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三十章

又是一月過去,已經大致摸清光幕規律的古人們默契地做好準備,并如願的等到了光幕的再次出現。

【各位觀衆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直播盤點歷史名人系列第四期:《從滿江紅到破陣子——南宋主戰派的悲哀》,我是主播阿藜,一個不專業的歷史文化愛好者。】

南宋

“主戰派的悲哀?”朝堂上的主戰派官員們紛紛皺起了眉。

北宋

“悲哀……”大家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之前提過的岳飛的結局,心情變得越發沉重。

那豈止是悲哀,簡直就是慘烈至極!

【上期留的提示大家都猜出來是誰了嗎?哈,阿藜知道你們肯定都能猜到,但咱還是走個流程,一條條來揭曉答案!

1.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兩句話出自南宋抗金将領岳飛的詞作《滿江紅》,所以這個提示毋庸置疑,對應的是岳飛。

2.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寫作的組詩《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中的一首,所以這個提示對應的是陸游。

3.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鴻雁南飛。這是現代詩人郭沫若為辛棄疾紀念祠題寫的楹聯,描述的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

以上三位大概都可以算是南宋初的人?】

果然,就是這三個人,衆人心道。

Advertisement

【說起南宋,最避不開的一個問題就是——南宋建立的契機是什麽?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或許可以把時間往前倒一倒,拉回到北宋末年。】

北宋末年?觸發關鍵詞,北宋人頓時豎起了耳朵。

【元符三年,年僅二十四歲的宋哲宗趙煦不幸英年早逝。因哲宗無子,所以宰相章惇主張依禮、律,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被向太後否決,章惇又提議年紀最長的申王趙佖,向太後依舊不同意。随後,向太後以自己無子、神宗諸子皆庶子為由,排除了患有目疾的趙佖,主張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在朝臣和太後的支持下,熱愛藝術的趙佶登基了,是為宋徽宗,北宋滅亡的序幕也就此拉開了。】

北宋·神宗時期

“宰相?”章惇有些驚訝,自己以後當上宰相了?

等等,向太後加上章惇……

趙顼恍然大悟:“所以哲宗和徽宗都是朕的兒子?”這感覺可真一點也不好,倆兒子一個英年早逝,一個好像是亡國之君,他這個當爹的都不知道是該先為早逝的那個悲傷,還是該先痛斥那個亡國的。

“陛下,須得保重身體。”王安石滿眼憂慮,按照哲宗的年齡推算,今上豈不是也英年早逝?

“朕會的。”趙顼神情凝重,兒子都要亡國了,他哪裏還敢不保重自己啊!

北宋·哲宗時期

章惇嘆氣,上前請罪道:“陛下,是臣辦事不力……”

趙煦無奈地搖了搖頭,出言制止了章惇的歸咎之語:“章卿無須自責,朕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他并不覺得章惇有錯,畢竟太後的旨意哪是章惇一個臣子能違抗的?倘若真要怪罪,那大概也只能怪某些人的私心了。

北宋·太祖時期

“熱愛藝術?”趙匡胤聽笑了,“選他之前難道不知道他是這個德性?這後世的太後也是挺厲害,連宰相的建議都能當耳旁風。”

【痛,真是太痛了!我們至今仍不知道當時擁立趙佶的人都在想些什麽,我們只能惋惜哲宗壽命太短。

哲宗,北宋難得有骨氣的鐵頭娃,天資聰粹、令西夏臣服的有為之君,其早逝被認為是對宋朝進一步發展的極大損失的皇帝,他怎麽就早死了呢?哪怕不看這些,哲宗只要好好活着,也能避免徽宗繼位,這對北宋來說何嘗不是莫大的貢獻?】

北宋·哲宗時期

趙煦:你這樣一說,我突然也覺得我的生命開始寶貴起來了。

寂靜的朝堂上,即将面臨亡國風險的大臣們也在琢磨着找個靠譜醫生給皇帝調理身體。

北宋·神宗時期

這就是一念光明,一念地獄的感覺嗎?

