們小區不讓養雞鴨。
店裏的農村娃兒們個個神情微妙。呵呵,小雞小鴨好可愛哦,等它們拉粑粑的時候,你就不覺得可愛了,臭死啦!
江海潮撓頭,會場上是有小雞小鴨,但那是春天的事。八月天誰撈小雞小鴨養啊,人怕熱,雞鴨只會更怕熱,一身大毛衫呢。
周雪瑩實在想不出來了,她對農村生活的認識委實有限。她只好讓江海潮說說會場上都有啥。
當聽到有耍把戲的耍蛇的玩猴兒的,她瞬間眼睛發亮:“真的真的,還有這個啊?”
說實在的,什麽小吃之類的她興趣一般。市裏本來就有美食一條街啊,可市裏沒地方耍蛇!
江海潮大喜過望,立刻決意修書一封給菜頭爺爺。
周雪瑩在旁邊激動死了:“唱不唱戲啊,我記得我小時候我奶奶帶我回老家有唱戲的,咚咚咚的,可熱鬧了。”
江海潮二話不說,把唱戲也加了進去。她記得會場上有的。不過聽戲和看耍蛇要額外買門票,五毛錢一張,夠買雪糕了,好貴。倒是玩把戲的和耍猴的只要賞錢,不躲着演。
大家夥兒來了精神,你一言我一語地出主意。唱戲好啊,雖然他們聽不懂到底唱了什麽,但是很好玩啊。
楊桃還記得小時候村裏辦白事有人請唱戲,那大花臉蹲在地上掃灰,還拿手沾了嘗,笑死人了。
一片歡聲笑語中,海音突然間冒出句:“可是他們晚上怎麽回去呢?”
“啊?”
“沒車的。”海音認真強調,“晚上沒車回縣裏。”
縣城和鄉鎮之間當然有公交車,但這車是上午從各個鄉鎮開到縣城,下午再陸續返回,一天單向也就三四趟吧。反過來,沒了。
不是公交車偷懶啊,是大家出行需要決定了發車方向。早上進城辦事,下午天黑前回去,沒毛病,很方便。
反過來沒必要啊,城裏人一年到頭難得下回鄉。
江海潮卡殼了,瞅着海音認真的小臉,半晌才冒出句:“那個,他們自己開車。”
“對對對。”其他人像好容易挽回面子似的,趕緊附和。
城裏車多啊,街上全是車呢。
周雪瑩也無法反駁,她家沒車,但她爸真要回老家辦事,會借單位的車。
只海音又有問題:“那車停在哪裏呢?場上沒地方停啊。”
江海潮已經被問得左支右绌,不由自主地支支吾吾起來。
一直冷眼旁觀的大學生終于看不下去,一言難盡地直搖頭。
自尊心過剩的小學生跟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幹啥?學習我們是比不上你們,可說起做生意的事,我們才是老前輩,世事洞察皆學問呢。
李磊哭笑不得,一句話打消了他們的癡心妄想:“別瞎折騰了,根本搞不起來,城裏人跑去江口幹嘛?”
他掰着手指頭數,“一個是交通問題,剛才已經說過了,除了做買賣的當老板的,城裏誰家買車?不曉得車多貴嚒。”
看江海潮又想開口,他立刻一揮手,“好,車的問題咱可以先不提。就說一個去江口幹什麽?趕場是吧。你從早逛到晚嗎?有那麽多攤子可以逛嗎?湖港會場,一年一度,規模夠大了吧,從頭逛到尾,最多三個小時。除了趕場之外,江口還有什麽能看能玩的地方?”
他伸手一指外,“包括步行街,夠閃亮了吧,誰從早逛到晚啊,不無聊嗎?你問問看周雪瑩,她的朋友跟她一塊來,光是逛街嗎?”
周雪瑩頭立刻搖成了撥浪鼓,當然不可能。
他們大概會逛兩三個小時,然後去旁邊的自助餐廳搓一頓,再接着就是去水上公園坐鴨子船打水仗了。
距離步行街一條街,大概1千米左右的位置,有個水上公園,裏面還是蠻好玩的。
李磊立刻拿話說異想天開的學弟學妹們:“聽到沒有?咱們縣城破歸破,多少也有點東西能拿得出手。不然光憑一條步行街,能引來多少客人啊?江口有這條件嗎?起碼得讓人待一天也不嫌煩。”
大學生到底是大學生啊,說話有理有據,高瞻遠矚,考慮問題比他們全面多了。
李磊看他們瞬間蔫巴的樣子,語重心長道:“所以想問題不要想當然,聽風就是雨。一個地區的發展是講規劃的,是一個整體,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商業的發達必須得依托工農業的發展,不可能是空中樓閣。這個等你們上中學學政治了就明白了。”
知識果然是力量。
他一頓輸出就把大家打的落花流水。
店主一直在旁邊聽熱鬧呢,這會兒趁機教育小孩:“聽到沒有?所以你們要好好學習,将來才能像哥哥姐姐們一樣厲害。”
小學生們縮頭耷腦的,一個都不敢吱聲。
但江海潮屬于打不死的小強,蔫巴了不到三分鐘,又賊心不死,開始搞社會調研,詢問自己的小夥伴們:“那你們城裏的親戚到農村喜歡幹什麽呢?”
