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儲君

儲君

欣喜于自己總算在而立前有了第一位皇子,皇子滿月時,皇帝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神之祠。舉朝臣子亦為這位遲來十餘年的皇長子的誕世而高興。

在慶祝的宴會上,皇子的母親才有了同自己兄弟相見的機會,事實上,哪怕是親兄弟也是外男,和宮妃見面并不容易。

見到衛子夫後,衛青說:“主父偃不日就會上書奏請陛下立姐姐為皇後。”

“如此快嗎。”衛子夫抱着孩子,對這個消息沒有太吃驚,可是動作如此迅速也是她沒預料到的。

她感到一絲雀躍,卻也沒忽視了兄弟的擔憂,“你在顧慮什麽呢。”

衛青想了想,把要說的話話隐去了些,只說:“只是擔心人言可畏。”

“這種議論哪有一刻停息呢,宮裏的妃嫔都不會拒絕成為皇後,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運氣。”

衛子夫深深忘了一眼懷中的孩子,“他是我的好孩子,若是早一點來我怕護不住他,若是晚一點怕也不會榮耀我。”

說到這兒,她擡頭看着衛青繼續道:“同樣的,男子都想建功立業,裂土封侯,但只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本事。”

一直沉默的衛青開了口,“這也不過是上天眷顧。”

衛子夫搖搖頭,“你總這樣說。”

衛青不欲多言,繞着孩子岔開了話題,“他在看什麽,總是喜歡盯着一個方向看嗎?”

聽弟弟這麽說,衛子夫才意識到,她覺得這麽大的小孩是看不見什麽的,可是這孩子确實像在盯着什麽。

她順着視線一看,什麽都沒有,問衛青,“你家中我侄兒也這樣嗎。”

“……不知道。”

Advertisement

孩子的成長是很快的,一轉眼劉據就長到了能滿地跑的年紀,這些年發生了很多事情。

比如說皇帝有了新寵,進而劉據也有了個新生的兄弟。

比如太後薨逝,平陽公主的丈夫也去世了。

再比如,劉據七歲了,今上封太子也是七歲的年紀,皇長子是不是也應該踩着皇帝的腳印成長呢。

新皇子的誕生似乎對立太子的事産生了影響,但也沒什麽影響,結果依然是意料之中的。

“太子殿下。”衛青向劉據低首行禮。

劉據很疑惑,“為什麽要這樣呢,以前不也沒有這麽多事嗎。”

“現在不一樣了,你成了大漢的儲君,除了皇帝和皇後,所有人都應該尊敬你。”

“那我不是舅舅的外甥了嗎。”

“先君臣後舅甥。”

“那我依然是父皇母後的兒子嗎?”

“也應該先是太子。”

“好吧。”

這只是一次偶遇,談話并不能持續太長的時間,因為太子還要聽學,大将軍也是有其他事情才來到皇後這裏。

不知郎有沒有情,總之是公主是有意的,平陽公主不經意的向皇後暗示了她的心思,不久後,皇帝的旨意就下來了。

他們不日就将成婚,雖然仍有人在心裏嘀咕公主怎麽能嫁給做過自己騎奴的衛青,但也只敢在心裏自說自話,到婚禮時,不定還要笑容滿面的奉上一份大禮。

他進去時平陽公主也在,按理說新人成婚前本不應該見面,可公主堅持說都不是盲婚啞嫁第一次成親了,沒那麽多忌諱。

她有些事情要問問,所以拜托皇後做個中間人找個閑時把人支過來。

可是在椒房殿,終究是沒說什麽就要走了,将行前,衛青主動搭了話,“臣送公主吧。”

平陽公主略微一沉吟,“合适嗎?”

“也沒什麽不合适的。”

“那行吧。”

車上的公主看着前面騎馬的衛青倒是有了些時光重疊的感覺,但是今非昔比了,她感覺這樣不好,于是要求轉到人煙稀少的路上。

衛青聽了她的話,換了條路,這上行人不多,公主糾結着開口,“這婚事你真情願。”

“沒有不情願。”

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說是心甘情願但又不覺多熱情,公主無語地開口,“你是把應付同僚一套用到我身上?”

“沒有。”衛青提出送人就是為了和公主打好關系的,只是看情況是适得其反。

“你打仗時也是這樣不鹹不淡的?”

衛青不解,“不然呢。”

“不應該熱血沸騰才對。”

“如果說是奔襲交戰時活動的太多确實會,可若說是殺敵,其實殺人并沒有樂趣可言,也沒有一個征夫願意總待在戰場上。”

平陽公主此刻感覺到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了,只是以軍功立身的将軍這麽說話還是讓她窩心,“你下次同外人還是不要亂說話了。”

“臣敬公主,而且公主也不算外人吧。”

好,還是挺會說話的,公主收回了之前的評價。

婚禮如約而至,很盛大,到場的人很多,說是滿長安的達官顯貴傾巢出動也不為過,公主和衛青的子侄們也盡數到場。

有個大忙人來去匆匆,有婚約的詩情畫意,愛玩的去湊熱鬧,小孩子,小孩子看了眼熱鬧就被帶走了。

“我什麽時候能成親呢?”劉據托着個小臉喃喃道,突然想起什麽似的,“你應該娶過妻吧,好玩嗎。”

虧得是周圍沒有人,不然一定害怕這太子好端端的為什麽和空氣說話。

不過也差不多,畢竟他是對着一個魂魄說話,別人又看不見,可不就是空氣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