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稱外號鬼面郎君
人稱外號鬼面郎君
知府帶着她參觀了雲晉城內,并且保證,只要北堰願意,他們絕對不會傷害任何一位無辜百姓,更不會侵占北堰國土一分一毫。
她心底燃起一絲希望,但更多地還是擔心,畢竟雲晉地勢複雜,又靠近大宛,如果北堰沒有支援的兵力,大宛可能會趁機攻打過來,到時候就麻煩了。
如果中晉願意接納自己,那就再好不過了,但前提是必須保證自己能夠安全回到北堰,所以她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以防萬一。
知府看出她心中所想,主動提出給她安排住處,但被拒絕了,她說想在雲晉城內四處轉轉,順便也看看當地人的生活環境,畢竟這是第一次來到雲晉,總得好好熟悉一番。
知府很熱情的讓人備好馬車,袁姜離本是臨時起意,沒想到對方沒有敷衍自己,有這樣的好官,怪不得這雲晉的百姓滿面春風。
出了知府,袁姜離便在街上逛着,街上行人熙熙攘攘,街道兩旁販賣各種小玩意兒,還有不少小吃攤位,小販們扯開嗓子叫賣,不少路人駐足停留,挑選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帶走。
不過相比于中晉百姓,北堰百姓顯然更加貧窮,身上穿得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
她帶着随從們在雲晉城內閑逛,路過一家酒館時,正好聽見有人在讨論前線戰事,心中頓時升起一絲希望,拉着随從們進去打聽情況。
酒館內坐滿了人,大概有十幾位,他們都在讨論前線戰事,每個人臉上都帶着憤怒與擔憂,看得出來,北堰将士們已經拼盡全力,但還是無法抵擋住大宛猛烈進攻,節節敗退,傷亡慘重。
袁姜離在酒館內聽着衆人對戰事的讨論,越聽越覺得不可思議,沒想到大宛竟然強悍如斯,短短兩年便将北堰打得節節敗退,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她很想知道,為什麽北堰軍會如此不堪一擊,但是在聽到大宛軍隊骁勇善戰之後,便明白過來,北堰根本就不是大宛對手,更何況現在已經打了兩年,早已疲憊不堪,自然更加不是對手了。
她聽見衆人提起李元昊,臉上滿是不屑,言語間更是毫不掩飾對他的厭惡,只因這個人根本不配為将,在戰場上只會耍陰謀詭計,完全不顧手下将士性命安危,實在令人發指!
聽到後面袁姜離興致缺缺,放下筷子,往客棧外看去。
只見鄰桌的男子與旁人不同,他沒有跟着一起議論說書的故事只是暗自低下頭享受美食,仿佛那一切與他無關。但最吸引袁姜離的,是他那顆淚痣。
他身上帶着一股清冷氣息,渾身上下散發着生人勿近的氣息,仿佛與世隔絕一般,令人不敢靠近,但又忍不住想要靠近,看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Advertisement
兩人四目相對,一時間有些尴尬,袁姜離立刻收回目光,假裝沒有發現他在看自己。男子也垂下眼簾,繼續慢條斯理地吃着飯菜。
此時此刻,兩人都沒有說話,氣氛有些尴尬,直到小二端着菜走過來打破了這份寧靜。
袁姜離問小二:“你知道,對桌那位男子是何人嗎?我看他衣着不俗。”
小二回答:“那是中晉的六皇子,人送外號“鬼面郎君。”
袁姜離疑惑道:“鬼面郎君?”
小二笑着說道:“這六皇子生性冷漠,脾氣古怪,做事又不按常理出牌,說他是鬼面郎君,一點也不為過。”
袁姜離繼續道:“他就是哪位一出生就被送去大臣家養大的皇子?”
小二說:“是啊,你也知道這六皇子和他的母親在後宮中一直不得勢,所以常年養在外臣家,再加上性格孤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聽到這裏,她總算明白為什麽他給人一種與世隔絕,與生俱來的清冷氣息,原來都是因為這些經歷造成。
那男子擡頭朝袁姜離靠近:“你是北堰來的小娘子?”
袁姜離微微一愣,心想,自己從未見過他,他怎麽會知道自己來自北堰?
