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第四章
上岸,走進印斯茅斯鎮。
水手們很快各自散開。
以金發男的話來說,大夥在海上捕魚半個多月了,都是迫不及待地想與家人團聚。
金發男臨走前為兩位客人指了路。
小鎮有且僅有一所旅店,由老羅賓森夫婦經營。從港口往南走,大約二十分鐘就能到。
外來者都在那裏暫住,旅店代賣服裝與短住所需的生活用品。款式不多,無法挑挑揀揀。
夏洛克與柯莎猝不及防地被弄上船,除了随身物品,沒有其他的行李。
清點物資。
夏洛克帶了放大鏡一只、煙盒內的三支煙、匕首一把與面值一英鎊的硬幣。
“您的三件物品之後很可能有用,還是用我的扇子來抵賬付款。”
柯莎在走出客艙前取下了奢華項鏈,繞圈系到左腿腳踝上。
至今不清楚兩人是怎麽上船,水手們是否清楚記得他們之前的裝扮。暫時沒有在水手們的眼中看到貪婪,但進入小鎮時還是別太招搖顯眼。
比起閃瞎人眼的項鏈,仿古折扇能抵一些錢卻又低調許多。
柯莎取下折扇的吊墜,二話不說準備将貝母為骨的折扇抵作兩人的住宿與物品購買費。
夏洛克:“謝謝。”
真誠道謝,而這感覺新奇又微妙。
第一次有母親以外的女士為他買單,好像真的應了水手們認定的窮小子拐帶富家女的私奔劇情。
奇異感一閃而逝。
當踏入印斯茅斯,警戒與好奇占據大腦高地,最終目标只有一個——揭開來此的謎團。
兩人沒有匆匆前往旅店。放緩腳步,沿途觀察起小鎮。
第一感覺是鎮上房屋建造得很整齊。
屋舍有大有小,但高度基本相同,建築風格也趨于一致。目力所及的建築外牆都是同一種顏色,使用淡黃色磚塊砌成。
在陽光照耀下,磚石被風吹雨淋的斑駁印記也成了時光賜予的悠遠歲月感。
置身建築群,整個人被溫暖宜人的暖色調包圍。
途徑所看到的院落或幹淨整潔或生機勃勃,沒有一間混亂破落。
所有房子的屋頂更被鍍上一層柔和金光,不由讓人倍感惬意,感嘆這裏适合安度餘生。
一路經過,發現多數家庭有漁網,或正在晾曬,或閑挂在屋外。
水手們沒特意說起小鎮居民的主要謀生方式。
這會從小鎮家庭擁有的漁網數量來看,漁夫很可能是鎮上的主體職業。
柯莎不時望見有孩子從窗口探頭探腦。
當她與孩子們視線相觸時,或見對方害羞低頭,或見對方面露好奇,或笑着歡迎,沒有任何人擺出嫌棄或厭惡。
通過玻璃窗,也能看到沿途住宅裏的大人。
恰如之前金發水手說的,但凡能聽到的或看到的家庭生活場景無不和睦。
仿佛驗證了一句話,幸福的家庭往往相似。
眼下接近午餐時間。
小鎮炊煙袅袅,飯菜的香氣漸漸散入街巷,顯得小鎮頗具煙火氣息,更舒适宜居。
“阿嚏。”
夏洛克沒能忍住,匆忙用手帕遮掩後,打了一個噴嚏。
“抱歉,我的鼻子比較敏感。走入小鎮像是抵達烏托邦,但這裏空氣中的魚腥味實在太重了。”
“上帝保佑您。”
柯莎禮儀性回應了一句,并不在意這種正常生理反應。
等一下,打噴嚏真的正常嗎?
應該問自己對魚腥味沒有反應是正常的嗎?
柯莎深呼吸,确實有一股魚腥氣摻雜在飯菜香中。
對她而言,魚腥味卻遠沒到刺激鼻腔的地步。究竟是同行者太敏感,還是她的感官失控了?
立刻問:“西格森先生,您感覺魚腥氣很重,重到了哪一種程度?”
夏洛克當即察覺異樣。
十二個小時讓人從英國抵達美國,不符合如今的科技水平。
既然已經遇上這樣的詭異事件,身體再發生不可控地變化反而正常了。
他盡力如實描述:“假設您接觸過鲱魚罐頭,一般人打開罐子感受的臭味沖擊是1,我能感覺到5。
印斯茅斯小鎮散發的魚腥味,它濃郁到仿佛讓我在裝滿腌制鲱魚的浴缸裏泡澡。”
環視四周,沿街屋舍能看到半數人家晾曬着魚幹食品。
這是一個處處充斥漁業痕跡的小鎮,但魚腥味的濃度着實超标了。
夏洛克反問:“您的感覺呢?”
