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歡迎
九 歡迎
竺晨風去跟周管事聊過之後,确定了自己月錢是四錢銀子,跟姜老三一樣,除此之外,她還能在社學後院享受單間“宿舍”。
倒不是特意給她開單間,而是宿舍都是兩人一間,夫子學生都有自己的家,那麽小的孩子也都不強制住宿,住在社學宿舍的都是雜役,恰好雜役中只有兩個女孩子,一個是金玉露,另一個名叫嬌鳳,是在前院做侍女,負責給夫子們端茶倒水,接待賓客。
多出來一個竺晨風,恰好能單住一間。
只不過這古代的“宿舍”,環境着實差了些,她走進去一看,心頓時涼了半截。
床不是古裝劇裏見的架子床,而是石頭壘的大炕,看着就冰冰涼硬邦邦,哪怕有厚褥子墊着也沒用,估計睡一覺起來渾身會像被人揍過一頓似的。
室內其他環境乏善可陳,不過就是簡陋的桌椅板凳,平平無奇。
竺晨風坐在床上發了會兒呆,無比思念自己的席夢思和乳膠床墊。
門上傳來“篤篤”兩聲,她循聲望去,見站t在門口的是李寞。女夫子負手而立,向她淡淡一笑:“方便進來嗎?”
“方便!快請進!”竺晨風立刻站起來,笑着迎過去,“先前你幫我,又替我說話,我還沒來得及謝你呢。”
李寞走進房中:“我在家也要燒火做飯的,熟悉這些,幫忙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她環視這簡單的房間,“我第一次來社學的廬舍,條件差了些,你可能住得習慣?”
竺晨風謙虛道:“我一個廚娘,能有什麽不習慣的。”
“你言談舉止雖然有些奇怪,但能看得出是念過書的,懂得人情世故,也有勇氣為自己争取利益,不似市井女子那般潑辣,卻也昂首挺胸不畏縮,不像是沒見過世面的小女子。”李寞一邊說,一邊仔細端詳着她,“莫非是家道中落,才淪落至此?”
到底是夫子,目光如炬,最會看人,竺晨風感激她對自己的善意,便直言相告:“實不相瞞,我先前受了些傷,醒來時便失去了記憶,只記得自己的名字,其他什麽都想不起來。”
李寞不疑有他,嘆了口氣:“竟然是這樣……能在社學落腳也是好的,也罷,将來我與父親都會替你留意尋人啓事,希望你能早日與家人團聚。”
“謝謝姐姐!”竺晨風向她甜甜一笑。
李寞看着她身處逆境,卻還笑得這般甜美,好似也受了感染,自己的表情也松弛了許多:“要是那姜老三欺負你,盡管告訴我,我會幫你出頭。”
竺晨風脆生生地答應:“好!我不會任他欺負的,以後也不會讓他欺負別人。我跟周管事說了,姜師傅不住社學裏,趕來做早飯太倉促,以後我先負責早飯,再同他一起做午飯,我想他若是承我的情,也不會太為難我。”
“看來不用我照拂,你也能照顧好自己,那我就放心了。”李寞眼底含着笑意,淡淡道。
她沒多說兩句便告辭了,之後金玉露又幫忙抱來了被褥等生活用品。所有的學生、夫子和雜役都有制服,雜役們的是深灰色,唯獨管事和廚子沒有,于是她也就只能穿自己的衣服了。
稍後,金玉露便帶着她去社學院中轉一圈,方便熟悉環境。
這文廟前邊很大一部分空間都是祭祀場所和碑林,後邊學宮才是孩子們念書的地方,竺晨風在現世也曾經在文廟觀光旅游過,沒想到自己竟然還有機會生活在這裏,人的境遇真是難以預料。
學宮的正殿叫明倫堂,面積比較大,感覺應該相當于學校小禮堂的用途,孩子們上課的教室是堂後的幾間青磚房,在院子裏徜徉,能聽到勸學班的小萌娃們齊聲朗誦的讀書聲。
院中種着一圈高大的槐樹,因着冬日将近,落了不少葉子,等到春來茂盛時,這裏一定綠樹成蔭、生意盎然。正中有一個大的荷花池,同樣因為天氣冷,顯得頗為蕭瑟。
竺晨風安靜地打量這一切,閉上眼睛,迎着暖融融的陽光,體會蘊藏于這院中的詩意與美感,就聽有鐘聲傳來,深沉悠長,延綿不絕。
金玉露“啊”了一聲:“放學了。”
“我們需要回避嗎?”竺晨風問道。
金玉露笑着擺擺手:“不用不用,社學沒那麽大規矩。”
她話音剛落,旁邊一間教室打開了門,十幾個小萌娃嗷嗷叫着沖了出來。
“是晨風姐姐!”眼尖的謝福丹看見竺晨風,立刻向她跑了過去,小胖子孫莽、大眼仔尹玉寶也跟着一起跑來,小雲蘇斜挎着布書包緊緊跟在後邊。
竺晨風不見魏子涵的蹤影,然後才想起來,這位名字很時髦的小兄弟九歲了,應該在另一個班。
四個小萌娃拉住她的衣服,仰頭看她,七嘴八舌地問:
“姐姐,明天是你來做早飯嗎?”
