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轉眼三年過去,在朱祁钰的支持下,經過整改的宋軍在岳飛等大将的帶領下一路北上,如今距收複開封只差臨門一腳。聽說此前金國曾有過把趙桓放回來攪局的想法,但苦于趙桓突然暴斃,計劃并沒有成行。對此,朱祁钰似乎意識到了什麽,只是他沒有戳破。
“這次,朕要随軍出戰。”籌措好軍備後,朱祁钰對大臣們如是說道。
“官家不可!”
衆大臣極力阻止,包括岳飛也不贊同朱祁钰的決定。
“戰場兇險,若是官家出了意外,以後大宋怎麽辦?”岳飛表情凝重,“還請官家以大局為重!”
“正是因為要以大局為重,朕才決意親往戰場的。”朱祁钰并不因衆人的阻止而生氣,他耐心地與衆人解釋,“諸位,那是開封,是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的開封。”
聽懂了朱祁钰的意思,大臣們沒再說話。
“朕不能斷言此戰到底是勝是敗,但收複故都之戰,朕覺得朕應該在場。你們不必擔心朕的安危,如今太子已經長大,即使朕出了意外,太子也能穩住大宋江山。”說完,朱祁钰轉頭看着岳飛,滿眼真誠,“朕只是想讓将士們知道朕與他們同在,岳将軍。”
岳飛深深地看了朱祁钰一眼,道:“臣會保護好官家。”
那一刻,朱祁钰很突兀地流淚了。】
-
明·正統時期
朱祁鎮表示不理解,為什麽同樣是禦駕親征,朱祁钰三言兩語就能把大臣們通通說服,而他跟大臣吵了半天,死活得不到贊同。這待遇也差得太多了吧?
大臣們:這情況能一樣嗎?人家只是去當鼓舞士氣的吉祥物的,可您是想捋袖子自己上。并且人郕王戰前準備充足,而您是啥準備都沒有啊!
-
Advertisement
南宋·高宗時期
這種既支持北伐又不怕死的官家是真實存在的嗎?
武将們有些眼饞。
果然人比人會氣死,貨比貨得扔。
【三個月後,開封城外。
“去前方,把這個交給岳将軍。”簡陋的營帳內,朱祁钰将已經風幹的畫軸卷起,放到了侍衛手裏。
于是,幾個時辰後,與部将商議完作戰計劃的岳飛親手接過了這份來自官家的禮物。
頂着旁邊一衆将士們好奇的目光,岳飛索性直接打開了畫軸——只見那潔白的宣紙上畫着一只栩栩如生的、振翅欲飛的大鵬鳥,在大鵬鳥的右側,一行清隽而又力透紙背的大字靜靜落在紙面上,帶着一種沉默溫和卻又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
那是岳飛銘刻于心多年,從不曾有片刻遺忘的豪情壯志: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霎時間,一聲豪情萬丈的大笑從岳飛口中發出。他知道,這是他的官家在提前祝他凱旋而歸。】
-
北宋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一刻,所有北宋人都被這句話震撼,但同時他們也都懸起了心。
一定要勝利啊!
-
南宋·高宗時期
看到光幕中那幅畫,岳飛不禁熱淚盈眶。
“爹,那個世界真好,那位陛下也挺好。”岳雲輕聲說道。他俨然已經成了朱祁钰的粉絲。
“是啊,真好。”岳飛笑着附和,雖然自己如今壯志難酬,但在另一個世界,尚未遭受打擊的自己幸運地遇到了知己明主,這何嘗不算是一種安慰?
只是,到底還是有點遺憾的……“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生同時……”
恨不生同時,與君共圓一場盛世夢。
似乎是察覺到了岳飛的低落,光幕閃爍了兩下,緊接着一個木盒自屏幕中飛出,落在岳飛腳邊。
岳飛将盒子撿起,滿心疑惑地打開蓋子,然後,他看到了熟悉的畫軸。
-
明·景泰時期
明明是激動感人的畫面,景泰朝的大臣們心裏卻咕咕往外冒酸水。
陛下的關愛已經不止屬于他們了,該不會……那個幻境裏的南宋朝最後真的把陛下搶走了吧?
這絕對不可以!
