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聊了那麽多,好像說的一直是官員或者民間奇人。那麽,大明皇室有沒有能人呢?當然有。雖然大明吃幹飯的皇室子弟多,但人家也有不吃幹飯的存在的,比如主播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兩個能力強,影響力大的王爺,他們一個來自明初,一個來自明中後期。】
吃幹飯的大明皇室們:……
朱元璋心裏舒服了,他老朱家還是有能人在的。
不過,吃幹飯?朱元璋想起之前阿藜說的,崇祯召集衆人捐錢籌備軍饷的時候宗室也沒響應……藩王的待遇是不是真的不該太優越?朱元璋覺得這事他得認真考慮考慮。
【先說年輕的吧。
朱載堉,生于嘉靖十五年,字伯勤,號句曲山人、九峰山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朝鄭藩第五代世子。朱載堉深受父親鄭恭王修德講學、布衣蔬食、能書能文、折節下士的影響,自幼儉樸敦本,聰穎好學。早年即從外舅祖何瑭學習天文、算術等學問。
朱載堉十五歲時,其父鄭恭王蒙冤,被削去爵位投進監獄。朱載堉“痛父非罪見系,築土室宮門外,席藁獨處者十九年”,直到隆慶元年,鄭恭王被赦免,他才願意入宮。
萬歷十九年,鄭恭王朱厚烷病逝,朱載堉本可承繼王位,但他卻上書皇帝表示自己甘願放棄王爵。經十五年七疏之後,朱載堉才終于在萬歷三十四年辭去了王位,遷出王宮,住進了九峰山。】
-
明·洪武時期
“還是個挺孝順的孩子。”朱元璋表示自己十分喜歡這個子孫。
“他最後會堅辭王位,也是因為在那獨居的十九年看盡了人情冷暖吧?”朱橚嘆氣。
-
明·隆慶時期
朱厚烷嘆息着看向站在院子裏侍弄花草的朱載堉,到底沒有多說什麽。
Advertisement
他早就知道,那離群獨居的十九年已經令自己的兒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己跌倒自己爬,指望人扶都是假。至親人說的是隔山話,虛情兒哄咱,假意兒待咱,還将冷眼觀……親骨肉深藏遠躲,厚朋友絕交斷義……錦上花争先添補,雪裏炭誰肯送去。聽知!自己跌倒自己起,指望人扶耽閣了自己……”
驟然吹起的微風不知送來了誰的醒世曲……
【朱載堉是明朝出衆音樂家、美術家、舞蹈家、數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歷法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樂律學家和樂器制造專家等。
作為數學家,他發明了算盤的開平方計算方法,率先給出了在已知首項、末項和項數的前提下構造相應的等比數列的方法;
作為樂器制造專家,他提出了“異徑管說”,給出了一系列管口校正的計算公式,設計并制造了全球首個定音樂器——弦準;
作為美術家,他繪制了大量精美絕倫的舞譜和鼓譜;
作為舞蹈家,他創作的舞蹈《高擡火轎》至今仍保留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
作為天文學家,他首次精準地測出了北京的地理位置與地磁偏角;
作為歷法學家,他編制了《黃鐘歷》和《聖壽萬年歷》等先進歷法,精确地算出了回歸年的長度,與今天的測量值僅相差十七秒;
作為文學家和哲學家,他在《醒世詞》等中撰寫了大量思想深邃且脍炙人口的散曲,至今仍然廣為流傳;
作為音樂家,他提出了較為完整的音樂教學體系,他的集體教唱、樂器伴唱、識譜學唱等方法在今天的音樂教學中仍被廣泛采用;
作為物理學家,他成功地測出了水銀的密度。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為樂律學家,朱載堉首創了十二平均律,解決了音樂史上困擾人類兩千多年的世界難題。十二平均律已成為今天全球公認的标準音律,所有現代樂器都得用它定音。因此,朱載堉被音樂界奉為“律聖”。
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對朱載堉有這樣一段評價:“在中國人中,據說有一個王子叫載堉的,他在舊派音樂家的大反對中,倡導七聲音階。把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以及變調的方法,也是這個有天才和技巧的國家發明的。”
歐洲人在贊嘆并實踐朱載堉的發明,而在朱載堉的故鄉中國,他的創作卻未曾受到重視。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贊朱載堉為“中國文藝複興式的聖人”,并為朱載堉的創作在中國被束之高閣而感到悲哀,稱“這真是不可思議的諷刺”。】
-
明·萬歷時期
朱載堉看着面前的花盆,伸手掐掉一片藏在枝葉間的枯黃葉片,神情無悲無喜:“人生本就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諷刺。”
