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青春劑
36 青春劑
廚房的各式料理機從七點開始響,宋清醒了但沒作聲,躺着聽聲辨物。順滑一些的聲音也許是在打肉泥,要做丸子;有些卡頓的聲音也許正熬着豆漿或者什麽蔬菜汁。
年三十的早晨,那種恰好的噪音混着窗簾裏透進來的光,直把人映得有些暖洋洋。
從小到大的新年對于宋清來說都沒什麽深刻的記憶。
從前中午要在外公外婆家吃,晚上那頓又要趕到爺爺奶奶家裏,總之都不是待在自己家。
終于這算是第一個在自己家裏的年。屬于這個小家團圓的年。
宋清默默等着有人上樓問她早飯要吃什麽,但一直等到八點也沒人上來,于是又翻來滾去地玩了一個小時抖音。
她沉浸在小視頻的快樂裏無法自拔,幾十條視頻之後出乎意料地刷到了有關沈辭川的剪輯,點贊有 200 多萬。
标題是,武越那該死的魅力。
粉絲把《三月朝朝》裏沈辭川露了腹肌以及所有的吻戲都剪在了一起。宋清前後看了兩遍,幹脆把視頻下載下來扔到了沈辭川的聊天框裏,還附上一個點贊的表情。
十幾分鐘之後,宋清已經被別的東西吸引過去,沈辭川才回了消息。
【興師問罪?】
【欣賞而已】
【剛出了城區,快上高速了,大概三四點鐘到】
【知道了,注意安全】
楊娴果然還是沒敲門就直接殺進來,見宋清已經靠在床頭玩手機倒省去了掀被子這一步,左右手一起拉開了窗簾,“起來了正好,快,吃了早飯陪媽媽去買點菜。”
Advertisement
“叫個外送好了,今天這麽冷。”宋清還有些不情願地從床上爬起來。
“那都是不新鮮的才放外賣平臺。”
宋清懶得争辯,飛快地刷了個牙翻出個口罩,睡起來略顯毛躁的頭發幹脆整個包在深藍色羽絨服的帽子裏。又是楊娴不喜歡的那種顏色,臨出門還是被督促着換了件燕麥色的大衣。
宋學善系了圍裙在廚房蹲着砍排骨,宋清喝完了桌上的豆漿順帶揣了個雞蛋出門算是對付了早餐,她亦步亦趨跟在楊娴後面,還沒完全沉浸到陪媽媽逛菜市的角色裏。
楊娴要去的菜市,挨着從前的老房子,鐵皮頂,統一砌的磚桌,不注意還會踩到水或是一腳泥的那種菜市,這裏是她的主場。
逛過半圈菜市,宋清覺得她早就打點好了今日的年夜飯,或許因為即将到來的沈辭川,又臨時在腦子裏安排了幾道別的菜。
相熟的人會給她留最好的肋排、蹄髈和五花,蒜薹新鮮且低于今日市場價,羅非魚早就收拾幹淨內髒還刮好了鱗片,香椿看顏色就很嫩,從背背篼的老人那裏買了兩公斤土雞蛋後獲贈了一把農家肥澆灌的小蔥。
宋清問怎麽才知道那是土雞蛋,而不是流水線産的蛋。楊娴也說不出來,只說反正吃了就知道是不是土雞蛋了,土雞蛋的味道就是不一樣。
宋清再要問,楊娴就會讓她別擡杠。
逛了幾個攤口,就有熟人從攤位裏面走出來,先拉拉楊娴的手,再拉拉宋清的,最後眼睛對着楊娴,直呼,小楊真是好福氣哦,有個大明星女兒,後半輩子就等着享福吧。
于是楊娴便有些榮光換發,一改在宋學善面前愁眉不展的模樣,心裏認同女兒就是她這輩子最優秀的作品。
好容易碰上這熱鬧節日,楊娴就是要帶着宋清出來走走,收獲一些她為數不多的榮耀時刻。
人群裏的楊娴,很可愛。
宋清并不在意脫了口罩素顏跟他們合照,她只是有些擔心那照片會被打出來還配幾個紅字,寫着,女演員宋清曾光顧本市場攤位。
當楊娴收獲足夠多的戰利品,包括贊美和今晚年夜飯的原材料,終于準備要打道回府。
“唉你還記不記得曾阿姨,就剛剛那個灰色外套帶個線帽那個,小時候你跟她家女兒玩得可好了,從前她就老愛比,結果她女兒職高都沒考上,聽說在沿海哪個手機廠,還有那個,那個賣面條那家,好多年沒見過了,她比我還小一歲,竟然當爺爺了。”楊娴在副駕兩手一拍,“哎呀,都開車到這裏了,怎麽忘記順路去看看王媽他們,之前他們一家對我們可好了,小時候還給你織毛衣呢,你記得嗎?”