【大軍在前方對敵,朱祁钰坐鎮後方籌備軍資,處理失地收回後的善後事宜。在此期間,他撿到了一只新的幼崽——辛棄疾。
說來也是個巧合,彼時朱祁钰正好在濟南一帶視察民生恢複情況,他帶着幾個侍衛在大街上散步,猝不及防就被一個小娃娃抱住了大腿。由于在附近沒找到大人,又見小孩可愛,朱祁钰便把小孩抱回了居所。
直到後來小孩的家人找過來,朱祁钰才知道這孩子是辛棄疾。】
-
漢·武帝時期
“辛棄疾?”霍去病莫名感覺這個名字很親切,“這小孩跟我倒是挺有緣分。”
“說不定就是照着去病你的名字取的呢?”劉徹笑道。
-
南宋·孝宗時期
辛棄疾喝水的動作一頓。
“那個世界的我居然那麽早就遇到了官家嗎?”
【“将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裏,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朱祁钰低聲念了一遍自己記憶中的詞句,心情有些複雜。
看着坐在自己懷裏哐哧哐哧啃糕點的小豆丁,朱祁钰覺得人生大抵真的很殘酷,這麽天真爛漫的孩子,未來竟會寫出那般字字泣血的文章?
“辛幼安啊……”他無聲地嘆了一口氣。】
-
南宋·孝宗時期
辛棄疾感受到了,那位陛下在為自己惋惜,他不禁有些動容。
滿座衣冠勝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原來自己這一生也是一個壯志難酬的結局嗎?
-
北宋·神宗時期
“好詞!用典和諧自然、毫無匠氣,堪稱高手!”只是……稱贊完,蘇轼又搖了搖頭,嘆道:“只是這感情太悲了!”
-
北宋·哲宗時期
“一個岳飛,一個辛棄疾,觀後世那位明景帝的态度,想必這兩人身上一定有值得探究的東西。”趙煦看向身邊的章惇,“子厚,依朕猜測,光幕日後應當會詳細講解這兩人的經歷,到了那時候,我們大概就能知道以後到底發生過什麽了。”
“官家所言,亦是臣心中所想。”章惇道。
【“官家在說什麽?”辛棄疾擡頭疑惑地看着朱祁钰。
朱祁钰語氣溫柔:“在說你可愛。”
“官家也很可愛!”小辛棄疾對朱祁钰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
朱祁钰愣了愣,他活了這麽久,第一次有人用可愛這個詞形容他。真是種神奇的體驗……朱祁钰無奈地看了辛棄疾一眼,到底還是輕輕笑出了聲。】
-
明·宣德時期
看到這溫馨的一幕,剛從宮人手中接過自家小兒子的朱瞻基下意識低下頭,他對着懷裏吐泡泡的奶娃娃上上下下看了好幾眼,而後無比贊同地點了點頭。
說得沒錯,的确很可愛!
-
明·洪武時期
很突兀的,朱棣收到了包括自家老爹在內的無數或驚奇、或疑惑、或詭異、或興奮的眼神。
“老四,這是你家的孩子?”朱元璋好奇地打量着自己的四兒子。
“四哥,這麽溫柔的孩子真的是你的後代?”朱橚也表示懷疑,雖然自家四哥也不能說五大三粗吧,但跟溫文爾雅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這祖孫倆人看上去一點都不搭調啊!
朱棣笑笑:“他很堅韌,不是嗎?”
衆人沉默。
是啊,朱祁钰表面或許是溫和柔軟的,但這一路看下來,他對收複河山這件事一直是堅定的,他始終站在北伐的将軍們身後,做着最強勁有力的後盾。在開封城下,在那個宋人魂牽夢萦的故都門口,他可以不懼危險跟到戰場,和大家一起面對那場意義重大的收複之戰。
他骨子裏有着老朱家人一脈相承的堅韌。
【愉快的濟南之行以朱祁钰收了一個叫辛棄疾的小尾巴結束。因為辛棄疾的家人沒有異議,所以朱祁钰毫不猶豫地把辛棄疾打包帶回了皇宮,美其名曰給太子找個玩伴。
快十八的趙昚:……
您确定他喜歡跟我這個無聊的大人玩?】
-
南宋·孝宗時期
坐皇帝懷裏吃東西,找太子當玩伴,這什麽奢侈待遇!
辛棄疾實名表示羨慕。
趙昚也羨慕。
皇帝爹親手把人才往孩子窩裏送,這什麽神仙待遇?
