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Chapter 上山找尋
Chapter 32 上山找尋
大雨傾盆, 雷聲時有時無。
點點雨滴打在樹葉上,像是豆子傾灑在地面的聲響,葉聲笙翻過了竹林, 也與此月開花的蒼耳擦足而過。
雨天……因視線模糊, 有些雜草叢生的地方還會纏住足部, 葉聲笙的步伐自然就慢了一些。
天氣潮悶得讓人難受,葉聲笙挎着籃子慢慢走着, 幾道葉母做的家常菜, 被完好地放置在籃子裏, 因為路中行走颠顫, 盤子發出輕微的咣咣響。
看見一個小土坡時,葉聲笙先将籃子放在了地上, 用了點勁把長柄的雨傘扔在高于自己腦袋的上頭小路。
為抄近路,葉聲笙徒手踩着土縫爬上了小土坡, 再蹲着用長柄雨傘倒勾上了籃子。
葉聲笙自言自語誇道:“我真是個小機靈鬼。”
沒走幾步, 鞋子已經濕透, 鞋底像是吸飽了地面的雨水, 讓她有些難受。
純白的挂山紙因無風而無法飛起,被雨水沖刷過後,也并合在了一起。
葉聲笙步伐慢了些,放下籃子以後, 她望了一眼墓碑上的照片。
去年冬至姑姑一家子來祭拜過, 葉聲笙單腳跨上某塊大石頭打掃周圍時,腳下一滑, 腦門貼合在墓碑的反面。
“哎喲。”
她摸了摸額頭自嘲:“爸媽, 雨天真是山路太滑了,一上來就給你們磕了個響頭, 哈哈。”
因為下雨,一旦身上髒了濕了,葉聲笙也就擺爛了。
索性還是整個人讓大雨沖刷着,一一擺放好幾道菜,還有兩束花。
Advertisement
獻寶似地說:“我帶了你們愛吃的家常菜,嬸嬸每次做什麽都考慮很周到,這不,這回來,阿呆的零食也做了許多。這個油豆腐燒肉和梅幹菜蒸肉,是我們在國外的時候總想着吃的菜,給你們放前頭……”
“這個豆腐絲炒青菜,嬸嬸做的口味我挺喜歡的,但一來這,覺得姑姑做得更香,哈哈……別托夢告我狀昂。”
幾道菜被葉聲笙介紹着菜名時,無數的雨滴墜落在葉聲笙的發絲上,像是嬉笑着,頑皮地玩耍了無數次的發絲滑梯,滑過她耳畔和側臉。
眼睫上沾染了些雨水,葉聲笙抹了一把臉,然後接着和父母笑着如實彙報。
“奶奶挺好。就是忘了所有人,老年癡呆症有點嚴重。”
葉聲笙拿出了籃子裏的幾個杯子放置好。
“可我覺得奶奶這樣挺幸福的,吃得好睡得香。我偷偷看了她體檢報告單,她甘油三酯有點高,應該是姑姑做的葷菜太好吃了。就來了這兩天,我都感覺自己胖了一圈。”
照片上的女人笑得溫婉,葉聲笙也跟着回以淺笑,在杯子裏倒了些酒。
“爸媽……我沒帶香,帶了點素酒。我們都是馬克思主義者,哈哈,我就不準備其他的了。就這天氣也算天公作美,布也用不上,省得我給你們墓碑‘洗澡’了。”
葉聲笙蹲着腳麻了,便坐了下來,就像和老朋友說話那般,望着衣冠冢,自然地對着墓碑上的父母笑臉交談閑聊,絲毫沒有淑女的形象。
身邊黑傘斜靠在地面,傘布發出雨水彈跳的聲音,像是在彈奏着歡快的雨滴交響曲。
葉聲笙早餐沒吃多少,此時忍不住陪父母吃了一塊大白兔,一邊的腮幫子鼓着,葉聲笙說:“媽,這年頭都有種全媒體記者了,你們當時一個文字,一個扛着鏡頭……現在的……我也不懂,隔行如隔山,但我懂你們義無反顧的奔赴……”
回答她的只有雨聲,但葉聲笙笑了笑:“我們在撻雅生活的時候,其實也算很好了……”
——
葉家奶奶磨磨蹭蹭起床,過了一夜,她又是了無心事的一副模樣。
到這來的這些天,葉家父母并沒有跟她多聊幾句,奶奶也只當是客人來訪,寒暄話說了幾句。
每每如此。
所有家人接受這個事實以後,也習以為常。
蹲着給自己母親穿好鞋子,葉家姑姑聽到她說:“阿花,我老聽見有小孩在那哭,還有……昨晚是不是有個人在我床上。”
起身時,葉姑姑視線跟随她的眼神示意方向看去,有點發怵:“哪啊……誰哭啊?”
姑姑看了看櫃子和四周,覺得自家老母親的病症似乎又嚴重了些,甚至都出現了幻聽或者什麽幻覺:“哪裏啊!沒有的事兒。”
葉奶奶狐疑地問:“睡我旁邊那人是誰?”
心下嘆息,那可是你孫女,但葉姑姑只能說:“那……那是我寶貝大侄女。”
在葉奶奶的腦海裏,她一直搜索着誰是“阿花的大侄女”這號人物,絲毫沒有一點印象:“她幹啥的?”