聽命過時光,少憂愁,莫着忙。誰人不想為卿相?八字兒主張,使不得剛強,老天造就休胡望。細思量,富貴功名,一旦夢黃粱。
一旦夢黃粱……
-
明·永樂時期
“确實挺諷刺。”朱棣勾了勾唇,“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人,卻要等其他國家的人來發現他的優秀。”
-
明·洪武時期
“律聖……”朱元璋一時竟不知是該為自己有這麽出息的子孫感到驕傲,還是該為朱載堉的遭遇感到惋惜,“束之高閣,不可思議的諷刺。”
他想他大概知道光幕想要告訴自己什麽了。
社會發展,還是要百花齊放才好啊……
【另一位王爺,是來自明初的朱橚。對,就是那個因為是朱棣的同母弟,而被建文帝朱允炆第一個削藩的大冤種周王。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曾表示,朱橚既是一個偉大的開拓者,也是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
那麽,朱橚到底做了什麽,竟能讓人如此高度評價他呢?】
朱橚懵逼:“啥?”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到了朱橚的身上,朱橚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朱橚:別都盯着我,怪滲人的。
朱元璋分外驚奇,他還真沒看出來自己這兒子以後能那麽出息。
【這就不得不說一說朱橚的代表作——《救荒本草》《袖珍方》和《普濟方》了。
三部作品中最重要、影響最大的是《救荒本草》。《救荒本草》是一部區域性的植物志,它以災年救荒為目的,專門探究哪些野生植物可以吃,吃哪些部位,如何吃等。全書共記載可食植物四百一十四種,包含草類兩百四十五種、木類八十種、米谷類二十種、果類二十三種以及菜類四十六種,每種都配有精确的插圖,還描述了植物的形态、生長環境以及加工處理和烹調方法等,甚至記述了某些有毒植物的去毒方法。
作為一種記載食用野生植物的專書,《救荒本草》不僅能抓住植物的一些主要特征,還使用了一些易懂、簡潔、确切的植物學術語,對植物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同時其也是中國本草學從藥物學向應用植物學發展的一個标志。朱橚的《救荒本草》不僅在救荒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還開創了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在國內外産生深遠影響。這部書在明代翻刻了幾次,還有不少文人學者紛起仿效,還形成了一個研究野生可食植物的流派。】
-
明·永樂時期
“周王這麽厲害?”朱棣臉上沒有欣喜,但也看不見不悅的情緒,整個人表現得十分平淡,“既然周王在救荒和植物方面有天賦,那朕作為兄長自然得支持他的發展。”
“來人,去點些金銀珠寶和生活用品給周王送去,他辛苦為國做貢獻,朕不能讓他缺了錢財和吃穿!”
-
明·隆慶時期
李時珍撫須點頭:“《救荒本草》的內容确實詳盡,可做為我們編纂草藥類書籍時的重要依據。”
【《袖珍方》是專門為底層貧苦百姓量身訂制的醫書,所列藥方都只包含最便宜、最常見的中草藥,所針對的病症都是最常見的疾病,所給出的治療方法都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所采用的語言和插圖都淺顯易懂,所以即便半文盲患者也可以參照《袖珍方》,根據自身症狀,自行處方,自行配藥,自行醫治。也因此,《袖珍方》成了當時普通民衆居家旅行的必備書籍。
而《普濟方》則是集歷代醫藥之精華,堪稱醫藥界的《永樂大典》。其內容幾乎涵蓋了當時已知的所有疾病,且治療方法通俗易懂,插圖精準,文字形象,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全民醫療水平,使底層百姓受益無窮。
總之,朱橚的所有本草類著作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以最樸實的方法來關心和幫助最底層的民衆,這便是他被稱為偉大的人道主義者的原因,他是值得我們銘記的。】
-
明·永樂時期
朱橚愉悅地笑了。
流芳千古,似乎比當皇帝要快樂得多?
-
明·洪武時期
“幹得不錯,沒丢你爹我的臉!”朱元璋十分欣慰,伸出手重重地拍了一下朱橚的肩,差點把朱橚給拍趴下。
“都是爹教得好!”朱橚一邊陪笑,一邊不準痕跡地往旁邊挪了兩步,避免自己再被親爹來一次愛的掌擊。
“既然光幕都說你能幹出大成績了,不如……”朱元璋大手一揮,“不如你現在就開始幹吧,争取日後做得更好,咱和你的兄弟們都會全力支持你的!”
朱橚:……
壓榨!妥妥的壓榨!
但這是皇帝老爹的吩咐,朱橚能怎麽辦?朱橚只能含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