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
【“為什麽?”朱祁钰聲音有些冷。
他逆着光,岳飛看不清他的神情,但岳飛能明顯感覺到官家心情不大好。或許是官家今日格外柔和友好的态度給了岳飛勇氣,以至于岳飛能從容地把自己的想法向官家和盤托出:“臣收到消息,說金國可能會将上皇的太子放歸。”
“所以鵬舉是希望朕早立太子,穩固朝局,避免日後生亂?”朱祁钰直白地問道。
“臣的确是為大局計,但臣也是真心希望官家能不被金人的陰謀影響。”岳飛回答道。
“也許上皇和他的太子回來之後會做得比朕好呢?”朱祁钰聲音缥缈,在岳飛看不到的地方,他的目光幽深而晦暗,仿佛要将人吸進去似的,再配上他嘴角似翹非翹的詭異弧度,令人格外毛骨悚然,“難道鵬舉不覺得,上皇才是最正統、最應該君臨天下的人嗎?”
岳飛滿臉不贊同:“官家怎可如此妄自菲薄?”雖然趙構也不咋地,但岳飛覺得比起被俘虜的兩位太上皇,趙構還是要好上那麽一點的。】
-
南宋·高宗時期
趙構:?
趙構表示搞不懂這個明景帝的想法。正統又如何?既然他坐上了這個位置,那這個皇位就是他的,誰都別想動搖他的地位!
“爹,你說上面那個明景帝是怎麽想的?”另一邊岳雲也在和岳飛讨論朱祁钰,他覺得這個皇帝怪怪的,那些話根本不适合直接說出口吧?
“他有心結。”岳飛道。
“他情緒好像不太穩定……”岳雲面色凝重,“爹,上面的你該不會直接惹怒官家,提前完蛋吧?”
“不會。”雖然沒真正接觸過朱祁钰,但岳飛直覺朱祁钰不會對自己動手。
-
Advertisement
明·正統時期
朱祁鎮:我懷疑你在內涵我,但我沒有證據。
怎麽感覺當了皇帝之後的郕王好像有點瘋?正統朝大臣們悄悄瞥了一眼如今站在大殿上,看上去人畜無害的朱祁钰,默默在心中感慨果然人不可貌相。
【朱祁钰垂眸:“上皇是我大宋的上皇,太子也是大宋的皇子,他們本就不應該留在金國。朕欲與金人死戰到底,待來日王師擊退金軍,朕會堂堂正正接回上皇及其親眷,還于舊都。”
岳飛被朱祁钰的話激起了心中的豪情,語氣激動的說道:“臣願為官家沖鋒陷陣,争取早日收複中原,接回官家家眷!”
聽到這話,朱祁钰訝異地看向岳飛,似笑非笑地問道:“只有家眷?”
“上皇也是家眷。”岳飛道,“官家,大宋只有一個官家。”
“大宋只有一個官家……”朱祁钰低聲喃喃,眼神十分複雜。
良久,他釋然一笑,并擡頭對岳飛語氣柔和地說道:“鵬舉說的話朕都記下了,立太子的事朕心中自有決斷,你不必再管。鵬舉的當務之急該是專心訓練好軍隊,日後朕還有任務要交給你呢!”】
-
明·景泰時期
看着被岳飛一句話就哄好的朱祁钰,于謙不由得回想起了過去自己與陛下相處的場景。果然,不管發生了什麽,陛下都還是那個溫柔的陛下。
-
明·宣德時期
“很在意‘大宋只有一個官家’這句話嗎……難道我大明還能有兩個皇帝不成?”朱瞻基皺眉。
也許是有個太上皇呢?三楊互相面面相觑,誰都不敢将這個猜測說出口。光幕中的二皇子一看就不像正常上位的樣子,如果他頭頂真有個太上皇,那這個太上皇的身份就很值得深思了。是當今聖上?還是太子?這兩個人都不是能随便議論的。
-
南宋·高宗時期
岳雲看得瞠目結舌:“這就哄好了?太容易了吧!”
“只是正好戳到他的心事而已。”岳飛嘆氣,“想來這位明景帝在他自己的世界裏過得并不太平。”
【待岳飛離開,朱祁钰收斂笑意,轉頭對着虛空問道:“我沒記錯的話,趙瑗就是以後的宋孝宗趙昚吧?”
“是的,宋孝宗趙昚,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初名趙伯琮,被趙構收養後改名趙瑗,後來又改名趙玮,直到被立為太子才更名趙昚。”
朱祁钰對宋朝皇帝頻繁的更名經歷沒有興趣,他只在乎一點:“他想北伐。”
“是的,有鬥志,但生不逢時,壯志難酬。”
“我知道了。”朱祁钰不再說話,開始埋頭處理政務。】
-
南宋·孝宗時期
趙昚:什麽魔鬼?我還沒開始北伐就告訴我注定要失敗,這樣真的很不友好!
扶着額頭為自己的命運悲傷了一會兒後,趙昚後知後覺地意識到——
等等!那個世界裏的我是不是要提前當上太子了?
-
南宋·高宗時期
誰想北伐?哦,是孝宗啊……什麽!居然還有想北伐的官家?韓世忠表示不可思議。
還是建國公的趙瑗也被這突如其來的驚喜砸懵了,他下意識掐了一把自己的胳膊,立即疼得倒吸一口涼氣:“未來的孝宗……我居然真的當上皇帝了?”
