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起
風起
秋風蕭瑟,寒意砭骨。
近日來冷雨陣陣,直叫人懶骨滋生,不願出門,大街上的行人也皆是步履匆匆,一時間,整個上京都好似冷清了不少。
國公府的門前,兩個守門小厮也是無心撇閑,一個面容肅穆的老嬷嬷兩手交疊,目不斜視的站立着,似在等人。
不多時,一輛算不得新的馬車悠悠駛近,一個長相稍顯稚嫩的丫鬟率先揭開車簾跳下馬車,繼而一只冰肌玉骨的手先顫顫的伸了出來。
待丫鬟扶着馬車上的人下了馬車後,又給了車夫路費,二人這才朝着嬷嬷走近。
待走到了跟前,女子才緩緩擡手,摘下了遮擋住半個身子的兜帽。
兜帽之下,胡嬷嬷看清了女子皎若朝霞,灼若芙蕖的樣貌,又見其身姿纖秾合度,腰若約素,竟是比之國公府的小姐也不遑多讓。
不過胡嬷嬷只驚訝了片刻,便又肅穆起面容,“姨娘早在等候,表小姐先跟奴婢來便是”
說完便朝着一側小門走去。
見嬷嬷不願多說,一副冰冷态度,謝清妩也就只朝嬷嬷淡淡一笑,并未開口。
心底卻已思索起來,看來國公府規矩森嚴,是個不近人情的地方,姨娘的處境未必有她想的那麽好……
跟着胡嬷嬷左繞右拐,穿過層層院落,來到一處清幽小院,進入內屋,一位身着素色衣裙,裝扮清雅的女子正端坐其間。
蘇氏見到謝清妩,先是仔細打量了一番,後又牽着她坐下,望着她豔麗過人的長相,竟是先嘆了口氣,而後又是一臉悵然,
“自從十六年前分別,竟是再未能見長姐一面,一眨眼,你都及笄了……你娘她……”
說到這,蘇氏停了嘴,看着謝清妩,忽而想到她才剛經歷了喪母之痛,便也沒再多說。
謝清妩卻沒有避諱,她的母親只是一個妾室,生前小心謹慎,從不敢招惹是非,死後也是默默無聞,被主母草草下葬,除了院裏仆從,竟無人吊唁。
而因為她的容色過盛,主母早就打上了用她的婚事為她那無能的嫡兄謀利的算盤,逼得她不得不千裏迢迢北上投奔姨母。
謝清妩沒有姐妹,不知姐妹之情能深至幾何……
不過轉眼間她的面上就露出一副戚悲之色,“母親她謹小慎微,從不與人交惡,性情更是柔和,沒想到一場小小的風寒就要了她的命,臨走前,她還念着姨母,說是無緣再見小妹,遺憾至極……”
想到未出嫁前和長姐的種種過往,蘇氏也不禁潸然淚下,她們雖出自官宦之家,可因官小清貧,日子也沒那麽好過,因沒了母親,父親又沒再納妾,從小都是長姐擔負起照顧幼妹的職責,姐妹倆的感情是深厚無比的。
如今聽聞長姐臨終前惦念,想到沒能再見長姐一面,蘇氏悲從心起,一時間不能自抑。
謝清妩看着姨母悲痛的臉,總算稍稍放下了心。
她一路上不知姨母秉性,不免憂心剛出虎口又入狼窩,雖然母親偶有提及姨母過往,可人心多變,如果姨母也是個重利輕情的,那她可只能自己早做打算了。
謝清妩此次來到上京就是沖着婚事來的,她不願留在江州被主母指婚,也不願草草嫁人,她受夠了母親謹小慎微,生怕性差踏錯一步被主母尋錯的生活,恨透了那一方小小的院落。
她要自己博出一樁美滿姻緣,保後半生順遂無憂。
當然,她也知道自己家世不顯,不可能找個高門大戶,也不願與人為妾,所以,她最希望找個家事清白的讀書人,自己掙一份功名。
兩人又交談片刻,見天色已晚,蘇氏先讓謝清妩去安頓休息,臨走前,原本和藹的蘇氏卻一副嚴肅樣子,叮囑道,“來了國公府,你要安分守己,不要去親近國公府的公子小姐,特別是世子,可記下了?”
