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會揚州
會揚州
賈琏和王熙鳳到揚州時已是秋末,這日正在巳時(上午九點至十一點),兩人剛在碼頭上與李夫人告別,看着她的船向金陵去後,又囑咐下人将帶來的行李物品送去他們置辦好的宅子,夫妻兩個方才随着早已等在岸邊的林管家去了林府。
王熙鳳如今已經有孕六月有餘,這個時候出遠門本是極為不便的,賈母原也不允,只是賈家如今事多,王夫人又做了那樣的事,又兼賈珠離世,恐怕她心中更是不平,李夫人實是放心不下。王熙鳳本不在乎這些,她原先對王夫人不設防,着了她的道也就罷了,如今她已然有了防備,自然不認為自己會再被其所害。
只是她卻想着,若是自己此時不來,将來等到腹中孩子落了胎,又要再等他長大些才好出門,如此便要放着賈琏獨自在揚州這個溫柔鄉兩三年,還不知這三年要生出多少事。且到了那個時候,即便自己想随着過來,也未必有借口,畢竟大家大戶之中讓兒媳留在家裏伺候公婆也是常有的事,與其等到那時為難,還不如趁着現在自己那個好姑母的事情還未完全過去,有着這個緣由,別人也不敢狠攔着自己。
但雖然如此想着,畢竟還是有着身孕,這一路上她卻也沒少擔心,如今安穩落了地,心裏才算有些着落,也方才又有心思惦記着今日要見趙敏與林如海之事。
且說賈琏夫妻二人随着林府下人進了門,便被引去了趙敏所在青楓院的小花廳,剛一進門,卻發現廳內并非只有趙敏和黛玉二人,而是另有一位十歲左右的少年坐于左側,身着素衣,面龐清冷,卻可見清貴之氣,見他二人進來,便随着黛玉一同站了起來。
“給姑母請安了。”王熙鳳走近,也未再細探究此人為誰,忙随着賈琏給趙敏問安,又笑道:“這些時日不見,姑母的容貌風度卻是愈發好了,倒是要将我都比成燒糊了的卷子了。”
“還是這麽會說話。”趙敏笑着,也未多寒暄,就忙讓他們坐了下來,而後方才與他們介紹道:“這是我家老爺表妹餘氏的孩子,名叫肖歸,比你們才早來沒多幾日,如今就住在我們家裏。”
王熙鳳在心裏轉了幾個念頭,也沒想起林如海哪裏有了一個姓餘的表妹,但此刻卻也不好多問,便只笑道:“我剛就瞧着這位小公子的模樣氣度覺不凡,原來竟是姑父的外甥。”
趙敏笑着看了黛玉和肖歸給他們二人按禮問了好,方才又道:“今兒你們姑父本是休沐在家的,但是姑蘇那邊的族裏又來了人,還不知什麽時候才能事了,一會兒咱們便得自個兒用午膳了,琏兒也正好歇歇,待過些時候再去見你姑父就好。”
賈琏點頭應下,想了想,又道:“想來族人若非有要事也不會登門,可是有什麽麻煩的事情需要幫忙,若有需要小侄願盡一盡綿薄之力。”
“倒也沒什麽事。”
賈琏才說過話,就看見了肖歸和黛玉臉上一瞬的僵硬,而後就有些後悔自己多開了口,聽得趙敏輕輕帶過,便更有些認定了自己的想法,打定主意不再細問,但卻又聽趙敏道:“不過是那些人想着你姑父沒個兒子想要過繼個孩子給他罷了,如今正在前院鬧騰呢。”
“這……”賈琏心下更後悔自己開了口了,如今這般倒是不好收場。他作為男子,自認為自家姑母嫁入林家近二十年,卻未留下一子,本就不妥,如今林姑父後院更是連一個侍妾通房都沒有,更是說不過去,如今林家族人上門卻也是常理之事,總不能讓林姑父香火斷絕才是。
“想來姑父心裏定是已有了定數的,總不會虧待了姑母。”王熙鳳笑道。
“他自然是有數的,也不必說這些了。雖則你們兩個早就置辦好了宅子,但也在家中住幾日罷,待下人都收拾好了再回去住也不遲。”
Advertisement
趙敏頓了頓,又道:“琏兒,我聽你姑父說了,你的官職仍是同知,往後就随着你姑父在巡鹽禦史衙門上班。我不知道他要和你說什麽,但是有些話我得先明白告訴你知道,鹽政上的事無小事,你又從未做過,要多與你姑父學習,若有不懂的,也該當問清楚,萬不可自己擅自做主。”
“姑母只管放心,小侄知道的。”
趙敏點了點頭,賈琏的官職雖小,但林如海在這樣的位置上總不能大意,所以他早早就已密折上奏給了皇帝知道,但是密折中并未提公事上的打算,只說趙敏念着侄兒,擔心他無所事事,徒惹事端,所以想在眼皮子下為他某一個官職,故而才想到了此處。密折中言辭懇切,只提親情,卻也正中皇帝下懷,他如今年紀上來了,就會愈發念舊,他雖不曉得賈琏其人,但總知道這是自己老臣的孫子,便也樂得施恩。
也幸而雖然當朝有親屬回避制度,而賈琏卻正好不在其中,此事又已告訴了皇帝知道,也便無甚可避諱的了。
而幾人又說了會子話,便也到了該用午膳的時候,趙敏只囑咐下人在前院安排好了席面,就帶着幾人在青楓院用了午膳,宴間種種,并無甚可記述之事,倒是林如海那處卻是熱鬧得很。
卻說今日來林府的姑蘇族人,看似同來,卻并非一心,兩名族老各帶了三個五歲上下的幼童,還未及林如海說什麽,這兩人便在前院正廳吵鬧了許久。林如海本因他們無端上門有些煩悶,氣他們這般擾了自己的休沐之日,但如今又見他二人這般年紀,又這般吵鬧,看着對方如烏眼兒雞一般,卻又覺得有些趣味,如此便也并不入心,只樂得看戲。
“林海賢侄,你說我們帶來的幾個孩子中,你最喜歡哪一個?”
