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佛經惹禍·二

佛經惹禍·二

**

第三日,老太太上吐下瀉了整整兩日,到了今日才算是稍微好了些。

她迷迷糊糊睡了醒來之後,見到床榻前世哭腫了眼睛的黛玉,忍不住心疼起來,“心肝寶兒,你又來這裏做什麽?我身上不見好,你身子本來就瘦瘦弱弱的,若再被我過了病氣,可怎麽是好?”

黛玉拿着帕子,擦着眼淚,可是一雙紅得宛如核桃一般的眼睛卻是藏也藏不住。

她啜泣着說,“那經文是我抄得不對……老太太,你趕緊燒了罷。害你這般……”

說到一半,又是嗚咽哭泣,竟是說不下去。

老太太一把揉過她額頭,讓她別上心,“這種無稽之談,你也去聽得哪個婆子丫鬟敢這麽說你,我第一個不饒她!”

黛玉靠在老太太懷中,愈發哭得厲害。

老太太哄着她說,“這夏日食物容易腐壞,吃壞了是常事,只是我年紀大了,才好得慢些。你那佛經抄的又工整又好看,好端端的何必又去毀了它?全是你一番心血。”

黛玉揉着帕子,擦拭着眼淚,卻沒法直接說——

那一日妙玉仔仔細細透着光,看了宣紙之後,倒真的發現了問題。

“我且問你。”

“你這紙哪兒來的?”妙玉皺眉問。

見妙玉問得如此嚴肅,黛玉只好掰着指頭想了下,回憶了采辦小丫鬟的話,“原是從松墨齋買的,只是我慣用的宣紙斷了貨,又聽說是要抄經文,就特意給了這種暗紋宣紙,說是什麽‘抄經專用紙’,名字兒好聽,還多要了錢呢。”

妙玉卻是搖頭,“這哪裏是暗紋?”

Advertisement

“你且仔細看!”

“這上面是不是有一個一個圓形圖騰?”

黛玉愣了,湊過去很仔細很仔細看了半晌,才真的看到有一個個小小的圖騰。裏面畫了繁複圖樣,可着實太小,她辨認不出。

“這是藏傳密宗特有的圖騰,若是好的寓意,念此經文者自然能加持福分。”

“可若是壞的寓意,那便是活生生詛咒了。”

妙玉沉吟着說,“也虧得我有一陣子興致來了,才去看的密宗這些,我們中原本土禪宗是不弄這些的。”

黛玉唬了一跳,詫異問,“那若真是詛咒,豈非松墨齋主人要害不少人了?誰都用那些特供紙抄經呀。”

妙玉搖頭,“初時我也疑心這個。若當真如此,松墨齋該惹上事了。早就坊間謠言四起了。”

"可我轉念一想,怕不是本來想印着好寓意,可這一批中卻有一個瑕疵品,不小心印倒了,就成壞寓意了。"

黛玉無語了,“……”

這般萬裏挑一 ——

她如此倒黴?

“那可如何是好?”她只好問。

妙玉當時就十分果斷說,“燒了。這邪祟玩意兒,留不得。”

因此。

此刻。

聽賈母因為喜歡她,也連帶着喜歡她抄的經文不肯燒掉,黛玉只好琢磨着從鴛鴦這些丫鬟身上下手,對老太太只說,“那老祖宗好好休息,我也不打擾你,只坐着這麽陪你。”

賈母聽她這麽一說,更是心疼不已,又是歡喜,又是搖頭嘆氣,“你就是實心眼。要你陪着做什麽?看你人都哭瘦了一圈,趕緊好好回去躺着,等你睡醒了,我這頭也好得差不多了。”

等黛玉被賈母好說歹說勸走之後,老太太喊了鴛鴦,仔仔細細問她,“聽我家黛玉的意思,是有婆子在背後嚼舌根了?我身子不好,怎麽又牽扯到她了?”

賈母吩咐鴛鴦,“你替我好生查查,誰再造謠惹事,替我先轟出去才是正經!”

鴛鴦應下。

到了晚間,鴛鴦卻聽到諸多謠言,又見紫鵑私底下來找她。

“那經文偷偷燒了罷,也算功德一件。”

紫鵑小聲央求她,“只別讓老太太知曉,說起來就說一時找不着,日後自會出來雲雲。”

鴛鴦也是個機靈聰敏的,畢竟在老太太身邊當差怎麽多年,一聽就懂了,“那份手抄《普門品》确有問題?”

紫鵑紅了臉,也不好直說,只小聲求她,“是不是有問題,總之燒了就沒問題了。我下回單請姐姐吃一頓好的。”

鴛鴦也不逼問,只打趣說,“好呀,倒會繞口令了。那我可要吃雲景樓的烤鴨,上韻樓的雲絲火腿,還要……”

“好。滿漢全席都行。”紫鵑聽她應承下,這才放心。

等紫鵑回來複命時,黛玉又是被虛空金字逼着沒法,正在擦拭銅鏡呢。

一見到紫鵑,黛玉頗有些心虛,先把銅鏡藏在袖子中,才咳嗽了一聲,問紫鵑,“如何?”