謝清妩低頭回應,“記下了,姨母放心”
來到為她安排的院落,謝清妩四處打量起來。
這裏名為捧雪院,小院不大,卻幹淨清雅,牆角還栽了幾株臘梅和桂花,現下正飄出一陣淺淡宜人的桂花香。
謝清妩很喜歡這樣的小院,也知道姨母是費了心的。
小院偏遠幽靜,離國公府的是非也遠。
方才姨母也與她說了一些國公府的現狀。
國公府現下一門三房,大房是現在的國公爺,有一妻三妾,育有二子三女,世子便是大房長子,其母是當今聖上的表妹雲雙郡主,郡主和國公爺是賜婚,感情算不上好,其餘子女都是妾室所生。
聽聞郡主一心禮佛不問世事,因此國公府的管家權是落在二房和老夫人手中的。
二房便是她姨母這一房,二爺領了禮部的虛職,不好弄權,偏愛風月雅事,又是庶子,可以說是最不受重視的一房了,二爺也只有一妻一妾,一子一女都是正房夫人所出。
按理說,管家權是不會落在這樣的二房手中的,可誰讓二房夫人是戶部尚書家的嫡次女,家世顯赫,為人又強勢,幾番波折下,倒是她管起了偌大的國公府。
三房也是庶子,可在兵部任侍郎,娶的是四品武将之女,納有兩妾,育有二子一女,聽說這三房夫人不是個好相處的,性子風風火火,有些張揚與跋扈,對二房掌權之事頗為不忿,總要惹出些不大不小的事來。
謝清妩這才知道,這國公府裏的日子也是不好過,姨母有個強勢的主母,想來也比母親好不了多少,對于她的婚事,又能有多少裨益。
往後,還是且行且看才好。
謝清妩是在淡淡的憂慮中入睡的。
……
謝清妩入府正是秋雨綿延之時,這場秋雨落完,上京城也就入了秋,沒過幾日,就是中秋節了。
謝清妩入府一事,蘇氏是禀過二房主母的,按理說大小也算個親戚,是要與府上人見禮的,可是二房主母趙氏卻讓蘇氏不必大動幹戈,在中秋晚宴上見禮即可。
蘇氏知趙氏輕視她們,卻也無可奈何,管家權在趙氏手中,她們是萬萬不敢得罪趙氏的。
謝清妩知道後并不感到哀傷失落,來到國公府之前,她就預想到了眼下的場面。
被輕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既是見禮,她自然是要準備準備的,可是她娘親生前并無多少積蓄,因此她手上清貧,沒有多少銀兩,江州也并無什麽特産,看着院中清香宜人的桂花,她也只好做幾個桂花香囊了。
想來國公府的公子小姐什麽也不缺,也許根本看不上她送的禮物,謝清妩嘆了口氣,低頭繡起香囊來,她的繡活極佳,繡品可媲美聞名天下的蘇繡,可因為深居簡出,自是無人聽聞。
幾日時光匆匆而過,謝清妩規規矩矩的繡完了幾十個荷包,把它們一一放好,看着排列整齊的精美荷包,謝清妩感到她的身體有些僵住了。
這幾日她為了繡荷包從未出過院門,現在倒是想出去走走。
叫上丫鬟落風,謝清妩頭一回踏出了小院,因為沒有目的地,主仆二人順着幽幽小徑緩步而行,謝清妩四處打量着恢弘雅致的府邸,亭臺樓閣,軒榭廊坊,雜糅并濟,将北方建築的大氣與南方建築的雅趣展現得淋漓盡致。
謝清妩看得如癡如醉,這樣精巧的院落,要是她也有一座就好了……
不過很快,謝清妩就回過神來,暗笑自己的癡心妄想。
她開始仔細觀賞起園林來,不知不覺兩人走到了一座格外特別的院子裏,見四處無人,她們才大着膽子走了進去。
