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省親
省親
日頭漸上, 顧清宜站在回廊上看半春将那倆株昙花擺放妥當,才放心的進了寝屋。
半秋找出了兩件衣裙,“怎麽老夫人還要姑娘穿得鮮豔些?今夏時節, 姑娘就只裁了這兩身帶點紅顏色的衣裳。”
顧清宜的視線放在半秋手上拿着的衣裙上, 都是她未曾穿過的,一身是夕岚色繡粉荷的, 一身是初桃色繡了西府海棠的衣裙。
“就後面那身罷。”這瞧着顏色還淡些。
時間緊, 顧清宜也沒折騰, 只換了身衣裳, 将發上的青玉釵換成了白玉釵。
臨要走的時候,她的目光劃過那白玉環镯, 她遲疑片刻, 拿了起來, 精巧的白昙玉鈴發出不大卻悅耳的輕響, 想了今日裴霁回的話, 抿抿唇還是套在了手腕上。
她滿意的微微晃了晃。
玉石相碰的聲音, 玲玲如激潺。
東角門口停了兩輛馬車, 最前面規格高一些的是李娥的, 後面低調一些的兩駕藍色豎窗馬車則是裴汐的。
顧清宜出了角門, 正見李娥和裴汐二人坐在陰涼處的凳子上, 正神色都心不在焉的說着什麽。
全荷對李娥行禮笑道:“老夫人讓奴婢轉告郡王妃, 表姑娘之事還勞郡王妃多多上心才是。”
這話好莫名, 顧清宜微微皺眉, 看向神色平和的李娥,以及有些凝色的裴汐。
李娥看向顧清宜, 對全荷道:“知道了,你回去告訴母親, 就說我省得的。”
全荷掃了眼冰肌玉姿,讓人移不開眼的表姑娘,心底的滿意的笑笑,放心的見禮告辭了。
看着全荷離開的身影,李娥将視線再次放在顧清宜身上,眼底有些看不清的雜色:“時辰差不多了,走罷。”
Advertisement
說完,率先上了前面的馬車,顧清宜想都不用想,跟着裴汐坐了一輛。
馬車緩緩駛出街巷,走近了上京的主街,街巷繁華,人影攢動,速度便慢了下來。
顧清宜咬唇,主動開口問道:“表姐可知,今日老夫人何故叫上我一起。”
裴汐看着她,忍不住道:“不瞞你說,我也是方才才知道,老夫人有意讓母親為你相看李家的表哥。”
未出閣的姑娘家談及此事總是羞于開口的,裴汐說的也言簡意赅。
相看?李家表哥?
顧清宜臉上的笑意散了些。卻也知,這不可能。
外祖李家與她其實算不上親厚,她母親是李家不受寵的庶女,李老夫人當年甚至都未為李婵的婚事籌謀相看過,好在李婵遇到了顧闌。
可她母親身死,父親失蹤,按理說也該由李家将她接過去,最後确是姨母收留她,可這也足以知道,李家對她的态度。
“李家的兩個表哥,大表哥李行真如今已經二十有八,也有了表嫂,二表哥李行越與大哥年紀差不多,只是八品承務郎的散官,祖母的意思應該就是......”
裴汐的話沒說盡,但也讓顧清宜明白。
李家的當家人仍然是李娥的父親李儀建,如今已經年至花甲,早到了致仕的年紀,但這兩年李儀建才被提拔為從三品的秘書丞,還沒坐熱的位子,就遲遲沒有向聖上遞奏請致仕的折子。
其長子李修,也是顧清宜的舅舅,如今是都護司的都護長史,此外李儀建剩下的孩子,也就兩個女兒了,郡王妃李娥以及已經去世的李婵。
李府在城西南,察覺到馬車緩緩停下,裴汐拍了拍顧清宜,安撫道:“沒事,等會兒跟着我便是,走吧。”
不等裴汐掀開簾子,前面就傳來笑意洋洋又嗓門極大的婦人聲音:“是郡王妃來了?快些扶郡王妃下馬車!”
林氏使喚身側的一個小厮,小厮連忙俯跪在車轅下,以背做腳蹬。
李娥微微皺眉:“不必,我車後有腳蹬。”
才說完,文酒就跟馬夫拿了兩層的小木階擺好,李娥從另一處下了馬車。
被拒絕了林氏也笑容不減,熱絡的上前拉住她:“早盼着你過來,母親昨日就讓人将你和汐丫頭愛吃的菜品點心一應記好,就等着你今日過來呢!”
她挽着李娥走到階前,看了眼後面的馬車:“說的是了,汐丫頭——”
林氏的話頓在喉口,目光盯着緊跟在裴汐身後下馬車的顧清宜。
顧清宜上前見禮:“清宜拜見舅母,舅母安。”
先前來李家的時候,顧清宜見過幾次林氏。
林氏站在李娥身側,要比李娥矮出半個頭。臉型偏圓,身形中等,穿了身緋色挑金絲的衣裙,挽起的發髻上釵滿了金釵珠翠。
顧清宜?她怎麽也來了,林氏笑意散了些:“原來清宜也來了,正好正好,我也許久不曾見你了,今日一瞧,真是氣色紅潤了不少,讓人移不開眼。”
先前顧清宜那可是面色蒼白,性子寡淡不喜歡說話。她沒去岩山行宮,與顧清宜算是大半年不見,讓她險些沒有認出來。
林氏語氣裏的細微敷衍,三人都聽了出來,李娥淡聲道:“家中老夫人看清宜甚少來走動,我想着也該帶她來李府熟悉熟悉,便讓清宜也随行。”
“诶,是該多來轉轉,瞧瞧方才舅母一瞧見你,差點沒有認出來,多來走動走動,咱們也熟悉些。”
一聽是老郡王妃和李娥的授意,林氏笑容又揚得高高的,但話裏的疏離顧清宜也聽了出來。
再次挽過李娥:“好了好了,這太陽也大了起來,咱們可別在這愣站着,郡王妃快跟我來,母親和你兄長這會兒估計在正廳等着你去了開宴呢!”
