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95章

徐州邊疆, 紫霞縣,徐州和厲國相鄰的邊線上最中間的位置,也是處于邊線上九個縣城的最中心, 易大将軍的大軍就駐紮在這裏。

平日裏軍士輪流到邊線巡查,其餘的就在這裏訓練,若是有大隊的厲國兵來邊線侵擾, 他們就要及時去馳援。

元正三十年, 正月初七的傍晚, 謝亦雲、何涵率着兩萬飛雲軍來到紫霞縣附近停下, 兵士們休整, 做好作戰的準備。

謝亦雲和幾人一起,對接下來的行動進行最後一次的确認, 檢查行動的方案中是否有先前沒有考慮到的, 以及是否存在什麽漏洞。

謝亦雲定下的計劃, 對邊兵先禮後兵, 先勸說他們投入她的陣營,如果有某些頑固分子堅決不從, 就動用飛雲軍, 武力鎮壓。

而他們要去勸說的第一個人, 是邊兵中的一個校尉, 姓石。

選定的主力勸說人是衛參軍,當年被俞縣丞救下的兩個邊兵之一, 原先在邊軍中的職位是參軍。

謝亦雲在得知易大将軍帶着一半邊軍去了京城後,馬上就動了拿下另一半邊軍的念頭,當即就把衛參軍請來。

皇帝為了殺害雲大将軍, 先是拖延糧草,然後借厲國兵的刀殺人, 在那場戰争中,有多少将士枉死。

在皇帝的眼裏,這些将士的性命比草都賤,完全沒被他放在心裏。

皇帝做的那些事,被太子說出來,太子雖有人證物證,但他目前急着往徐州趕,沒時間拿出來,許多人對他說的那些還在将信将疑。

畢竟當時在現場,親眼看到皇帝失态的只有少數人,其他人并不能确定那些是不是太子捏造的。

可只要衛參軍這個當事人現身,真相為何,人們就都明白了。

她不相信,徐州的将士們知曉真相後,會不寒心。

他們不可能不擔心,下一個被皇帝設計推上死路的就是他們。

這樣的皇帝,将士們還會甘心為他賣命嗎?

而太子殘暴,把兄弟殺得一幹二淨,其中最小的那個才四歲,又是一個低位嫔妃所生,根本威脅不到他的地位,可是他也把這個弟弟殺了。

這樣的太子,将士們敢為他賣命嗎?

謝亦雲對勸說邊軍倒戈很有信心。

“衛參軍,你有幾分把握勸下石校尉?”謝亦雲問。

衛參軍想了想,“他和我是在同一個村子,從小一起長大,情誼深厚,肯定會向着我,但他做事一向求穩妥,未必願意冒這個險。”

幾人臉上都露出失望,按衛參軍所說,這人投向他們的可能不大。

衛參軍話鋒一轉:“不過勸下他不難。”

“他與妻子恩愛,兒女也可愛,生活十分美滿,因此很是惜命,時常擔心自己戰死,留下妻子兒女無人照顧。到時候他要是不想幫我們,你們就亮出兵刃,只吓唬他說,不答應就殺了他,保證他就答應了。”

“只要他答應下來,絕對不會中途變卦害我。”

衆人:“……”

行吧。

按照計劃,說服石校尉後,由石校尉協助,謝亦雲和衛參軍帶一些兵士進到軍營,再讓石校尉把其他五個校尉約到一起,勸說他們改投陣營。

校尉們要是不從,就先把他們控制住,再想辦法接收軍隊。

何涵擔心:“縣太爺進軍營太危險,若是出了什麽意外……”

何凱道:“要不讓我和衛參軍去。”

侄女要帶兵,不能去,他去正好。

謝亦雲搖頭:“不用,我去。”

她相信自己能自保。

這次出來,她身邊跟着兩百個親兵隊的人,他們攜帶着火藥,以及造出來的一百支槍,這是連何涵都不知道的。

何涵只知道那兩百人是随身保護縣太爺的,卻不知道他們帶着秘密武器。

有這樣逆天的武器,謝亦雲相信,即使出現什麽意外,她也能殺出一條路,和何涵會合。

何況十之八九,事情會比較順利。

根據她三堂兄的情報,留在大軍裏的有六個校尉,在這六個校尉裏,只有兩個是偏向易大将軍的——烏校尉和柳校尉。

其餘的四個校尉,只是聽命于易大将軍,和他的關系并不是十分親近,所以易大将軍去京城,不放心帶上他們,把他們留在了徐州。

這使得策反邊兵的難度大大降低,倒是便宜了謝亦雲。

在這樣好的情勢下,她覺得,自己肯定能成功。

謝亦雲如今威嚴愈重,她執意要去軍營,別人也不敢多說。

只是何涵暗下決心,等縣太爺走後,一定要萬分警醒,時刻注意邊兵的動靜,一有不對,馬上去接應縣太爺。

謝亦雲下令:“全軍戒備,随時準備作戰,看到信號,立即向軍營發起沖擊。”

衆人答應:“是。”

他們的臉上都滿是戰意和自信。

雖然他們只有兩萬兵,而對方有十萬,但并不是十萬邊兵都會來和他們交戰。

經過他們的反複分析,六個校尉中,只有兩個校尉的兵可能會和他們打起來,另外的四個,要麽會幫助他們,要麽會選擇旁觀。

所以最壞的情況,他們要與之作戰的,也只有三萬多人。

況且,縣太爺已經通知雲将軍,收到信號後,帶一萬飛雲軍來助陣。

其實讓金石縣的飛雲軍來更加穩當,但縣太爺說,這是給兩萬還沒參加過實戰的飛雲軍的一次實戰機會。

萬事具備,只等石校尉前來。

謝亦雲問:“他接到信後會來吧?”