之前因聽說今上有個敗家兒子而心情無比咯噔的朝臣們如今心情變得更加複雜。原來今上另一個兒子十分優秀,這本該是個好消息,可大家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優秀的那個死在了前面。

趙顼更是心痛至極,為什麽偏偏是優秀的兒子早逝啊!

北宋·太祖時期

“英主早逝……”趙匡胤攥緊了胸口,“難道真是天要亡我大宋嗎?”

旁邊的趙光義嘲諷地勾了勾嘴角,有出息的後代又如何,還不是活不長?二哥的子孫果真不行。

【唉,反正不管咱接不接受,趙佶他都在歷史上走馬上任了。

那時候吧,飽受遼國壓迫的女真族覺得自己受不了了,決定奮起反抗,于是便建立了金國。由于擔心自己力量不夠,金國還暗戳戳向北宋投誠,表示咱倆可以聯合起來對抗遼國呀,到時候你取燕京,我取中京,等遼國一滅,你把每年交給遼國的五十萬歲幣轉送給我,我同意把燕雲十六州還給你,咱們各取所需,豈不美哉?

趙佶細細品了品,覺得金國畫的這張大餅很香。收複燕雲可是歷代先祖都無法實現的偉業!他要是把燕雲拿下,那就是立下了不世之功!聯金抗遼,必須聯金抗遼!

于是,宋金達成了協議,史稱“海上之盟”。】

北宋·太祖時期

“每年給遼國交五十萬歲幣!那是什麽東西!”趙匡胤拔高了聲調,滿臉不敢置信,“難道是後世人之前說的主動求和的結果?”

北宋·哲宗時期

“原來是自己引狼入室。”趙煦被趙佶的操作蠢麻了。

金國不就是在空手套白狼?燕雲是那麽容易收複的嗎?怎麽別人說什麽趙佶信什麽啊,不會自己認真分析一下情況嗎?

西漢·武帝時期

“又是女真。”劉徹皺眉,“朕一開始還以為金和後金只是個巧合,沒想到原來從宋到明,女真都對中原造成了極大威脅。”匈奴也會如此頑強嗎?

不,不對,緊皺的眉頭緩緩松懈,大漢既然能被稱為強漢,那就說明匈奴是被制服了的,最起碼大漢日後對匈奴不會像宋明對女真那樣憋屈。

【“海上之盟”後,宋金聯手滅了遼國,當然,這裏面主要出力的是金國。為什麽呢?因為宋軍弱啊,不僅弱還在對戰過程中屢屢內讧,吃了不少敗仗。大宋,一個總喜歡在關鍵時刻搞內讧的神奇朝代。】

“戰場上若不團結一心,如何能打勝仗?”各時空的将軍們紛紛搖頭。

【通過滅遼之戰看清了宋朝懦弱花架子的本質後,金人決定直接南下攻宋,彼時宋朝君臣還沉溺于紙醉金迷中,認為一切沖突都可以通過贈送財物來解決,沒有絲毫對危險的敏銳感知。等到金國真的兵臨城下,終于意識到事情大發了的趙佶坐不住了,他不想當亡國之君,于是強行傳位給太子趙桓,自己拍拍屁股先跑了。

然而他真的放權了嗎?并沒有。趙佶逃到南方之後直接把控了南方的軍事財政大權,斷了北方的後路,試圖在南方複位。他的這種大敵當前仍然不忘內讧的行為對宋金的戰局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

北宋·神宗時期

“大敵當前,他竟如此做派!”趙顼氣了個倒仰,“好一個不想當亡國之君,意識到危險不積極面對就算了,還在背後拖後腿!朕怎麽會生出這種兒子?”

看到趙顼氣的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朝臣們連忙出言安慰:“官家息怒,莫要氣壞了身子,您還有哲宗陛下呢!”