顧清宜和裴汐提步跟上二人,其實她有些疑惑。
明明她母親也算是安州刺史的夫人,當年的權勢足以比得上李儀建的秘書丞,還與長公主定了婚約,怎麽李家對母親還這般可有可無,難道真的只是庶出的緣故.....
李府與郡王府相較,就小了不少,進門的照壁後,是一汪不大不小的風水湖,但對比郡王府的花團錦簇,李家的造景就顯得十分的規刻嚴謹,哪怕相對的假山石凸起的朝向都是一致的。
都說細節之處能窺人,顧清宜來了李府幾次,也明白這李府內院當家的李老夫人是位嚴謹整刻的人,做事不容許有絲毫差池。
繞過風水湖,就是前院,李府的管事正好出了前院就碰到了李娥一行人,他笑眯眯的跟着,領了幾人去正廳。
“可是郡王妃來了?快些讓人現在就傳膳。”顧清宜跟着李娥才到了園子,一聲中年男子的聲音便傳了過來。
正是李娥的兄長,顧清宜的舅舅李修。
林氏拉着李娥的手:“瞧瞧你兄長,還是這般急切浮躁的性子,他也是早就盼着你回家了!”
李娥抿唇微微一笑,雍容端莊的氣質跟身側珠翠滿頭的林氏相比,多了許多沉穩。
正廳中站滿了人,李家的小輩已經先出了廊下過來拜見李娥,身量高一些,膚色偏黑的是大公子李行真,身邊的相貌平平卻有些書卷氣的婉約少婦是李行真的妻子,如今的李府的少夫人。
李行真身側站着的一身青綠長衫的人正是李家的二公子李行越。
林氏笑道:“等傳膳好還有一陣子呢,你們這些小輩一起說說話,這汐丫頭和清宜難得來一趟,可別失了待客之道。”
林氏這話明顯就是屋中與李娥有話要談,幾人便沒跟着去正廳,李行真笑道:“汐表妹,許久不見越發亭亭玉立了,我記得這院中的葡萄是你愛吃的,不如讓下人摘些下來。”
她身側的顧清宜難以忽視,但李行真除卻最開始看了眼顧清宜,便再也沒将眼神往顧清宜身上放,好像當沒她這人一般,倒是一邊的李新悅有些心虛的走在了最後。
行宮和龐嫜嚼舌根那事,确實是她做的不對。
... ...
正廳,李儀建捋了捋胡子,呵呵笑道:“這事不難,那記冊官的位子不是空了下來了,讓霁回為你兄長多多留意,之後你兄長也能松散些,這俸祿多些,說出去你這郡王妃也有面子不是?”
可看坐在下首的李娥,面上的笑意有些冷了下來:“這都護司是聖上緊密注意的地方,況且,兄長已是都護司的長史,這記冊官”
“正是因為聖上器重都護司,這才讓霁回能提攜便提攜,這老大也是霁回的親舅舅,日後有個什麽能幫得上的,兩人也好扶持不是?”
“诶......是啊是啊,她小姑,這也不全是你兄長占霁回的便宜,之後還能互相扶持,這不是更好?”
廳中的幾人你一言我一語接着接着來,李娥一時沒有接話,倒是一瞬間有些詭異的安靜。
文姑掃了眼上來侍茶的丫鬟,從丫鬟手中接過茶盞,遞給李娥,旋即有些自責道:
“哎呦,這丫鬟奉茶老奴才想起來,郡王妃要送給李老夫人的茶葉還落在馬車上呢,郡王妃恕罪,可要奴婢現在過去拿過來?”
李娥明白文姑的意思,笑道:“算了,也快開宴了,去拿什麽茶葉。對了,這次我聽長嫂說母親身子有些不爽利,如今瞧着倒是精神了,可大好了?”
李娥眼帶笑意的視線看向始終不怎麽開口的李老夫人。
她現在要是還不明白兄長诓她過來是為了官位,為了讓霁回幫他們冒險,那她當真是白白掌了這麽多年的家了。
“诶......”眼看着話題就被這主仆繞開,林氏有些不甘心。
不等幾人再說話,廳外傳來管家的聲音:“老爺,要讓人進來布膳了麽?”
時機不對,林氏只好作罷。
“去将汐丫頭和清宜叫來。”李娥側身對文酒吩咐說。
主位上的李老夫人聽言一頓,神色平淡了許多:“那顧家的丫頭也來了?”
這話一出,屋中安靜一瞬。
林氏左右看了眼,和場道:“可不是,是老郡王妃說她一人呆着無聊,跟小姑子出來長長見識。”
李老夫人看了眼身側的夫君李儀建,老态的眉眼也能看出不滿和幾絲......怨氣。
“都這麽多年了,婵丫頭離開上京從未回來過,如今人也走了,人死如燈滅,多少介懷早該散了......”李儀建輕嘆道:“這清宜丫頭也可憐,到底也算是李家的血脈”
“她是李婵的獨女,她身上有你李家的血嗎?!”
李老夫人反唇相譏,瞧着是不肯釋懷的樣子。
屋中一靜,瞧着各自深思,雖然知情,卻無一人開口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