這院子四周被竹林環繞,沒有通明的大道,只有狹窄曲折的小徑,院落中央是一座高聳寬厚的假山,山上有一座兩層小閣,走近了假山,才發現這假山裏還有高高低低的小道。
也許是因為以前被憋狠了,謝清妩對新奇的事物尤其感興趣,又看了眼四周,确認無人,才按捺不住好奇走近了假山的小道。
小道內裏崎岖多變,不易攀折,謝清妩讓跟不上的落風到山外等候,自己頑強的攀爬探索起來。
小道裏昏暗難視,謝清妩卻得出一種唯我獨行的自在,每每來到分岔路口謝清妩都要朝着陡峭那處行去,到最後,已是需要手腳并用的攀爬了,謝清妩得見天光,一鼓作氣爬出小道。
爬了許久,謝清妩也累了,衣裙也髒了,這是很失禮的行為,不是女子該做的,可是她卻異常滿足,大口喘息,仗着無人約束,她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原來她已經爬到了假山頂上,放眼望去,竟能将大半國公府盡收眼底。
謝清妩不免驚嘆出聲,“好別致的設計”
“哦?何來別致一說?”
一道低沉男音突兀響起,謝清妩頓時凝滞住了,想起剛才的所作所為,先是感到驚慌,而後便是鋪天蓋地的悔意。
這裏竟然有人。
她緩緩回頭,入眼一張清絕矜貴的臉,男子眉目如畫,眼眸深邃悠揚,氣質仿若明月般溫和皎潔,卻通身自帶一股威嚴之意,讓人只敢仰望,不敢生出亵渎之念。
好一個朗月清風般的公子。
謝清妩沒見過國公府的公子們,并不知眼前人的身份,不過,不管是哪個公子,都不是她能高攀的,因此不宜有過多牽扯。
“只是一時驚嘆之語,有感而發罷了,不知公子在此,多有打擾,便先告辭了”
謝清妩低着頭不敢再看,只盼趕緊離去。
“姑娘既是通過山中石道來此,想必體力已是不支,不若來到亭中休憩片刻”
謝清妩确實累了,她素來缺乏鍛煉,體力算不上好,一番運動之下,小腿已是有酸澀之感,可她不想和眼前男子有所接觸,因此咬咬牙,回了個禮,“多謝公子好意,姨母還在院中等我,不便多留,告辭”
一連兩遍告辭說完,謝清妩也顧不上許多,反正剛才的無禮之舉也被看見了,她也不在意更無禮一點,直直轉頭就要下山,埋頭急行。
可沒走出幾步竟是踩到什麽滑溜東西,失去重心,向前摔去。
謝清妩又疼又氣,眼冒淚花,心裏暗道今天真是不該出門的。
思及有人在場,謝清妩強忍着痛意起身,卻發現似乎傷到了膝蓋,沒走兩步疼得她直冒冷汗,就這樣她是下不了山的。
最好有人告訴落風,讓落風來接她。
謝清妩求助的目光轉向了亭中之人。
謝璟面色溫和,看着眼前可憐兮兮的女子,卻并不作為。
目光流轉,謝璟溫聲道,“不若姑娘先到亭中等候,我的小厮去取茶水了,片刻後回來,屆時再讓他去知會你的婢女”
也沒有其他辦法了,謝清妩只好一瘸一拐來到亭中。
不好意思的坐在亭邊一角,殷切的向亭外張望。
好在男子之後并未開口,謝清妩才稍稍自在了一點,當下心裏亂糟糟的,只盼着趕緊來人才好。
等到小厮送來茶水,通知了落風,兩人相互攙扶着便匆匆離去。
兩人身影剛一走遠,一旁下屬即刻跪地請罪,“小人看守不力,讓謝姑娘來到院中擾了世子清靜,請世子責罰”
謝璟端起一杯茶水,凝視了片刻,目光溫和,吐出的話卻是冰冷殘酷。
“下去領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