“你要做什麽好吃的呀?”
“我還想喝疙瘩湯行嗎?”
“中午飯也是你做嗎?”
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竺晨風樂得眼睛笑成兩彎月牙,摸着他們的小腦瓜說:“早飯午飯我都做,想喝疙瘩沒問題,姐姐還要謝謝你們給我介紹了這麽好的工作呢。”
萌娃們立刻笑着跳起來:“太好了太好了!”
“你們家住得遠嗎?結伴回去是嗎?”竺晨風叮囑道,“回家路上注意安全。”
雲蘇點點頭:“我們等子涵哥哥出來,他陪我們回家去。”
話音剛落,另一間教室也開了門,年長一些的孩子不像小朋友們那麽鬧騰,出來得無聲無息。魏子涵顯然是個酷哥胚子,斜挎着書包面無表情地走在中間,看見雲蘇他們,只是輕輕揚了揚下巴,走過來先跟竺晨風和金玉露打招呼:“兩位姐姐好。”
然後非常自然地拽下雲蘇的書包拿在手裏,伸手牽住她:“走吧。”
孩子們跟她倆道了別,蹦蹦跳跳地出了學宮。
竺晨風也沒在這裏停留,和金玉露往後廚走去,打算準備晚飯。
理論上晚飯只包員工餐,也就是幾名雜役的飯食,做起來不複雜,但周管事臨時通知,說要歡迎竺晨風的加入,他和夫子們今晚會留在社學用餐。
也就是說,竺晨風要自己做頓給自己的“歡迎宴”。
這聽起來有點搞笑,顯而易見,是周管事想吃點好的,以前是礙于姜老三手藝不佳,晚上這頓都是回家吃,現在難得來了個會做飯的廚娘,自然要好好感受下她的手藝。
“周管事是個老饕,是蓬雲縣各大館子的常客,發了月錢第一件事就是帶老婆下館子。”金玉露一邊說一邊樂,“你的手藝這麽好,他肯定想方設法讓你做飯給他吃,恐怕将來要辛苦你了。”
竺晨風擺擺手:“這有什麽,難得領導賞識,這樣的機會求而不得,我樂得表現。”
“厲害的人果然想法不一樣。”金玉露感嘆,“我只想早點收工回去睡覺。”、
竺晨風畢了業就成了自由職業者,對于打工人的苦只聽說過沒有實際感受過,而自由職業者對工作有本能的不安全感,她必須一刻不停地努力,才能保證穩定的生活。
寫文必須日更,美食視頻一周至少四更,不然就會陷入賺不到錢、生活無以為繼的恐慌裏。
而她又跟別人不一樣,她沒有父母提供蔭庇,一切只能靠自己。
來了這平行時空的古代,亦是如此。
回到後廚,竺晨風盤點了下後廚的食材,粗粗拟了個菜單,就着手開始準備晚上的菜。
秋冬季社學的食材是兩日一采買,今日比拼,把豬肉都用得差不多,剩下拳頭大小的一塊瘦肉,好在另外有新鮮雞肉、臘腸和鹹魚,不至于讓領導們吃全素宴。
十六個人吃飯,坐兩桌,一桌六個菜,每個菜一鍋兩份即可,為了省時間,她準備了兩道蒸菜,一道是菌菇蒸雞肉,一道是蒸素菜。
原本在現世應該是“菌菇蒸雞翅”,但這裏只有一整只雞,只能用僅有的兩塊雞翅和易熟的雞肉來湊數。
将雞肉雞翅用鹽、醬油、花雕酒、白糖、白胡椒、姜片、蔥段和豆豉揉勻入味,再加上一點澱粉,稍後放入口蘑、泡好的香菇片還有胡蘿蔔絲,滴入幾滴香油,翻拌均勻之後入鍋蒸。
