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91章

學生聚會時間在下午兩點, 之後正式放假,學生返家,來年的正月十二再開學。

謝亦雲上午就到了學堂, 她特意提前來,打算先會會先生們。

今天學生放假後,先生們也會陸續離開學堂, 這一走, 大部分都要年後開學才能再見面。謝亦雲想着, 臨別之前, 她怎麽都要向先生們說幾句感謝、鼓勵的話。

先生們得到白校長的通知, 在會議室等着。謝亦雲來後,和他們一一打招呼。

這裏面, 有些是在學堂最初建立的時候被她請來的, 有些是後來自己慕名而來的, 不管年齡大小, 性別身份,只要在學堂裏, 謝亦雲統統稱呼為先生。

“燕先生, 今天準備回家吧?路上小心, 給孫兒帶禮物了吧?”

燕神醫眉開眼笑:“帶了帶了, 縣太爺分下來的糖果,我都帶回家給他們吃。”

“鹿先生, 我聽白校長說,先生今年準備在平陽縣過年?”

鹿先生是中州人,謝家家主推薦而來, 教學生律法。

“是,孩子們在中州都過得好, 我和老妻也不用挂心,就不來回折騰了,在平陽縣過個安靜年。學堂裏還有些先生也不回家,我們湊在一起也不孤單。”

謝亦雲很感動,向鹿先生等人施了一禮:“先生們一心為學堂,把學堂當作自己的家,謝亦雲在此多謝。”

她暗暗提醒自己,等會要記得交代和玉,一定要關注這些留在學堂裏的先生們,在生活上多多關照他們,炭火要供應上,別讓他們受凍,除夕那天給他們做一大桌子菜,讓他們吃個好團年飯。

先生們都連忙還禮。

“縣太爺客氣。”

“此為我們應盡的本分。”

謝亦雲給的工資高,還時常有額外的福利,而且他們在學堂裏,見識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先生們心裏都是很滿意的,只希望學堂越辦越好。

謝亦雲轉頭看見文先生,熱情地道:“我聽說文先生打算在平陽縣長居,已經派人去接家人了?等先生的家人到來,我辦一桌宴席,給他們接風洗塵。先生的家人若要工作,只管去找俞縣丞,讓他安排。”

文先生原先說定了只授一年的課,跨過年就到了期限,謝亦雲正想着怎麽勸說他,就聽和玉說,文先生已經決定留下了。

又說了一會話,謝亦雲忽然發現有一位先生不在。

“柯先生呢?”

和玉道:“她帶着學生在做實驗,這個實驗兩天前就布置好了,預訂今天這個時候做的,我就讓她不用來,先做實驗。”

少爺昨天下午才告訴她今天要來學堂,實驗重新安排日子來不及了,柯先生也不願意,和玉覺得少爺不會介意,就沒讓把實驗延期。

謝亦雲随口問:“什麽實驗?”

柯先生是一位女先生,擅做機關,在三月的時候,學堂建立一個多月以後,她來到謝亦雲面前自薦,帶着她制作的會自行奔跑的木馬,能使水倒流的機械等等。

謝亦雲見到那些,當即就聘任了她做學堂的先生。

這人癡迷于機關,其餘人或事都不放在心上,現在不來見自己,卻跑去做實驗,謝亦雲一點都不奇怪。

“讓球上天的實驗。”和玉答道。

球,上天?

莫不是熱氣球?

謝亦雲頓時來了興趣,帶着衆人一起去看。

剛走出會議室的大門,就聽得一陣喧鬧傳來,很多學生在叫嚷。

“飛上天了!真的飛上天了!”

“啊!還在往上面飛!”

衆人快行,到屋前的空地上擡頭望,只見一個大的球狀物體飄飄蕩蕩地升起,離地面越來越遠。

果然是熱氣球。

謝亦雲估計,那球已經飛到兩百多米高。

她望着那氣球,滿眼贊嘆。

柯先生真是了不起,居然把熱氣球做出來了。

她好像記得,在她上輩子的歷史中,世界上最早的熱氣球雛形也是由中國的一個女子做出來的。

五代時期,一位女英雄,莘七娘,她在密閉的紙燈下部點燃一支松脂蠟燭,把燈內的空氣加熱,從而讓紙燈升空。

當時,莘七娘在作戰時,利用這種松脂燈來傳遞信號。

柯先生堪比莘七娘!