柯莎也如實回答:“我嗅到了魚腥味,但它比鎮民們做菜的香味要淡一些。”
兩人都腳步一頓。
雙方對氣味濃烈的感知程度相差太大,這點絕對不正常。
柯莎想到手上消失的薄繭。
被弄到這個詭異的地方之後,自己是不是被疊加了名為「弱化」的debuff?
這個标簽卻有說不通的地方。
她側移兩步,湊近“西格森先生”肩頭嗅了嗅,依舊能在雜亂氣息裏辨析出他身上的煙草味。
夏洛克沒動,很清楚對方在判斷兩人之間是誰的嗅覺出了問題。
此刻,絕對沒有認為“凱西小姐”的舉動有點可愛,絕對沒有腦補一只神秘獰貓在他的肩頭蹭了蹭。
柯莎很快退回社交距離。
有一說一,“我覺得我的嗅覺總體正常。如果說飯菜香的濃度是5,您身上的煙草味就是1。您覺得呢?”
夏洛克:“以這樣的濃淡指标,對我來說,飯菜香是7,您的香水味是2,而魚腥味逼近100。”
柯莎:“換句話說,我們對多數味道的感知不變,但魚腥味是例外。”
夏洛克指出:“魚腥味很可能說明了某種異常,與我們被弄到這裏的起因相關。”
至于對魚腥味為什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反應,那還有待繼續觀察。
說話間,旅店出現在視野範圍內。
與鎮上其他房屋的建築造型相似,它從外表看是一棟普通民居。
門口立着一塊牌子,僅寫了「旅店」一詞,沒有前綴或後綴。
隔壁書店的招牌風格可謂一模一樣,沒寫店名,只挂了「書店」牌子。
“為什麽這樣起名?”
書店老板對于外來者的疑問,想也不想地回答:
“因為鎮上就一家書店,大家都是知道是說哪裏,隔壁的旅店也一樣。”
一個不出乎意料的回答。
柯莎沒說信或不信,先問能不能用折扇抵錢,如果能直接幫着換錢就更好了。
從金發水手的言語可知,書店與外部世界有業務往來,在非道路封閉期,定期有報刊送入。這樣一來,書店老板該有對外賣出折扇的渠道。
“我可以收購。”
書店老板接過貝母鑲金折扇,神色淡淡地報價。“一口價,五十英鎊,或是同等價值的黃金。”
柯莎定制仿古折扇時大致了解過19世紀同類型扇子的價值。
貝母折扇也算珠寶的一種。
書店老板的報價比市場價略低,考慮到現在的情況等于典賣換錢,五十英鎊也算公道。
令她詫異的是老板面對折扇的态度,非常稀松平常,像是見慣了各種珍寶。
柯莎:“我接受您的報價,只有一個小問題。您定價很準,是不是經常能見到類似珠寶。”
印斯茅斯看起來是以漁業為主的小鎮,很少見到工業革命帶來的痕跡。
鎮民捕魚的收入如何?有餘錢購買珠寶嗎?書店老板怎麽會對珠寶司空見慣?他是個例嗎?
再瞧這間書店,裝潢簡潔,沒有任何奢華裝飾。
書店老板随口就答:“我沒見過許多珠寶,但是海裏的東西除外。您的扇子使用了貝母做扇骨,而印斯茅斯以打漁為生。
大夥時不時也捕撈各種貝類,我見過不少比這把扇子原材料更好的貝類,鎮上更賣出過極品珍珠。”
見識過不少來自海洋的珠寶原料,當然不會輕易地為一把折扇驚豔。
這似乎是非常合乎邏輯的回複。
柯莎不置可否地點頭,讓老板等一等再換錢。先來書店,是要挑一批書,通過最近的報紙以及一些書去判斷古怪小鎮所處的大環境。
“您請。”
柯莎看向“西格森先生“。
作為維多利亞時期人士,他對時代細節的把握會更到位,所挑書籍能更驗證印斯茅斯與外界的差異性。
夏洛克微微颔首,詢問店主最新日期的報紙是哪一份,被告知是昨天傍晚送來的《波士頓晚報》。
報紙刊印着1874年3月31日,頭版頭條是《波士頓東灣填造竣工》。
再往後翻,刊登了哈佛大學正式新增幾個學院的新聞。另外,還有波士頓城市範圍的擴大又并入了三個小鎮等消息。
這些與他從倫敦出發前所知進度能一一對應上。
初步看來,波士頓不似印斯茅斯般詭異,仍是他所認知的美國城市。
魔鬼卻在細節中,不能立刻下結論。
挑選了一大摞報刊書籍,先把這些買下來,試着從中發現小鎮異樣的線索。
夏洛克特意詢問店主,“沒有專門介紹印斯茅斯的書刊嗎?”
