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第 1 章

南朝中大通元年十二月,朔風獵獵,雨雪綿綿。

一支氣勢威嚴、形容肅穆的軍隊齊齊列于南梁都城健康城下。城牆之上,南梁皇帝蕭衍身着一身裘衣,為這只軍隊踐行。

“慶之,此番叛亂,來勢洶洶,北徐州已失守。江淮兩地的軍隊本就強勁,那為首的逆賊僧強又善于蠱惑人心,你此次前去,務必小心,不可強攻,需計策徐徐圖之。”

陳慶之聞言,撩起戰袍,對梁帝一拜。正色道:“陛下不必憂慮,此番前去,我必不辱使命,将斬逆賊首級,以震天下不臣之心,還請陛下在都城之內靜候佳音!”

一字一句,铿锵有力。蕭衍望着面前人的模樣:一身白袍迎風而動,頗有幾分名家儒士的風流,但面沉如水,目光如炬,周身氣勢淩冽。

不由得心中一動,憂慮頓無,大喝一聲道:“好!”

俯身端起案上的酒杯,與陳慶之共飲。蕭衍舉杯說道:“慶之,朕以酒為賀,為你踐行,待你歸來!”語畢,與慶之碰杯,二人将杯中酒一飲而盡。

“去吧。”

“是!”

陳慶之轉身,士兵已等候多時。白袍将軍在副将的幫助下翻身上馬,手握缰繩,朗聲道:“出發!”

蕭衍在城牆上,迎風而立,寒風刀子似地刮着他的臉,雨雪滲入皮膚裏,傳來一陣陣寒意,但他渾然不覺,目送軍隊遠去。似有所感,正在行軍的陳慶之轉頭,隔着愈來愈重的風雪、愈來愈遠的城牆,與蕭衍遙遙對視一眼。

遂又拉緊缰繩,加快行進的速度。

擒賊先擒王,故陳慶之帶領軍隊從健康一路北上,直抵逆賊僧強、蔡伯龍現所在地鐘離郡。快馬加鞭行軍多日,距敵人巢穴越來越近。期間雖遇幾次伏擊,皆有驚無險。

連續趕路多日來到鐘離郡外的近郊後,将士們都有些疲累,陳慶之下令就地駐紮修整。

人未到,聲已至。自北伐北魏後,陳慶之名聲大燥。“名師大将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成為婦孺皆知的童謠。

Advertisement

是以,自陳慶之領兵前往鐘離郡,遠在郡中的蔡伯龍便坐不住了。

鐘離郡內的一座府邸中,室內檀香缭繞,一應家具皆鍍金嵌珠,各種古玩擺件應有盡有。一個和尚身披繡有騰龍的金絲袈裟居坐主位,手敲木魚,潛心念經。

坐于下位的一位豪強打扮的人卻是坐立不安,幾次想開口與和尚交談,但又不敢,只得一個人兀自心急,頻頻用袖子拂去額頭不存在的汗。

莫了,和尚停下敲木魚的動作,終是睜開了眼睛,眼神輕輕掃過那焦慮不安的人,那人趕忙上前跪伏在地,開口道:“陛下,那梁帝已派遣陳慶之征讨我們……”

“征讨?”

“不不不,是攻打,攻打……”那人賠笑道,“陳慶之聲名在外,素以足智多謀著稱,是個難對付的角色,我們該如何是好啊”

“有何難對付的,不過是一些無知百姓傳誦的童謠,就将你吓成這樣?我自有安排,蔡卿無需多慮。”

“可那陳慶之北伐北魏時以少勝多的确是事實。”蔡伯龍急道。

“那陳慶之再厲害,能蓋得過天命,本王受命于天,皇位乃佛祖欽定,又豈是一個莽夫能撼動的?”和尚隐隐有動怒之色,那人只好頓首退下。

對話的二人便是逆賊首領:僧強和蔡伯龍。且說蔡伯龍自僧強處歸來後,仍是不安。

思來想去,便悄悄安排幾路人馬埋伏在陳慶之軍隊的必經之路上,妄圖暗殺陳慶之。然幾次埋伏下來,全部無功而返,被僧強知道後,還挨了一頓責罵。

蔡伯龍只得收手,聽僧強的話“坐以待斃”,但心中憂慮未減半分,這憂慮,在得知陳慶之的部隊來到城外近郊後達到了頂峰。

萬般無奈之下,蔡伯龍只得再次找僧強。

他慌慌張張地進入府邸,從府邸出來時卻是喜笑顏開,憂慮一掃而空,心道:“陛下真是深謀遠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