【雨季,南方發生洪災,有名地方官員在未得上級許可前私開糧倉赈災,彈劾的折子呈到了朱祁钰面前。
朱祁钰并不着急看折子,而是先把趙昚叫到跟前,詢問趙昚對這件事的看法。
“事急從權,有這樣心懷百姓的臣子父皇該感到高興才是。”趙昚回答。
“是啊,朕該高興。以前朕也遇到一個同樣的人,只是如今大抵是再也見不到他了。”朱祁钰眼底流露出懷念,“太子,記住你今天說的話,以後要好好珍惜那些為國為民的臣子。”
趙昚連連應是。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誰。”朱祁钰一邊說着,一邊翻開奏疏。當看到被彈劾者的名字時,他眉頭一挑,玩笑道:“喲,原來是世界主人陸游來了。”
“什麽世界主人?”趙昚不解。
“沒什麽。”朱祁钰的視線從奏疏上移開,道,“朕只是想到了兩句詩。”
“啊?”趙昚有些跟不上朱祁钰跳躍的思維,“哪兩句?”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朱祁钰關上奏疏,随手放到了一邊,“以及,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宋·孝宗時期
作為“世界主人”本人的陸游心情有些許微妙,他之前還好奇過那句“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是誰寫的,沒想到就是自己。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那上面的自己已經不用再寫這句詩了,挺好的。
-
明·景泰時期
王竑靜靜看着光幕,眼裏閃着如星辰般的光。
陛下,還念着自己啊……
【政務不忙的時候,朱祁钰會帶着趙昚和辛棄疾在開封城中四處閑逛,觀察市井百态。
這日,朱祁钰在給辛棄疾挑玩具的時候被擺攤的老大爺認了出來,老大爺說什麽都不肯收他的錢,令他有些哭笑不得。
朱祁钰記得這個老大爺,當初宋軍跟金人第一次在開封交戰時他就在現場,宋軍由于決策失誤失敗,不得已撤出開封,臨走前開封百姓哭着挽留大軍。看着自己被為首的老大爺扯到變形的衣袖,朱祁钰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這個世界裏百姓濃烈的感情,也是第一次對“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這句話有了實感。
他向他們保證王師會盡快回歸,最後,他也真的做到了。
“要不是有官家,我們現在也過不了這麽安穩幸福的生活,老頭子我怎麽能收官家的錢呢?”
“大爺您這話就說錯了,你們的幸福是自己掙來的,不是我給的,這片土地上的安穩也不是我的功勞,而是文臣們的辛勤努力和将士們拼命奮戰的結果,我只不過是剛好坐在了那個位置上,有些調度的權利罷了。”朱祁钰并不攬功,其實若真論起來,反倒是這個世界的人救贖了他。是他們讓他體會到了被需要、被偏愛的感覺,所以他才有勇氣繼續做這個皇帝。
“您擺攤也是為了生活,我多拿您幾件東西,您就更少幾分生活的本錢,我可不能做這種事。現在在這個攤子上沒有官家,我只是普通的買家,而您是賣家,我給錢,您收錢,合情合理。”
說完,朱祁钰笑着放下銀子,不等老大爺再次拒絕,直接拿起選好的玩具離開了。】
-
南宋·高宗時期
“景帝陛下真的很溫柔。”
這次不僅是廟堂上的文臣武将們在感慨,就連街頭巷尾的平民百姓也紛紛發表感想:
“這樣的官家值得我們尊重。”
“要是我們的官家也跟景帝陛下一樣該有多好!”
“像?直接讓景帝陛下當我們的官家不好嗎?就像光幕裏那樣,直接附身!”
“可他是明朝的皇帝……”
“明朝的皇帝又怎麽樣?之前景帝陛下看起來就不像想回去的樣子!”
“你說的有道理。”
-
明·宣德時期
“怪不得會是景帝……”朱瞻基喃喃,“景,真的很适合他。”
“小皇子很優秀。”楊士奇感慨,心中的惋惜更甚。
未來的朱祁钰确實是個不錯的皇帝,只可惜……可惜他并非皇太子。
如今的宣德朝衆臣都很好奇,小皇子尚且如此,那太子以後的表現又是怎樣的?會比小皇子更優秀嗎?
-
明·景泰時期
看着比以往更加耀眼的朱祁钰,于謙既驕傲又遺憾。
景泰陛下越來越優秀,可陪着他成長的卻不是景泰朝的人。
其他的大臣們心裏面也很不得勁兒,明明是他們自己的皇帝,但現在他們卻只能看着陛下去做別人的聖明天子,這滋味誰懂?
-
明·萬歷時期
“景泰陛下,居然是這樣的嗎?”馮夢龍心情有些微妙,“感覺真人跟書裏寫的還是有差別。”
“丹青難寫是精神。”湯顯祖道。
“也是。”馮夢龍沒再糾結,權當自己又長了一次見識,“也只有這樣的景泰陛下,才能在那般危險的情況下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