“嗯?”林海本是正在喝茶出神,突聽他們喚自己,又忙放下茶杯,道:“海覺得這幾個孩子都甚好。”
“如海,我挑的這三個孩子,都早就啓蒙了,如今已開始學了‘四書’,将來定是有大出息的。”
“四五歲的娃娃學的什麽‘四書’,能記得什麽?”
“我選的孩子自然是天資聰穎,當年如海亦是五歲就讀了‘四書’,我要為他挑選嗣子,自然是要選得最好的,哪能像你似的。”
另一位也不甘示弱,只哼道:“林知遠,你別太過分,我挑的怎麽了,你看看這孩子的長相,可不像林海嗎?我不過是不像你一樣吹牛罷了。”
“林知康,你居然敢叫你堂兄大名,你目無尊長,又能選出什麽好苗子來。”
兩個頭發胡子都白了一半多的老頭,氣得渾身發顫,身邊站得幾個小童冷冷地,看着兩個德高望重的族老吵鬧,然後又見他們忽然又一致對外的看向林如海,道:“賢侄,你給個準話。”
“不知兩位族叔要如海說什麽?”
林知康見他仿若一副懵懂的樣子,不禁有些憋悶,但到底還是道:“今兒我們倆帶了這六個孩子來,你看看可有喜歡的?”
“這樣,”林如海摸了摸下巴,又站起來,繞着這幾個孩子走了幾圈,似是在端詳,過了半晌,方道:“我瞧着都還不錯,是哪幾個孩子已學過‘四書’的?”
“林大人。”
一個剛留頭的小男孩兒站了出來,還有些怯生生地,道:“我學了一點。”
“那我考一考你罷。”
男孩兒點了點頭,又看着林海,等他考校。
“從‘故人不獨親其親’而後背誦來聽聽。”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矜,”孩子脆生生的話停了下來,有些無措地看着林海,見他并無着鬧,有些放松下來,磕磕巴巴地便回憶便背誦,“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1)
林志康大笑,道:“這就是你選出來的?如海從前可不是這般的罷。”
“族叔,倒也無妨,小孩子能在這個時候背出已經不錯了。”林如海未讓他再說,而是招了招手,讓小男孩兒過來,道:“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林時。”
“好孩子,我記得姑蘇有個昭遠書院,你想去那裏讀書嗎?”
林時重重點了點頭,道:“我可以去嗎?父親說那個書院很難進。”
“無妨,我會幫你的。”
林知康指着男孩兒,手有些發抖,問道:“如海,你就定了這個奶娃娃了?”
林知遠卻甚是歡喜,笑道:“如海眼光好,我就瞧着這個孩子好得很。”
“這個孩子确實不錯,我也有心資助他去學堂讀書。林家人丁不旺,兩位族叔能選出這幾個孩子來很是不易,想來都是不錯的孩子。我記得族中是有族學的,不若回去後,兩位族叔也幫忙安排,讓另外幾個去學裏念書罷,也莫耽誤了。至于林時,就算他合我的眼緣,送他去昭遠書院便極好。”
“讀……讀書?”
“嗯,”林如海此時方才正了神色,語重心長道:“兩位族叔今天來的意思,如海曉得,只是今天您二位帶來的幾個孩子,我已略看了看他們的身世背景,并不适合為如海嗣子。
況且,海如今尚未過四十,雖成婚多年,仍未得子,但卻已有一女,将來也未必不能有子嗣傳承,如此,也便不需過繼嗣子了。更何況,海如今早已想通,哪怕将來當真無子,也只是我無緣罷了,又何必讓這幾個孩子為了我與親父母斷絕關系?”
“可是……”
“二位族叔不必多言,今日之事便就此了結罷。”
林知遠皺了皺眉,還是道:“若是你下不了決心,也可暫時當做子侄一般選兩個孩子養在身邊,你也可再觀察一二呢?”
“海膝下并不寂寥,也無力再多管教幾個孩子。”
“如海!”
“族叔不必多言。”
此二人見林如海神色,知道無可轉圜,俱是嘆氣,神色中還有些不滿、遺憾之态,但林如海卻只做未見,又留了他們用了午膳,方才恭敬地将人送出了門。
“品墨。”
“老爺吩咐。”
林海轉身一面往院內走,一面道:“讓人跟着他們,看看他們去了哪裏,可與誰有什麽聯絡。”
品墨聽了吩咐轉身出去,林如海便直往內院去,又問了丫鬟,得知黛玉正在趙敏院中午歇,便徑直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