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落雨
落雨
老爹所言不虛,次日的清晨,汴京果然落了雨。
只是雨并不算太急。
卯時正,太史筝立在閨房廊下,羽扇豆藍色的衫裙浸在潮濕的天色裏,她今日髻上未簪花。浮元子自東廂而來,在遞上一把綠油傘後問候:“小娘子,非得今日去嗎?若不然叫人套輛牛車也好啊。”
“欣然起行,何謂乎風雨?”筝搖搖頭,婉拒了浮元子的請求。
眼瞧綠油傘撐過她的頭,人擡腳朝外走。
浮元子便不再相勸,她就這麽一直目送着主家離開。
可誰知太史筝卻在跨門前回眸,“傻圓子,別多挂心,我去去便回。中午飯,我還回來吃。到時候給你帶份糖霜蜂兒可好?”
“好!”浮元子輕軟的聲音落進煙雨,太史筝微微一笑撐傘而去。
難料,出了門,天竟放晴。
這雨當若人心,變了又換。太史筝無奈收起油傘,擡腳時卻是一路輕快向東路潘樓而過,待到望見宣德樓的翹檐,便又調轉方向朝南往相國寺去。
更難料,道旁坊市喧鬧,誘惑堪若繁星那般。
熱騰騰的晨食!香噴噴的茶飯!
是端出一籠又一碗。
怎麽辦,好餓要不要吃飯?可在太學當官,辰時初便要上值。時間不多,又怎麽辦?
太史筝站在禦街的街頭“望飯興嘆”——啊,見個郎君怎麽這麽難?最終不知是崔植筠的魅力打敗了早飯,還是筝的好奇心使然。
她竟然能餓着肚子一股腦走出了朱雀門外。
接下來,待到過了龍津橋,太學便近在咫尺。可她還是沒能抵住橋南西面張家油餅鋪那餅香的誘惑,畢竟汴京城唯武成王廟前與皇建院前的油餅最盛。
這好不容易來了,哪有不買的道理!
應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于是乎,太史筝說服自己,高高興興地跑去買了兩個蒸餅,四份糖餅。
只是沒成想,她剛抱着紙包的餅從店裏出來,天竟下起了大雨。
大抵是這雨初時不急,叫人掉以輕心。猛地大起來,惹得路上行人與擺攤者開始紛紛躲避。只瞧不一會兒,這熱鬧的龍津橋頭,便落得寥落寂靜。
好在老爹昨夜叮囑,筝并未同他們一般掉以輕心,才能如此怡然自得咬着糖餅向太學走去。
辰時初,剛剛好。
完全不耽誤瞧上那崔二郎一眼。
可當太學将近未近,太史筝卻又為路邊那在雨中擺攤的阿婆停下腳步。
筝下意識垂眸望向地面,只見一張破布上堆着十幾顆被蓑衣遮蓋的白菜。當筝再擡眸看那阿婆自己,卻是被風雨打濕了白頭。
悲憫之心生出那刻,太史筝望着阿婆酸了鼻頭。
好大的雨,是否該将阿婆的白菜全部買下?好讓她早些歸家?可阿婆會不會覺得我是在可憐她?而且這麽多白菜買回家,放壞了,不就可惜了……
筝的顧慮有很多,卻從未想過錯過自己的事該如何。
待到笑着将傘撐過阿婆頭頂,筝同阿婆說:“阿婆,這雨好大,能否借您身旁的矮凳歇歇腳?”
良善的人,從來良善。
阿婆聞言二話沒說,為她擦去凳上雨水,邀她坐下。如此,二人并肩而坐,筝便也能暫時為阿婆擋去那風雨無情。
望雨水順傘檐而下,看行人匆匆斷魂。
筝沉默着不知該如何打開話匣,阿婆也不太愛講話。二人擡眼時尴尬一笑,還是筝先鼓起勇氣開了口:“阿婆,下雨了怎麽不歸家?亦或是将攤收去,暫且避避呢?”
阿婆聞言看向眼前這不谙世事的小娘子,笑中帶着慈祥,“老身家住遠郊,來一趟這汴京城不易,總想着将這菜賣完再回去,可一早起碰上這雨,只買了兩顆出去。不過不妨事,這雨下不了太久,一陣過去便罷。往前家裏耕田,披着蓑衣就把活幹了。倒讓小娘子挂心了。”
筝搖搖頭,“沒事阿婆,我還要謝謝您留我歇腳呢。那阿婆,待會雨停了。您也給我稱上兩顆帶回家去。”
“好,老身便宜算給你。”
阿婆出聲應下,筝撐傘笑着,祖孫輩的兩個人溫暖邂逅在充滿寒意的煙雨中。
筝想,若錯過見他的機會便錯過吧,至少自己遇見了阿婆,至少自己買到了張家油餅鋪的糖餅。也不枉從城東跑了這麽遠。
糖餅,
對,糖餅。
太史筝這才想起懷中揣着的餅,“阿婆,這麽早,您一定還沒吃早飯吧?這是我剛從張記買的餅,還熱着。您嘗嘗。這可是京城數一數一的油餅鋪。若非今日趕得巧,都買不到。”
“多謝小娘子,老身吃過來的。還是小娘子留着帶回去吃。”阿婆推拒。
筝卻誠心要給,只瞧她将油紙包緊,随手塞進了阿婆身邊的小籃子,“那您現在不吃,晌午肯定會餓,就留給您待會兒吃。切莫與我客氣,我沒別的意思,只是這餅好吃,請您一定嘗嘗。”
筝的盛情難卻,阿婆便只剩道謝。
但瞧太史筝塞罷油餅,又道幫忙:“對了,阿婆,我閑着也是閑着。不若我來幫您賣菜吧?”
這是筝覺得最好的辦法。
如此既不會讓阿婆覺得自己是可憐她,更不用府中全是吃不完的白菜。
可阿婆卻生了疑,“幫老身…賣菜?”
筝點點頭,一點不怯地沖着行人來去的長街吆喝道:“白菘類羔豚,冒土出熊蹯。冬日将至,囤些白菜可炖煮,可腌制,可燒湯。鮮嫩爽口,散寒降濁唉——”
“娘子,要帶兩顆嗎?”
別瞧太史筝出自高門大戶,可她那活道勁,一點不輸那些常年在外的生意人。許是因為太史家不曾給她太多束縛,才太史筝又如今這般自由的性格。
只看被吆喝聲引來的娘子,當真掀開蓑衣随手挑了兩顆帶走。
筝趕忙興奮起身将人送走。這是她這輩子做成的第一樁生意,阿婆也忍不住将她誇獎。
可做買賣哪有她想得那麽容易?
方才不知是否是運氣好,正巧碰上想買白菜的人。但至此之後,行人大多是匆匆過路,不再為這簡陋的小攤停留分毫。筝的吆喝聲随着無人光顧而越來越小。
阿婆感覺到這單純的小娘子有些洩氣,出言安慰道:“小娘子,做得已經很好了。這會兒街上也沒什麽人,就歇歇吧。”
筝聽話垂眸歇在一邊。
只是,等她剛剛歇下,便有人踩着雙沾水的官靴從傘外經過,彼時,太史筝的眉目壓在傘下未曾留意分毫。誰料那人竟又折了回來。
筝就這麽瞧着那傘外的綠袍定在眼前,有個溫柔而沉穩的聲音開口說:“敢問老人家,這白菜如何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