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30章
==================
月笙原以為張黎招贅要很久, 沒想到沒過幾天他就和方竹香上門了。
“方奶奶,黎哥兒,你們怎麽過來了, 快進來坐。”月笙引着兩人進了堂屋, 陳秀雲去燒水沏茶了。
張黎還是一貫的冷臉, 方竹香眼裏的喜色卻藏都藏不住。
“我呀,今個兒來是有事兒想麻煩月笙的。”
“方奶奶您說, 只要我能幫的肯定幫。”
方竹香拉着張黎的手,笑着說:“這不是黎哥兒的親事定了, 該做喜服了。月笙和輕舟成親時我看了, 那嫁衣繡得是真漂亮, 我們黎哥兒是個手笨的,不會做這些,就想請月笙幫着做。”
“親事定了?這麽快?”月笙和陳秀雲都很震驚。
連最小的嫣嫣都歪着頭, 好奇地看着張黎, “黎哥哥要成親了嗎?”
距離張鳴夫婦帶着地主家仆上門才過去了六天, 委實有些太快了。
“是有些快, 不過黎哥兒說怕有人再鬧事兒,還是早些定下來好。”方竹香原先也覺得有些草率了, 但她清楚自己幾個兒女的德行, 又怕張黎過了這勁兒又不想成親了,就由着張黎了。
月笙點了點頭, 表示理解, 不過還有些擔憂, “是誰家的?可靠嗎?”
方竹香笑容更真切了些, “是前些日子搬來的外村人, 叫陸思源。我見過那孩子, 人長得俊,還讀過書,是個知禮的,性子溫和,和黎哥兒正好互補。就是因着水災,家裏就剩他一個人了,但這也不打緊。就他一個人也好,免得黎哥兒還要看婆母臉色。”
“陸思源?”月笙總覺得這名字有些耳熟。
“你見過,撿菌子那個。”張黎提醒了一下月笙。
Advertisement
“呀,就是他啊!那還真是有緣。”是了,撿菌子那天,他們準備走時,好像是聽到有人叫“思源兄”。
“怎麽,月笙你也見過?這是還有什麽故事?”陳秀雲和方竹香一聽月笙這話就有些好奇。
月笙看了看張黎,見他沒有不悅,就把那日在山上的事兒說給大家聽了。
“這麽說來還真是有緣份呢!”
“嫂嫂,這是不是就是你講的話本裏的英雄救美啊?”嫣嫣一臉天真地發問。
‘英雄救美’,月笙琢磨了一下,發現還真有些像,雖然這兩人的身份好像和話本裏的反了過來,而且據黎哥兒所說,當時不過就是想抓蛇回去炖湯,并不是想救人。但結局還是和話本裏沒差的。
月笙想着想着就忍不住笑出了聲,其他人聽了嫣嫣的童言童語也樂了。
“婚期在什麽時候?”笑過之後,月笙就問起了正事兒。
“下個月初七。因為是招贅,思源又沒親人,就不用那麽複雜,在家裏擺幾桌席就成。喜服也都用男子樣式就行,可能做?”
“做到是能做,但這女子小哥兒的喜服幾乎都是自己親手縫,我幫着做是不是不太好?”
“沒事兒,你盡管做,最後讓黎哥兒縫上兩針就行。”
張黎在一旁點了點頭,“謝謝,我明天就把布和針線給你送過來。”
這事兒就這麽說定了,臨走前張黎還給月笙塞了兩百個銅板做工錢,月笙推脫不得,只能收下。
張黎第二天下午就把布和針線送了過來,因為要做的是男子樣式的喜服,并不像嫁衣那樣費時,月笙每日也就抽一點時間繡一下。
這日月笙吃了午飯照例回了房裏繡嫁衣,只是總是靜不下心來。眼看中秋越來越近,李輕舟卻還沒回來,他心裏一直惦記着。索性放了針線,出了房門。
李喬和李重山、嫣嫣還在堂屋裏練字,見月笙過來還有些奇怪,“堂嫂今天這麽快就做完繡活了嗎?”
