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貓貓(2)

貓貓(2)

貓死了。

老死的,很安詳。

然後又重新投生到母貓的肚子裏,被生下來,先是睜不開眼睛,後來毛發幹了,四肢變得有力,喵喵叫,聲音細弱柔軟。

新的人家,它這次可生來就是家貓,不用像野貓一樣颠沛流離。

沒多久,中年男主人抓上它跟它的幾個兄弟姐妹放進鋪了稻草的背簍裏,背上,出門,路上逢人便問要不要小奶貓,還沒走到集市便将它們都給賣了出去。

不巧了,一番狠狠殺價後買下它的,正是老熟人。

熟悉的院子,熟悉的看門大花狗,熟悉的小孩兒,還有熟悉的貓碗……

老天,如果不是怕跑出門會被餓死,貓真想離家出走。

毫不意外的,那小女孩兒終于學會了連走帶爬,翻箱倒櫃,如果不是狗兄弟實在好脾氣還親近人,它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後來。

外出打工的夫妻又回來了,還是懷孕,這時候小女孩快三歲了,它也成了一只身姿矯健的俊秀大貓,貍花,村中一霸,在這村中貓狗圈裏的地位跟家裏的大花狗不相上下。

第二胎是個男孩,丈夫這一次提前回來,陪着妻子去醫院,順産,母子平安。

跟上一次一樣,夫妻二人先後離開。

剛把大孫女帶出點樣子,又要帶小孫子,女主人可有的忙活。

兩個小孩兒就在貓的眼皮子底下慢慢長大。

Advertisement

女孩上了幼兒園,男孩繼續在院子裏滿地亂爬,一放學,姐弟兩人就抓貓逗狗攆雞,甚至去騷擾豬圈裏的豬。

好熟悉的場景。

作為一只貓,它是不可能被輕易抓到的。

但那倆小孩兒給肉吃。

好吧,沒有貓能拒絕一塊香噴噴的肉,大大的,瘦肉,油水充足,更何況還有那條蠢狗跟它搶!

女孩兒長到五六歲,該老老實實上小學了。

倆孩子一起被父母接到了城裏上學。

這房子裏又安靜下來。

除了——

夜裏的狗叫和日出的雞鳴。

四年後。

倆孩子又被送了回來。

貓不知道為什麽,貓只知道小孩兒不記事,都記不得它和花斑狗了,但小女孩兒還是喜歡用筷子夾着肉誘惑它靠近。

好吧,它打架很厲害,但是只能屈能伸的貓。

就吃這一次!

下次不會了!

姐弟倆繼續上學,繼續在貓眼皮子底下慢慢長大。

女主人夜裏煮豬食的時候依舊愛抱着它烤火,同樣的地方,同樣的姿勢,同樣的氣息和同樣的懷抱,說着同樣的話,好像它與上一只貓沒什麽分別。

嗯……其實本來也沒什麽分別。

這時候小女孩會毫不意外地進來橫插一腳,一把便将它從奶奶的懷裏撈起,不放過這免費占便宜的機會,然後祖孫兩人便擠在一張長凳子上排排坐,一起燒火。

一切溫馨又靜谧得像一場夢。

後來沒多久夫妻兩人離了婚。

是姐姐接了一個電話,細長的電話線連接着紅色塑料聽筒,聽筒另一邊傳過來聲音,貓不能理解這東西的神奇。

不知何處走漏了風聲,這消息第二天就傳遍了全村,甚至到了鎮上,鄰裏之間一見面就問真假,好像這是什麽稀奇的事。

風波很快過去。

日子,好像與往日沒什麽差別。

貓也沒将這事放在心上。

直到很久很久之後的一個夜晚,小女孩在夜裏抱着它躲在床上,蓋着被子,捂住嘴,哭得淚流滿面。

它第一次知道一個人可以有這麽多眼淚,和鼻涕,把它精心梳理的毛都弄得亂七八糟。

還好,不常哭。

貓覺得看在往日投喂的情分上,可以一忍。

人類畢竟是情緒豐富的動物,腦子裏裝滿了稀奇古怪的想法,它覺得勉為其難也可以理解,看在那些免費按摩的份上。

姐弟兩人打打鬧鬧長大。

鄰家有兩個跟姐姐同歲的男孩兒,同個學校同個班,帶上弟弟一起玩,四人常湊到一堆,叫上院裏的大花狗,漫山遍野四處跑,釣魚摸蝦,結伴上下學。

貓不喜歡他們。

誰叫他們家的貓總是跟它不對付,還敢妄圖動搖它村中一霸的地位!

