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章
第 9 章
塞外的春天來得晚,轉眼南方已是暮春時節,可馬邑城外的軍民還在忙着春耕。
自春耕開始,荀彧幾乎每日都要去田間查看,張遼也将部分兵卒撒到地裏去幫着幹活。按照他們的計劃,除了朝廷撥給的軍糧之外,還有從河東郡王邑處、西河郡張楊處,以及晉陽的杜畿那裏調來的糧草,再加上雁門一帶的屯田,若不出意外,今秋收獲之後能再為隊伍增加一重保障。
荀彧從前雖也學過農桑之事,但塞外的環境和條件都遠不及中原,自然也不能以中原的經驗來應對。而在跟随他和張遼的衆人當中,只有金小滿一家是地地道道的邊塞百姓,逃到晉陽之前曾在雲中和雁門種過地。荀彧起初只是抱着試試的心态向其請教,沒想到竟真的學到了不少,此後每次去田間巡視時,便将金小滿帶在身邊。他得知金母及金小妹擅長北方菜肴,每逢張遼有空回來吃飯時,就讓她們燒些家鄉菜給他吃。張遼對此雖從未提過,但總能多吃一點,有時甚至在開飯之前突然出現,令人措手不及。
雁門一帶經歷了胡人的頻繁劫掠,牛馬牲畜都已所剩無幾。盡管春耕之前荀彧讓杜畿幫着從原平等地調來一批牛馬,卻還是遠不夠用,這天在田間巡視時想起此事,便又向金小滿詢問。金小滿似乎并不明白他為何這樣操心,撓了撓頭道:“荀大人,咱們這兒真的已經很好了,北邊的定襄和雲中那才叫苦,收成不好的時候,一畝地有時連一斛米也收不上。咱們至少還有牛馬可用,這可是幫了大忙了,這裏的百姓們都記着你的恩情哪。”
他說到這裏,眼珠一轉,又道:“荀大人,咱們若想弄到更多的牛馬,沒什麽能比搶胡人的來得更快了。只要你跟張将軍說說,讓他打跑胡人的時候順手把他們的牛馬都搶過來,到了來年春天,咱們這兒的家家戶戶就都能用上牛犁了。将軍那麽疼你,他不會不答應的。”
搶牛馬一事,荀彧原也想過,只是那要等到胡人南下時再作打算,現在說什麽都為時過早。正想着以後确實可以和張遼商量一下,就聽見金小滿那說得十分順口的最後一句,腳下險些一個趔趄。
他回頭看看金小滿,臉上的神色倒是與平常無異,但金小滿被他看得一個哆嗦,嘿嘿一笑,一個字也不敢再說了。
兩人正要往馬車旁走,路上忽然遠遠地傳來一陣蹄聲。荀彧擡眼望去,就見張遼獨自縱馬而來,他罕見地穿了一身便裝,除了随身佩劍什麽都沒有帶,馳到近前勒馬停住,輕輕巧巧地跳下馬背。
荀彧有些不解地看着他,就聽他道:“走。”
他說着就牽馬上前,一把将荀彧抱起來放到馬背上,接着自己也翻身上馬:“去個地方。”
荀彧只來得及向等在馬車邊的玄朱遞去一個“不必擔心”的眼神,耳畔一陣風起,張遼已催馬飛馳出去。駿馬從大片剛剛墾出的田地間疾掠而過,不一會兒便進入城郊的荒野。這時野外的平地和山坡已被一層薄薄的青草覆蓋,其間點綴着各色野花,天空中風高雲淡,飛鳥往來翺翔,處處都萌發着嚴冬裏見不到的生機。
張遼讓馬匹放緩速度,在草地上輕快地奔跑。這時荀彧終于有機會說話,便問:“這是要去哪裏?”
張遼沒有回答,只是看路。荀彧見他神态松弛,似乎心情很好的樣子,當真少見,便也不再追問。不一會兒,周圍目所能及之處已徹底沒有了路。但張遼似乎對要去的地方非常熟悉,一直毫不猶豫地催馬向前。馬匹載着兩人翻過一個小山包,又過了一個山坳,兜兜轉轉,最後在一處寂靜的山谷前停下。那山谷裏別的沒有,卻有一大片剛剛盛開的桃花。
兩人下了馬,荀彧問:“你是怎麽找到這裏的?”
他知道張遼平日忙着練兵,要說還有閑情出來看風景,他是斷然不信的,因此心裏已經有了猜測。
果然張遼就道:“我小時候常來這裏玩。”
他說着就把缰繩往桃枝上一挂,荀彧笑了笑,跟着他走進桃林。這裏的花開得不算豔麗,但貴在頑強,放眼望去,在并不蔥郁的塞外山丘之間開着這樣一片鮮亮的花朵,确實令人精神一振。兩人在桃林裏慢慢地走着,張遼又道:“到了夏天,還可以摘果子吃。”
他本是随口一說,荀彧卻聽得仔細:“你喜歡吃桃子?”
