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背簍

第11章 背簍

背簍是用篾片編制而成,而篾片也就是竹子劈成的條狀薄片,但這附近沒有竹子,故雲奈出此言。

沒有竹林,但森林裏或許會有其他能夠代替的材料,離完全天黑還有一段時間,在邊緣尋找不太可能會出事。解榆快步跟上前和雲奈并肩,規劃着以後的事情。

“你指,我砍。”解榆道,“手上塗着東西,你不方便。”

兩人找了許久,找到了些其他的輔材,比如固定用的藤條和柳枝等。

編一個精細的背簍并不簡單,除了手工活,難還難在要将竹條劈成薄竹片,畢竟這個時代并沒有太多能夠被利用的工具,如石刀、石矛都太過粗糙。

解榆閃過一個主意:“用軟木如何?”軟木易得,而且将其切片不會耗費太多力氣,有的劃道小口一撕就開了。

聞言,雲奈兩眼一亮,軟木雖然不太堅固,但也不會很差,做成背簍還不硌人。

幾分鐘後,一棵大約兩個拳頭粗細的軟木應聲倒地,它不像硬木木材那樣沉,發出的聲音甚至讓人感覺軟綿綿的。

解榆朝茅屋的方向伸腿一踢,木頭骨碌碌就滾了過去。她下的力氣夠大,軟木又輕,噔得一下軟木滾了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距離。

雲奈在她後邊愣了愣,族人這麽做她已經看習慣了,但解榆比其他人來得還要高效快捷。

解榆用力踢了五六腳後,兩人回到營地,這時候族人已經在自由活動,晚飯幾乎都已經用過了。

草草吃過,解榆叫了兩個人來處理這棵軟木。

她打算先做出一個試試,做成之後再批量生産。

夜色初現,大屋的附近燃起火,另一邊的小屋旁也堆了一個小火堆,兩人坐在火堆旁,周圍堆滿了長長的軟木條。

雲奈回想着背簍的編法,實話實說她的印象也不深了,但邊做邊想還是能記起來的。

“祭司,你手真巧。”解榆在旁邊負責吹彩虹屁,再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忙。

不多時,背簍在雲奈的手上初現輪廓。背簍不算太大,但已經能裝下不少東西。

雲奈只是想做出大概的樣子來回顧做法,能完成這樣一個作品已經非常滿意了。

她把背簍遞給解榆,解榆站起身把背簍背上,兩條軟木制背帶的柔度很好,不易折斷,她往前走了幾步。

“到時候我再加固一下。”雲奈在她身後道。

解榆豎起耳,她好像聽到雲奈語帶笑意,轉過頭看雲奈,卻一臉淡然,根本找不到笑的痕跡。

雲奈把手虛放在火堆上方取暖,火光映在她臉上,明明滅滅。

她剛剛确實在笑,解榆走得那幾步,太像一個得到新書包的小孩子。

解榆不去糾結,把背簍放下回到雲奈身邊道:“太好了,以後部落出去采摘東西,會方便很多。”

以前族人出去采果子,都是用大樹皮裹着,搬運還會時不時地掉出來幾個,把果子撿回來也浪費時間。

有了背簍,效率會直線上升,而且背簍也能用來囤放物資,不用雜亂無章地堆放在屋子裏。

她們看向大屋邊的族人,正在自發地舉行搬遷歡聚,喜歡唱歌的人唱着歌,其他有的人拍打自己的胸膛。

岩唱得最歡快,也最難聽,近兩米高的漢子扯着嗓子嘶吼,其他人倒是很給面子地使勁鼓掌。

過了一會甚至有幾個人開始跳起了舞,非常簡單而原始的舞蹈,動作來來去去只有幾個,大多是由捕獵的動作演化而來。

解榆已經吩咐過不要來打擾她們,因為她是不會和族人一起回歸原始拍打胸膛的。

深夜留了幾個人圍着火堆守夜,其餘人則回到剛做好的簡陋木床上沉沉睡去。

翌日,除了專門修建屋子的那幾人,其他人則去照首領的指示去砍軟木,然後撕削成長條木片。

片刻後,一群人圍在雲奈身邊,急轟轟地想看清楚怎麽編,連解榆也擠不進去,她閉上眼深吸一口氣,“你們離遠一點!”

登時衆人看着自己和祭司還有一臂遠的距離陷入沉默。

他們以為夠遠,須臾才回想起來首領和祭司已經結契了,這樣一來首領不願意他們靠得太近也理所當然。

于是一群人蹭地一下向後退開。

“排好隊,不要擠來擠去,這樣後邊的人看不見了,”解榆努力讓他們變得更有秩序,心中滿意,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在別人眼裏完全是另一個意思。

讓衆人一起學,這樣除了能讓他們盡可能地學會遍背簍這個技能,解榆還想着發掘一些在這方面靈活的人。

“先把幾條豎着擺,”雲奈示意,“再橫擺一條條這樣穿插過去。”她放慢速度一遍遍演示,最後簍筐底部編成。

......