店主搖頭,“沒有,這不是大城市,沒人寫這種書。兩位也不用着急,住得久了,日常多串門多聊天就能習慣這裏的生活。”
夏洛克趁勢追問:“鎮上有什麽忌諱嗎?我們需要注意什麽?”
店主想了想,再次搖頭。
“哪有什麽禁忌,只是這兩天別出鎮。四月初祭典之前一直會下雨,容易造成山體滑坡。通往外面的路将變得很危險,沒人進出。”
說着,店主看了一眼挂鐘。
“11:24,封鎮已經開始24分鐘,一直要到後天中午12:00點祭典結束後才會解封。”
祭典從4月3日的11:00開始。
之前金發水手簡單提了幾句,祭典一般時長一個小時。在小鎮的教堂進行,全鎮每戶人家派代表到場。
夏洛克暗道所剩時間不足48個小時。
水手與店主都說不能走出鎮的路。
越是被禁止,越是可疑。等到旅店簡單安頓後,他就要去那條危險的路一探究竟。
柯莎結了賬。
一大堆書刊不便宜,拿着兌換到的剩餘39英鎊,前往隔壁旅店。
旅店很冷清,前臺沒人值班,這裏的布置卻與樸素不沾邊。
旅店外觀似民居,內部景象差異甚大,會讓人誤認為進入了低配版的凡爾賽宮。
從壁紙到雕塑,從牆上油畫到地上毛毯,盡顯濃墨重彩的華麗巴洛克風格。
偏偏店內是無人聲的冷靜,更讓外來者像是誤入了一座正在沉睡中的古老城堡。
叫了幾聲,終于有回應。
來的是水手們說的旅店老板娘,都稱呼她“老羅賓森太太”。
不過,羅賓森太太的面貌叫人意外。
她看起來一點也不老,只有三十出頭的模樣。
羅賓森太太頗為幹脆,開口就說這幾天沒有其他客人入住,也不必登記。
直接給出兩把鑰匙,報了房間號就問,“要買點什麽?衣服、毛巾、水盆?來這邊看。”
她指向大堂北側半遮半掩的木門。
“旅店供應的生活物品樣式很少,全要客人自行清洗。洗衣房在後院,随意燒熱水。客房有火盆與支架,可以把濕毛巾、濕衣服放在上面烘幹。”
柯莎走進雜貨售賣區,無法看清這間房的大小。
二十平的空間用來擺放各種樣品,而一堵牆隔開了倉庫與櫃臺。
雜物種類不少,像是膠鞋、帽子、行李包等也有出售,款式确實不多。
柯莎與夏洛克随意挑了幾套,先各自回房。兩人住在二樓南側的對門。
進門。
柯莎第一件事是想取下腳鏈。提起長裙,目光倏然一沉。
右腳腳踝的古怪腳鏈又顯出了虛影。
這次不再是單詞,而是一組數字「47:24:58」。一秒後,數字跳動了成為「47:24:57」。
倒計時,它是一組意味不明的倒計時。
計算時間,倒計時的終點,正是4月3日的印斯茅斯春季祭典開始時間。
柯莎立即蹲下,詭異的情況出現了。
反複查看,沒看到任何扣子,腳鏈仿佛是一體式制作而成。
再怎麽用力拉扯也沒效果。
腳鏈仿佛具備特殊的韌性,又似有着某種特殊材料屬性,當它與皮膚緊貼着摩擦,腳不覺得疼,鏈子似乎變成了空氣,沒腳踝上弄出任何印跡。
這鬼東西究竟是什麽?當倒計時結束又會發生什麽?
柯莎轉身就想開門,但很快停下腳步,沒有去對面說出這個詭谲現象。
她記得那句警告,不能說出真實姓名,否則就會迷失回家的路。
所謂“真實姓名”會不會是一種文字陷阱,實則代指不能講出腳鏈的存在?
不是疑心病重,而是必須謹慎。
柯莎沒再看倒計時,而将一摞報刊放到桌上。
先檢查客房,然後準備從這些文字資料裏找一找可能的突破口。
隔壁房間。
夏洛克把書刊與生活用品放進門,掃視一圈房間,腳步不停地離開。
他沒有打招呼,單獨前往那條以危險著稱的出鎮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