衛參軍:“絕對會來,我的字跡他認識,再說,我在信裏寫了一些只有我們兩人知道的事,他看到信就知道真是我寫的。”

謝亦雲:“行,就是他被什麽事絆住了,今天來不了也沒關系,易大将軍到徐州起碼還有十來天,在這之前,我們總能把他約出來。”

這話剛剛說完,斥候來報,石校尉來了。

=

石校尉來到一片樹林前,朝裏張望,猶豫着是否要進去。

信上約他在樹林邊相見,但現在沒看見人。

正要往裏走的時候,有人出來了。

三個人。

他的目光在另兩個人身上一掃而過,定在打頭的那個人身上。

“衛大,真的是你!”他激動地喊。

衛大是家裏幾兄弟中的老大,所以村裏人都叫他衛大。

九年前,衛大去揚州催促糧草,後來沒了音信,接着厲國兵來打徐州,許多軍士都戰死,石校尉僥幸活了下來。

這些年來,他也托人找過衛大,卻一直沒找到。

今天衛大的信送到他面前,當時他真是不敢相信,反複看了好幾遍,

“石頭。”衛參軍叫着石校尉的小名,“是我,我回來了。”

兩人互相看着,石校尉:“你的頭發都白了。”

衛參軍:“你倒精神。”

衛參軍向石校尉介紹謝亦雲,江護衛,直接說明來意。

石校尉萬分詫異:“謝大人想要十萬邊兵聽命于你?”

人人都知道謝知縣喜好軍事,建了一支一千人的民兵隊,請雲夫人練兵,還把民兵隊拉到金石縣實戰,又在全國範圍內招聘副隊長,鬧得轟轟揚揚。

現在竟然異想天開,把主意打到了十萬邊兵的頭上。

這不是造反嗎?

皇帝惡毒,他确實也痛恨皇帝,若是有那能力,他是想殺掉皇帝為冤死在戰場上的同伴報仇的,但造反是那麽容易的事嗎?說不定反而送掉了性命。

他如今過得很好,只想安安穩穩地繼續過下去。

石校尉推脫:“大軍裏有六個校尉,我一個人做不了主。”

謝亦雲:“只要石校尉做兩件事,一是幫我把三百民兵帶進軍營,二是替我把另外五個校尉約到一起,我去勸勸他們。”

石校尉驚愕地張大眼。

他聽出了謝知縣的意思,勸說不成就要動武。

就憑三百個民兵?

他不知該不該說一聲謝知縣膽大妄為。

不過這事他是不能答應的,這兩件事他做了任意一樣,造反的帽子就扣得牢牢的了。

石校尉:“軍營防範嚴密,我沒辦法把民兵帶進去。”

謝亦雲又說了一會,石校尉始終不肯松口,對衛參軍道:“衛大,我今天還有事,就先走了,改日你再到家裏去找我,我們詳談。”

說着就要離開。

江護衛拿劍橫攔在他的面前。

雖然劍未抽出,但這舉動之中的不善之意明顯。

石校尉變色:“江護衛這是何意?”

一邊暗暗觀察四周,尋找脫身的路線。

以他和衛大的情誼,衛大不會攔他,謝大人一個讀書人可以忽略,只要擺脫江護衛就行。

謝亦雲笑道:“沒有別的意思,石校尉還沒有看到我的民兵隊,請入林一觀。”

石校尉:“……”

區區一千個民兵有什麽好看的?他不想看。

可是由不得他,樹林裏出來十幾個人,簇擁着他往樹林裏走。

江護衛抽出劍,輕輕一揮,随手砍倒邊上的一棵樹:“我為石校尉開路。”

那樹有水桶粗,在石校尉震驚的目光裏,轟然倒地。

又一人抽出劍來,也是輕輕一揮,把一棵大樹砍倒:“我也給石校尉開路。”

石校尉:“……”

他注意到,除了江護衛,那些人手中劍的樣式都是一樣的。

他們是從哪兒尋來的寶劍?如此鋒利,見所未見。

而且還有十來把。

不過進到樹林裏,他立即就知道自己想錯了。

不是十來把,是幾十把、幾百把、幾千把、一萬多把。

石校尉木然地看着面前的民兵,兩萬人左右,佩戴刀劍,除了少數的人,大部分人的劍都和先前的那人一個樣式。

劍都是寶劍,那麽刀也必定是寶刀。

兩萬民兵,寶刀寶劍,石校尉現在不知道,哪一點更令他震驚。

謝亦雲:“石校尉,我的民兵隊可好?”

石校尉:“……好。”

這樣的兵隊還不好,要怎樣的才算好?

石校尉:“不是雲夫人帶兵嗎?怎麽沒見到?”

“啊,雲将軍在金石縣帶兵實戰。”謝亦雲指着何涵,“這裏的兵是她帶的。”

何涵沖着石校尉一笑。

石校尉:“……”

他以為這就是雲夫人帶着的民兵隊,竟然不是,這裏的兵是一個小姑娘帶的。

石校尉:“雲夫人帶了多少兵?”

謝亦雲有問有答:“三萬。”

“石校尉,我再問你一次,可願助我奪得那十萬邊兵?”

石校尉苦笑,他看了謝知縣的民兵隊,不願意也得願意,不然今天走不出這片樹林。

也是他們只防着厲國兵,沒發現背後居然藏了這樣一支軍隊。

被逼上梁山,但是他的心裏也升起了興奮。

五萬兵,利器在手,又有雲夫人帶兵,天下還真沒有哪支軍隊可以和它抗衡。

“謝知縣是要帶三百兵士入軍營?”石校尉道,“今晚就是最好的時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