蒸素菜更方便,将小油菜、胡蘿蔔絲和芹菜葉混合後放在一邊靜置控水,等最後上鍋蒸五分鐘就行。
至于其他的菜,秋冬季最好吃點熱乎乎的砂鍋,于是她準備了三款砂鍋菜——香菇海米豆腐煲、爛糊白菜和鹹魚茄子煲,另外還有一款用砂鍋裝的砂鍋扁豆絲。
幹香菇和海米分別泡水,老豆腐切成薄片,下油鍋煎至兩面金黃,再将胡蘿蔔切滾刀塊,臘腸斜切片,切好大量的蔥姜蒜備用。
為了省時省力,油鍋裏多添些油燒熱,把爛糊白菜所需要的蛋花下入——這一步至關重要,要将碗舉高,從高處将蛋液倒入油鍋內,同時用炒勺在鍋內迅速攪拌,将雞蛋打散,炸出噴香的蛋酥,過濾掉油,放在一邊。
下一步就非常簡單了,鍋內放入油,下蔥末炒香,再放入臘腸煸出油脂,肉香和蔥香交織在一起,聞着已經讓人口水豐盈。
接着下入香菇和胡蘿蔔,把泡軟的海米也加進鍋裏,沿着鍋邊淋上少許黃酒,祛除各種異味,翻炒片刻後加入煎好的豆腐,再倒入泡香菇的溫水,接着便可以放醬油、鹽和白胡椒調味,在鍋裏炖煮一會兒。
竺晨風不免遺憾,古代還是缺少一些調味料,如果有蚝油就好了,能讓這湯嘗起來更鮮美一些。
香菇海米豆腐煲炖得差不多,她便和金玉露将鍋裏的菜分裝到兩個砂鍋裏,放在竈臺上邊就着竈火保溫,開始做下一道。
竺晨風換了一口幹淨的鍋,讓金玉露将火候控制到最小,下了兩勺面粉進去翻炒,炒到面粉泛起淡淡黃色、發出麥香時加入冷水攪勻,下入之前炸好的蛋酥和準備好的白t菜葉,開鍋後蓋上鍋蓋煮上一小會兒,再開始調味。
在現世做這道菜的時候,偶爾還會加入火腿腸調味,這裏只好保持全素,但加入面粉的湯麥香濃郁,與蛋酥的酥香和蛋香結合在一起,別有一種可口的鮮味,也還不錯。
鍋裏放鹽、少許糖,加入白胡椒粉,再放幾顆泡好的枸杞,分別盛到兩個砂鍋裏,等到上桌的時候再放蔥花。
金玉露除了燒火還給竺晨風打下手,這會兒已經麻利地将茄子切條泡鹽水,擠出水分放在一邊,鹹魚撕成了條,瘦肉也剁成泥,這道鹹魚茄子煲的主料配料也都差不多備齊。
等鍋裏油燒熱之後,竺晨風把茄條下鍋炸軟撈出,再把多餘的油盛出來,只留一點底油,放進鹹魚絲煎出香味,再下肉泥翻炒均勻,接着放進蒜末和蔥末炒香。
金玉露在旁邊聞着,連連感嘆:“好香啊……我都不知道鹹魚還能這麽做,晨風你這是跟誰學的?做的都是我們平時沒吃過的菜。”
“我啊……都是在書上學的。”竺晨風一邊翻炒一邊道。
“書上?我不信!”金玉露立刻道,“肯定是師出名門!”
竺晨風淡淡笑道:“是真的,你看我的刀功那麽差,哪個師父能留我?像姜三哥那樣的刀功才是正經學過的,我可切不來。”
這時廚房門口傳來姜老三冷冰冰的聲音:“就知道你這臭丫頭會背後說我,被我抓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