有人學得快,有人學得慢,編成的背簍形狀各異。

柯興奮地把編好的背簍帶到雲奈面前,“以後打獵的肉能放在這裏面帶回來,不用扛了,也不用手拿着。”

“如果有奇形怪狀收藏館,柯做的一定能入選。”解榆想着那個醜醜的背簍,她不想打擊柯的積極性,在柯走後不久才道。

雲奈沒有應和她的話,輕瞥了她一眼,無奈道,“你做的肯定也能入選。”

說不定還會排在柯那個前面。

“但是他們沒有祭司幫忙做,”解榆說得臉不紅心不跳,理所當然裏帶了點得意洋洋,“我的背簍是整個部落裏最好看的。”

*

大約一伏過去,駐地出現了一大片茅屋,這段時間他們将其他人的私人茅屋已經建得差不多了。

所有茅屋的地址都是經過解榆安排過的,以後他們肯定是在這片區域長期發展,茅屋就不能亂建,否則以後如果想拆除又是一個麻煩。

有些人結過契的,茅屋會比單人屋大上一些。

為了分辨清楚每個人的住所,解榆讓他們在屋前挂上了木牌,按照屋子的排列順序上面寫了每個人的名字和茅屋號碼。

如此一來,更方便管理。

各屋主給了建屋小隊的肉和野菜果子都有,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些編背簍編得不錯的人拿着背簍當作報酬。

同時他們也獻給解榆和雲奈很多東西,眼下正有幾人拎着禮物放在茅屋的附近,喊了聲,“首領、祭司。”

等了片刻,雲奈出屋接過禮物,緊接着聽他們道,“感謝首領和祭司。”

雲奈微笑着向他們禮節性地道謝,後邊有一個人拎着另一個背簍上前,“祭司,這是淜讓我幫忙送給來的。她外出去了,又怕魚壞。”

早在和他們說話前,雲奈就聞到了一股魚腥味,她點了點頭,讓幾人把背簍放在門前。

魚撲棱撲棱地,有幾條還在跳。

幾人離去後,雲奈将魚倒在自己的背簍裏,淜做一個背簍不容易,等她回來後還是還給她比較好。

淜送的魚是所有人裏面最特別的,看得出來用了心,都是精心挑過的,沒毒又少刺的魚。

另一邊。

解榆正在和領頭建屋的柑和枝對話。

“今天他們都給完了你們的報酬嗎。”

柑和枝兩人對視一眼,“他們都給完了。”

“都夠我們吃…七天那麽多的。”枝喜氣洋洋,她從來沒有過這麽多食物。

柑連連附和,“是啊首領,有好多,隊裏其他人也收到了。”

解榆有些疑惑,但還是沒有問什麽。像這種事情,既然他們還不願意提出來,解榆暫時是不會刨根問底的。

回到茅屋,解榆看見石竈上的魚,吃了一驚。

雲奈從屋內走出來,“淜送的。”

柯回到原駐地後,聊天時和淜講過。首領和祭司在河邊捕魚,還撿了一些草藥加入就非常鮮美。

對于這條河,與河裏的魚,解榆也有打算。

魚肉如果可以腌制,能夠保存很久。如此他們是不會缺少糧食的。當然,這是在能夠腌制的情況下

但他們現在沒有任何調料,更沒有足夠的鹽,說腌制還為時過早。

鹽對于人體是必不可缺的。

原始人在沒有發現鹽之前,或者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通過茹毛飲血,攝取血裏的鈉來補充鹽分。長時間不吃鹽,人的身體是挨不住的。

部落之所以已經不吃生肉,還能保持一個比較健康的狀态,完全是大陸一年一次的大貿易,也就是大集市。

幾乎所有的部落都會在夏天的末尾聚集在一起,交換自己所需的資源。

比如住在海邊的部落,就會拿出鹽來交換其他部落的食物、獸皮等等。

像影這樣的小部落,則會用積攢了許久的獸肉去換取粗鹽。

部落如今剩下的鹽正好能夠維持他們到下一次即今年的大貿易。

所以他們還不能腌制魚肉,只能在這段時間多囤點貨,到集市上換取更多的鹽。

或者,如果部落能發現鹽礦,就更好了。

解榆想得入神,雲奈拍了拍她的後腦勺,“去洗手。”

回過神,解榆應聲,決定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好在只要部落不濫捕,就不會缺魚。

“我們閑下來的時候,祭司帶着我們去找那些輔料吧,好嗎?”解榆喝着湯,眯了眼:“可以大範圍地種在部落周圍。”

在此之前,她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解決一下部落的衛生問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