“有些悶,出來透透氣。”
李喬見月笙看着好像有些不大高興,撓着頭想了想,突然道:“要不我們去摸田螺吧!這會兒的田螺肉厚,又沒仔,正好吃呢!”李喬越說越興奮,差點把自己饞出口水。
月笙一聽也來了興致,往年這時候他和錦書也會去溝渠、水田摸螺,今年事兒一多,倒是忙忘了。
很快,月笙就跟陳秀雲說了聲,帶着幾個小的和湯圓出去了。除了嫣嫣,每個人都提了個小木桶,李重山還拿了網魚的小網兜,說是也許能碰到鳝魚或泥鳅。
他們也沒去河邊,李家的水田旁邊就有一條差不多兩丈間寬的小水溝,水不深,正好摸螺。
湯圓還是第一次被帶出來玩,一到水溝就撲通跳進了水裏,水花濺得四處都是。
“呀,湯圓,你幹什麽呢,我衣服都被你弄濕了!”李喬氣得大叫。
湯圓卻以為李喬叫它名字是想和它玩兒,撲騰得更起勁兒,還沖李喬吐舌頭。
李喬見說不動,竟然和湯圓打起了水仗,嫣嫣還在一旁給湯圓吶喊助威,重山很是嫌棄地默默離遠了些。
一時間山谷裏都是笑聲,月笙也漸漸忘了煩惱,露出笑來。
好在李喬玩了一會兒就記起了正事兒,開始和月笙他們一起專心摸螺。
這裏田螺果然很多,個頭也大。而且最近沒下大雨,溝裏沒漲水,除了一些深窪處,其餘地方的水只堪堪沒過腳踝,水底能看得清清楚楚,很方便摸螺。
他們順着水溝往下,沒一會兒就一人摸了小半桶。
而且這溝裏不止有田螺,還有許多小蝦米,搬開大石塊,還能翻到螃蟹。
泥鳅和鳝魚也有,只是這兩樣都滑溜,并不好抓,月笙和李喬試着用手摸了老半天,忙得滿頭大汗,也沒抓着。重山倒是用網兜網了一條大黃鳝和兩條泥鳅。
“哇,這裏還有八月炸,都已經熟了!”終于把木桶裝滿,幾人上了岸,開始往上走。剛剛一直忙着低頭摸螺還沒發現,岸邊的樹林子裏居然還有八月炸。李喬最先發現,立馬就驚呼出聲。
月笙擡眼望去也發現了,有一大網,藤蔓都纏在旁邊的樹上,一個個紫皮的八月炸就挂在上面。有些已經完全張開,露出裏面白色的果肉和黑籽。
李喬已經手快地摘了一個完全開口的開吃了,月笙也沒抵住誘惑,吃了一個。口感綿軟,又香又甜,就是籽有點兒太多了。
于是幾個人又開始摘八月炸,已經開口的和那些鼓鼓脹脹的他們全都摘下來了。沒有東西裝,李重山就直接用軟樹枝和茅草編了個簡易的兜子。
一路往上,他們又發現了兩網八月炸,也都摘了。
回到家,月笙就把田螺都用清水泡起來。
等到做晚飯的時候,月笙就舀了兩碗田螺出來,洗了一遍又一遍,又把尾尖全部剪掉,撒了鹽泡上。
然後起鍋燒油,放入蔥段、姜片、辣椒、花椒、蒜片翻炒均勻,然後倒入處理好的田螺繼續翻炒,加點酒去腥,再加小半碗清水、鹽和醬油,等到汁水快熬幹時就可以出鍋。
李重山網的鳝魚和泥鳅也被月笙另外做了。鳝魚切段,泥鳅也破開,加鹽、姜、少許酒腌制,然後下油鍋炸至微微卷邊,撈出瀝油。大火爆香蔥段、幹辣椒、花椒,倒入炸好的鳝魚和泥鳅繼續翻炒,最後加鹽和醬油調味就好。螃蟹也用油炸得酥脆,加鹽翻炒後裝盤。
幾盤菜都是下酒好菜,月笙還特地給每人倒了一小杯酒。田螺肉質鮮美緊實,吸滿了湯汁兒,又香又辣,鳝魚和泥鳅炸過之後則有些酥脆,也是香辣十足。螃蟹雖然沒什麽肉,但嚼起來嘎嘣脆,別有一番風味。
幾個人吃得滿頭大汗,嘴裏卻停不下來。
“田螺和八月炸我們少留一些自己吃,其他的明天都拿去鎮上賣了吧。”月笙邊說着話,邊把挑出的田螺肉放到嫣嫣碗裏。
月笙和李重山撿了兩桶田螺,八月炸也有一二十個,自家也吃不完,放久了也不好,不如賣掉。田螺好下酒,許多人都好這口,鎮上的館子也收,不愁賣不出去。八月炸口味獨特,也不難賣。
翌日月笙他們出攤兒時就帶上了田螺和八月果,壓根兒就用不着他們去館子裏問,很快就被來買魚丸和炸魚的客人分着買光了。田螺三文錢一斤,八月果一文錢兩個,最後換了有五十四個銅板,也是不小的收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