“我叫溫且臣。”
“袁姜離。”
溫且臣若有所思道:“袁姜離?就是替北堰來求情的女官?你們北堰的皇帝倒是挺會明哲保身,你不就不怕自己在路上遇見什麽事?一個無能的君主竟然還要靠女人來中晉求和真是個笑話。”
鬼面郎君的外號果然不是白叫的,這人長了一副好的皮囊,可惜這人的嘴可真叫人讨厭。
她沒有理會溫且臣的冷嘲熱諷,而是繼續與小二打聽雲晉最近的情況。
從前在北堰被人冷嘲熱諷都沒感覺,如今被這位中晉六皇子陰陽怪氣的讓袁姜離打心底覺得不爽。
小二心中暗自腹诽,六皇子的性格真是叫人摸不着頭腦,說他高冷,卻又對旁人冷嘲熱諷,說他平易近人,可看見熟人卻又不搭理。
袁姜離心裏氣惱,面上卻還是挂着笑容,裝腔作勢。
這位六皇子如此陰陽怪氣,不知是不是自己得罪他了,要不然怎麽能張口閉口都是嘲諷,于是便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溫且臣,把他看得渾身不自在。
溫且臣渾身不自在,看着眼前人絲毫沒有露出不好的臉色。
殊不知袁姜離在心裏已經将他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遍,他遠離了些,關于這些事他不愛參與,也懶得議論,原本是聽見她和小二打聽自己才沒有忍住挑逗她,看來這位北堰來的女官不好惹啊。
溫且臣只覺得這人是有意而為之,心裏倒也沒那麽讨厭了,反倒還有些想逗弄她的心思。
招待袁姜離的知府看見溫且臣在急忙下跪,“見過六皇子,小的不知皇子在此處用飯,若是覺得太吵可要小的幫皇子準備雅間?”
溫且臣掃了他一眼,低下頭繼續吃飯,“不必,知府大人要是有事就忙去,還有千萬別怠慢了這位北堰來的客人。”
知府點頭哈腰保證不會怠慢,如果惹惱了這位六皇子,估計他一家老小都要遭殃。
袁姜離還在好奇,這人怎麽突然對自己這麽好,還讓知府大人不要怠慢自己。
殊不知,溫且臣這番話是因為他聽見了小二說起北堰如今的慘狀,作為一名皇子,心中怎能不有所感觸,自然對袁姜離這位替北堰百姓求情的女官格外尊重。
溫且臣擡起頭,發現袁姜離正盯着自己,對上她那雙清澈明亮的眸子,便覺得心中一動。
溫且臣連忙低下頭,繼續吃飯,只是心中卻有些疑惑,為什麽剛剛袁姜離盯着自己看時,眼神中有種似曾相識之感?
他将這種感覺歸咎為或許自己太久沒有見過女子,所以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罷了。
直到溫且臣走後,知府才敢上前問袁姜離吃飽盡興了嗎?是否需要去那個地方看看。
袁姜離擺手,和知府的人說自己會在雲晉住一段時日,不麻煩他。
她拿着扇子,在雲晉城內漫無目的地走着。
突然有四個人高馬大的土匪沖來,伸出的手還未碰到人,就被袁姜離拿扇子廢掉了。
她來到了一處破廟,裏面放着很多金銀首飾,被褥裏也有一些銀票,都被這些土匪藏起來了,沒有拿去揮霍。
袁姜離上前翻看,裏面有一些雲晉百姓的戶籍,那些土匪還挺聰明,知道去買通官府,只可惜被自己發現了。
她拿起戶籍,繼續查看,裏面有不少人都是被官府害死,或者被強盜殺死。
袁姜離看了幾眼,便起身離開,準備去找一下這附近有沒有官府,看看能不能幫助到這些百姓。
溫且臣不知從那冒出來,“北堰郡主我們又見面了,我還以為你和我們中晉女子一樣弱不禁風,今日所見着實讓我意外。”
“多謝誇獎,只不過我不喜歡別人用"弱不禁風"形容女孩子。”
兩人互相對視,眼中滿是殺意,周圍的溫度驟降,好似即将進入冰窟一般寒冷刺骨。
溫且臣拔出佩劍,用力一揮,一道白色劍氣斬向許清,卻被她輕松躲過,而後回擊一劍,将他手中佩劍斬斷。
兩人身形交錯,快如閃電,幾個回合下來,誰也沒有占到便宜,反而都受了傷。
溫且臣發現袁姜離似乎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柔弱,“郡主好身手。”
袁姜離撿回地上的扇子,“六皇子得罪了。”
“那裏算得罪,我還是第一次喝人打成平手,只可惜你生在北堰,倘若能來中晉或許或許可以謀個将軍當,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四處奔波。”說到這溫且臣停頓了一下,“其實我還佩服你的,只可惜生不逢時,不如你放棄北堰,來中晉?”