但生不逢時什麽的……有點太虐了吧?趙瑗突然覺得自己的胸口隐隐作痛。
【次日,朱祁钰把趙瑗叫到跟前,領着趙瑗去軍營轉了一圈。
“瑗兒想去北方嗎?”朱祁钰笑着摸了摸趙瑗的頭,眼底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傷感。每當看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總會不經意地回想起夭折的朱見濟。
“如果是打回去的話,兒臣就想去。”趙瑗十分耿直地說道。
朱祁钰嘴角的弧度更大:“就是打回去,你最想去看哪裏的風景?”
趙瑗回答得毫不猶豫:“開封。”
“舊都開封啊,是個好地方。”朱祁钰感慨,宋朝的皇帝,大抵都對開封有感情吧。
“您想去看哪裏的風景?”趙瑗反問。
“我啊……”朱祁钰眺望北方,眼裏閃着灼人的光,“我想去幽州。”】
-
明·景泰時期
宮裏宮外的所有大臣都看到了朱祁钰眼裏不容忽視的光。
“陛下還是念着北京的。”王文心裏有些難受,他側目看向于謙,“于大人,你覺得陛下會回來嗎?”
“會的。”于謙萬分篤定,“陛下會回來的!”
-
南宋·高宗時期
開封……那何止是孝宗陛下想看的風景,那也是我們這些背井離鄉之人最想看的風景啊!
在各個角落,因靖康之難而被迫南渡的人們眼含熱淚。
-
北宋·太/祖時期
幽州……趙匡胤眼神晦暗不明,誰會不想去幽州呢?
【再往後的日子裏,朱祁钰時常把趙瑗帶在身邊教導,這仿佛是在給大臣們傳遞某種信號——他很中意趙瑗,趙瑗很可能就是未來的太子。
“鵬舉、韓将軍,朕近日來琢磨了一些對軍隊的整改想法,你們來看看可不可行。”又一日下朝後,朱祁钰留下了韓世忠和岳飛,将自己熬了幾天整理的改革方案拿出來與二人讨論。
岳飛和韓世忠認真看了一遍,再擡頭時,他們均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驚訝。
“官家,這些全是您自己想出來的?”韓世忠不确定地問道,這些想法雖然粗糙,個別措施也或許不太适用,但大部分條目潤色一下還是比較實用的。
朱祁钰笑了笑,道:“也不全是自己想的,大部分都是總結前人的經驗。”只不過對于宋朝來說,有些地方應該算是後人的經驗。
朱祁钰好歹是當過幾年大明皇帝的人,當初他毫無準備的上位,為了不辜負那個位子,他花費許多精力做了不少功課,對軍隊管理和邊防部署也算有些粗淺的心得。前段時間去軍營轉了幾次,朱祁钰總感覺哪裏不太對勁,若要以北伐為目标,如今的宋軍整體素質恐怕是不達标的。
他覺得自己應該整改一下軍隊,于是便将自己幾年來對明軍的研究結合宋軍的現實狀況整理出了一套方案,只是他畢竟是後世人,哪怕如今在此生活了一段時間,對前朝的了解仍然免不了有謬誤,他的想法或許并不一定适用于現在,這也是他今日将岳飛和韓世忠留下商議的原因。有些事情,還是得讓專業的來。
“官家很有天分。”岳飛誇贊道。
朱祁钰搖搖頭:“不必誇朕,朕不過只是學了個半吊子的行外人,在你們班門弄斧罷了。這方案你們若覺得有用就用,若實在沒用也不必強行迎合朕的想法,一切以現實情況為準。北伐大計還得仰賴兩位将軍,日後你們只管放手去做,凡事有朕在後面擔着。”
“臣等定不負官家期望!”岳飛和韓世忠激動地說道。】
-
南宋·高宗時期
光幕把朱祁钰寫的方案完整清晰的呈現了出來。
岳飛粗略地掃了一眼,判斷出這是個有用資料,于是忙不疊地找來紙張,拉着兒子一起抄錄。
“竟然真的要北伐了……”韓世忠有些失神,看着光幕中脾氣好又願意認真對待北伐事業的朱祁钰,他的心裏莫名不得勁兒。
那個明景帝怎麽不真的來附官家的身呢?
-
明·宣德時期
認真地把朱祁钰寫的東西看了一遍後,朱瞻基贊嘆道:“這孩子還不錯呀!”此刻,對這個自己不怎麽關注的孩子,他的心中不由得多了幾分滿意。
-
明·正統時期
郕王好像還可以?
雖然之前朱祁钰隐隐的瘋批氣質吓到了正統朝大臣,但他現在的舉動還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暗自贊許。
對比一下一意孤行的糟心今上,群臣表示果然還是聽得進話、願意跟人商量的郕王殿下更讨人歡心。
不經意間,大家的心已經發生了偏移。
【“還有一個事。”朱祁钰把一直躲在自己身後的趙瑗拉了出來,神态自然地說道,“以後勞煩兩位将軍多帶太子去軍營轉轉,畢竟未來是要君臨天下的,可不能什麽都不懂。”
這還沒立太子呢,就先喊上太子了。
岳飛和韓世忠有些意外,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該先感慨官家終于想通了?還是先慨嘆官家的雷厲風行?不過既然官家都親自囑咐了,那他們自然是要滿足官家的願望。
不久後,趙瑗改名為趙昚,被冊立為皇太子。】
建國公趙瑗:他居然那麽早就當太子了,羨慕。
宋孝宗趙昚:他居然有岳将軍的親自教導,嫉妒。
不敢想象那個世界裏的自己到底有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