周雪瑩不用問了,她就喜歡看小雞。
她爸媽則是在聽七大姑八大姨說八卦。哼!別看他倆嘴上好像很看不上的樣子,其實他倆最喜歡聽了。充分展示了什麽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王佳佳想了半天,她城裏的表姨過年時會到她家來,回回來她表姨和她表姐都要搶着燒鍋。
也不知道竈膛有什麽魔力,也許是因為天冷燒鍋暖和吧。
另一件事是挖野菜,過年前後是挖荠菜的好時節,每回她表姨都雙眼放光,總要挖一大兜走。
“對對對。”陶靜也有印象,“我大姑喜歡去菜地上摘菜,每次都摘好多。我媽倒沒意見,就是覺得奇怪,不怕鞋子弄髒嗎?”
高強附和了一句:“他們好像真無所謂,去年夏天,我堂爺爺家的還跟我媽一塊去翻菱角呢。我的媽呀,她激動死了,要不是我媽拽的快,就掉河裏了。”
超超激動地喊:“還有柿子!”
前年收稻子的時候,爸媽帶他和姐姐去他婆奶奶家,隔壁家城裏親戚采了好多柿子。
他婆奶奶還說城裏就是表面光,連柿子都當成個寶貝。
江海潮一邊聽一邊點頭,最後給出總結:“事實上,他們對長出來的東西還是感興趣的,而且喜歡自己摘。”
李磊看了她一眼,大概是顧忌周雪瑩在,所以沒反駁,只在心裏嘀咕一句:難道不是因為這些東西不要他們這些城裏親戚掏錢嗎?
免費的東西誰不愛呀!
江海潮已經自顧自地說下去:“兩三個小時上會場,中間吃頓飯一兩個小時,再去摘一兩個小時的……嗳,現在有什麽呀?”
高強第一個舉手:“菱角!”
那不行,得坐在盆裏下水,太危險了,萬一掉水裏,正兒八經會鬧出人命案的。
王佳佳不肯定:“去地裏摘菜?現在菜倒不少。”
周雪瑩點頭:“我媽說自家地裏長出來的菜到底不一樣,味道都好。”說着她突然間笑起來,腦洞大開,“現在晚了,不然摘西瓜挺好的。我爸他單位的司機現在可惆悵了,因為不能摘西瓜了。”
那位叔叔特別逗,先前去田裏運瓜時,他每次都特別積極,到的特別早。就是想趁機下田,自己挑幾個瓜,好好過過手瘾。
江海潮卻雙掌一拍,眼睛閃閃發亮:“沒錯,可以摘西瓜!”
8424瓜是下市了,但市場上還有西瓜賣,就代表還有瓜在長着。
她記得清清楚楚,去年暑假一直快結束的時候,她在江口還吃了西瓜。
周雪瑩驚奇地瞪大眼睛:“真的嗎?我還以為現在賣的都是外地運過來的瓜呢。”
江海潮認為江口應該不會賣賣外地瓜。運過來的路費太貴了,本地瓜還未必能消耗掉呢。
“還有呢,你們再想想看,現在還有什麽?”
既然說到西瓜,那大家的思路必然打開了呀。都是水果,夏天葡萄必須有姓名。
8月份是紫葡萄上市的時候,現在菜場葡萄可便宜了,而且特別甜。
嘿!那現在有兩種水果可以摘了,應該能消耗不少時間吧。如果還不夠的話,可以接着摘菜呀,或者……嗯,釣魚!江口的村裏怎麽可能沒魚塘,還有人養王八呢。
到時候吃自己釣上來的魚,不是很有意思嗎?
江海潮扭過頭,得意洋洋地看李磊:“怎麽樣?現在能消磨一天的時光了吧?”
李磊張張嘴,半天沒找出話來反駁。
等這些小孩美滋滋地幹掉午飯,他才慢半拍地想起來,就算能夠消磨一天,也得人家樂意從城裏跑到鄉下去玩啊。
過了立秋,是比三伏天涼快些了,但也涼快的有限。
況且他之前假設先不提交通的問題,就真能不考慮車子要怎麽坐嗎?
呵呵,他倒希望自己去大學報到之前,能親眼看看他們到底把什麽人忽悠到江口去一日游。
^_^,沒錯,我還在寫。嗯,100章了,慶祝一下,萬字更吧。
下一本應該開《穿書女配不替人養娃》。
文案:付明月穿進了一本小說,同名同姓的女配當了一輩子的後媽。
為了做好這個後媽,她放棄事業,全身心投入家庭,甚至沒有生自己的孩子。
結果人家親媽榮歸故裏,丈夫對着白月光兩眼放光,女兒說到底這才是親媽。
女配成了個笑話。她明明是九十年代的大學生,本來有個光輝的前程。
睜開眼,付母正對着她淚眼婆娑:你就嫁吧,後媽哪裏是好當的。
房門外頭的小姑娘又哭又鬧:你不是我媽,我不要你當我媽。
付明月看了眼貼着喜字的窗戶,點點頭:沒錯,我不是,我不嫁了,我沒資格替人養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