她沒有回答溫且臣的問題,轉身就走。
轉身的一瞬間笑容就消失了,若不是為了北堰她一定手刃了溫且臣,但是她不能,北堰處于滅國險境中,她必須放下這些。
溫且臣站在原地,回味着剛剛和袁姜離打鬥的場景,喜上心頭,想到日後有這麽好玩的北堰郡主,心中大喜。
随從看他一副興高采烈的模樣,立馬恭敬道:“殿下今日想找到樂子嗎?北堰那郡主的實力和殿下不相上下,想必也是個硬骨頭。”
溫且臣臉色恢複正常,被人看穿了心裏事怪不爽的,“多嘴。”
溫且臣揮揮手,示意随從離開,自己一個人走在大街上,突然想起什麽,回頭看了一眼袁姜離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玩味,随後搖着折扇離開了。
“去給我打聽些消息。”溫且臣冷冰冰道,“關于北堰郡主袁姜離的事全部給我搜羅。”
三更時分,袁姜離躺在床上輾轉難眠,心裏一股怒火揮散不去。
床太硬,天太冷,習慣了北堰溫宜的氣候,到中晉日熱夜冷的地方,叫人實在是不習慣。
她心煩意亂,只好打開窗子,任由冷風吹進屋內,"呼呼"的寒風吹在臉上,讓自己稍微清醒了些許。
不知不覺間,袁姜離的眼睛居然漸漸濕潤,她自小跟随父親征戰沙場,從來沒有流過眼淚,如今來到中晉反而讓她變得脆弱了起來。
她擡頭看向窗外,月光灑在地上,她似乎看到了無數将士為了保護國家而戰死沙場,他們每個人臉上都充滿了堅毅和不舍,可最後還是倒在了敵人刀劍之下。
另一邊的溫且臣正饒有興趣的作畫,“關于北堰郡主的事查到多少了?”
一炷香之後,随從将整理好的資料放在了溫且臣面前。
溫且臣低頭作畫,眉眼閃個一絲不滿,“怎麽?還要我親自看?還是你們念?”
随從戰戰兢兢,不敢說話,只好硬着頭皮念下去。
袁姜離,北堰郡主,父親為北堰大将軍,從小習武,文武雙全,十六歲那年跟随父親出征,憑借自身實力打退外敵,并且成功收複失地。
兩年後北堰再次被外敵侵占,袁姜離再一次披挂上陣,和外敵進行殊死搏鬥,最終斬殺敵軍首領,贏得了勝利。
可惜好景不長,等她回到北堰後,發現一切都變了,原來早在兩年前,外敵就已經暗中勾結朝廷,讓人誣陷她父親通敵叛國,最後将其滿門抄斬,只留下年幼的袁姜離一人在皇宮中茍且偷生。
溫且臣示意他繼續念,“那她為什麽會被封郡主?”
随從不敢隐瞞,如實相告,原來當初是袁姜離的大伯在朝堂上力保袁姜離一家,這才逃過一劫,皇帝見自己已經無路可走,便把主意打到了袁姜離身上。
于是,皇帝以平定外敵為由,将袁姜離召進宮中,允許她考取官名,掌官慎刑司,每當大宛侵略北堰,皇帝都會推袁姜離出面應付,直到前不久才被封為了郡主。
溫且臣嘲笑了聲,“什麽樣的國家無用到需要女人出面去求和?甚至将自己的國土割讓于大宛,真是一位好君主。”
随從附和道:“可不是嗎?北堰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居然也值得中晉出手援助,真是可笑至極。”
溫且臣淡淡看了随從一眼,“北堰雖已敗落,但不能讓人否認它十年前是大國,以藥出名,連中晉和大宛都要避讓三分,他們的地界多處靠北想要完全攻打也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倘若北堰的衛榮将軍還在,北堰又怎會不堪一擊。”
他本就懷疑北堰皇帝彎彎繞繞的目的,如此看來袁姜離可真算是一道清廉。
“再去給我查查北堰皇帝。”