撓了撓腮幫子,葉姑姑回答:“她玩兒音樂的。”
被攙扶着從樓梯一步步往下走,葉奶奶就覺得無聊悶得慌,還端起領導範兒跟葉姑姑說:“那你叫她來,給我唱一段京劇。”
葉聲笙的專業姑姑也不太了解,可反正不是國粹:“哎呀媽呀,她不是唱京劇的了,您別為難她,我們下樓好好吃飯。”
眼神裏絲毫沒有不對勁,葉奶奶自然而然地說:“不為難啊,讓她唱段京劇,就那……《上天臺》,我想聽這段。”
京劇名還記得挺清楚,葉姑姑癟嘴去問葉聲笙已經離開了有多久,葉家二老在一樓的客廳看電視等着,時不時看看時間。
聽聞快兩小時了,葉姑姑瞧着外頭天氣不怎麽好,嘴裏嘀咕:“越下越大了,怎麽還沒回呢?”
——
陰雨天,讓顧傾淮的心情也不是很舒暢。
做起了三只貓的鏟屎官,原本可以樂此不疲。
葉聲笙沒有回消息,然而顧傾淮自己的休息時間不想用來做別的,疲憊的身心已經無法負荷其他。
打亂了原先的休息計劃,此時顧傾淮的腦子裏全是她。
方雅那一通電話讓顧傾淮心裏其實不是滋味,因為到頭來,他和葉聲笙之間都沒有一個合适的身份,旁人卻鬧得起勁。
轉眼看了三只貓,似乎只能用這個理由聯系葉聲笙。
葉聲笙未接電話,也未接微信的語音電話。
顧傾淮打開了葉慎的對話框,問:【你老家在哪】
葉慎在那頭連着和團隊加班了好幾天,看顧傾淮發來,随意地回了句。
【怎麽?要旅游啊?】
顧傾淮随手拍了一張照片,理由很牽強:【貓……認人,想和葉聲笙視頻,她沒接電話】
放大照片看了一眼阿肥惬意的表情,橘橘和苗苗玩得正歡,葉慎看不出這幾只貓哪認人了。
葉慎嗤笑了一聲:【(位置)幾只貓還這麽矯情,真難伺候,幸虧我解脫了】
轉着筆,旋着椅子,葉慎左右兩邊轉着玩,邊發消息:【我媽剛還發信息呢,說我妹那小屁孩,大雨天自己上山掃墓,都大半天了還沒回去。】
發來的一連串字,讓顧傾淮霎那間皺了眉頭:【山路好走嗎?】
葉慎自己也不過去了沒幾次罷了,回憶那線路,好像回回都不一樣,有時抄近路,有時按原路。
到目前為止,葉慎都記不清所謂的哪條線路是“原路”,且每次上山,他體力是真的跟不上葉聲笙那小猴子。
葉慎:【不太好走,那墓都很難找,要扒拉好多竹林。】
嘆息了一口氣,葉慎緊接着發:【不聊了,社畜在改圖紙。】
點擊開了位置的信息,顯示路程需要開車一個半小時,不算遠。
顧傾淮換了衣服後準備出門,回頭望了一眼三只貓,阿肥就跟被玩了“點兵點将”似地,強有力的手臂一攬,它發出了一聲疑惑又慵懶的“喵”……
葉家父母午飯都沒吃,心想着還是需要上山一趟找葉聲笙比較妥當。
上山從不帶手機,這也是葉聲笙的習慣。
正當二老已經穿好了雨衣要上山時,傳來了阿呆的狗叫聲。
撐傘進門的人抱着一只貓,那文質彬彬的模樣……可不就是顧傾淮?
二老詫異:“哎,小顧?”
葉父感到意外,看到顧傾淮手裏的貓,稍稍退了一步:“小顧,你怎麽來的?”
顧傾淮從村口問了幾位老人,找到了葉聲笙的老家,如實說:“今天我休息,打給聲笙,她沒接電話。我,帶着貓來的……”
葉母細細端詳了一眼面前的顧傾淮,他表面一臉波瀾不驚,實則着急忙慌的樣子被葉母看穿,發絲微亂,不太像以往的他……
她問:“哦喲,這開過來得一個半小時呢,你就直接找到位置了?”
顧傾淮給葉母看了葉慎發的定位消息:“葉慎跟我說了。”
葉母只不過叮囑葉慎加班注意身體,順帶說起了這件事,但也就是那一句話而已。
在自己親兒子那的一句話,顧傾淮就來了?
葉母說:“葉慎他這事兒也麻煩你,真是!”
顧傾淮道明來意,聽聞二老要動身去找葉聲笙,收起了傘,心裏卻也急:“要不我去找,這貓……”
葉母接過:“給我吧,我放在樓上其他屋子裏,你葉叔叔貓毛過敏。”
顧傾淮道歉:“抱歉。”
葉父老老實實遠離,但卻說:“沒事兒。既然你來了,總好比我們這些老胳膊老腿上山好,年輕人手腳快,你穿個長筒套鞋,這路泥濘不好走。”
但想起顧傾淮是第一次來,又是第一次上山,葉母又不太放心:“我跟你去吧,你第一回來也不好找哇。”
顧傾淮換下自己的運動鞋,穿上有些泥土在鞋邊的長筒套鞋:“您告訴我位置就行。”
葉家父母告知了顧傾淮需要穿過幾個樹林,沿途有什麽好認的标志物。
說的同時,二老也半信半疑地看了眼顧傾淮,卻看他聽得認真,随後點頭:“放心,我去找。”
他一走,葉家姑姑從樓上剛下來,因為葉奶奶沒聽到京劇,好說歹說才把自家母親給哄午睡。
葉姑姑看着身影問:“弟,那誰啊?”
葉父喝了口茶說:“葉慎朋友,上山找聲笙去了。”
姑姑一臉懵,葉慎的朋友來找聲笙?
不只是葉姑姑有疑問,葉家二老也是。
葉母本來好着急,但看到顧傾淮來了,不知道為何心下定了些,嘴上嘟哝:“沒事來這山坳坳……這下好像能說得上來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