雖然未來很糟糕,但如果讓官家氣出個好歹,那估計都等不到未來了,現在就得完蛋!這樣的結果大家可承受不來。

北宋·徽宗時期

趙佶本就因為前幾期透露的蛛絲馬跡失去了大部分民心,如今再聽到這樣的話,他徹底癱坐在了地上,他預感到自己即将被宣判死亡。

“不行,朕要離開這裏。”

不能坐以待斃,這是趙佶此時唯一的念頭。他手忙腳亂地從地上爬起,在寝宮中搜刮了一圈後,挎着沉甸甸的包袱偷偷跑出了宮。

這番逃跑的動靜其實并不小,但詭異的是,宮裏居然沒有一個人發現并攔住趙佶,好像大家突然全都失明了,都看不見這麽大個人似的。

外面真的安全嗎?正在為自己順利逃出宮而暗自慶幸的趙佶不會知道,外面有更大的危險在等着他……

【宋欽宗趙桓在混亂中即位,改元靖康。關于上位過程這一點,欽宗的确是個被親爹強迫的冤大頭,但在當皇帝上,他和他爹算是爛到一窩去了。當初要不是有大臣李綱苦口婆心的勸阻和三番五次地逮人,估計趙桓早就跟在他爹屁股後頭一起跑了。至于後面打贏了還一心求和,信任神棍、妄圖借助旁門左道守城結果反而導致東京城破之類的操作,更是一言難盡。】

北宋

“又是打贏了求和?”趙匡胤腦門突突的。

“一心逃跑?”趙顼的心已經麻木。

“讓神棍守城?”趙煦發出一聲冷笑。

這都什麽妖魔鬼怪!

“這欽宗和徽宗确實是半斤八兩啊。”李世民覺得這父子倆都挺難以形容的,“遇上這倆皇帝,也難怪北宋會亡了。”

朱元璋嘆息着搖頭:“這才哪到哪呀?重頭戲還沒開始呢!”

【由于北宋朝廷的懦弱和腐朽不堪,金人肆無忌憚地對宋朝進行敲詐和掠奪。欽宗和主和派大臣也始終對金人有求必應,從割讓三鎮到以黃河為界并尊稱金太宗為伯父,從搜刮百姓給金人送錢送物到用帝姬、宗姬、族姬、宮女等幾千名女性抵債,沒有什麽是他們做不出來的。】

簡直就是恥辱!

割地、送錢、叫敵人伯父、用女人抵債……這種沒有尊嚴和道德的事情,他們是怎麽心安理得地做出來的?

朕的大宋怎麽就變成了那樣?趙匡胤眼圈發紅。

【直到靖康二年,金人感到北宋朝廷已經失去利用價值,于是金太宗下诏廢徽、欽二帝,并将二帝以及絕大多數在京宗室、後妃、朝臣等三千餘人一并俘虜帶走。同時,東京的各種器物,包括皇家、官府、民間的各種典籍、器物、工具,只要能搬動的也基本都被金人帶走,“官吏、內人、內侍、技藝、工匠、娼優,府庫蓄積,為之一空”。北宋王朝也就此滅亡。

後來,金人在金國上京舉行獻俘禮和牽羊禮,被俘虜的宋徽宗、宋欽宗、宗室、大臣等人被迫□□着上身,披着羊皮,脖子上系着繩子,像羊一樣被人牽去祭拜金國的祖先。為了侮辱徽、欽二帝,金太宗還封宋徽宗趙佶為“昏德公”,封宋欽宗趙桓為“重昏侯”。

這便是“靖康之變”,由于靖康元年為丙午年,此事件亦被稱為“丙午之恥”。】

“什麽?”

各個時空的北宋皇帝們紛紛吐出一口老血,他們都被這個結局深深地刺痛了,就連一向

寬和的趙祯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憤怒之中。

“大宋怎能恥辱至此!”趙祯悲從中來,這就是軟弱退讓的代價嗎?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這一刻,範仲淹、王安石、蘇轼等人也終于真正體會到了岳飛這句話裏的沉重情感。

在衆人均陷入悲痛的時候,無人在意的角落裏,同樣偷偷逃跑出宮的趙桓迎來了百姓對他的審判……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