張遼一愣,點了點頭:“只是這裏結的不怎麽甜,但好處是只有我知道。”
荀彧又是一笑,他已經想到了張遼為何會帶他來此。雖然他自己不曾在人前表露,但周全、荀箋等人都是第一次來到這麽遠的北方,平日難免會抱怨塞外苦寒,尤其開春以後,因想念洛陽的繁花似錦,有時就忍不住會多說幾句。有兩次這些話被回去吃飯的張遼聽到了,後來荀彧便讓他們不要再說,沒想到張遼還是記在了心上,最後竟以這種方式作為彌補。眼前的桃花雖開得不如洛陽的繁盛,卻同這份心意一樣彌足珍貴,想來在山外遭遇胡人侵掠的時候,這些花也曾給幼小的張遼帶來安慰。
荀彧停下腳步,轉身看着他道:“文遠,謝謝你。”
張遼回過頭去,見他眉目舒展,面帶笑容地立于花枝之下,竟是難得露出了心懷舒暢的模樣,那平日的溫雅端方中又多了幾分明媚,便是再好的花也被比下去了,不由怔住,過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道:“你若喜歡,花謝之前,還可再來。”
***
入夏之後,天氣一天熱似一天。周全給荀彧的馬車換上竹簾,好在他外出時替他擋一擋暑氣。有時候張遼清晨騎馬陪他去田間巡視,返回時已是烈日當空,荀彧不忍讓他一路曬着回去,便邀他去車上坐。如此反複幾次,難免被人撞見。這天兩人同乘而回時就在城門外遇到貂蟬,她照例弓箭在背,刀不離身,卻是放松缰繩徐徐而行,馬背一側綁着兩只活山雞,另一側挂着一串鮮魚,正四下張望。
張遼掀起竹簾的一角,叫了聲“蟬姐”,貂蟬轉頭看見,驅馬靠近,又見張遼的馬跟在荀彧的馬車邊慢慢地走,便把秀眉一挑:“有馬不騎,你如今可是越發的嬌貴了!”
張遼笑了笑,沒有吭聲,就聽她又道:“荀公子別介意,我沒有怪你的意思!”
荀彧笑着掀起竹簾:“蟬姑娘這是要去哪裏?”
貂蟬拍拍身邊挂着的那串鮮魚,對他的态度倒是要好得多:“去你家蹭飯。”
軍中夥食粗糙,而馬邑剛經歷戰亂,民生艱難,更無商販,因此荀彧的落腳之處就成了城中夥食最好的地方。貂蟬起初也沒想起動這念頭,後來有一天聽張遼無意中誇了一句,便嚷嚷着要來。對此周全很不樂意,但荀彧和張遼都沒反對,她每次也不是空手而來,總要帶些山珍河鮮,漸漸地周全也就接受了。
三人一起回到城中,周全便吩咐廚房殺雞烹魚,因暑氣太重,飯後又分給每人一碗冰鎮果子。這些冰是冬天的時候就封存在地窖裏的,此時取出解暑剛好,只是這時節的塞外找不出什麽像樣的鮮果,河裏也不似南方有菱角芡實。貂蟬捧着自己的碗用筷子撥弄了一下,只見碗底鋪着一層碎冰,上面撒了些紅的橙的野果,似乎還有切碎的李子。她撿了一塊冰扔進嘴裏,一邊嚼着一邊去看張遼的碗,就見那碗裏也是一樣鋪滿了冰,但冰上面卻是碼得整整齊齊的兩排鮮桃片。
貂蟬“咦”了一聲,擡起筷子就往他碗裏戳。
張遼夾了一片桃子還沒來得及吃,感覺到身旁的異動,手托着碗一躍而起,落在三步開外,貂蟬惱怒地瞪着他,正要發作,金小滿從外面快步走進來,滿頭大汗地對荀彧行過禮,道:“荀大人,解決了。那兩家原不是為了搶牛,只因一家的田地離河水近些,取水的時候擋了道……”
他說到這裏突然一愣,眼巴巴地看着幾人的碗:“你們在吃冰啊……”
周全見他汗流浃背,臉被曬得通紅,念在他替荀彧辦事不辭辛苦,便也給他舀了一碗碎冰。金小滿高興地接過,直接用手抓了一塊塞進嘴裏,咔嚓咔嚓地嚼起來。周全正要叫他去外面吃,就聽一旁的貂蟬對張遼怒道:“怎麽你的和我的不一樣!”
周全頓時感到一陣頭疼。這冰桃子是張遼碗裏才有的獨一份,平日荀彧自己都不舍得吃,在他身邊的人都知道。只不過入夏以來這是貂蟬第一次在他們這裏吃冰,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的事,偶爾混入一個外人,就被疏忽了。
張遼站在那裏不做聲,周圍也沒人敢直接挑明,屋內只剩下金小滿嚼冰的聲音。誰知他一邊嚼一邊就慢悠悠地說道:“那是給将軍吃的,自然和別人的不一樣。別說蟬姐姐你了,就連荀大人都沒有。你要吃冰,這兒有的是,要吃桃子,那真的不成。”
他說完後,屋裏似乎更安靜了。貂蟬愣了一愣,看向張遼,突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指着他哈哈一笑:“當初是誰說的——”
“蟬姐!”
她想提當初在離石那一晚,張遼說的那句“他不喜歡我”,再順便嘲笑一下,張遼當然猜到,急忙打斷了她,把手裏的桃子遞過去:“你要吃便吃,別亂說話。”
貂蟬哈哈大笑,已然顧不上吃桃子。但她的笑聲還沒止住,門外就又快步走進一荀家家仆,附在周全耳邊說了幾句話。周全神色一凜,上前道:“小主人、将軍,前方來報。”
自隊伍出關以來,他們還未曾與胡人有過一戰,這“前方”說的便是撒出去的斥候了。貂蟬的笑容頓時消失在臉上,與張遼對視一眼,張遼道:“叫進來。”
周全又看了一眼荀彧,見對方也點了點頭,便讓那家仆去喊人,自己則把金小滿轟了出去。片刻,門外進來一名風塵仆仆模樣幹練的士兵,對張遼行禮道:“禀将軍,我軍斥候在平城以北二百裏處發現鮮卑騎兵,正向南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