紫鵑笑着回複,“姑娘且放心,奴婢是看着鴛鴦姐姐燒的經文,全都成灰燼了。”

黛玉點頭,“這就好。”

又吩咐她先去忙,沒有召喚不必進來。

畢竟。

這銅鏡上到底擦拭之後,會顯示出什麽樣子,她也說不準。

這所謂的【贗品·風月寶鑒】真正害死人。

上一世活活害死了賈瑞,這一世又是把賈環變成一個每日只能被鎖在房中的廢物,又把妙玉弄得走火入魔要生要死的。

她雖然連日擦拭銅鏡,也不過是雲裏霧裏一個書房,一只手,一塊遺失的玉佩而已。

可再往後呢?

是不是也會出現那些污穢不堪畫面?

黛玉又是忐忑,又是被虛空金字一次次催促弄得無法,只好拿出絲帕來輕輕擦拭。

這一回只聽得一連串咳嗽聲,又見到一雙白皙大掌正輕輕撫摸着一頁薄紙,手指點着一個又一個清秀小字。

仔細看上面寫的字,似乎能隐隐約約看到“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幾個字,不是她手抄的《普門品》又是什麽?

黛玉呀了一聲。一下子臉上雲蒸霞蔚般滾燙起來,心中暗自詫異——

這?!

這難道是?!

她好像隐隐約約猜到這銅鏡照出的什麽地方了,也能推測出這雙手的主人是誰了。

畢竟。

聽平兒說過,她抄的經文送入宮中之後,是被元妃娘娘贈給了聖上,聖上又轉贈給北靜王的。

呀。

現在可怎生是好?

聽聞平靜王得了這經文後,又是一病不起。

她該如何告訴他,趕緊燒了這經文,千萬不要再對着經文逐字逐句這麽觀摩了?

**

寶釵再見到元春時,隔着一串長長的珠簾。元春的臉掩映在珠簾之後,顯得分外遙遠。

寶釵見到她,行禮之後,忍不住哭着喊了一句,“姐姐,救我。”

元春只在心中淡淡輕嗤一聲,呵,這個時候倒曉得要喊姐姐了。

她面上還是波瀾不驚,聲音穩重大氣,畢竟好多內侍小太監與宮女們都盯着呢。

“你且好好答我。”

“那鏡子……究竟是不是邪物?”

元春這麽一問,寶釵心下念頭翻滾過千百遍,算來算去,最好的回答還是——

“……也是上回黛玉入宮時偷偷帶來的,銀燈莺兒她們幾個丫頭都瞧見了。”

“……只說是寶物,讓我小心藏着,誰知道……”

“若早知識這種邪物,我一把字摔碎了不好?又何苦惹上這些殺身之禍?”

元春皺眉。

她也是頭一回聽說,這鏡子竟然是黛玉入宮時偷偷弄來的。

照這麽說,黛玉才是這場“紅顏禍水”的背後推手?

害得皇上一病不起,龍體大壞?

上一回黛玉入宮時,替她聞出了宮殿內燃燒的香料有異常,說是救她一命也不為過。何況黛玉又三番五次堅決婉拒入宮,讓元春一直對她心生好感。

寶釵這麽一碰到事,就全賴在黛玉身上。

呵。

這作風倒讓她有點瞧不上。

“寶物也好,邪物也罷。”

“現在事情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太後震怒,聖上龍體欠安,你便是将千萬人拉下水,也是無濟于事了。”

元春厲聲呵斥。

寶釵雙眸含淚,哭着跪倒,說,“娘娘教訓的是,這一番劫數難逃,入宮以來未能侍奉好聖上,也未能協持娘娘。一事無成,是為失敗。等來世再……”

她這番哭訴倒是情真意切。

從“青雲之志”到“自認失敗”,仿佛香爐中死灰一樣燃燒殆盡,再無生息。

元春皺眉,估摸着打壓也差不多了,就又給了一捧子甜棗,說,“倒也不必今生來世的。如今此案尚未下定論,你這麽先判了自己死刑,大可不必。”

寶釵聽出一線生機,卻無論如何喊不出“娘娘救我”這種直白求饒的話,只淚眼婆娑隔着層層珠簾,望着她,輕聲說,“若有轉機……”

元春冷笑一聲。

轉機?

轉機自然是有的。可寶釵一張嘴上下一碰,就把黛玉先拉出來擋刀,她本來還想着今日于生死關頭救下寶釵,來日能收為己用。如今看來,她卻要重新掂量了。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