可倆小孩兒是半點沒懂它的喜惡,反跟那兩人走得越來越近。

放學寫完作業後,那兩人就翻過院裏不高的圍牆進到堂屋裏來,四人湊一起看電視,幾乎日日如此。

真是把別人家當成自己家了!

貓全然不承認自己夜裏偷偷潛入別人家偷吃的事。

隔輩的兩代人生活得十分融洽。

小孩兒玩小孩兒的,大人不怎麽管,相安無事,就是貓貓狗狗被禍害得厲害。

他們也有溫馨相處的時候。

可能是一個清晨,可能是一個午後,或者是一個忽然停電的夜晚,黑漆漆的,屋內點着一只蠟燭,光影搖晃,影子黑漆漆的,拉得老長,投影在牆壁上,女主人開口給孫女和孫子講起他們年輕時的故事……

貓被人抱在懷裏,跟着一起聽。

聽家長裏短,各家的八卦,男主人年輕時的荒唐事,小孩兒的出生,關系往來。

明明瑣碎又累人的農活和家務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她卻只字不提。

後來。

大花狗真活成老花狗了。

很老很老。

精神越來越差,昏昏欲睡,倆小孩兒也不追着它到處跑了,終于幹了點人事,開始替狗擔心起來。

但狗的離去很傳奇。

它是在一個很平常的日子裏忽然消失的。

沒有再回來。

傍晚,擦着天黑前的夜色,主人們在屋子周圍四處呼喚它的名字。

它沒有回來。

沒人知道狗是被狗販子偷走了,還是自己偷偷藏進了哪個角落,就這麽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人家。

後來,貓在院子裏見到了很多的狗,前後相繼。

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但每一條都沒有大花狗漂亮,沒它健壯,通人性,還聽話,也沒它活得長,在這裏帶得久,仿佛與這家人是天賜的緣分。

狗來狗往,貓的腦袋都記不住它們。

只記得,當初被大花狗壓着打的死對頭,那條隔壁家的大黑狗,沒多久也死了,死時就剩一把骨頭架子,不知是老死的還是餓死的,最後被主人炖成了狗肉湯。

雖然大花狗死得比大黑狗早,貓想,它又贏了一次,它生死都這麽神秘,好像來去自由,沒有落到不體面的地步。

有時候它也想,或許大花狗沒有死,只是想過過野狗的生活,于是悄悄離開了。

貓覺得自己又老了。

又是年歲匆匆,姐姐到了該上高中的年紀。

倆個小孩兒又進城去了。

貓聽他們說過,這一次不是那個很遠很遠的城,而是離村不遠的縣城,貓才不管其中的區別,它只知道它想吃肉就又只能偷偷摸摸上桌拼速度了!

冰箱這種東西也不知道是哪個壞人類發明的,門關得死死的,它想扒拉開都不行,一點也不如木頭碗櫃好操作,別以為插上個鐵絲扣就能難住它!

老貓開啓了安穩的養老生活。

跟兩個老人一起,留在舊房子裏,留在這老舊的村裏。

好吧,其實也不算老舊,這些年一直都在更新。

笨重的大頭電視換成了薄薄的一張,從此之後貓被禁止跳上桌,以前還能躺在電視機上取暖,現在只能偷偷摸摸屈居在路由器上。

貓才不管什麽“禁止”和“規矩”。

淨水器和熱水器也有了,這些年裏擴建了廚房,給樓頂加蓋了遮雨的棚子,單獨砌牆砌出了一個浴室,還有了洗衣機,舊的黑色的易碎小瓦片也換成了一整塊又大又薄的彩鋼瓦,一切都像模像樣起來。