“嗯,記得,黃顏色那件。”宋清快速地在腦子裏搜尋,今日确實見到很多故人,有些人變了相貌,任憑楊娴怎麽說宋清也想不起來,有些人隔着老遠宋清也能一眼認出來。
她在長,別人也在她看不到的地方長,不過年歲驚人,19 到 29 歲的這十年,宋清仿佛只能微微感受到幾次眨眼睛,然後就被帶到這個岸上,呆坐着期盼下一次浪潮的來臨,而下一個岸又在哪裏?
宋學善穿戴整齊,坐在沙發上等她們,“我出去打會牌,午飯就別做我的了,我下午早點回來幫忙。”
楊娴出了這趟門,接觸到那些過去的記憶好似一針青春劑,她哼起了歌,提着菜進了廚房,并不在意宋學善是不是真的要在大年三十這天出去打牌。
吃過午飯,宋清一頭栽倒在沙發上就開始睡,直到楊娴把她拍了起來,說沈辭川要到了,一晃手機屏竟然快到下午三點,宋學善已經回來了坐在茶幾前頭擇菜。
“你出去接接,馬上下高速了。”
“我上哪去接?我發地址給他好了。”
“小區現在沒錄入的車牌不讓進,要去物業提前登記訪客,你幹脆開車出去,讓小沈的車停外頭哪個停車場,或者我們之前老房子那邊的車位嘛,不就在高速口沒多遠,然後你們在回來。”楊娴惦記着鍋裏焯水的肉,把宋清叫起來算完事。
宋清穿上早晨拿出來卻又被扔回箱子的深藍色羽絨服,開車出了小區才想起給沈辭川去個電話。
“你到哪裏了?”
“我應該快了,我從哪個口下?”或許沈辭川沒關車窗,電話那頭的聲音有些噪。
“我微信給你發定位,從江直高速路口下,小區新車牌不放行,停外面,我在老房子那邊等你,等會給你發定位。”
“好。”
宋清把車停在老小區圍牆外,牆角裏的木棉開了花,生出幾只到牆外。她彎着腰從車窗往上望,想看看老房子的窗,可惜也被幾只木棉擋着。出門前應該問他們要老房子的鑰匙,十五歲搬家後再沒有進去過,宋清有些懷念那常出現在夢裏的地方。
大約 30 分鐘後,宋清看到沈辭川的車慢悠悠從對面開過來,一輛輛确認着路過的車裏有沒有宋清,她輕按了下喇叭,把車倒了出來。
沈辭川就跟着她的車開進了老小區,宋清轉了個彎,停在樓背面,先開進了公共的空車位,再下來解了地鎖。
沈辭川很快停好車,順便把後備箱的東西全部挪到宋清車子裏,才鑽進了副駕。
“吃午飯了嗎?”
“還沒有。”
宋清發動了車子,“那先去吃點什麽吧?”
“爸媽不在家裏等嗎?”
宋清幹咳一聲,提醒沈辭川還是先将爸媽改成叔叔阿姨。
沈辭川假裝沒聽見,“我沒意見,你想吃什麽?”
她确實有一個突然很想吃的東西。
整個初中時期,宋清最忘不掉的是六中校門右轉的兩百米路。在六中生源興旺的那些年,校門右轉那二百米不能過車的路,養活了無數家門店。
小賣部,書店,早午餐店以及路牙上下排列整齊的流動路邊攤,有賣內衣的,也有賣奶粉的;也有那些僞裝成發廊,實際做着情色交易的按摩店。
不過那也是宋清多年後的頓悟,不然為何理發店門口要擺上一張沙發再坐着兩個穿短裙和肉色絲襪的年輕女郎。
當然,還有時至今日也仍舊想念的肖記炸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