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繡染
繡染
做排的人,要穿着新繡和新染的衣服去。花樣和顏色并沒有什麽特別講究的,只是從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的儀式感作祟,更何況這是珂人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儀式。珂人伴随着成長,要經歷周歲禮、成彩禮和排。周歲禮是在自家宴請,成彩禮是寨子裏統一操辦,排則是二者的結合,既要自家人宴請全寨,又要全寨子的人參與活動。
因此在這一天,絕大多數做排的人都要穿新染的布料繡上新繡花紋的衣服,花樣憑自己開心繡上最華麗的最繁複的樣式。
三座環寨的高山上長有許多染色的植物,除了常見的紫草、藍靛,在山底下,還分布着大片大片的希草。希草長得很快,仿佛跨過兩座山間的風吹過,它們就擠擠挨挨地冒出來了。采它一背蘿,把根洗淨曬幹,切碎煮沸,用紮好的布料反複浸泡。采希草的時間一般是晚秋,有講究的人家往往要在染色前把希草放到清水裏浸泡一天一夜,這樣染出來的顏色才夠紅。
白色、藍色和紅色都常常出現在珂人的衣服上。在服飾中,三種顏色除了搭配不同的深淺變化,還可以搭配不同的繡樣。藍色底布繡上紅色花瓣白色花蕊,裹在腰間,下地幹活的時候紮緊,休息的時候又挽一個好看的結。穿上珠子,縫一條金色或是銀色的線在染色邊緣,構成了像藍色天空與高山白雪交彙一樣的紋飾,是珂人最喜歡的衣服花樣。
桃朵沒有什麽特別鐘情的花樣,她喜歡素素的一身,只染一身藍或是穿一身白布衣服搭些藍色或是雪山樣的馬甲。
在最愛美的那一兩年,她央着母親給她在衣服上繡過金的蝶、紫的花。染得通紅的裙子,袖口長長一段染成藍色的布料上繡有金蝶嬉鬧圖;領口是白色的,深深的一圈藍色染在領口外沿,裏面繡了繡球花樣,一朵紅的接了一朵黃的,黃的後面追着綠的;馬甲搭的是黑色的,只在胳膊那染了赤紅的一條紋樣,直直地垂到胳膊下面;腰帶是白色的一條,在首尾繡了兩條頂着桃花的小魚。
桃清繡工好,但就愛惹桃朵生氣,不僅不幫忙,還老是故意搗亂,兄妹倆打鬧了幾次,最後桃清繡了一塊鳳凰花紋樣的黑頭巾給桃朵道歉。
桃朵成績一般般,抓瞎似的成績,不知道被媽媽舅舅和小姨說過罵過多少次了,除了在數學上天賦異禀,其他成績馬馬虎虎。連數學好也只是她愛跟着隆青的親戚去宴席上幫忙鍛煉出來的副産品。
所以高考完她只報了省上的一所一本,沒有按照家裏人說得那樣試着出去沖一沖闖一闖。她做菜好吃,自己又愛做飯,在大學裏還報了職業培訓班裏的烘培課,回一趟家就用平時勤工的錢給自己添置創業裝備:烤箱、和面機、發酵箱還有各式各樣的刀具餐盤。
在省會城市裏,有許多高樓大廈,來來往往的人行色匆匆地在各座大樓之間穿梭。桃朵第一次跟着朋友去逛街,在鏡子裏看自己穿着商場裏白色長裙的樣子,有些愣神。白色裙子襯得她有些木讷,桃朵轉了個圈,有些手足無措,舍友給她拿了一件奶茶棕的小香風外套給她披上,她愈發認不出鏡子裏的人。
桃朵偷偷對着鏡子拍了一張照片發給成水。
直到桃朵換下裙子和外套,疊整齊交還給店員,成水才發來消息。桃朵打開,是六百塊的轉賬,和一個問號。她無語極了,撥了個電話過去,電話那頭氣喘籲籲。
“我是問你好不好看?”桃朵和舍友坐在飯店,周圍吵吵嚷嚷的。
成水不知道在做什麽,喘息聲把他的話語切割成許多段,“好看,你編的辮子裏那條帶子是桃清繡的嗎?”
桃朵愣了愣,問他:“和白裙子不會不搭配嗎?”
Advertisement
“裙子?我以為是外套很貴。”成水笑了一下,繼續說:“我在跑步呢,小朵,過半小時給你打電話好嗎?”
桃朵笑了一下,挂了電話。
飯吃到了深夜,快十點商店關門的時候,桃朵想了想,還是告別了舍友跑回店裏,讓店員把裙子包好帶走了。
成水的二舅前年就想做排了,但那一年寨子裏開會沒輪上,氣得他回來抽了一宿旱煙。在那人的排上一直站起來被人勸酒,排還沒做到點火把,他就喝醉了,坐在廣場邊喘着粗氣看人家的排。
今年沒人想做。河神占蔔說今年的排不宜大辦。寨子裏的人都不想辦,做排嘛,就要做得越隆重越好,越氣派越好。
但成水的二舅想,今年都沒人辦,無論氣派與否,都是今年最氣派的排了。
于是他積極地報名,回到家裏被大姐和小妹說了一頓也不在意,樂得拿着之前做的新衣服試了又試。誰也沒想到他非要在這一年辦,他争辯着:“我還不知道活到哪天呢?年年盼,年年輪不上我,好不容易能辦,說什麽我也要辦。”
一番話說得家裏的人氣得不行,又只能依着他。都知道他怄氣了兩年沒輪到自己,也沒轍,只能匆忙籌辦。
他的小妹心疼他,嘴上罵他非要今年辦,又張羅着給他做新衣服。布料新染了幾塊藍色和黑色,去城裏買了金銀珠子,繡樣選了他最愛的幾樣。忙活了一個星期,時間越來越近,既要去砍竹子編龍頭,又要去山裏選好一些的白樹枝來燒白灰,一家人忙得不可開交。
因着今年只有一家人做排,成田思來想去,讓成水去拜托桃清繡個稻田圖的頭巾給村長。
桃清繡得很快,還用黑線補了些人在稻田裏。成水去拿的時候,桃朵問他:“還要不要再補點什麽紋樣?”桃清無語地翻了個白眼,嚷嚷着:“別拿我當你讨好男人的工具。”
成水笑笑,摸了摸桃朵的肩膀,對桃清說:“謝謝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