順着學生們的指點,謝亦雲等人找到了柯先生。

面前是一個大坑,裏頭的東西還在燃燒着,坑的邊上豎着兩根木杆,上面綁着粗繩,繩子的一頭垂下來,長長地落在地上。

柯先生三十來歲,她站在坑旁,見到謝亦雲來,也只是看了一眼就不再理會,繼續仰頭望着天空,一邊吩咐學生記錄數據。

和玉看過柯先生布置這實驗,比較了解,向謝亦雲解釋。

“柯先生讓人在坑裏放了柴禾,然後把那個球用繩子固定在坑的上面,再把柴禾燒起來,等球裏面裝滿煙後,松開繩子,球就飛上天了。”

謝亦雲點頭。

這就是法國的蒙哥爾費兄弟所做的熱氣球實驗。

這個實驗做起來不是很難,難的是想到用熱空氣使球上天。

當然,從和玉的述說裏可以看出,柯先生還不知道讓球上天的功臣是熱空氣,只以為是煙霧。

和玉又道:“這是第一次實驗,以後球上天時,柯先生想在下面吊一個籃子,裏面載人,跟着球飛到天上。”

謝亦雲連忙叮囑:“先不能載人,裝些小動物,雞呀鴨的,等以後實驗穩定了,确定安全,才能載人。你看着柯先生點,不要讓她冒險。”

和玉答應。

齊大夫在一旁道:“這實驗好玩,但沒什麽用。”

柯先生最近癡迷于做這個,他覺得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有這功夫,改良一下農具、武器多好。

怎麽會沒用呢?

可以投放物質、傳遞信號等等,作用大着呢,但這個她先不說,以後用的時候才能出其不意,起到奇效。

現在,她要先扭轉齊大夫的想法。

學堂裏肯定很多先生都是這樣的想法,對柯先生的熱氣球不以為然。

雖然柯先生不在意,別人支持與否對她不會産生影響,但謝亦雲不能讓她受到偏見。

“有用的。”謝亦雲道,“等氣球能載人上天了,我們把那氣球裝飾得華麗點,然後讓它帶人到天上去。天上游一圈,一個人收二十兩銀子。”

衆人:“……”

縣太爺可真是會撈銀子。

不過這主意确實好,這玩意又新鮮又刺激,不怕沒人來玩。

想到這裏,衆人的目光都轉向天上,盯着那飄蕩着,一邊晃晃悠悠地往上升,一邊飄向遠方的大球,目光熱切。

那不是球,是金元寶啊!

=

下午兩點,學生們聚集到操場上,謝亦雲先做了一番激勵的發言,然後宣布放假。

散會後,她和柯先生到一間房,單獨談話。

“柯先生的球是用什麽材質做的?”

柯先生說起實驗來,十分善談:“我試了很多材料,布、綢、紙、毛皮,還想用塑料的,白校長說,塑料是精貴物什,不能浪費,讓我先用別的。最後做成的這個球是用綢和紙混合做的。”

“縣太爺,你給我一點塑料吧,我想用塑料試試。”

謝亦雲:“用綢和紙就很好。”

蒙哥爾費兄弟的熱氣球就是用絲綢和紙做的,塑料,她恐怕塑料承受不住人體的重量,發生危險。

而用絲綢和紙做的熱氣球已經在歷史上經受住了考驗。

看柯先生還想再說,謝亦雲趕緊轉移她的注意力:“你做的這個熱氣球很好,但有幾個難題要解決。”

她決定,回去後就買下熱氣球的相關課程,而現在,她把自己了解到的一些知識告訴柯先生,使柯先生有一個明确的研究方向。

柯先生想着謝亦雲說的熱氣球三字,腦中像有亮光一閃。

是熱,不是煙,因為熱,球才能上天。

她看謝亦雲一眼,眼中神色複雜。

她一直覺得縣太爺有些奇怪。

當初她來見謝亦雲,是因為曲轅犁和耧車。

那兩樣農具,極具巧思,因此她以為縣太爺是機關造物上的一位宗師派的人物,見了面才知道自己想錯了。

縣太爺對機關實在稱不上精通。

她一直想不明白,對機關不甚精通的縣太爺是怎樣做出那兩樣農具的。

可是在後來的交往中,她又發現,制造機關時,在某些關鍵的地方,縣太爺往往能一語中的,劈開迷霧,讓她恍然頓悟。

現在就是如此。

縣太爺真是一個讓人看不明白的人。

“什麽難題?”柯先生問。

“你的熱氣球,要想辦法控制高度和方向。”謝亦雲道,“通過控制氣球內的溫度,可以控制氣球的升降。溫度增高,氣球就上升,溫度降低,氣球就下降。在不同的高度尋找合适的氣流,來控制氣球飛行的方向。”

柯先生若有所思。

謝亦雲給她鼓勁:“柯先生一定能做到。”

只有熱氣球能控制高度和方向,可以到達她想要去的地方,熱氣球才能真正為她所大用,否則就只能像她前面和齊大夫說的一樣,作為一個獵奇和觀景的道具。

“柯先生大膽去做,要錢要物要人都不是問題,我會全力支持你,希望你能早一日找到控制熱氣球高度和方向的方法。”

柯先生:“縣太爺放心,我一定會加緊研究。”

她對縣太爺最喜歡的,就是縣太爺在實驗花費上從不吝啬,對學堂的先生們也十分厚待。

走之前,謝亦雲囑咐柯先生,不要對外說出研究的真實內容,只說熱氣球能上天,但只能随風飄蕩,不能人為控制。

=

十二月二十四日,澧州謝家收到了謝亦雲四兄弟八大車的年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