只是人走後,過分冷清了。

年老的女主人依舊上山勞作,跛着腳,幹活不多,就是習慣。

年老的男主人則依舊游蕩在集市的街上,出入茶館打牌,被煙酒侵害了身體,健康一日不如一日。

生活是一潭死水。

貓貓只管吃吃喝喝曬太陽。

它失去了村中一霸的地位。

閉上眼睛的時候,貓能記起很多細碎的過往片段,都是些激烈沖突的場景。

比如,吵架。

寥寥不多的幾次,氣氛甚至不到劍拔弩張的地步,但就是讓它記下了,旋即記憶又模糊起來,緣由也記不得了。

比如,深夜的哭泣。

不知年歲幾何。

兩個老人的兒子回來了,要接他們進縣城裏去住,這農村的房子以後就不住人了,院子裏的雞鴨狗統統打包送到大女兒在農村的家裏。

貓不大,可以帶到城裏去。

行李打包好,三人臨行前一天晚上,老貓安然阖上了眼。

貓又一次出生。

這次幸也不幸,它生在城裏,但貓媽媽是只流浪貓,它跟着成了小流浪貓。

貓想,也是有一點幸運的,比如最艱難的時候天氣還算暖和。

等它能睜開眼,腳步踉跄地活動時,它們的窩被一群人發現了,穿着花花綠綠衣服的大媽張羅着将它們送給想要養貓的人家。

好巧不巧,又是那人家。

在紙箱子裏鋪上舊衣服,他們專門給它弄了個貓窩,貓不樂意睡裏面,偏想鑽衣櫃裏去,幾次三番睡得正香時被人拎着後脖頸給揪出來。

住進城的生活雞飛狗跳,哦,不,這裏沒有雞也沒有狗,只有寬廣的道路和在路上緩緩前行的方塊盒子,人來人往,四處都是聲源,夜裏燈火不熄。

貓舔着爪子,伏在窗口看。

兩個老人住不習慣,天天嚷着要回農村去,二兒子自然拒絕,吵吵鬧鬧的,一通折騰,終于磨成了習慣。

跟當初那倆小孩兒住在同一屋檐下,家裏又沒條狗,貓多少有些擔心自己的好日子會被騷擾。

哦,那倆小孩兒要上學,擔憂解除。

它又是一只無憂無慮的小貓咪。

姐姐高三。

大晚上才回來。

屋外路燈璀璨,屋內燈火通明,貓緊閉着眼小憩,在衣櫃裏發出咕嚕咕嚕的呼吸聲,随後被人手一把撈起,舉在臉上蹭了又蹭。

煩死貓了!

它就知道,小祖宗永遠是小祖宗,長多大了都是!

姐姐高考結束沒多久,弟弟的中考也結束了。

夏季燥熱無比。

貓被人強行摁進水裏洗了個澡。

煩死貓了!

年老的女主人還是閑不住,便開始出門撿破爛賣錢,撿來的雜物堆積在樓道,潮熱的空氣中便飄着一股混亂的臭味。

貓有時被她抱着,熟悉的衣料與觸感,滿是皺紋的粗糙的手,泥土和陽光的味道漸漸淡去了。

卻沒有消失。

是一種沉澱被另一種沉澱取代,貓聞得出來,她還是她。

年老的男主人沒了打牌的牌友,在這城裏找不見熟悉的茶館,也沒有熟悉的攤販可以賒賬,整日整日呆在家裏看電視,買電視廣告裏的促銷産品,靠坐在單人沙發上……

慢慢腐朽。

貓聞過他身上的味道,很難聞,那是一種被煙酒熏出來的老人的味道。

比堆在樓道裏的垃圾還要難聞。

貓不樂意靠近他。

暑假匆匆結束。

上大學的姐姐三四個月不回來,上高中的弟弟一周回家一次,小男孩愛抱着一個叫手機的小方塊玩,也不搭理它,貓舒舒服服躺在陽光下曬太陽。

這才叫生活嘛!

中年男主人早出晚歸,認真工作。

貓從來不得罪他,貓可知道誰掌握了家裏最大的話語權。

……

大部分時候屋子裏都空蕩蕩的。

只有吵鬧的電視聲。

上學的兩人上學,工作的人工作,撿垃圾的人對這份可以賺錢的事業愛得深沉,早出晚歸,已經跟居民樓裏別的阿姨打成一片。

陽光照進窗戶,地板上明晃晃一段光影。

沙發上的老人還是坐着。

電視放得大聲,從淩晨便開始放。

身體越來越差,他走路已踉跄不穩,好幾次獨自外出散步時猝不及防倒在街上,又慢慢爬起來,怕摔傷出事,因而更不怎麽出門。

至于他妻子為何寧可出門撿垃圾攢點小錢,也不願慢慢陪他一同出門散步活動,貓也想不明白。

貓從房間外路過,看向他,他的眉毛又黑又粗,眉尾向上揚起,如烈烈燃燒的火,皮肉卻松垮下來,像勉強粘在骨頭上。

貓悄悄走了。

溜出門去,跟別的貓曬曬太陽聊貓生。

忘了說,這一家從農村出來的主人還沒有染上城裏人的惡趣味——

它,沒,有,做,絕,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