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莫靜好的故事(四)
莫靜好的故事(四)
孟如珂視線落在莫靜好身旁的銀槍上:“這就是用來贏下第三關的那把槍嗎?”
孟如珂聞言起身,右腳腳背穿過槍杆一發力,銀槍飛起準确落入左手中,她右手輕輕撫過筆直的槍身、鮮紅的槍纓,最終停在鋒利的槍刃上:
“那把槍,在我參加北疆的第一戰,便折損了。”
莫靜好身穿盔甲伫立于草原之中,她冷冽的氣質和锃光發亮的銀槍渾然一體,孟如珂仿佛看到她在沙場上奮勇殺敵的身影。
北疆的戰事比想象中還要險峻,即便知道莫靜好是女子,守城的将領依然允許她上戰場:“你是陛下親點的兵,又在京郊大營訓練了三年,多一個人便多一分勝算,在戰場上只有拼了命才能活!”
不止是她,北疆邊城裏的老百姓,除了行動不便的老人、懷有身孕的婦女以及八歲以下的兒童,其餘人就算手抗鋤頭也要去抵禦敵人。
那是莫靜好第一次直面戰争的殘酷,戰場如同十八層修羅地獄,記憶唯餘滿目鮮血和一雙雙死前瞪大的眼睛。
第一次上戰場,目睹一個婦人差點死于敵手,她奮力擲出長槍才救了那婦人一命。那次對戰我方戰敗,緊急撤退,她攙扶着婦人撤向後方,那支跟随她多年的銀槍,卻沒能拿回去。
敵人有備而來,我方兵弱,正面對碰無異于以卵擊石,休整過後,她向主将提出利用我方對地形熟悉的優勢,多與對方周旋的謀略。
計謀初見成效,疲弱的魏軍終于與對方打成平手。然而國內天災人禍頻起,朝廷疲于應對,對于北疆戰事物資的支援越來越少。與敵軍對戰三年,魏軍敗局漸露。
莫靜好沒有對魏國十六年她單騎入敵營取敵方将領首級力挽狂瀾之舉多以描述,史書重筆濃墨的事件,于她而言,是腥血和殺戮。
只那次後,雙方簽了停戰十年的協議,魏國得以喘息。
在北疆的三年,莫靜好展示了她過人的智慧與膽識,麾下多了不少忠随她的士兵将領,也贏得北疆百姓的愛戴。回到京都,魏帝不但不能因為她私自去北疆而懲罰她,還要對她大肆封獎。
她有了自己的府邸,她與她的父親,處在了平等的位置。
回到京都,沒有多加歇息,她便投入到鎮壓魏國內亂之中。這個過程零零碎碎,每至一處,她不但要平內亂,除強盜,還要撫民衆,安民心。
國內态勢逐漸轉好,魏國二十六年,魏帝召她回京都,頒布了要她與二皇子成婚的指令。
聽莫靜好說到這裏,孟如珂手指無意識地拽緊衣擺,她緊張又略帶心疼地看着莫靜好。
但她知道,強大的莫靜好不需要她人的心疼,就像她投過來的依然帶有神采的目光一樣,這道目光,讓人忽略掉她臉上的傷疤,急切地想要探視瞳孔背後的靈魂。
“我給你舞次槍吧。”
銀槍飛至半空,與西斜的太陽交相輝映,下落,莫靜好伸出右手将其抓緊,橫貫于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